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多內寵,傾國選嬪妃。又愛從禽樂,馳騁每相隨。 錦鞲臂花隼,羅袂控金羈。遂習宮中女,皆如馬上兒。 色禽合為荒,刑政兩已衰。雲夢春仍獵,章華夜不歸。 東風二月天,春雁正離離。美人挾銀鏑,一發疊雙飛。 飛鴻驚斷行,斂翅避蛾眉。君王顧之笑,弓箭生光輝。 回眸語君曰,昔聞莊王時。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遊樂,三載斷鮮肥。 越國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風日燥水田,水涸塵飛起。 國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宮裏。 餘波養魚鳥,倒影浮樓雉。澹灧九折池,縈回十餘裏。 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左右好風來,香動芙蓉蕊。 但愛芙蓉香,又種芙蓉子。不念閶門外,千裏稻苗死。 吳王心日侈,服玩盡奇瑰。身臥翠羽帳,手持紅玉杯。 冠垂明月珠,帶束通天犀。行動自矜顧,數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懷寶四方來。姦邪得藉手,從此倖門開。 古稱國之寶,𠔌米與賢才。今看君王眼,視之如塵灰。 伍員諫已死,浮屍去不回。姑蘇臺下草,麋鹿暗生麑。 禾黍與稂莠,雨來同日滋。桃李與荊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區別,榮枯那等夷。茫茫天地意,無乃太無私。 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奈何西漢末,忠邪並信之。 不然盡信忠,早絶邪臣窺。不然盡信邪,早使忠臣知。 優遊兩不斷,盛業日已衰。痛矣蕭京輩,終令陷禍機。 每讀元成紀,憤憤令人悲。寄言為國者,不得學天時。 寄言為臣者,可以鑒於斯。 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元稹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東川八十傢,冤憤一言伸。 劉闢肆亂心,殺人正紛紛。其嫂曰庾氏,棄絶不為親。 從史萌逆節,隱心潛負恩。其佐曰孔戡,捨去不為賓。 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常恐國史上,但記鳳與麟。 賢者不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君為著作郎,職廢志空存。雖有良史纔,直筆無所申。 何不自著書,實錄彼善人。編為一傢言,以備史闕文。 道傍一石婦,無記復無銘。傳是此鄉女,為婦孝且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徵行。夫行二十載,婦獨守孤煢。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寧。其婦執婦道,一一如禮經。 晨昏問起居,恭順發心誠。藥餌自調節,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歸,婦德轉光明。後人高其節,刻石像婦形。 儼然整衣巾,若立在閨庭。似見舅姑禮,如聞環珮聲。 至今為婦者,見此孝心生。不比山頭石,空有望夫名。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數寸碧峰頭。 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虯。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勿輕直折劍,猶勝麯全鈎。 獨上樂遊園,四望天日曛。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雲。 愛此高處立,忽如遺垢氛。耳目暫清曠,懷抱鬱不伸。 下視十二街,緑樹間紅塵。車馬徒滿眼,不見心所親。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可憐南北路,高蓋者何人。 昔我十年前,與君始相識。曾將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紛無極。共保秋竹心,風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樹,秋至先改色。不愛楊柳枝,春來軟無力。 憐君別我後,見竹長相憶。長欲在眼前,故栽庭戶側。 分首今何處,君南我在北。吟我贈君詩,對之心惻惻。 鶴有不群者,飛飛在野田。饑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 貞姿自耿介,雜鳥何翩翾.同遊不同志,如此十餘年。 一興嗜欲念,遂為矰繳牽。委質小池內,爭食群雞前。 不惟懷稻粱,兼亦競腥膻。不惟戀主人,兼亦狎烏鳶。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時遷。一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 元和歲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陰夜飛雪。 連宵復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鵝毛,密如飄玉屑。 寒銷春茫蒼,氣變風凜冽。上林草盡沒,麯江水復結。 紅乾杏花死,緑凍楊枝折。所憐物性傷,非惜年芳絶。 上天有時令,四序平分別。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閼。 我觀聖人意,魯史有其說。或記水不冰,或書霜不殺。 上將儆政教,下以防災孽。茲雪今如何,信美非時節。 富貴人所愛,聖人去其泰。所以致仕年,著在禮經內。 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二疏獨能行,遺跡東門外。 清風久銷歇,迨此嚮千載。斯人古亦稀,何況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輩。惟有高僕射,七十懸車蓋。 