近代中國 人物列錶
蘇曼殊 Su Manshu(近代中國)王國維 Wang Guowei(近代中國)許南英 Xu Naying(近代中國)
魯迅 Lu Xun(近代中國)謝玉岑 Xie Yucen(近代中國)聞一多 Wen Yiduo(近代中國)
魯迅 Lu Xun
近代中國  (1881年九月25日1936年十月19日)
姓:
名: 樹人
字: 豫山
網筆號: 鄧江
籍貫: 浙江紹興會稽
去世地: 中華民國上海市引翔區
陵墓: 魯迅公園魯迅墓

散文 prose《阿金》
中國經典 Chinese classic《孔乙己》
《狂人日記》
《吶喊》
散文集 leisurely corpus《集外集拾遺》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補編》
《南腔北調集》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附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熱風》
《三閑集》
《文序跋集》
《偽自由書》
《準風月談》
《魯迅雜文》
《華蓋集續編補編》
《華蓋集續編》
《華蓋集》
《花邊文學》
《古籍序跋集》
《墳》
《而已集》
《二心集》
《野草》
《朝花夕拾》
《魯迅的聲音:魯迅講演全集》
詩歌文集 poetry corpus《魯迅詩集》
小說評論 Novel review《中國小說史略》
《古小說鈎瀋》
故事演繹 narrative educe《故事新編》
文學思考 literature apprehend《漢文學史綱要》
小說選集 novel anthology《彷徨》
你可能並不瞭解魯迅!
李新宇
關於女人
風箏
論“他媽的”①
魯迅妻子朱安:一生欠安
明天

讀出來的平凡生活中的魯迅

閱讀魯迅 Lu Xun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魯迅 Lu Xun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閱讀魯迅 Lu Xun在诗海的作品!!!
鲁迅
原名周樹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纔。筆名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中國當代文學家、思想傢、革命傢和教育傢。 人稱“文教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小時享受着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傢基衰敗變得貧睏。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傢。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捲)。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捲)。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生平和創作
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裏,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傢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着醫生為父親開的藥方到藥店去取藥,拿着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傢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裏包含着親切,眼光裏流露着溫存。但現在他傢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着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對他心靈的打擊也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多年之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傢而墜入睏頓的麽,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青年魯迅]
青年魯迅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傢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瞭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傢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裏,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傢的地裏“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自然、真誠單純的關係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係而懷念着,描寫着。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着慈母多方設法籌措的8塊銀元,離開家乡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學啓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嚮的日本人的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裏,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使他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纔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麽?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繫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傢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衹能賣出幾十册,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傢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着是袁世凱稱帝、張勳復闢等歷史醜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他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製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嚮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麽?”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之後,魯迅連續發表了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註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麽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係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係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采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泄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鬱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裏,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
魯迅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着深惡痛絶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衹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着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麽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註意到我們平時註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等江南水鄉、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着多麽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着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麽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麽逶迤麯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2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範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麯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淨細緻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蕩,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裏。”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 “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衹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纔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鬥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衊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綫、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鬥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鬥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傢”,他纔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闢出一條蜿蜒麯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嚮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緻的分析,有果决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還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瞭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衹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嚮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傢和思想傢,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紮奮鬥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尖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鬥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係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産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傢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係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動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着一面旗幟,上面寫着“民族魂”三個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傢。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着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註意的力量。”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出生地: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臺門周傢,魯迅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豫纔。至三十八歲,使用魯迅為筆名。
祖父周福清(1838一1904),原名周緻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縣知事,此時正在北京任內閣中書。後任內閣中書。
父親周伯宜(1861一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鬱,秀纔,閑居在傢。
母親魯瑞(1858一1943)當地舉人魯希曾三女,思想頗為開通,出身於紹興近郊安橋頭一戶官宦人傢,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
家庭:
在紹興,周傢算得上一門望族,做官經商且都不說,單是人丁的繁衍,就相當可觀,所以到魯迅出世的時候,周傢已經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是大戶了。魯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過江西一個縣的知縣老爺,後來又到北京當上內閣中書,成為標準的京官。紹興城並不大,像周介孚這樣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贏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傢門上那一 quot;欽點""翰林"的橫匾,正明白無誤地宣告了周傢的特殊地位。魯迅真是幸運,他的人生長途的起點,就設在這樣一處似乎距樂園相當近便的地方。
這就使魯迅獲得了一係列窮傢小戶的孩子所無法享受的條件。傢裏四五十畝水田,就是周介率不從北京匯一文錢回來,日常生計總是綽綽有餘,足以將貧睏從他身邊趕得遠遠的。周傢是講究讀書的,周介率甚至有過讓兒孫一起考取翰林,在門上懸挂着“祖孫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額的雄心,那種書香人傢的氣氛,自然相當濃厚,魯迅傢中有兩衹大書箱,從《十三經註疏》和《四史》,到《王陽明全集》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從《古文析義》和《唐詩叩彈集》,到科舉專用的《經策統纂》,甚至《三國演義》和《封神榜》那樣的小說,都擠擠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傢裏有書,衆多親戚本傢 中,不少人也藏書甚豐,而且不單是那些枯燥難懂的正經書,更有許多使小孩子非常喜歡的好玩的書,從畫着插圖的《花鏡》,到描寫少男少女的《紅樓夢》,幾乎什麽都有。
一次,一位親戚甚至允許魯迅到一間堆滿雜書的小屋於裏自由翻揀,他推開那房門的一剎那間,臉上的表情會是多麽驚喜!從六歲開始,魯迅就開蒙讀書,先是隨本傢親戚學,後來又被送到紹興城內最有名的一傢三味書屋去讀經書,《論語》、《孟子》……甚至連古舊難懂的訓詁書《爾雅直音》,也在塾師的指導下讀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說,一定不覺得這樣讀書有什麽快樂,但是,一個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着書香門第的熏陶,有傅學的老師指點,能夠日日讀書,還能用壓歲錢自己買喜歡的書來讀,這實在是那個時代的小孩子能夠享受的最好的條件了。
[魯迅全集]
魯迅全集

