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頁 |
【白話文】 當年由金光門這條路,去投奔鳳翔,
長安西郊,到處是安史叛軍正作亂。
直到如今想起來,仍叫人心驚膽顫,
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誠恐誠惶。
我拜近得左拾遺,回到了京畿地方,
貶我華州掾,這旨意難道出自至尊。
算了吧,我這庸纔已逐日衰老鬢蒼,
告別長安,駐馬回望千門宮殿檐房!
【注釋】 華州: 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東雍州置華州,治鄭縣(今華縣)。隋大業初廢。唐武德初復置,治鄭縣(今華縣,元廢入本州)。聖歷後轄境相當今陝西華縣、華陰、潼關等市縣及渭北下邽鎮附近地。後一再改名,轄境歷代屢有變遷,治所在今華縣(曾名華山、鄭縣)。清不轄縣。民國1913年改華縣。
1、此道:指金光門。
2、昔歸順:指至德二載投奔翔時,長安西邊的鬍騎正甚繁亂。
3、鬍:這裏指安祿山部隊。
4、近得:指拜左拾遺。
5、京邑:指華州,因係畿縣,距京城長安不遠。
6、移官句:這裏固指賀蘭進明之進讒,其實也多少含有對肅宗的牢騷。豈至尊:豈出皇帝之意。
7、千門:原指宮中的門戶,這裏藉代宮殿。
【賞析】 至德二載(757),作者自金光門出,由小路投奔鳳翔肅宗,任左拾遺,十月隨肅宗返長安。次年 ──乾元元年(758),被貶華州任司功參軍,又出金光門,感慨萬端。然而作者在詩中寫道“移官豈至尊?”不敢歸怨於君,而以“無纔日衰老”自責。不忍去君,留戀故職,見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