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散文集>> 鲁迅 Lu Xun   中国 China   近代中国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且介亭雜文附集
  作者:魯迅
  “立此存照”(一)
  “立此存照”(二)
  “立此存照”(三)
  “立此存照”(四)
  “立此存照”(五)
  “立此存照”(六)
  “立此存照”(七)
  半夏小集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大小奇跡
  登錯的文章
  我的第一個師父
  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
  難答的問題
  “這也是生活”
  女吊
  《海上述林》上捲序言
  《海上述林》下捲序言
  第死節
  文人比較學
  《蘇聯版畫集》序
  後記
“立此存照”(一)
  曉角
  海派《大公報》〔2〕的《大公園地》上,有《非庵漫話》,八月二十五日的一篇,題為《太學生應試》,雲:“這次太學生應試,國文題在文科的是:《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理科的是《擬南粵王復漢文帝書》,並把漢文帝遺南粵王趙佗書的原文附在題後。也許這個試題,對於現在的異動,不無見景生情之意。但是太學生對於這兩個策論式的命題,很有些人摸不着頭腦。有一位太學生在試卷上大書:‘漢文帝三字仿佛故識,但不知係漢高祖幾代賢孫,答南粵王趙他,則素昧生平,無從說起。且回去用功,明年再見。’某試官見此生誤佗為他,輒批其後雲:‘漢高文帝爸,趙佗不是他;今年既不中,明年再來吧。’又一生在《士先器識而後文藝》題後,並未作文,僅書‘若見美人甘下拜,凡聞過失要回頭’一聯,擲筆出場而去。某試官批雲:‘聞鼓鼙而思將帥之臣,臨考試而動愛美之興,幸該生尚能懸崖勒馬,否則應打竹板四十,趕出場外。’是亦孤城落日中堪資談助者。”
  寥寥三百餘字耳,卻已將學生對於舊學之空疏和官師態度之浮薄寫盡,令人覺自言“歇後鄭五作宰相,天下事可知”〔3〕者,誠亦古之人不可及也。
  但國文亦良難:漢若無趙他,中華民國亦豈得有“太學生”哉。
  CC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六年九月五日《中流》半月刊第一捲第一期。
  〔2〕海派《大公報》指在上海發行的《大公報》,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開始發行。
  〔3〕“歇後鄭五作宰相,天下事可知”《唐書·鄭綮傳》載:“綮善為詩,多侮劇刺時,故落格調,時號鄭五歇後體。初去廬江與郡人別雲:‘唯有兩行公廨淚,一時灑嚮渡頭風。’滑稽皆此類也……庶政未愜,綮每形於詩什而嘲之。”後來他被任為宰相,“親賓來賀,搔首言曰:‘歇後鄭五作宰相,時事可知矣!’”“歇後”,就是結末的語詞不說出來;宋代葉夢得《石林詩話》載:“(唐)彥謙題高廟(漢高祖陵)雲:‘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y。’雖是着題,然語皆歇後。”“三尺”,指“三尺劍”;“一'y”,指“一'y土”。
“立此存照”(二)
  曉角
  《申報》(八月九日)載本地人盛阿大,有一養女,名杏珍,年十六歲,於六日忽然失蹤,盛在傢檢點衣物,從杏珍之箱篋中發現他人寄與之情書一封,原文雲:“光陰如飛的過去了,倏忽已六個月半矣,在此過程中,很是覺得悶悶的,然而細想真有無窮快樂在眼前矣,細算時日,不久快到我們的時候矣,請萬事多多秘密為要,如有東西,有機會拿來,請你愛惜金錢,不久我們需要金錢應用,幸勿浪費,是幸,你的身體愛惜,我睡在床上思想你,早晨等在洋臺上,看你開門,我多看見你芳影,很是快活,請你勿要想念,再會吧,日健,愛書,”
  盛遂將信呈交捕房,不久果獲誘拐者雲雲。
  案這種事件,是不足為訓的。但那一封信,卻是十足道地的語錄體〔2〕情書,置之《宇宙風》中,也堪稱佳作,可惜林語堂博士竟自赴美國講學,不再顧念中國文風了。
  現在錄之於此,以備他日作《中國語錄體文學史》者之采擇,其作者,據《申報》雲,乃法租界蒲石路四七九號協盛水果店夥無錫項三寶也。
  CC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六年九月五日《中流》半月刊第一捲第一期。
  〔2〕語錄體參看本捲第310頁註〔5〕。按林語堂提倡的所謂語錄體,據他解釋,是“文言中不避俚語,白話中多放之乎”。(見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一日《論語》半月刊第三十期《怎樣做語錄體文?》)
首頁>> 文學>> 散文集>> 鲁迅 Lu Xun   中国 China   近代中国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