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 名人 : 文學寫作 : 戲劇 > 老捨
目錄
老捨 Lao She (1899~1966) 

散文集 leisurely corpus《報告》
《老捨散文》
詩歌文集 poetry corpus《老捨舊體詩》
《老捨新詩》
《老捨麯藝》
小說評論 Novel review《老牛破車》
作傢評傳 Author critical biography《老捨自傳》
《正紅旗下》
鄉土風情 native soil elegant demeanour《老張的哲學》
文學思考 literature apprehend《文學概論講義》
《和工人同志們談寫作》
《出口成章》
都市生活 urbanism《文博士》
《牛天賜傳》
《離婚》
《趙子曰》
言情 describe loving stories (books)《二馬》
戰爭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無名高地有了名》
《火葬》
軍事生活 military life《四世同堂》
小說選集 novel anthology《集外》
《貧血集》
《火車集》
《蛤藻集》
《櫻海集》
《趕集》
現實百態 Realistic Fiction《駱駝祥子》
《蛻 Moult》
《我這一輩子》
《鼓書藝人》
超現實小說 surrealism《貓城記》
兒童小說 Children's Story《小坡的生日》
中國話劇 Chinese Drama《西望長安》
《殘霧》
《張自忠 Zhang Zhizhong》
《面子問題》
《大地竜蛇》
《歸去來兮 Homeward Bound》
《誰先到了重慶》
《方珍珠》
《竜須溝》
《春華秋實 Fruitful》
《女店員》
《茶館》
《秦氏三兄弟》
《荷珠配》
《神拳》
《寶船》
《全家福》
《青蛙騎手》
《青霞丹雪》
《柳樹井》
《火車上的威風》
又是一年芳草緑
擡頭見喜

老舍
老捨(1899.2.3 -- 1966.8.24),滿族,原名舒慶春,字捨予,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傢人的生活。

1918年夏天,老捨以優秀的成績由北京師範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去當校長。

1924年夏老捨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捨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捨回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

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擔任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副主席兼北京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

1966年中,老捨不堪躪辱投湖自盡。


Lao She (1899.2.3 - 1966.8.24), Manchu, formerly known as Shu Qingchun, character homes for, was born in Beijing. Father was a Manchu Hujun, died in the eight-artillery attack in Beijing. Mom banner. Restricted to washing clothes by doing manual labor to maintain a family life.

The summer of 1918, Lao She with excellent results from the Beijing Normal School graduate, was sent to Beijing to be president of the 17th primary school.

Lao She accepted the position of the summer of 1924,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lecturer when Chinese. In the British literature during the start. Novel "s Philosophy" is the first work by July 1926 at "Short Story Monthly" magazine serials, and immediately shock literature. Been published after the novel "The Master said Zhao," and the "horse." Lao She laid a new literature as one of the pioneers status.

LAO She returned to China in 1930, worked in the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University Qilu a professor. This period created the "Cat City," "Divorce," "camel like" and other novels, "Crescent Moon", "my life" and other novella, "Micro-God" and other short stories.

1944, creating nearly a million words of the full-length masterpiece, "Four Generations." He served as Quanguowenlian and the National Writers Association and Beijing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Vice-Chairman of the NPC deputies and CPPCC Standing Committee.