中國是個講究父權的國傢,獨多那種粗暴專橫,將子女認為私産的父母,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裏,倘遇上這樣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會被糟蹋得暗淡無光。魯迅的運氣如何呢?周介孚雖然脾氣暴躁,有時候要打駡孩子,但在教魯迅讀書這件事上,卻顯得相當開通。那時一般人傢的孩子,開蒙總是直接就讀四書五經,叫一個六歲的孩子天 天去念"學而時習之",他會多麽痛苦?周介孚卻不這樣,他讓魯迅先讀歷史,從《鑒略》開始,然後是《詩經》,再然後是《西遊記》,都是選小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書。即使讀唐詩,也是先選白居易那些比較淺直的詩,然後再讀李白和杜甫,這就大大減輕了魯迅開蒙的苦悶。祖母更是特別疼愛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讓魯迅躺在大桂樹下的小板桌上,搖着芭蕉扇,在習習的涼風中給他講故事,什麽貓是老虎的師父啦,什麽許仙救白蛇啦,魯迅直到晚年,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興味和愜意。魯迅的父親周伯宜,神態一本正經,卻比祖父更為溫和。他傢教雖嚴,卻從不打小孩子。魯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會》中,記過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魯迅那樣快樂的時刻,偏偏逼他去背書。可實際上,周伯宜平時對兒子們的讀書,監督得並不緊。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寬容。有一次魯迅和弟弟偷偷買回來一本《花經》,被周伯宜發現了,他們又害怕又絶望,因為這是屬於閑書,一般人傢都不許小孩子看的:"糟了,這下子肯定要沒收了!"誰料周伯宜翻了幾頁,一聲不響地還給了他們,使他們喜出望外,從此放心大膽地買閑書,再不用提心吊膽,像做賊似的。至於母親魯瑞,對他的摯愛就更不必說了,幾個孩子當中,她最喜歡的就是魯迅。從人情來講,父母總是愛子女的,可由於中國人祖傳的陋習,這種父母之愛竟常常會演化成對幼小心靈的嚴酷的摧殘。當然不能說魯迅就沒有遭過這樣的摧殘,他後來會寫《五猖會》,就說明內心也有深刻的傷痕。但總的來說,他還是相當幸運的,至少在童年,他經常都是沐浴在溫和寬厚的長輩之愛中。
侄女眼中的伯父——魯迅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深深地為魯迅先生憎恨舊社會,熱愛勞動人民,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偉大精神所感動。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傢和革命傢。他原名周樹人,字豫纔,是浙江紹興人。“魯迅”是他的筆名。
你知道魯迅先生還有哪些筆名嗎?他的筆名有什麽意義?為什麽用得最多的筆名是“魯迅”?
魯迅先生一生曾用過幾十個筆名,而且每一個筆名都是有深刻含義的。1930年他用得最多的筆名是“隋洛文”“洛文”“樂人”“洛”等。這些筆名都表示了魯迅先生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嘲諷和蔑視。這是為什麽呢?原來1930年2月,魯迅先生和當時的進步人士發起成立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國民黨反動派立即加以迫害。國民黨浙江省黨部誣衊魯迅為“墮落文人”,並秘密發出通知要逮捕他。魯迅先生毫不屈服,繼續寫文章抨擊國民黨統治的黑暗。他的文章像匕首、像投槍,刺中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要害,揭穿了他們的反動面目。為了對敵人的誣衊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他把“墮落文人”幾個字改寫成以上幾個筆名。由此可見魯迅先生是不怕“碰壁”的。
三十年代,為了戰鬥的需要,魯迅先生經常更換筆名,如“鄧當世”“鄧江”。浙江人讀“鄧”為“ 遁”。“遁”是逃走的意思,這暗喻避開當時反動政府的耳目進行戰鬥。魯迅先生的最後一個筆名是1936年時用的“曉角”,“曉”是指拂曉的意思,“角”是號角的意思,“曉角”表示他願作衝破黎明前黑暗的號角,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鬥。
那麽,魯迅先生是什麽時候開始使用“魯迅”這一筆名的呢?那是在1918年5月,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誕生了。這是魯迅先生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以日記的形式記敘了一個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狀態。通過這個“狂人”的嘴,描繪了一個恐怖的人吃人的世界,深刻地揭露了在“仁義道德”薄紗掩飾下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號召人們起來推翻吃人的舊制度,體現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狂人日記》有力地鞭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和舊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後來,魯迅先生嚮朋友解釋用這個名字的原因。一是由於母親姓魯,二是由於周魯是同姓之國,三是取愚魯而迅速之意。他認為,自己比較笨拙,無論做學問或者幹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較好的人。衹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時間內收到和別人一樣的效果。“魯迅 ”這個筆名不僅充分表達了魯迅先生對母親、祖國的熱愛,而且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自己時刻不忘奮力前行的嚴格要求。以後魯迅先生在《自嘲》中把自己喻為“孺子牛”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
魯迅相貌評說
魯迅之相貌:這張臉有點不買賬,有點無所謂,有點酷,有點慈悲。看上去一臉的清苦,剛直,坦然。骨子裏卻透着風流與俏皮,他拍照基本不做什麽表情,就那麽對着鏡頭,意思是說:“怎麽樣,我就這樣!”他長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國,又非常的摩登,所以魯迅先生的模樣真是非常配他的,配他的文學,配他的脾氣,配他的命運,配他的地位。
魯迅名言
詩句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3、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無題)
4、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魯迅·無題)
5、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嚮刀叢覓小詩。 (魯迅.)
6、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7、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魯迅題三義塔)
8、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魯迅·悼楊銓)
9、史傢之絶唱,無韻之[離騷]。(魯迅評《史記》)
言論
1、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衹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2、倘衹看書,便變成書櫥。
3、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4、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衹是嚮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5、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
8、沉着、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9、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嚮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10、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11、必須敢於正視,這纔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12、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類總不會寂寞,以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14、衹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
15、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寫的謊說,决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17、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18、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衹有這兩條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麽事都不能做了。
