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人物列錶
貝奧武甫 Beowulf喬叟 Geoffrey Chaucer埃德蒙·斯賓塞 Edmund Spenser
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瓊森 Ben Jonson米爾頓 John Milton
多恩 John Donne馬維爾 Andrew Marvell格雷 Thomas Gray
布萊剋 William Blake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薩繆爾·柯勒律治 Samuel Coleridge
司各特 Sir Walter Scott拜倫 George Gordon Byron雪萊 Percy Bysshe Shelley
濟慈 John Keats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勃朗寧夫人 Elizabeth Barret Browning
愛德華·菲茨傑拉德 Edward Fitzgerald丁尼生 Alfred Tennyson羅伯特·勃朗寧 Robert Browning
阿諾德 Matthew Arnold哈代 Thomas Hardy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勞倫斯 David Herbert Lawrence狄蘭·托馬斯 Dylan Thomas麥凱格 Norman Maccaig
麥剋林 Somhairle Mac Gill-Eain休斯 Ted Hughes拉金 Philip Larkin
彼得·瓊斯 Peter Jones崔瑞德 Denis Twitchett阿諾德·湯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約翰·勞埃德 John Lloyd約翰·米奇森 约翰米奇森保羅·科利爾 Paul Collier
亞當·斯密 Adam Smith戴維·米勒 D.W.Miller多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
喬納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喬納森·普雷西 Jonathan Pryce喬納森 Jonathan
約翰·曼 John Man尼古拉斯·科茲洛夫 Nikolas Kozloff葛瑞姆·漢卡剋 Graham Hancock
韋恩·魯尼 Wayne Rooney戴維-史密斯 David - Smith史蒂芬·貝利 Stephen Bayley
戴斯蒙德·莫裏斯 Desmond Morris喬治·奧威爾 George Orwell辛西婭.列儂 Cynthia Lennon
亞歷山大·史迪威 Alexander Stillwell唐納德 A.麥肯齊 Donald Alexander Mackenzie亞倫·卡爾 Allen Carr
瑪麗·傑剋斯 Mary Jaksch亞當·傑剋遜 Adam J. Jackson羅斯瑪麗·戴維森 Rosemary Davidson
薩拉·瓦因 Sarah VineE·凱·崔姆博格 E.Kay Trimberger維多利亞·貝剋漢姆 Victoria Beckham
希區柯剋 Alfred Hitchcock
英國 溫莎王朝  (1899年八月13日1980年四月29日)
Sir Alfred Joseph Hitchcock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剋
出生地: 英國倫敦

閱讀希區柯剋 Alfred Hitchcock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希区柯克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Alfred Hitchcock)出生於英國倫敦東區一個普通的、以販賣蔬菜為生的家庭,父親是威廉·希區柯剋,母親是艾瑪。希區柯剋從小接受的是正規、嚴格的天主教的教育,並在由耶穌會創辦的聖伊格內修斯學校讀書。除了從事蔬菜販賣方面的事務外,他於1915年在亨利電話電報公司謀到了一份評估員的工作。由於工作上的關係,他經常出入電影院,並閱讀了大量的美國商貿期刊,而他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對電影産生了興趣。
1920年,希區柯剋在得知拉斯基明星將在倫敦創建一傢電影公司的時候,他就設法在拉斯基謀到了一份字幕設計的職位。在接下來的兩年裏,這傢電影公司製作的電影的字幕都是由希區柯剋構思、設計的。1922年,由於希區柯剋在電影製作方面的天才表現,公司主管决定由他執導《十三號(Number 13)》這部影片。遺憾的是,這部影片的製作因為拉斯基公司在英國經營的結束停止。1923年,由於執導《永遠告訴你的妻子(Always Tell Your Wife)》的導演生病了,希區柯剋這纔獲得了第一次執導電影的機會。此後,希區柯剋得到了邁剋爾-巴爾康的賞識,並在他創辦的蓋恩斯波洛電影公司謀到了一份助理導演的工作。然而,希區柯剋所從事的工作遠不衹是這些。除此之外,他還是劇作傢、片名設計師和藝術指導。在蓋恩斯波洛公司拍攝了數部影片之後,希區柯剋於1925年再次得到了執導電影的機會,並導演了英德聯合製作的影片《快樂之園(The Pleasure Garden)》,這也標志着他的導演生涯的開始。在接下來的50多年裏,希區柯剋導演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史上一位著名的導演。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生平 電影大師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1899年8月13日生於英國倫敦,童年時代的經歷一直影響着他後來的電影藝術創作實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
踐。希區柯剋電影的一個特點是喜歡使用交通工具,這同他幼時經常跟作生意的父親去拜會船長們,從而養成對地理和旅行的興趣是分不開的。希區柯剋傢附近有一座法院,他常常去那裏旁聽謀殺案的審理,形形色色的謀殺故事為他日後的創作提供了生動而豐富的素材。 