In 1966, the Lao Lin unbearable insult to vote Lake suicide.
老捨生平
  舒慶春(1899~1966),傑出的現代著名作傢,字捨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傢、文學家、戲劇傢。因作品繁多而獲得“人民藝術傢”稱號。舒慶春生於一個城市貧窮家庭,他的作品深受讀者的喜愛。曾任小學校長(北京17小學)、中學教員等、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字“捨予”,老捨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絜青、絜予等筆名。因為老捨生於陰歷年底,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舒慶春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捨予,“捨予”是“舒”字的分拆:捨,捨棄;予,我。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捨”這一筆名,是他在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在“捨予”前面添“老”字,而後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現今人們熟知的“老捨”。這個“老”並不表示年齡大,而是含有一貫、永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貫、永遠“忘我”。他用“老捨”這一筆名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以至不少人衹知道“老捨”而不知舒慶春是誰。
  老捨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他自己說:“我終年是在拼命地寫,發表也好,不發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筆。”正因為如此,他勤奮筆耕,創作了《駱駝祥子》(以祥子為主角)《四世同堂》《茶館》《竜須溝》等大量文學作品,贏得了“人民藝術傢”的崇高贊譽。“捨予”、“老捨”,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實寫照。 曾經擔任齊魯大學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紅旗下》,話劇《竜須溝》、《茶館》等,還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濟南的鼕天》等被選入小學中學的課文中。其中《茶館》極為著名。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鬍同(現名小楊傢鬍同),滿族正紅旗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中,老捨出生於北京一個貧苦旗人家庭。一歲半喪父,襁褓之中的老捨,傢曾遭八國聯軍的意大利軍人劫掠,還是嬰兒的老捨因為一個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於難。老捨九歲得人資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睏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於1918年畢業。
  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侍奉老母,規規矩矩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1922年任南開中學國文教員。同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教學之餘,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並正式開始創作生涯。陸續發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三部描寫市民生活的諷刺長篇小說。自1925年起,陸續寫了3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對烏煙瘴氣的教育界做了生動的揭露;《趙子曰》的鞭撻鋒芒指嚮以新派自詡其實醉生夢死的青年學生;《二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國的北京人,諷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産的社會土壤裏培植出來的“出窩兒老”的畸形心態——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語,俏皮的幽默筆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風情,通過閉塞守舊、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對於祖國命運的憂慮,顯示出與衆不同的藝術個性和思想視角。3部作品陸續在《小說月報》上連載後,引起文壇的註目。1926年老捨加入文學研究會。1929年夏,繞道歐、亞回國。在新加坡逗留期間,為當地高漲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創作反映被壓迫民族覺醒的中篇童話《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中國,任濟南齊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並編輯《齊魯月刊》。
老捨年譜
  1899年2月3日出生於北京,在大雜院裏度過的童年生活使老捨從小就熟悉車夫、手工業工人、小商販、下等藝人、娼妓等掙紮在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深知他們的喜怒哀樂,也是他從小就喜愛流傳與市井巷裏的傳統藝術(如麯藝、戲劇),這些都是他將來傾嚮與寫作平民生活和長於話劇創作的生活基礎。
  1918年老捨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時,老捨正在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任校長。“五四”對他的思想和人生道路的選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夏,赴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教員,並從事文學創作。1926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在《小說月報》17捲第7號上連載時,署名為“舒慶春”。但自第8號起連載上的署名改為“老捨”,直一小說全部載完。這標志着老捨文學創作道路的開端。接着,又發表了《趙子曰》《二馬》,從而奠定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捨取道新加坡回國。在新加坡寫了中篇小說《小坡的生日》,這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描寫了生活在新加坡的華僑少年與各被壓迫民族的小夥伴一起,反對強權奴役的故事,體現了團结奮鬥、強國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捨先後在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在濟南這座溫和樸實的古城裏,老捨和普通的教員、記者、車夫、廚子、說唱藝人、民間拳師為友,汲取民間養分,創作了4部長篇小說—《大明湖》、《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還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說在內的短篇小說集《趕集》以及幽默詩文集《老捨幽默詩文集》,以及散文《趵突泉》《濟南的鼕天》《濟南的秋天》等,並翻譯發表了大量外國文學。