20、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
21、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恆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於也頽廢的快。
24、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25、衹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26、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27、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
28、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29、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30、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31、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32、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33、懷疑並不是缺點。總是疑,而並不下斷語,這纔是缺點。
34、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於也頽廢的快。
35、巨大的建築,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36、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7、明言着輕衊什麽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衊。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衊-------最高的輕衊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38、唯有民魂值得寶貴的,唯有將它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
39、衹有孔乙己來了,纔可以笑幾聲。
40、唯獨革命傢,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傢以幸福。
魯迅年譜
1881年 一歲
八月初三(公歷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府城內東昌坊口。姓周名樟壽,字豫山、豫亭、豫纔。
1886年 六歲
是年入塾,從叔祖玉田先生初誦《鑒略》。
其五六歲時,宗黨皆呼之曰“鬍羊尾巴”。譽其小而靈活也。
1888年 八歲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當其病篤時,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詢其何故,答曰:“為妹妹啦。”
是歲一日,本傢長輩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與焉。先生在旁默視,從伯慰農先生因詢之曰:“汝願何人得贏?”先生立即對曰:“願大傢均贏。”
1892年 十二歲
正月,往三味書屋從壽鏡吾先生懷鑒讀。
在塾中,喜乘閑描畫,並搜集圖畫,而對於二十四孝圖之“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獨生反感。先生外傢為安橋頭魯姓,聚族而居,幼時常隨母太夫人前往,在鄉村與大自然相接
觸,影響甚大。《社戲》中所描寫者,皆安橋頭一帶之景色,時正十一二歲也。外傢後遷皇甫莊、小臯步等處。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1893年 十三歲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憂,自北京歸。
秋,介孚公因事下獄,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傢産中落,出入於質鋪及藥店者纍年。
1896年 十六歲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後,傢境益艱。
1898年 十八歲
閏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樹人。
1899年 十九歲
正月,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路礦學堂,對於功課並不溫習,而每逢考試輒列前茅。課餘輒讀譯本新書,尤好小說,時或外出騎馬。
1901年 二十一歲
十二月,路礦學堂畢業。
1902年 二十二歲
二月,由江南督練公所派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課餘喜讀哲學與文藝之書,尤註意於人性及國民性問題。
1903年 二十三歲
是年為《浙江潮》雜志撰文。秋,譯《月界旅行》畢。
1904年 二十四歲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臺入醫學專門學校肄業。
一九零六年 二十六歲
六月回傢,與山陰朱安女士結婚。同月,復赴日本,在東京研究文藝,中止學醫。
一九零七年 二十七年
是年夏,擬創辦文藝雜志,名曰《新生》,以費絀未印,後為《河南》雜志撰文。
一九零八年 二十八歲
是年從章太炎先生炳麟學,為“光復會”會員,並與二弟作人譯域外小說。
1909年 二十九歲
是年輯印《域外小說集》二册。六月歸國,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
1910年 三十歲
四月初五日祖母蔣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
1911年 三十一歲
九月紹興光復,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
鼕,寫成第一篇試作小說《懷舊》,閱二年始發表於《小說月報》第四捲第一號。
1912年 三十二歲
一月一日,臨時政府成立於南京,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員。
五月,航海抵北京,住宣武門外南半截鬍同紹興會館藤花館,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
八月任命為教育部僉事。是月公餘纂輯謝承《後漢書》。
1913年 三十三歲
六月,請假由津浦路回傢省親,
八月由海道返京。
十月,公餘校《嵇康集》。
1914年 三十四歲
是年公餘研究佛經。
1915年 三十五歲
一月輯成《會稽郡故書雜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經》成。
是年公餘喜搜集並研究金石拓本。
1916年 三十六歲
五月,移居會館補樹書屋。
十二月,請假由津浦路歸省。
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1917年 三十七歲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張勳復闢亂作,憤而離職,同月亂平即返部。
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
1918年 三十八歲
自四月開始創作以後,源源不絶,其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以魯迅為筆名,載在《新青年》第四捲第五號,掊擊傢族制度與禮教之弊害,實為文學革命思想之急先鋒。是年仍搜 羅研究拓本。
1919年 三十九歲
一月發表關於愛情之意見,題曰《隨感錄四十》,載在《新青年》第六捲第一號,後收入雜感錄《熱風》。
八月,買公用庫八道灣屋成,
十月發表關於改革家庭與解放子女之意見,題曰《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載《新青年》第六捲第六號,後收入論文集《墳》。
十一月修繕之事略備,與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二月請假經津浦路歸省,奉母偕三弟建人來京。是年仍搜羅研究拓本。
1920年 四十歲
一月,譯成日本武者小路實篤著戲麯《一個青年的夢》。
十月,譯成俄國阿爾志跋綏夫著小說《工人綏惠略夫》。
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學及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
1921年 四十一歲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1922年 四十二歲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月譯成俄國愛羅先珂著童話劇《桃色的雲》。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1923年 四十三歲
八月遷居磚塔鬍同六十一號。
九月小說第一集《吶喊》印成。
十二月買阜成門內西三條鬍同二十一號屋。同月,《中國小說史略》上捲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及世界語專門學校講師。
1924年 四十四歲
五月,移居西三條鬍同新屋。
六月,《中國小說史略》下捲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並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住西安講演,
八月返京。
十月譯成日本廚川白村著論文《苦悶的象徵》。
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及世界語專門學校講師。
是年鼕為《語絲》周刊撰文。
1925年 四十五歲
