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杜甫 Du Fu  唐代   (712~770)
詠懷古跡之五 Thoughts of Old Time V
登高 A Long Climb
客至 A Hearty Welcome to Vice-prefect Cui
春望 A Spring View
八陣圖 The Eight-sided Fortress
月夜 On a Moonlight Night
兵車行 A Song of War-chariots
詠懷古跡之二 Poetic Thoughts on Ancient Sites II
秋興八首 Autumn 8
傷春五首 Spring and 5
述古三首 Above the ancient 3
遣興五首 Qian xing 5
蜀相 The Temple of the Premier of Shu
望嶽(岱宗) A VIEW OF TAISHAN
望嶽(西嶽) Wang Yue Huashan Mountain
望嶽(南嶽) Wang Yue another anme for the Heng Mountain
登樓 From an Upper Story
登嶽陽樓 On the Gate-tower at Youzhou
詠懷 sing of one's feelings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A SONG OF A PAINTING TO GENERAL CAO
江南逢李龜年 On Meeting Li Guinian Down the River
月夜憶捨弟 Remembering my Brothers on a Moonlight Night
贈衛八處士 TO MY RETIRED FRIEND WEI
佳人 ALONE IN HER BEAUTY
多首一頁
五言古詩 Wuyan ancient style poetry
梦李白二首之一
梦李白二首之一
夢李白二首之一
SEEING Li Bai IN A DREAM I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顔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竜得!

【注釋】 1.吞聲:極端悲慟,哭不出聲來。惻惻:悲痛。兩句互文。
2.瘴癧:疾疫。古代稱江南為瘴疫之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3.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這是杜甫常用的越過一層,從對方寫起,連帶雙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長相思念而入我夢,則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雙方之相知相憶又自然道出。
4.這兩句說:我夢到的該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遠,誰知道你是否還活着啊!
5.楓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楓林。關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關塞。李白的魂來魂往都是在夜間,所以說"青"、"黑"。
6.羅網:捕鳥的工具,這裏指法網。羽翼:翅膀。這兩句說:既已身陷法網,係獄流放,怎麽會這樣來往自由呢?
7.顔色:指容貌。
8.這句指李白的處境險惡,恐不測。祝願和告誡李白要多加小心。

【賞析】   這兩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李白與杜甫於天寶四載秋,在山東兗州石門分手後,就再沒見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懷念。至德二載(757),李白因曾參與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牽連,下獄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初,又被定罪長流夜郎(今貴州省桐梓縣)。乾元二年(759)二月,在三峽流放途中,遇赦放還。杜甫這時流寓秦州,地方僻遠,消息隔絶,尚不知放還之事,仍在為李白憂慮,不時夢中思念,於是寫成這兩首詩。
  因擔心李白遇不測,故語多凄慘,憂思深重。杜甫對李白深懷敬愛,又為他的懷才不遇而激憤不平,同時堅信他不論生前如何寂寞不幸,都會名垂千古。
  詩寫得情深意切,真切感人,尤其善於從對方寫起:"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等句,既表達了他為李白牽腸挂肚的情景,又很能說明李、杜之間的深厚友誼。《唐詩歸》引鐘曰:"是一片何等精神往來!"這種手法常被後人效仿。
  《而庵說唐詩》雲:"子美作是詩,腸回九麯,絲絲見血,朋友至情,千載而下,使人心動"。《詩論》雲:"真朋友必無假性情。通性情者詩也,詩至《夢李白》二首,真極矣!非子美不能作,非太白亦不能當也。"
  乾元元年(758)李白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貴州正安西北),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遠在北方,衹聞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還,憂思拳拳,久而成夢。
  這兩首記夢詩,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後敘寫,依清人仇兆鰲說,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註》捲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故人吉兇生死的關切;下篇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遇的同情。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詩要寫夢,先言別;未言別,先說死,以死別襯托生別,極寫李白流放絶域、久無音訊在詩人心中造成的苦痛。開頭便如陰風驟起,吹來一片彌漫全詩的悲愴氣氛。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不說夢見故人,而說故人入夢;而故人所以入夢,又是有感於詩人的長久思念,寫出李白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乍見故人的喜悅和欣慰。但這欣喜衹不過一剎那,轉念之間便覺不對了:“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你既纍係於江南瘴癘之鄉,怎麽就能插翅飛出羅網,千裏迢迢來到我身邊呢?聯想世間關於李白下落的種種不祥的傳聞,詩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還是死魂?路遠難測啊!乍見而喜,轉念而疑,繼而生出深深的憂慮和恐懼,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是十分細膩逼真的。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夢歸魂去,詩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從江南而來,又星夜自秦州而返,來時要飛越南方青鬱鬱的千裏楓林,歸去要渡過秦隴黑沉沉的萬丈關塞,多麽遙遠,多麽艱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個。“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顔色。”在滿屋明晃晃的月光裏面,詩人忽又覺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顔依稀尚在,凝神細辨,纔知是一種朦朧的錯覺。相到故人魂魄一路歸去,夜又深,路又遠,江湖之間,風濤險惡,詩人內心祝告着、叮嚀着:“水深波浪闊,無使蛟竜得。”這驚駭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險惡處境的象徵;這惴惴不安的祈禱,體現着詩人對故人命運的殷憂。這裏,用了兩處有關屈原的典故。“魂來楓林青”,出自《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裏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舊說係宋玉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竜”一語見於梁吳均《續齊諧記》:東漢初年,有人在長沙見到一個自稱屈原的人,聽他說:“吾嘗見祭甚盛,然為蛟竜所苦。”通過用典將李白與屈原聯繫起來,不但突出了李白命運的悲劇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對李白的稱許和崇敬。
  上篇所寫是詩人初次夢見李白的情景,此後數夜,又連續出現類似的夢境,於是詩人又有下篇的詠嘆。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見浮雲而念遊子,是詩傢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雲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着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以下六句選取夢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當分手的時候,李白總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訴說:“來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風波迭起,我真怕會沉船呢!”看他走出門去用手搔着頭上白發的背影,分明是在為自己壯志不遂而悵恨。“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神態;“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是獨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通過動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從各個側面刻畫李白形象,其形可見,其聲可聞,其情可感,枯槁慘淡之狀,如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闊,無使蛟竜得”,雙關着李白魂魄來去的艱險和他現實處境的惡劣;“出門”二句則抒發了詩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夢中李白的幻影,給詩人的觸動太強太深了,每次醒來,總是愈思愈憤懣,愈想愈不平,終於發為如下的浩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纍!”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獻身無路,睏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係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麽“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遇如此,縱使身後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在這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着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詩人自己的無限心事。所以,清人浦起竜說:“次章純是遷謫之慨。為我耶?為彼耶?同聲一哭!”(《讀杜心解》)
  《夢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別”發端,下篇以“身後”作結,形成一個首尾完整的結構;兩篇之間,又處處關聯呼應,“逐客無消息”與“遊子久不至”, “明我長相憶”與“情親見君意”,“君今在羅網”與“孰雲網恢恢”,“水深波浪闊,無使蛟竜得”與“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等等,都是維係其間的紐帶。但兩首詩的內容和意境卻頗不相同:從寫“夢”來說,上篇初夢,下篇頻夢;上篇寫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寫清晰真切的形象。從李白來說,上篇寫對他當前處境的關註,下篇寫對他生平際的同情;上篇的憂懼之情專為李白而發,下篇的不平之氣兼含着詩人自身的感慨。總之,兩首記夢詩是分工而又合作,相關而不雷同,全為至誠至真之文字。
  (趙慶培)



【北美枫文集】唐詩300首

【資料來源】 218_1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