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杜甫 Du Fu  唐代   (712~770)
詠懷古跡之五 Thoughts of Old Time V
登高 A Long Climb
客至 A Hearty Welcome to Vice-prefect Cui
春望 A Spring View
八陣圖 The Eight-sided Fortress
月夜 On a Moonlight Night
兵車行 A Song of War-chariots
詠懷古跡之二 Poetic Thoughts on Ancient Sites II
秋興八首 Autumn 8
傷春五首 Spring and 5
述古三首 Above the ancient 3
遣興五首 Qian xing 5
蜀相 The Temple of the Premier of Shu
望嶽(岱宗) A VIEW OF TAISHAN
望嶽(西嶽) Wang Yue Huashan Mountain
望嶽(南嶽) Wang Yue another anme for the Heng Mountain
登樓 From an Upper Story
登嶽陽樓 On the Gate-tower at Youzhou
詠懷 sing of one's feelings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A SONG OF A PAINTING TO GENERAL CAO
江南逢李龜年 On Meeting Li Guinian Down the River
月夜憶捨弟 Remembering my Brothers on a Moonlight Night
贈衛八處士 TO MY RETIRED FRIEND WEI
佳人 ALONE IN HER BEAUTY
多首一頁
五言古詩 Wuyan ancient style poetry
画鹰
畫鷹

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側目似愁鬍。
  縧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注釋】 1.素練:作畫用的白絹。風霜:指秋鼕肅殺之氣。這裏形容畫中之鷹兇猛如挾風霜之殺氣。
2.畫作:作畫,寫生。殊:特異,不同凡俗。
3.:一作奴,奴身,即竦身。是收斂驅體準備搏擊的樣子。思狡免:想捕獲狡兔。
4.側目:斜視。似愁鬍:形容鷹的眼睛色碧而銳利。因鬍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為喻。愁鬍:指發愁神態的鬍人。
5.縧:絲繩,指係鷹的繩子。鏃:金屬轉軸,指鷹繩另一端所係的金屬環。堪摘:可以解除。
6.軒楹:堂前窗柱,指懸挂畫鷹的地方。勢可呼:畫中的鷹勢態逼真,呼之欲飛。
7.何當:安得,哪得。這裏有假如的意思。擊凡鳥:捕捉凡庸的鳥。
8.平蕪:草原。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句句是鷹,句句是畫"(《杜詩解》)。與《房兵曹鬍馬》約作於同時。作者藉鷹言志,通過描繪畫中雄鷹的威猛姿態和飛動的神情,以及搏擊的激情,"麯盡其妙"(《瀛奎律髓》),從而表現了自己青年時代昂揚奮發的心志和鄙視平庸的性情。
  
  [鑒賞]
  畫上題詩,是我國繪畫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古代文人畫傢,為了闡發畫意,寄托感慨,往往於作品完成以後,在畫面上題詩,收到了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的效果。為畫題詩自唐代始,但當時衹是以詩贊畫,真正把詩題在畫上,是宋代以後的事。不過,唐代詩人的題畫詩,對後世畫上題詩産生了極大影響。其中,杜甫的題畫詩數量之多與影響之大,終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這首題畫詩大概寫於開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於理想,也過着“快意”的生活,充滿着青春活力,富有積極進取之心。詩人通過對畫鷹的描繪,抒發了他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雲的壯志。
  
    全詩共八句,可分三層意思:
  
    一、二兩句為第一層,點明題目。起用驚訝的口氣:說是潔白的畫絹上,突然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這是怎麽回事呢?第二句隨即點明:原來是矯健不凡的畫鷹仿佛挾風帶霜而起,極贊繪畫的特殊技巧所産生的藝術效果。這首詩起筆是倒插法。何謂倒插法?試看杜甫《薑楚公畫角鷹歌》的起筆曰:“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先從畫鷹之人所畫的角鷹寫起,然後描寫出畫面上所産生的肅殺之氣,是謂正起。而此詩則先寫“素練風霜起”,然後再點明“畫鷹”,所以叫作倒插法。這種手法,一起筆就有力地刻畫出畫鷹的氣勢,吸引着讀者。杜甫的題畫詩善用此種手法,如《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的起筆曰:“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畫鶻行》的起筆曰:“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的起筆曰:“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這些起筆詩句都能起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描寫畫面上蒼鷹的神態,是正面文章。頷聯的“(sǒng聳)身”就是“竦身”。“側目”,句見《漢書·李廣傳》:“側目而視,號曰蒼鷹。”又見孫楚《鷹賦》:“深目蛾眉,狀如愁鬍。”再見傅玄《猿猴賦》:“揚眉蹙額,若愁若嗔。”杜甫這兩句是說蒼鷹的眼睛和猢猻的眼睛相似,聳起身子的樣子,好象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從而刻畫出蒼鷹搏擊前的動作及其心理狀態,真是傳神之筆,把畫鷹一下子寫活了,宛如真鷹。頸聯“縧鏇(tāo xuàn滔眩)”的“縧”是係鷹用的絲繩;“鏇”是轉軸,係鷹用的金屬的圓軸。“軒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畫鷹懸挂之地。這兩句是說係着金屬圓軸的蒼鷹,光彩照人,衹要把絲繩解掉,即可展翅飛翔;懸挂在軒楹上的畫鷹,神采飛動,氣雄萬夫,好象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從而描寫出畫鷹躍躍欲試的氣勢。作者用真鷹來作比擬,以這兩聯詩句,把畫鷹描寫得栩栩如生。
  
    此兩聯中,“思”與“似”、“摘”與“呼”兩對詞,把畫鷹刻畫得極為傳神。“思”寫其動態,“似”寫其靜態,“摘”寫其情態,“呼”寫其神態。詩人用字精工,頗見匠心。通過這些富有表現力的字眼,把畫鷹描寫得同真鷹一樣。是真鷹,還是畫鷹,幾難分辨。但從“堪”與“可”這兩個推論之詞來玩味,畢竟仍是畫鷹。
  
    最後兩句進到第三層,承上收結,直把畫鷹當成真鷹,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大意是說:何時讓這樣卓然不凡的蒼鷹展翅搏擊,將那些“凡鳥”的毛血灑落在原野上。“何當”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畫鷹能夠變成真鷹,奮飛碧霄去搏擊凡鳥。“毛血”句,見班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至於“凡鳥”,張上若說:“天下事皆庸人誤之,末有深意。”這是把“凡鳥”喻為誤國的庸人,似有鋤惡之意。由此看來,此詩藉詠《畫鷹》以表現作者嫉惡如仇之心,奮發嚮上之志。作者在《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一詩的結尾,同樣寄寓着自己的感慨曰:“為君除狡兔,會是翻上。”
  
    總起來看,這首詩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對畫鷹神態的具體描繪,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浦起竜《讀杜心解》評曰:“起作驚疑問答之勢。……‘身’、‘側目’此以真鷹擬畫,又是貼身寫。‘堪摘’、‘可呼’,此從畫鷹見真,又是飾色寫。結則竟以真鷹氣概期之。乘風思奮之心,疾惡如仇之志,一齊揭出。”可見此詩,不唯章法謹嚴,而且形象生動,寓意深遠,不愧為題畫詩的傑作。
  
    (孔壽山)



【北美枫文集】

【資料來源】 224_24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