八月,因教育總長章士釗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先生與多數教職員有校務維持會之組織,被章士釗違法免職。
十一月,雜感第一集《熱風》印成。
十二月譯成日本廚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為《語絲》撰文,並編輯《國民新報》副刊及《莽原》雜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中國大學講師,黎明中學教員。
1926年 四十六歲
一月女子師範大學恢復,新校長易培基就職,先生始卸卻職責。同月教育部僉事恢復,到部任事。
三月,“三一八”慘案後,避難入山本醫院,德國醫院,法國醫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園,與齊宗頤同譯《小約翰》。
八月底,離北京嚮廈門,任廈門大學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滿於學校,辭職。
1927年 四十七歲
一月至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係主任兼教務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說,題為:《無聲的中國》,次日演題:《老調子已經唱完!》。
三月黃花節,往嶺南大學講演。同日移居白雲樓。
四月至黃埔政治學校講演。十五日,赴中山大學各主任緊急會議,營救被捕學生,無效,辭職。
七月演講於知用中學,及市教育局主持之“學術講演會”,題目為《讀書雜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八月開始編纂《唐宋傳奇集》。同月《野草》印成。
八日,移寓景雲裏二十三號,與番禺許廣平女士同居。
十月抵上海。滬上學界,聞先生至,紛紛請往講演,如勞動大學,立達學園,復旦大學,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中華大學,光華大學等。
十二月應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聘,任特約著作員。同月《唐宋傳奇集》上册出版。
1928年 四十八歲
二月《小約翰》印成。同月為《北新月刊》譯《近代美術潮論》,及《語絲》編輯。《唐宋傳奇集》下册印成。
五月往江灣實驗中學講演,題曰:《老而不死論》。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譯本出。《奔流》創刊號出版。
十一月短評《而已集》印成。
1929年 四十九歲
一月與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資印刷文藝書籍及木刻《藝苑朝花》,簡稱朝花社。
五月《壁下譯叢》印成。同月十三,北上省親。並應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第二師範學院,第一師範學院等校講演。
六月五日回抵滬上。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藝術論》譯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許廣平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嬰(周海嬰)。同月為柔石校訂中篇小說《二月》。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文藝與批評》譯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學講演。
1930年 五十歲
一月朝花社告終。同月與友人合編《萌芽》月刊出版。開始譯《毀滅》。
二月“自由大同盟”開成立會。
三月二日參加“左翼作傢連盟成立會”。此時浙江省黨部呈請通緝“反動文人魯迅”。“自由大同盟”被嚴壓,先生離寓避難。同時牙齒腫痛,全行撥去,易以義齒。四月回寓。與 神州光社訂約編譯《現代文藝叢書》。
五月十二日遷入北四川路樓寓。
八月往“夏期文藝講習會”講演。同月譯雅各武萊夫長篇小說《十月》訖。
九月為賀非校訂《靜靜的頓河》畢,過勞發熱。
同月十七日,在荷蘭西菜室,赴數友發起之先生五十歲紀念會。
十月四五兩日,與內山完造同開“版畫展覽會”於北四川路“購買組合”第一店樓上。同月譯《藥用植物》訖。
十一月修正《中國小說史略》。
1931年 五十一歲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離寓避難。
二月梅斐爾德《士敏土之圖》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舊寓。
三月,先生主持“左聯”機關雜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文書院講演,題為:《流氓與文學》。
六月往日人“婦女之友會”講演。
七月為增田涉講解《中國小說史略》全部畢。同月往“社會科學研究會”演講《上海文藝之一瞥》。
八月十七日請內山嘉吉君教學生木刻術,先生親自翻譯,至二十二日畢。二十四日為一八藝社木刻部講演。
十一月校《嵇康集》以涵芬樓景印宋本。同月《毀滅》製本成。
十二月與友人合編《十字街頭》旬刊出版。
1932年 五十二歲
一月二十九日遇戰事,在火綫中。次日避居內山書店。
二月六日,由內山書店友護送至英租界內山支店暫避。
四月編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評,名曰:《三閑集》。編一九三○年至三一年雜文,名曰:《二心集》。
五月自錄譯著書目。
九月編譯新俄小說傢二十人集上册訖,名曰:《竪琴》。編下册訖,名曰:《一天的工作》。
十月排印《兩地書》。
十一月九日,因母病赴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師範大學,中國大學等校講演
1933年 五十三歲
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權保障同盟會”,被舉為執行委員。
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慶齡宅,歡迎蕭伯納。
三月《魯迅自選集》出版於天馬書店。同月二十七日移書籍於狄思威路,稅屋存放。
四月十一日遷居大陸新村九號。
五月十三日至德國領事館為“法西斯蒂”暴行遞抗議書。
六月二十日楊銓被刺,往萬國殯儀館送殮。時有先生亦將不免之說,或阻其行,先生不顧,出不帶門匙,以示决絶。
七月,《文學》月刊出版,先生為同人之一。
十月先生編序之《一個人的受難》木刻連環圖印成。同月“木刻展覽會”假千愛裏開會。又短評集《偽自由書》印成。
1934年 五十四歲
一月《北平箋譜》出版。
三月校雜文《南腔北調集》,同月印成。
五月,先生編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八月編《譯文》創刊號。同月二十三日,因熟識者被逮,離寓避難。
十月《木刻紀程》印成。
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盜汗。病後大瘦,義齒與齒齦不合。同月短評集《準風月談》出版。
1935年 五十五歲
一月譯蘇聯班臺萊夫童話《表》畢。
二月開始譯果戈裏《死魂靈》。
四月《十竹齋箋譜》第一册印成。
六月編選《新文學大係》小說二集並作導言畢,印成。
九月高爾基作《俄羅斯的童話》譯本印成。
十二月編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上捲。
十一月續寫《故事新編》。
十二月整理《死魂靈百圖》木刻本,並作序。
1936年 五十六歲
一月肩及脅均大痛。同月二十日與友協辦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新編》畢,即出書。
二月開始續譯《死魂靈》第二部。
三月二日下午驟然氣喘。
四月七日往良友公司,為之選定《蘇聯版畫》。同月編《海上述林》下捲。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醫雲胃疾,自後發熱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國鄧醫生來診斷,病甚危。
六月,從委頓中漸愈,稍能坐立誦讀。可略作數十字。同月,病中答訪問者O•V•《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又《花邊文學》印成。
七月,先生編印之《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出版。
八月,痰中見血,為《中流》創刊號作小文。
十月,體重八十八磅,較八月一日增約二磅。契訶夫作《壞孩子和別的奇聞》譯本印成。能偶出看電影及訪友小坐。
八日往青年會觀第二回“全國木刻流動展覽會”。
十七日出訪鹿地亙及內山完造。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氣喘不止。
十九日上午五時二十五分逝世。
周氏三兄弟
1965年4月26日,80歲的周作人自知將不起,也立下遺囑:“餘今年已整80歲,死無遺恨,姑留一言,以為身後治事之指針。吾死後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隨便埋卻。人死聲消跡滅最是理想。餘一生文字無足稱道,惟暮年所譯《希臘神話》為50年來的心願,識者當自知之。”逾二年,周作人身故,時為1967年5月6日。
周氏三兄弟中最小的周建人,1984 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他在三兄弟中是職務最高的,曾任浙江省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也是壽命最長的,活到96歲。他的遺囑是:“我身後的喪事要從簡,要改變繁文俗禮的習慣。現在大傢都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資金很寶貴,時間也很寶貴,不能因為辦喪事花國傢的錢,不能浪費大傢的時間。我死後不要開追悼會,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屍體交給醫學院供醫生做解剖。最後把骨灰撒到江海裏去。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的骨灰就是這樣處理的。我們作為馬剋思主義者,應當學習他的徹底革命精神。”