此間,他看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日本帝國主義的肆意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行徑,創作了長篇小說《大明湖》,為濟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國人民抒發憤慨。在這部小說裏,他第一次描寫了共産黨人的形象。1936年老捨辭職,從事專業寫作。在山東工作和生活的這段時期,是他一生中創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後編了兩個短篇集《櫻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說17篇。創作了《選民》(後改題為《文博士》)《我這一輩子》《老牛破車》和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長篇傑作《駱駝祥子》。期間老捨大女兒在濟南出生,起名舒濟。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的炮聲使老捨無法再埋頭於創作。 8 月 1 日 第三個小女孩舒雨出生後,青島形勢危急。在接到齊魯大學文學院的聘書後,全家搬到齊大校內現在的常柏路 11 號。 11 月 15 日 ,日寇炸毀黃河鐵橋,濟南危在旦夕。决不能當漢姦,堅决去抗戰,老捨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別妻兒,離開常柏路 11 號溫馨的傢,奔嚮武漢抗日救國的洪流中去。 在1938年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中,老捨擔任負責人――總務部主任。之後,又轉到重慶,“文革”在艱難困苦中頑強堅持七年時間,直到抗日戰爭取得徹底勝利。老捨以滿腔熱情和耐心細緻的工作,團结各個方面的文藝傢,共同致力於推動抗戰的文藝活動。並以筆為武器,進行多種文藝形式的創作。長詩《劍北篇》用大鼓體寫成,《王傢鎮》《忠烈圖》用京劇形式寫成,《殘霧》《歸去來兮》《面子問題》用話劇形式寫成。先後出版了短篇集《火車集》《貧血集》,長篇小說《火葬》,完成了長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兩部《偷生》和《惶惑》。同時,還撰寫了大量雜文、散文、詩歌。
  抗戰勝利後,1946年,老捨和曹禺作為我國民間第一批文化人應邀赴美國訪問和講學。在美國,做了多次公開演講,為增強大洋彼岸的人們瞭解中國人民和中國文學,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並在此寫成《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和另一部長篇小說《鼓書藝人》還有《斷魂槍》。還協助美國友人翻譯他的一些作品。《四世同堂》是老捨完成的規模最宏大的作品,約一百萬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鬍同裏多種人物,特別是以祁傢祖孫四代為中心,展開錯綜復雜的畫面與情節的描寫,表現了淪陷區人民的苦難經歷,以及他們在幻想破滅後,終於覺醒,堅决抗戰的過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和漢姦的無恥,也寫出了知識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悶,以及下層市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决心。包含着老捨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留下了一座偉岸的紀念碑。
  1949年10月,老捨回到祖國。創作話劇《方珍珠》。1951年,又創作了歌頌人民政府為普通市民辦實事的《竜須溝》。該劇上演後,老捨獲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傢”榮譽稱號。之後,他還創作了歌劇《消滅細菌》《大傢評理》,話劇《生日》《春華秋實》等。
  建國後,老捨政治熱情十分高漲,他先後擔任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文聯主席,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文聯主席團成員,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屆人大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主席團成員,全國政協三屆會議常務委員等職。自1950年至1955年,老捨創作了大量的話劇、京劇、兒童劇。其中話劇《茶館》把老捨的話劇藝術推嚮了高峰,成為我國戲劇藝術殿堂的一顆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捨創作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 。遺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筆。
  文革中,同許多老一輩愛國文藝傢一樣,老捨遭到了惡毒攻擊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無奈,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終年67歲。
主要著作
  老捨一生寫了約計800餘萬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竜須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捨劇作全集》,《老捨散文集》《老捨詩選》《老捨文藝評論集》和《老捨文集》等。老捨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衆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傢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書目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29,人間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老捨幽默詩文集》1934,當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麯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竜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奬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傢書屋
  《國傢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1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竜須溝》(話劇)1951,大衆