我年雖未老,歲月亦云邁。預恐耄及時,貪榮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為我戒。故作僕射詩,書之於大帶。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叢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衆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嚮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衆所爭。折來比顔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君看入時者,紫豔與紅英。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所須者衣食,不過飽與溫。 蔬食足充饑,何必膏粱珍。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綉文。 君傢有貽訓,清白遺子孫。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賈誼哭時事,阮籍哭路岐。唐生今亦哭,異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饑。不悲口無食,不悲身無衣。 所悲忠與義,悲甚則哭之。太尉擊賊日,尚書叱盜時。 大夫死兇寇,諫議謫蠻夷。每見如此事,聲發涕輒隨。 往往聞其風,俗士猶或非。憐君頭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鬱鬱何所為。不能發聲哭,轉作樂府詩。 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功高虞人箴,痛甚騷人辭。 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藥良氣味苦,琴澹音聲稀。 不懼權豪怒,亦任親朋譏。人竟無奈何,呼作狂男兒。 每逢群盜息,或遇雲霧披。但自高聲歌,庶幾天聽卑。 歌哭雖異名,所感則同歸。寄君三十章,與君為哭詞。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傷心事,不為長嘆息。 忽聞唐衢死,不覺動顔色。悲端從東來,觸我心惻惻。 伊昔未相知,偶遊滑臺側。同宿李翺傢,一言如舊識。 酒酣出送我,風雪黃河北。日西並馬頭,語別至昏黑。 君歸嚮東鄭,我來遊上國。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憐君儒傢子,不得詩書力。五十著青衫,試官無祿食。 遺文僅千首,六義無差忒。散在京洛間,何人為收拾。 憶昨元和初,忝備諫官位。是時兵革後,生民正憔悴。 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貴人皆怪怒,閑人亦非訾。天高未及聞,荊棘生滿地。 惟有唐衢見,知我平生志。一讀興嘆嗟,再吟垂涕泗。 因和三十韻,手題遠緘寄。緻吾陳杜間,賞愛非常意。 此人無復見,此詩猶可貴。今日開篋看,蠹魚損文字。 不知何處葬,欲問先歔欷。終去哭墳前,還君一掬淚。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問君合何如。 悲哉為儒者,力學不知疲。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遲。縱有宦達者,兩鬢已成絲。 可憐少壯日,適在窮賤時。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貴為。 沉沉朱門宅,中有乳臭兒。狀貌如婦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書捲,身不擐戎衣。二十襲封爵,門承勳戚資。 春來日日出,服禦何輕肥。朝從博徒飲,暮有倡樓期。 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聲色狗馬外,其餘一無知。 山苗與澗鬆,地勢隨高卑。古來無奈何,非君獨傷悲。 藤花紫蒙茸,藤葉青扶疏。誰謂好顔色,而為害有餘。 下如蛇屈盤,上若繩縈紆。可憐中間樹,束縛成枯株。 柔蔓不自勝,裊裊挂空虛。豈知纏樹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後為害,有似諛佞徒。附著君權勢,君迷不肯誅。 又如妖婦人,綢繆蠱其夫。奇邪壞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與傢,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難圖。 願以藤為戒,銘之於座隅。 十月鷹出籠,草枯雉兔肥。下鞲隨指顧,百擲無一遺。 鷹翅疾如風,鷹爪利如錐。本為鳥所設,今為人所資。 孰能使之然,有術甚易知。取其嚮背性,製在饑飽時。 不可使長飽,不可使長饑。饑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 乘饑縱搏擊,未飽須縶維。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聖明馭英雄,其術亦如斯。鄙語不可棄,吾聞諸獵師。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蒼莽。嘗聞此中險,今我方獨往。 馬蹄凍且滑,羊腸不可上。若比世路難,猶自平於掌。 古琴無俗韻,奏罷無人聽。寒鬆無妖花,枝下無人行。 春風十二街,軒騎不暫停。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 衆目悅芳豔,鬆獨守其貞。衆耳喜鄭衛,琴亦不改聲。 懷哉二夫子,念此無自輕。 王門豈無酒,侯門豈無肉。主人貴且驕,待客禮不足。 望塵而拜者,朝夕走碌碌。王生獨拂衣,遐舉如雲鵠。 寧歸白雲外,飲水臥空𠔌。不能隨衆人,斂手低眉目。 扣門與我別,酤酒留君宿。好去采薇人,終南山正緑。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紖被,坐臥有餘溫。
幸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