周建人的遺囑,明顯地帶有時代的烙印。周氏三兄弟同屬社會名流,他們的人生觀雖不一致,但對死後就會“速朽”的想法卻完全一樣。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周氏三兄弟在民族的啓蒙、對民族智慧的啓蒙和啓發上面,關心被侮辱被損害的人、關心婦女而兒童的權利上面,都是共同的。在很長時間裏,他們走的是同一條路,可以說,是知識分子為了民族啓蒙的這樣一條道路。
名人評論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傢和偉大的革命傢。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綫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嚮着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决、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澤東選集》第2捲第698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
——摘自《毛澤東文集》第2捲第43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葉聖陶: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衆的心裏。
鄭振鐸:魯迅先生的死,不僅是中國失去了一個青年的最勇敢的領導者,也是我們失去了一個最真摯最熱忱的朋友。
老捨:看看魯迅全集的目錄,大概就沒人敢說這不是個淵博的人。可是淵博二字還不是對魯迅先生的恰好贊同。
茅盾:要冒鄭這一切偉大的永久紀念的必得辦到,由一個先决條件:學習魯迅!
魯迅文集選
《而已集》文選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文選
《野草》
《朝花夕拾》
《吶喊》文集
《二心集》文選
《阿Q正傳》
《白光》
《端午節》
《風波》
《故鄉》
《孔乙己》
《狂人日記》
《明天》
《社戲》
《頭髮的故事》
《兔和貓》
《一件小事》
《鴨的喜劇》
《藥》
《彷徨》文集
《祝福》
《兄弟》
《在酒樓上》
《傷逝》
《離婚》
《孤獨者》
《高老夫子》
《示衆》
《長明燈》
《肥皂》
《幸福的家庭》
《墳》文集
《題記》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後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說鬍須》
《論照相之類》
《看鏡有感》
《燈下漫筆》
《春末閑談》
《論“他媽的!”》
《雜憶》
《從鬍須說到牙齒》
《寡婦主義》
《堅壁清野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寫在‘墳’後面》
《藤野先生》
《父親的病》
魯迅的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位於都昌坊口周傢新臺門西首。1881年9月25日魯迅就出生在這裏,一直生活到18歲去南京求學,以後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臺門是周傢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這裏原有的正中大門是六扇黑漆竹門,改建後已不復存在。新臺門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它是老臺門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慶年間購地興建的,同時建造的還有過橋臺門。 魯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臺門,世係綿延,到了清光緒、宣統年間,整個周氏房族逐漸衰落。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群屋宇連同屋後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後,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魯迅傢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整修,已經恢復舊觀,原來的傢具也多數找回,並按原樣陳列。魯迅故居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迅藏書
藏書地點:紅瓦灰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3層樓房。藏書室在二樓,面積20.5平方米。1933年至1936年間,魯迅曾以內山書店店員鐮田誠一的名義租下此屋,藏書約6000册,其中包括瞿秋白文稿、柔石的遺著及紀念物等。1936年魯迅逝世後,許廣平遷居,藏書室的藏書也一同搬去。建國後,魯迅絶大部分藏書由北京魯迅故居保存,故上海魯迅藏書室未曾恢復。藏書室現為民居,外觀已有改變。
魯迅的收藏涉獵廣泛,造詣很深。而列居各種收藏品之首的,便是藏書,他的藏書有14000多册。
相關書籍
相關傳記、評論書籍
1、《魯迅傳》 王曉明
這是我所見到的最精彩的一部魯迅傳記。作者王曉明對魯迅的心理分析,可謂入木三分,有時使我禁不住停下來,掩捲深思,覺得渾身發冷。魯迅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站在我的面前,然而我並沒有覺得偉人被褻瀆,而是感覺更加接近了他的心靈。
2、《心靈的探尋》《走進當代的魯迅》《與魯迅相遇》《閑話魯迅》
原北大中文係教授錢理群的幾部關於魯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問心靈的吶喊。
3、《一個人的愛與死》 林賢治
激情的作傢,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詩人的氣質,語言源至內心;他的觀點無論你贊成與否,你都得承認,在林賢治的心中,魯迅確實如此!因為林賢治是用心去寫這部著作的,他沒有糊弄讀者!
4、《魯迅的最後十年》 林賢治
這是一部當代水平最高的魯迅評傳,有關於魯迅與鬍適的經典學理對比,有魯迅與西方各哲人的心靈相通之處。深刻到學貫中西,淺顯到中學生皆能閱。
5、《魯迅評傳》 曹聚仁
這是與魯迅同時代人寫的水平最高的評傳。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傢,與魯迅關係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觀,又內容翔實,看後能真實的逼近魯迅。
6、《被褻瀆的魯迅》孫鬱
是最早一部收集魯迅同時代駡魯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閱讀陳漱俞的《圍剿集》,題材相同,分類不同。
7、《魯迅與許廣平》 倪墨炎
長篇傳記連載。
8、《魯迅傳略》 佚名
據《辭海》1989年版改寫
9、《魯迅與朱安》 葉卉
將魯迅先生鮮為人知的一段經歷剖白於人前,寫得很沉實。
10、《周海嬰訪臺歸來話傢常》 於立霄
魯迅趣事
有一天,魯迅穿着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發院去理發。理發師見他穿着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骯髒,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髮。理了發後,魯迅從口袋裏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發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師仔細一數,發現他多給了好多錢,簡直樂開了懷。
一個多月後,魯迅又來理發了。理發師認出他就是上回多給了錢的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他理發,還一直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誰知道付錢時,魯迅卻很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發師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麽。魯迅笑着說:“先生,上回你胡亂地給我剪頭髮,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就很認真地付錢給你!”
理發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嚮魯迅道歉。
魯迅曾用筆名
魯迅、自樹、庚辰、索子、索士、樹人、令飛、迅行、樹、黃棘、周豫纔、周樹、唐俟、俟、神飛、迅、風聲、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學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即魯迅、L.S.、冥昭、杜斐、楮冠、楮冠病叟、華約瑟、中拉、葛何德、封餘、許霞、EL、ELEF、許遐、L、洛文、令斐、豫纔、豫、唐豐瑜、鼕華、長庚、宴敖、隋洛文、樂賁、樂雯、它音、佩韋、阿二、豐瑜、明瑟、不堂、白舌、遐觀、何傢幹、飛、羅憮、幹、動軒、周動軒、幹、何幹、孺牛、丁萌、遊光、豐之餘、旅隼、葦索、越客、桃椎、虞明、荀繼、傢幹、尤剛、符靈、餘銘、元艮、白在宣、一尊、敬一尊、子明、張承祿、趙令儀、倪朔爾、欒廷石、張祿如、鄧當世、宓子章、韋士繇、士繇、翁隼、崇巽、黃凱音、常庚、燕客、白道、曼雪、夢文、孟弧、公汗、霍衝、莫朕、中頭、史賁、董季荷、杜德機、朔爾、康伯度、焉於、越僑、張沛、華圉、仲度、茹蒓、苗挺、及鋒、直、樂雯、隼、直入、阿法、史癖、且介、庚、敖、越山、康鬱、洛、薑珂、越丁、旁、齊物論、樂文、周玉纔、曉角、夏劍生、幹凡、飛迅、直庚、樹俟、獨洛、敖隼、旁斡預、丁璫、之達、元期、竜剛、且文、飛斐、品音、周悼、庚言、候堂、獨立、傢幹、宴教、雪之、隋文、越容、何傢幹、周樟壽、唐元期、宴之教者、小白