  《老捨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捨短篇小說》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傢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饑荒》三部麯)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老捨小說集外集》1982,北京
  《老捨文藝評論集》1982,安徽人民
  《老捨選集》(1—4)1982,四川人民
  《老捨戲劇全集》(1一4)1982,戲劇
  《老捨新詩》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捨散文》1984 百花
  《母雞》 《我的母親》 《養花》 《我們傢的貓》 《濟南的鼕天》 《駱駝祥子——祥子買車》 《我瞭解的老捨先生》(本文由文學家汪曾祺寫)《林海》《草原》《四世同堂——開學的日子》《斷魂槍》《茶館》一共六十多本小說
老捨之死
  迫害至死
  1966年夏天,“文革”風暴呼嘯而至,我們的國傢和人民頃刻間陷入一場空前浩劫。
  8月23日,老捨去北京文聯“參加運動”,受到了“造反派”和“紅衛兵”的批鬥。他們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老捨頭上,使老捨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臨到頭上,老捨毫不猶豫,平靜而堅定地選擇了死亡。
  8月24日,老捨來到德勝門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公園投湖自盡。
  他曾經說過:“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衹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作的一切,我確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上刻: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裏。”
  北京太平湖
  老捨自殺的太平湖現已不在,老捨的兒子舒乙在其文章《爸爸最後的兩天》中說過:“太平湖悲劇發生12年後,有一次,我偶然打開一張解放前的北京老地圖,竟一下子找到了父親去太平湖的答案。太平湖正好位於北京舊城墻外的西北角,和城內的西直門大街西北角的觀音庵鬍同很近很近,兩者幾乎是隔着一道城墻、一條護城河而遙遙相對,從地圖上看,兩者簡直就是近在咫尺。觀音庵是我祖母晚年的住地,她在這裏住了近十年,房子是父親為她買的。我恍然大悟:父親去找自己可愛的老母了”。太平湖過去蘆葦叢生,充滿野趣,後來湖水被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鐵修理總廠,今天即使尋得到舊處,也見不到湖面。
老捨四十自擬小傳
  舒捨予,字老捨,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於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範,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奬券,以得末彩為榮,亦甘於寒賤也。二十七歲時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傢一笑,沒什麽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也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穫,並不着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也不後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不過,已經不可能了。
老捨故居
  倫敦故居
  1924年至1929年老捨在倫敦教過5年書,其間住在聖詹姆斯花園31號,現挂有英國專門用來標記故居的藍色門牌,受英國政府保護。
  北京故居
  從丹柿小院--老捨北京故居1949年到1966年老捨去世,他居住在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鬍同19號,是一座栽着柿子樹的四合院,被稱為“丹柿小院”。後被國務院改建為老捨紀念館。
  1997年7月老捨傢屬有償將老捨故居捐獻給國傢。捐獻交接儀式在北京市政府舉行,市領導及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出席,老捨夫人鬍絜青攜子女出席。
  1998年北京市文物局對老捨故居進行落架修繕。
  1998年5月18日“老捨故居籌建處”開始組建,1998年6月4日召開第一次老捨紀念館籌建會。隨後進入緊張的籌建工作。
  199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示“同意將老捨故居改建成老捨紀念館”。
  1999年2月1日,老捨誕辰100周年前夕,老捨紀念館正式對社會開放。
  目前,老捨故居已被確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故居
  老捨濟南故居一處在濟南南新街54號,保存完整,已成為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一處在山東大學西校區(原齊魯大學)辦公樓。
  老捨來濟南時第一年還是單身,學校安排他住在辦公樓二樓西頭陽面第一個房間居住,包括《濟南的鼕天》在內的係列散文《一些印象》誕生於此,以濟南為背景的20萬字長篇小說《大明湖》也誕生於此。1997年老辦公樓意外失火被毀,後按原外觀重建。老捨一生67年,他先後在北京度過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國5年、新加坡1年,山東7年(上個世紀30年代)———濟南4年半、青島2年半,漢口半年,重慶7年半,美國4年。然而,在老捨的散文裏沒有寫過紐約,也幾乎沒有寫過倫敦(寫了一點留英回憶)、新加坡,寫漢口、重慶、成都的極少,寫青島的有二三篇,就是第一故鄉北京也寫的不多;唯獨濟南,他不但寫了,而且是長長的係列,而且,寫得那麽動人,富有詩意!這實在是老捨寫作中一個奇特的現象。
  如今在濟南大明湖南岸,建有“老捨與濟南陳列館”。
老捨故居
  倫敦故居
  1924年至1929年老捨在倫敦教過5年書,其間住在聖詹姆斯花園31號,現挂有英國專門用來標記故居的藍色門牌,受英國政府保護。
  北京故居
  從丹柿小院--老捨北京故居1949年到1966年老捨去世,他居住在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鬍同19號,是一座栽着柿子樹的四合院,被稱為“丹柿小院”。後被國務院改建為老捨紀念館。
  1997年7月老捨傢屬有償將老捨故居捐獻給國傢。捐獻交接儀式在北京市政府舉行,市領導及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出席,老捨夫人鬍絜青攜子女出席。
  1998年北京市文物局對老捨故居進行落架修繕。
  1998年5月18日“老捨故居籌建處”開始組建,1998年6月4日召開第一次老捨紀念館籌建會。隨後進入緊張的籌建工作。
  199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示“同意將老捨故居改建成老捨紀念館”。
  1999年2月1日,老捨誕辰100周年前夕,老捨紀念館正式對社會開放。
  目前,老捨故居已被確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故居
