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   丙子鼠  
<< 上一年 下一年 >>

東亞 / 亞洲:   
中国 China   日本 Japan   东亚 East Asia   东南亚 Southeast Asia   南亚 South Asia   中亚 Central Asia   西亚 Western Asia   北亚 Northern Asia   阿富汗 Afghanistan   阿塞拜疆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巴林 Bahrain   
中國 >> 近代中國 >> 偽滿洲國(1932年1945年)

溥儀  康德 三年 (1934年三月~1945年八月)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7日)是溥儀在滿洲國的第二個年號。
中國 >> 近代中國 >> 近代中國(1911年1949年)

 二十六年 
是指中英鴉片戰爭開始(1840年)到五四運動(1919年)這中間的一段時間【1919年到1949年為現代,1949年以後為當代】,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歷經苦難的一段歷史。...查看
中國 >> 近代中國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 中國抗日戰爭(1931年1945年)

蔣介石   六年 (1931年1945年)
蔣介石(1887—1975) 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1908年留學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日本振武學校畢業後,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辛亥革命後追隨孫中山,曾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活動。...查看

1936年一千九百三十六年
1936年中華民國二十五年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36年)
 
元月2日平津學生組成南下抗宣傳團
 
元月17日德國納粹戈培爾要求擴張殖民地
 
元月20日英國喬治五世去世,愛德華八世即位
 
元月21日“愛江山還是愛美人”——英王愛德華八世的痛苦選擇
 
元月24日埃塞俄比亞軍隊在馬加裏抗擊意大利
 
二月3日紅軍抗日先鋒軍渡河東徵
 
二月4日獲諾貝爾奬的美籍華人——丁肇中誕辰
 
二月11日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在倫敦上演
 
二月17日中共發佈《東徵宣言》
 
二月19日紅軍與東北軍達成協議
 
二月20日東北抗日聯軍統一建製
 
二月20日中共組織抗日東徵戰役
 
二月21日中共提出召集全國抗日救國代表大會
 
二月25日李剋農與國民黨67軍進行抗日合作
 
二月26日德國大衆牌汽車問世
 
二月27日紅軍與西北軍握手言和
 
二月27日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逝世
 
三月7日納粹占領萊茵區
 
三月18日南非總統德剋勒剋誕辰
 
三月25日閻錫山在山西成立“自強救國同志會”
 
四月4日中共西北局頒布土地政策
 
四月9日張學良與周恩來密談合作抗日
 
四月9日張學良飛抵延安,與周恩來共談合作抗日
 
四月14日紅軍領導人劉志丹犧牲
 
四月25日中國共産黨提議建立抗日人民陣綫
 
四月28日16歲的法魯剋繼承埃及王位
 
四月29日世界著名指揮傢祖賓·梅塔誕辰
 
四月30日日本嚮東北武裝移民
 
四月30日意大利攻占埃塞俄比亞首都
 
五月2日紅軍結束東徵作戰
 
五月5日中共中央通電:停戰議和一致抗日
 
五月8日持沒落觀點的預言傢施本格勒去世
 
五月9日意大利占領埃塞俄比亞
 
五月12日鬍漢民病逝
 
五月15日舒施尼格成為奧地利唯一政黨的首腦
 
五月18日紅一方面軍西徵戰役開始
 
五月29日“國防文藝運動”在我國蓬勃興起
 
五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滬成立
 
六月1日抗日紅軍大學成立
 
六月1日兩廣出師北上抗日
 
六月1日中國抗紅軍大學成立
 
六月3日斯諾到達陝北
 
六月6日張國燾取消“第二中央”
 
六月14日近代學者章太炎逝世
 
六月14日章炳麟逝世
 
六月18日蘇聯作傢高爾基逝世
 
六月20日中共中央發出緻國民黨二中全會書
 
六月30日紅二、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七月2日紅二、紅四方面軍開始北上
 
七月11日斯諾初訪毛澤東
 
七月11日斯諾初訪毛澤
 
七月13日陳濟棠下野,兩廣事變結束
 
七月16日中共要求團结哥老會
 
七月18日西班牙內戰爆發
 
七月18日西班牙內戰爆發
 
七月20日黑海兩海峽公約訂立
 
八月1日第11屆柏林奧運會開幕
 
八月1日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
 
八月1日中國派團參加第十一屆奧運會
 
八月1日第11屆柏林奧運會開幕
 
八月2日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英勇就義
 
八月2日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英勇就義
 
八月9日瀋從文的《邊城》出版
 
八月10日綏遠抗戰開始
 
八月10日中共放棄紅軍稱號聯蔣抗日
 
八月21日美國籃球明星張伯倫出生
 
八月24日蘇聯領導人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被判死刑
 
八月24日蘇聯領導人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被判死刑
 
八月25日中共緻信國民黨 主張第二次合作
 
八月26日《打回老傢去》唱遍全中國
 
九月3日不干涉西班牙內戰協定簽字
 
九月11日梁啓超《飲冰室合集》出版
 
九月15日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國
 
九月18日閻錫山發起“犧牲救國同盟會”
 