Lu Xun (simplified Chinese: 魯迅; traditional Chinese: 魯迅; pinyin: Lǔ Xùn) or Lu Hsün (Wade-Giles), was the pen name of Zhou Shuren (simplified Chinese: 周樹人; traditional Chinese: 周樹人; pinyin: Zhōu Shùrén; Wade-Giles: Chou Shu-jen) (September 25, 1881 – October 19, 1936) is one of the major Chinese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founder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 wrote in baihua (白話) (the vernacular) as well as classical Chinese. Lu Xun was a short story writer, editor, translator, critic, essayist and poet. In the 1930s he became the titular head of the Chinese League of the Left-Wing Writers in Shanghai.

Lu Xun's works exerted a very substantial influence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o such a point that he was lionized by the Communist regime after 1949. Mao Zedong himself was a lifelong admirer of Lu Xun's works. Though sympathetic to the ideals of the Left, Lu Xun never actually joi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like fellow leader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e was primarily a liberal. Lu Xun's works are known to English readers through numerous translations, especially 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Early life

Born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Lu Xun was first named Zhou Zhangshou, then Zhou Yucai, and finally himself took the name of Shùrén (Ch.樹人), figuratively, "to be an educated man".

The Shaoxing Zhou family was very well-educated, and his paternal grandfather Zhou Fuqing 周福清 held posts in the Hanlin Academy; Zhou's mother, née Lu, taught herself to read. However, after a case of bribery was exposed - in which Zhou Fuqing tried to procure an office for his son, Lu Xun's father, Zhou Boyi - the family fortunes declined. Zhou Fuqing was arrested and almost beheaded. Meanwhile, a young Zhou Shuren was brought up by an elderly servant Ah Chang, whom he called Chang Ma; one of Lu Xun's favorite childhood books was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His father's chronic illness and eventual death during Lu Xun's adolescence, apparently from tuberculosis, persuaded Zhou to study medicine. Distrus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n his time was often practised by charlatans, and which failed to cure his father), he went abroad to pursue a Western medical degree at Sendai Medical Academy (now medical school of Tohoku University) in Sendai, Japan, in 1904.

Education

Lu Xun was educated at Jiangnan Naval Academy 江南水師學堂 (1898-99), and later transferred to the School of Mines and Railways 礦路學堂 at Jiangnan Military Academy 江南陸師學堂. It was there Lu Xun had his first contacts with Western learning, especially the sciences; he studied some German and English, reading, amongst some translated books, Huxley's Evolution and Ethics, J. S. Mill's On Liberty, as well as novels like Ivanhoe and Uncle Tom's Cabin.

On a Qing government scholarship, Lu Xun left for Japan in 1902. He first attended the Kobun Gakuin (Kobun Institute) (Hongwen xueyuan, 弘文學院), a preparatory language school for Chinese students attending Japanese universities. His earliest essays, written in Classical Chinese, date from here. Lu also practised some jujutsu.

