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余 | ||||||||||||||||||
名: | 秋雨 | ||||||||||||||||||
籍贯: | 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县) | ||||||||||||||||||
阅读余秋雨在影视与戏剧的作品!!! 阅读余秋雨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阅读余秋雨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国浙江余姚人,知名的学者和作家。曾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荣誉院长、院长、教授及博士学生导师。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
余秋雨于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县)。1957年搬到上海,1963年毕业于上海晋元中学,考入上海戏剧学院。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983年到1986年间,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包括《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先后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理论史稿》是戏剧思想理论著作,博士点教材;《戏剧审美心理学》是中国首部戏剧美学著作。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著名文化学者、戏剧理论家。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夫人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
生平
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在余姚农村度过充实美丽的童年生活。
1956年举家迁至上海,余秋雨在上海开始了他的中学生活。196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革”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 ”,叔父因热爱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为全家生活所迫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后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又一番潜心苦读,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 《戏剧思想史》 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1986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当时获此称号的全国仅十五名。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选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创作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辞职后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著《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长期位居全球书畅销排行榜前列。
在大陆公布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余秋雨一人占了四本。这些著作,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连续两届)、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台湾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奖、香港电台最受欢迎书籍奖等。
1999年,参与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特别节目,对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遗址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参观考察,因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学巨匠,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旅行日记后被命名《千年一叹》,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00年秋,再次跟随香港凤凰卫星电视台对辉煌的欧洲文明进行了历时三个多月的详细考察。回国后,旅行日记被华艺出版社率先出版,《行者无疆》一书问世。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2005年春,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盛况空前。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倾听秋雨》一书记录了这几次演讲内容。
2007年被澳门科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2008年,被全国网民投票评为“2007全国十大学术精英”第一名,又被亚太测评系统评为“影响世界一百年的百名华人”。
2008年9月10号,由上海市教委设立在上海戏剧学院的“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
3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独立自主地着手建立全新的世界戏剧思想史、中国戏剧史、戏剧美学、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一系列基础性学科,近20年来他走遍了中华文明和人类其他古文明的遗址,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独特生命力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在阐释过程中,他创造的“文化大散文”的文体,开启了一代文风。
主要作品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霜冷长河》《借我一生》《寻觅中华》《摩挲大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