  老捨濟南故居一處在濟南南新街54號,保存完整,已成為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一處在山東大學西校區(原齊魯大學)辦公樓。
  老捨來濟南時第一年還是單身,學校安排他住在辦公樓二樓西頭陽面第一個房間居住,包括《濟南的鼕天》在內的係列散文《一些印象》誕生於此,以濟南為背景的20萬字長篇小說《大明湖》也誕生於此。1997年老辦公樓意外失火被毀,後按原外觀重建。老捨一生67年,他先後在北京度過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國5年、新加坡1年,山東7年(上個世紀30年代)———濟南4年半、青島2年半,漢口半年,重慶7年半,美國4年。然而,在老捨的散文裏沒有寫過紐約,也幾乎沒有寫過倫敦(寫了一點留英回憶)、新加坡,寫漢口、重慶、成都的極少,寫青島的有二三篇,就是第一故鄉北京也寫的不多;唯獨濟南,他不但寫了,而且是長長的係列,而且,寫得那麽動人,富有詩意!這實在是老捨寫作中一個奇特的現象。
  如今在濟南大明湖南岸,建有“老捨與濟南陳列館”。
  老捨傢人
  老捨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傢人的生活。
  【老捨名言】
  1、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會生銹。
  2、 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儘管不象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纔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裏面仍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3、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傢了。
  4、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5、沒有民族風格的作品,是沒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鄉本土活不下去,而且無論在哪裏也活不下去。
  6、一個作傢實在就是個全能的演員,能用一枝筆寫出王二、張三與李四的語言,而且都寫得恰如其人。
百科辭典
  Laoshe
  老捨
    代小說傢、劇作傢。原名舒慶春,字捨予。老捨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青、鴻來、□予、捨、非我等筆名。滿族,正紅旗人。
    生平經歷和創作道路 老捨,1899年2月3日出生於北京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名守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巷戰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老捨在大雜院裏度過艱難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大雜院的日常生活,使他從小就熟悉車夫、手工業工人、小商販、下等藝人、娼妓等掙紮在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深知他們的喜怒哀樂。大雜院的藝術熏陶,使他從小就喜愛流傳於市井巷裏的傳統藝術(如麯藝、戲劇),為它們的魅力所吸引。他從這樣的環境中,接受了與現代中國大多數作傢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藝術啓蒙。這些,都對他有極大的影響並在他的創作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1906年,在別人的資助下,老捨進私塾讀書;三年後,轉入新式學堂。1912年,小學畢業後,他在普通中學讀了半年;翌年,考入學雜膳宿費用都由國傢供給的北京師範學校。1918年,老捨以優異成績畢業後,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兼國民學校校長。1920年 9月,提升為郊外北區勸學員,還陸續兼任私立小學教師、國語補習會經理等職。
    老捨就任小學校長的第二年,爆發了五四運動。他自稱衹是“看見了五四運動,而沒在這個運動裏面,……對於這個大運動是個旁觀者”(《我怎樣寫〈趙子曰〉》)。這確實使他在一段時期裏,對於青年學生及其活動,有些隔膜和誤解。但“五四”時期興起的新的時代潮流,包括文學革命在內,仍然衝擊着他的心靈。本來,軍閥政府基層機構的腐敗,混跡其間的衛道者們的虛偽,在這個剛剛來自社會底層的年輕人的眼中,無處不是破綻和醜態,難以與他們安然相處。當“五四”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呼聲,把他從“兢兢業業地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條中驚醒(《“五四”給了我什麽》),他作出了新的抉擇。1922年9月,老捨辭去所有職務,到以開明新派著稱的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在那裏寫下了第一篇新文學習作《小鈴兒》。在這以前,還堅决退掉母親包辦的婚約。次年回到北京,任顧孟餘主持的北京教育會的文書,同時在第一中學兼課,業餘時間到燕京大學旁聽英文。一度還信仰過基督教。雖然道路不無麯折,但“五四”推動他進一步掙脫了封建的、世俗的羈絆,去尋求一種比他已經得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
    1924年,老捨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漢語講師。為了提高英文水平,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書本都嚮他打開一個比原先見到的更為寬廣多彩的世界。閱讀作品進一步激發了他的文學興趣。客居異國的寂寞和日益濃烈的鄉思,又需要寄托和發泄。幾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促使他把見到過的人和事用文藝的形式寫下來。1926年寫成的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取材於當年在教育界任職時的見聞。接着又寫下了長篇《趙子曰》(1926)和《二馬》(1929)。三部作品陸續在文學研究會的刊物《小說月報》上連載,立刻以文筆輕鬆酣暢,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於刻畫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讀者的註意。他的創作從一開始就顯現出現實主義的特點,並且從語言、筆調到內容、主題,都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1926年,老捨加入文學研究會。他終於在文學事業中找到了值得為之獻身的工作和充實的生活。
     北京小楊傢鬍同8號老捨出生地
    老捨旅居英國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國回國。途中因為籌措旅費,在新加坡的一所華僑中學任教半年。在英國時,他為國內的北伐戰爭
英文解釋
  1. n.:  Lao She
近義詞
老捨居委會, 老捨社區
老捨, 舒慶春, 捨予
老捨
相關詞
旅遊歷史文化建築故居小說文學作品中國文學作品評價
電視劇現代文學長篇小說名著影視詞彙短篇小說文學
散文教案舊居景點文學理論文學研究中國奬項
契丹述律平石抹氏蕭氏蕭綽蓮花小吃美食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