Lu Xun returned home briefly in 1903. Aged 22, he complied to an arranged marriage with a local gentry girl, Zhu An 朱安. Zhu, illiterate and with bound feet, was handpicked by Lu Xun's mother. Lu Xun possibly never consummated this marriage, although he took care of her material needs all his life.
Sendai

Lu Xun left for Sendai Medical Academy in 1904 and gained a minor reputation there as the first foreign student of the college. At the school he struck up a close student-mentor relationship with lecturer Fujino Genkurou (藤野嚴九郎 ふじのげんくろう); Lu Xun would recall his mentor respectfully and affectionately in an essay "Mr Fujino" in the memoirs in Dawn Blossoms Plucked at Dusk. (Incidentally, Fujino would repay the respect with an obituary essay on Lu Xun's death, in 1937.) However, in March 1906, Lu Xun abruptly terminated his pursuit of the degree and left the college.

Lu Xun, in his well-known Preface to Nahan (Call to Arm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his short stories, tells the story of why he gave up completing his medical education at Sendai. One day after class, one of his Japanese instructors screened a lantern slide documenting the imminent execution of an alleged Chinese spy during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05). Lu Xun was shocked by the complete apathy of the Chinese onlookers; he decided it was more important to cure his compatriots' spiritual ills rather than their physical diseases.

"At the time, I hadn't seen any of my fellow Chinese in a long time, but one day some of them showed up in a slide. One, with his hands tied behind him, was in the middle of the picture; the others were gathered around him. Physically, they were as strong and healthy as anyone could ask, but their expressions revealed all too clearly that spiritually they were calloused and numb. According to the caption, the Chinese whose hands were bound had been spying on the Japanese military for the Russians. He was about to be decapitated as a 'public example.' The other Chinese gathered around him had come to enjoy the spectacle." (Lyell, pp 23).

Moving to Tokyo in spring 1906, he ca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cholar and philologist Zhang Taiyan and with his brother Zuoren, also on scholarship, published a translation of some East European and Russian Slavic short stories, including the works of a Polish Nobel laureate, Henryk Sienkiewicz. He spent the next three years in Tokyo writing a series of essays in classical Chines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uropean literature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Chinese society, reform and religion, as well as translating the literature of various countries into Chinese.
Career
The statue of Lu Xun and his wife Xu Guangping in Guangzhou

Returning to China, Lu Xun began teaching in the Zhejiang Secondary Normal School (浙江兩級師範學堂), the predecessor of Hangzhou High School (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 Shaoxing Chinese-Western School Middle school of Shaojun (紹郡中西學堂, the predecessor of Shaoxing No.1 High School) in his hometow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he briefly held a post 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t Beijing. Encouraged by some fellow associates, he took up teaching positions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and Peking Women's Teachers College and began to write.

In May 1918, Lu Xun used this pen nam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published the first major baihua short story, Kuangren Riji (狂人日記, "A Madman's Diary"). He chose the surname Lu as it was his mother's maiden family name. Partly inspired by the Gogol short story, it was a scathing criticism of outdated Chinese traditions and feudalism which was metaphorically 'gnawing' at the Chinese like cannibalism. It immediately established him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his day.

Another of his well-known longer storie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 Q Zhengzhuan, 阿Q正傳), was published in installments from 1921 to 1922. The latter would become his most famous work. Both works were included in his first short story collection Na Han (吶喊) or Call to Arms, published in 1923.

Between 1924 to 1926, Lu wrote his essays of ironic reminiscences in Zhaohua Xishi (朝花夕拾, Dawn Dew-light Collected at Dusk), published 1928, as well as the prose poem collection Ye Cao (野草, Wild Grass, published 1927). Lu Xun also wrote many of the stories to be published in his second short story collection Pang Huang (彷徨) in 1926. Becoming increasingly estranged with his brother Zuoren, the stories are typically more melancholic than in his earlier collection. From 1926, after the March 18 Massacre, for supporting the students' protests which led to the incident, he went on an imposed exile to Xiamen, Amoy University, then to Zhongshan University at Guangzhou with his wife Xu Guangping.

From 1927 to his death, Lu Xun shifted to the more liberal city of Shanghai, where he co-founded 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 Most of his essays date from this last period. Xu Guangping gave birth to a son, Haiying, on September 27, 1929. She was in labor with the baby for 27 hours. The child's name meant simply "Shanghai infant". His parents chose the name thinking that he could change it himself later, but he never did so. In 1930 Lu Xun's Zhongguo Xiaoshuo Shilue (中國小說史略, A Concise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was published. It i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up till that time, drawn from Lu Xun's own lectures delivered at Peking University and would become one of the landmark books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His other important works include volumes of translations — notably from Russian (he particularly admired Nikolai Gogol and made a translation of Dead Souls, and his own first story's title is inspired by a work of Gogol) — discursive writings like Re Feng (熱風, Hot Wind), and many other works such as prose essays, which number around 20 volumes or more. As a left-wing writer, Lu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His books were and remain highly influential and popular even today. Lu Xun's works also appear in high school textbooks in Japan. He is known to Japanese by the name Rojin (ロジン in Katakana or 魯迅 in Kanji).

Lu Xun was the editor of several left-wing magazines such as New Youth (新青年, Xin Qingnian) and Sprouts (萌芽, Meng Ya). Because of his leanings, and of the role his works played in the subsequent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u Xun's works were banned in Taiwan until the late 1980s. He was among the early supporters of the Esperanto movement in China.
Last days and death

By 1936, Lu Xun's lungs had been greatly weakened by tuberculosis. In March of that year, he was stricken with bronchitic asthma and a fever. The treatment for this involved draining 300 grams of fluid in the lungs through puncture. From June to August, he was again sick, and his weight dropped to only 83 pounds. He recovered some, and wrote two essays in the fall reflecting on mortality. These included "Death", and "This Too Is Life". At 3:30 AM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8th, the author woke with great difficulty breathing. Dr. Sudo, his physician, was summoned, and Lu Xun took injections to relieve the pain. His wife was with him throughout that night, but Lu Xun was found without a pulse at 5:11 AM the next morning, October 19th. His remains were interred in a mausoleum within Lu Xun Park in Shanghai. He was survived by his son, Haiying.
Style and thought

Lu Xun was an impressively versatile writer. He wrote using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conventions and 19th century European literary forms. His style has been described in equally broad terms, conveying both "sympathetic engagement" and "ironic detachment" at different moments. His essays are often very incisive in his societal commentary, and in his stories his mastery of the vernacular language and tone make some of his literary works (like A Q Zhengzhuan, 阿Q正傳, The True Story of Ah Q) very hard to convey through translation. In them, he frequently treads a fine line between criticizing the follies of his characters and sympathizing with their very follies.