九月20日暗殺大王王亞樵被暗殺
 
十月7日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徵結束
 
十月9日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十月19日魯迅在上海病逝
 
十月22日蔣介石赴西安訓示張學良、楊虎城
 
十一月2日軍閥段祺瑞病逝
 
十一月2日軍閥段祺瑞病逝
 
十一月6日馬德裏保衛戰開始
 
十一月8日國際縱隊開赴西班牙
 
十一月10日潘漢年與陳立夫會談
 
十一月15日傅作義部與日偽激戰告捷
 
十一月23日“七君子”被捕入獄
 
十一月25日反共産國際協定簽訂
 
十一月25日日德簽訂“反共産國際協定”
 
十二月4日蔣介石赴西安促張、楊“進剿”陝北
 
十二月4日名妓賽金花逝世
 
十二月5日蘇聯1936年新憲法通過
 
十二月10日戲劇傢奧尼爾獲諾貝爾文學奬
 
十二月10日英王愛德華八世遜位
 
十二月11日凱恩斯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十二月11日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宣佈退位
 
十二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十二月22日蘇聯作傢奧斯特洛夫斯基病逝
 
十二月25日張學良緊急護送蔣介石離開西安
 
十二月30日通用汽車因工人罷工關閉七傢工廠
 
十二月30日汪精衛和日本簽訂《日支新關係調整綱要》
 
十二月31日張學良被囚禁
 
軍事:
 
日本嚮華北大量增兵
 
二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六月1日兩廣事變
 
七月東北抗日聯軍
 
十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十一月15日綏遠抗戰
 
政治:
 
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二月2日維持治安緊急辦法
 
四月9日周恩來與張學良舉行聯合抗日救國會談
 
五月5日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五月5日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
 
五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七月10日國防會議設立
 
八月20日緻中國國民黨書
 
十一月23日七君子事件
 
十二月12日西安事變
 
經濟:
 
五月18日中美白銀協定
 
九月粵漢鐵路全綫通車
中國 >> 近代中國 >> 中華民國治理西藏(1912年1949年)

 二十五年 
中華民國治理西藏的歷史地位一直倍受爭論。偏西藏獨立的人士認為在中華民國的大陸統治時期,西藏並不受國民政府直接管轄或支配,甚至達成事實上的獨立(de-facto independence);偏中國主權的人士認為西藏政府一直聽命於國民政府,...查看
中國 >> 近代中國 >> 紅色政權(1919年1949年)

 十八年 
(1919—1927) 中國共産黨創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産黨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明了鬥爭的目標;采取資産階級民主派沒有采取的依靠廣大群衆的革命方法,推動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查看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現今)

 一千九百三十六年
公元,又稱西元,是“公歷紀元”或“西歷紀元”的簡稱,以當時認定的耶穌生年(中國漢元始元年)為紀元元年。西元紀年早先在歐洲等基督教國傢采用,現在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查看
世界 >> 公元 >> 世界大戰和冷戰(1914年1991年)

 一千九百三十六年
從1914年到1991年的“短暫的二十世紀”,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包括了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崛起和衰落。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宣示了歐洲殖民帝國的終結,並吹響了廣泛的非殖民化的號角。...查看

出生:
社會教育: 詹姆斯·道森  
作者: 朱元石   秦寶琦   史景遷   彼得·拉布西   菲力普·拉布羅   伊夫林·凱勒   桑逢康   哈維爾   巴爾加斯·略薩   蕭逸   司馬紫煙   秦紅   張賢亮   M·斯科特·派剋   顧之京   陳先俊   董健   範亦豪   丁維忠   呂啓祥   楊天石   辛元歐   理查德·巴赫   袁行霈   於爾剋·舒比格  
詩人: 葉櫓   非馬   劉紹棠   馬林·索列斯庫   昌耀  
逝世:
社會教育: 巴甫洛夫  
作者: 高爾基   賽金花   斯賓格勒   帕剋·托馬斯·穆恩   切斯特頓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魯迅   何剛德   連橫  
君主: 黃郛   段祺瑞   鬍漢民   喬治五世  
詩人: 烏納穆諾   吉卜林   賈·西·宰哈維   卡爾·剋洛斯   雷尼埃   費德裏科·加西亞·洛爾迦   庫茲明   洛爾迦  
在世:
詩人: 253   查看
君主: 79   查看
作者: 730   查看
藝術家: 22   查看
社會教育: 38   查看
科學家: 19   查看
影視歌星: 11   查看
將官: 43   查看
商人: 8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