Lu Xun is typically regard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 who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e produced harsh criticism of social problems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his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He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to have had leftist leanings. He was sometimes called a "champion of common humanity."

Lu Xun felt that the 1911 Xinhai Revolution had been a failure. In 1925 he opined, "I feel the so-called Republic of China has ceased to exist. I feel that, before the revolution, I was a slave, but shortly after the revolution, I have been cheated by slaves and have become their slave". He even recommended that his readers take seriously the critique of Chinese culture i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the missionary writer Arthur Henderson Smith. This disillusionment with politics led the author to come to the conclusion in 1927 that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lone could not bring about radical change. Rather, "revolutionary men" needed to lead a revolution using force. In the end, he had a profound disappointment in the new government, which by far exceeded in corruption (and certainly cruelty toward the Chinese people) the worst excesses of the one he had decried in previous years.
Legacy

Lu Xun's importance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ies in the fact that h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every modern literary medium except the novel during his lifetime. He wrote in a clear lucid style which was to influence many generations, in stories, prose poems and essays. Lu Xun's translations were important in a time when Western literature were seldom read, and his literary criticisms remain acute and persuasively argu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fter the author's death was a complex one. On one hand, Party leaders depicted him as "drawing the blueprint of the communist future". Mao Zedong defined him as the "chief commander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although Lu Xun would never join their party. At the same time, leaders downplay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smopolitan May Fourth Movement on Lu Xun, in order to try to match Lu Xun with the Party's ostensible support of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common people.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Lu Xu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often met informally for freewheeling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As the Party sought more control over intellectual life in China, this type of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 was suppressed, often violently. Finally, Lu Xun's satirical and ironic writing style itself was discouraged, ridiculed, then as often as possible destroyed. Mao wrote that "...the style of the essay should not simply be like Lu Xun's. [In a Communist society] we can shout at the top of our voices and have no need for veiled and round-about expressions, which are hard for the people to understand". Thus, the Communist Party both hailed Lu Xun as one of the fathers of communism in China, yet ironically suppressed the very intellectual culture and style of writing that he represented. Some of his essays and writings are now part of the primary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 compulsory curriculum in China. However, starting in 2007 his works began to be removed from textbooks; Julia Lovell, who has translated Lu Xun's writing suggests, "Perhaps also it was an attempt to discourage the youth of today from Lu Xun's inconveniently fault-finding habits."

The work of Lu Xun has also received attention outside of China. In 1986, Fredric Jameson cited "A Madman's Diary" as the "supreme example" of the "national allegory" form that all Third World literature takes. Gloria Davies compares Lu Xun to Nietzsche, saying that both were "trapp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ity which is fundamentally problematic".

A literature prize called the Lu Xun literary arts bonus is named after him.
Work
Lecture

"What Happens After Nora Leaves Home?" A Talk given at the Beijing Women's Normal College, December 26, 1923 Ding Ling and Lu Hsun, The Power of Weakness.' The Feminist Press (2007) 84-93
Storie

* from 《吶喊》 Call to Arms (1922)
o 狂人日記 "A Madman's Diary" (1918)
o 孔乙己 "Kong Yiji" (1919)
o 藥 " Medicine" (1919)
o 明天 "Tomorrow" (1920)
o 一件小事 " An Incident" (1920)
o 頭髮的故事 "The Story of Hair" (1920)
o 風箏 "Kite" (1925)
o 風波 " Storm in a Teacup" (1920)
o 故鄉 " Hometown" (1921)
o 阿Q正傳 "The True Story of Ah Q" (1921)
o 端午節 "The Double Fifth Festival" (1922)
o 白光 "The White Light" (1922)
o 兔和貓 "The Rabbits and the Cat" (1922)
o 鴨的喜劇 "The Comedy of the Ducks" (1922)
o 社戲 " Village Opera" (1922)
o " New Year Sacrifice" (1924)
* from《彷徨》"Wandering"
o 祝福 Well Wishes(1924)
o 在酒樓上 In the Drinking House (1924)
o 幸福的家庭 A Happy Family (1924)
o 肥皂 Soap (1924)
o 長明燈 The Eternal Flame (1924)
o 示衆 Public Exhibition (1925)
o 高老夫子 Old Mr. Gao (1925)
o 孤獨者 Dictator (1925)
o 傷逝 Sadne
o 弟兄 Brother
o 離婚 Divorce (1925)
* from《故事新編》"Old Tales Retold" (1935)
o 補天 Mending Heaven (1935)
o 奔月 The Flight to the Moon (1926)
o 理水 Curbing the Flood (1935)
o 采薇 Gathering Vetch (1935)
o 鑄劍 Forging the Swords (1926)
o 出關 Going out (1935)
o 懷舊 Leaving the Pass (1935)
o 非攻 Opposing Aggression (1934)
o 起死 Resurrect the Dead (1935)

Essay

* 我之節烈觀 My Views on Chastity (1918)
* 我們現在怎麽做父親 What is Required to be a Father Today (1919)
* Knowledge is a Crime (1919)
* 說鬍須 My Moustache (1924)
* 看鏡有感 Thoughts Before the Mirror (1925)
* On Deferring Fair Play (1925)

Collection

* 《吶喊》 Call to Arms (Na han) (1923)
* 《彷徨》 Wandering (Pang huang) (1925)
* 《中國小說史略》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Zhongguo xiaoshuo shilüe) (1925) a substantial study of pre-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故事新編》 Old Tales Retold (Gu shi xin bian) (1935)
* 《野草》 Wild Grass (Ye cao) (1927)
* 《朝花夕拾》 Dawn Blossoms Plucked at Dusk (Zhao hua xi shi)(1932) a collection of essays about his youth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