希區柯剋早年曾求學於倫敦聖伊格內修斯學院,後入工程航校學習機械、電力、動力和航海。19歲時進入一傢電報公司擔任工程師,同時在倫敦大學進修藝術課程。1920年進入電影界,在好萊塢倫敦分公司當字幕設計員,不久升為主任,開始指導拍攝無對白場景。從1922年起,他先後在多傢英國電影公司從事助理導演、製片、編劇、藝術指導和美工師等工作。1925年,他參加導演了第一部影片《快樂的花園》,但他認為他的第三部影片《房客》 (1926)纔是自己的第一部力作。在積纍了初步的執導經驗之後,他開始拍攝驚險片,並一舉成名。
在完成了《39級臺階》 (1935)和《失蹤的女人》(1938,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奬)兩部傳世之作後,希區柯剋名聲大噪,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被請到好萊塢,拍攝了他的第一部美國片《蝴蝶夢》 。影片獲得巨大成功,榮膺第1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奬,從此他定居美國。儘管受到好萊塢製片廠制度的重重束縛,希區柯剋仍能自如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為驚險、懸念、犯罪片的創作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希區柯剋在他作為導演的55年電影生涯中,共拍攝了53部影片,其中包括《39級臺階》、《蝴蝶夢》(1940)、《疑影》(1943)、《美人計》(1946)、《後窗》(1954)、《西北偏北》(1959,國內發行時譯為《諜影疑雲》)、《精神病患者》(1960)和《群鳥》(1963)等十幾部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除《蝴蝶夢》獲得奧斯卡奬以外,《救生船》(1944)、《愛德華大夫》(1945)、《後窗》和《精神病患者》四部影片先後獲奧斯卡最佳導演奬提名。1967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他撒爾伯格紀念奬。1979年,他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奬。由於他始終保持着英國國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他去世那年封他為爵士。
就影片的手法而言,希區柯剋喜歡在最公開的場合表現最恐怖的罪行。如將犯罪地點安排在遊樂場、音樂廳、戲院、公共汽車和火車上等。他的影片多與現實社會沒有什麽直接的聯繫,影片中的人物亦都善惡分明、一目瞭然,主人公往往是精幹、英俊的男性和冷靜、漂亮的小姐。希區柯剋電影最講究的是講故事的藝術,註重在情節上下功夫,在技巧上做文章。事件接連不斷地發生,永遠將觀衆置於懸念之中,他因而被譽為“懸念大師”。看他的電影無疑是一種美好的緊張的享受。
希區柯剋的故事大致包括三種類型。其一:被冤枉的好人,如《愛德華大夫》、《捉賊記》、《火車上的陌生人》、《西北偏北》等;其二:有罪的女人,如《蝴蝶夢》、《帕拉廷案件》、《暈眩》、《精神病患者》等;其三:心理變態者,如《疑影》、《繩索》、《火車上的陌生人》等。有的影片幾種類型兼而有之。由此可見,希區柯剋的電影文化是建築在精神壓抑、性別的不平等和極端的統治欲之上的。
希區柯剋那富於幽默、擅長製造懸念的手法風靡世界影壇,他的電影受到世界各國觀衆的廣泛歡迎。作為一代宗師,希區柯剋對年輕一代導演,特別是法國的弗朗索瓦·特呂弗和剋洛德·夏布羅爾、英國的林德塞-安德森以及美國的彼得-波格丹諾維奇等人各自風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1980年初,身染癱瘓癥已數年的希區柯剋在好萊塢開始拍攝他的最後一部影片《短夜》 ,但因病情惡化,影片未及拍竣,這位“懸念大師”便於當年4月29日在洛杉磯辭別人世,享年80歲。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演員作品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
Hitchcock, Selznick and the End of Hollywood (2000)
捉賊記 To Catch a Thief (1955)
敲詐 Blackmail (1929)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導演作品 大巧局 Family Plot (1976)
狂兇記 Frenzy (1976)
黃寶石 Topaz (1969)
衝破鐵幕 Torn Curtain (1966)
豔賊 Marnie (1964)
群鳥 The Birds (1963)
驚魂記 Psycho (1960)
諜影疑雲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迷魂記 Vertigo (1958)
擒兇記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伸冤記 Wrong Man, The (1956)
捉賊記 To Catch a Thief (1955)
怪屍案 Trouble with Harry (1955)
電話情殺案 Dial M for Murder (1954)
後窗 Rear Window (1954)
懺情記 I Confess (1953)
火車怪客 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欲海驚魂 Stage Fright (1950)
歷劫佳人 Under Capricorn (1949)
奪魂索 Rope (1948)
凄豔斷腸花 The Paradine Case (1947)
美人計 Notorious (1946)
愛德華醫生 Spellbound (1945)
Bon Voyage (1944)
救生船 Lifeboat (1944)
辣手摧花 Shadow of a Doubt (1943)
海角擒兇 Saboteur (1942)
諜網情鴛 Mr. & Mrs. Smith (1941)
深閨疑雲 Suspicion (1941)
蝴蝶夢 Rebecca (1940)
牙買加客棧 Jamaica Inn (1939)
貴婦失蹤案 The Lady Vanishes (1938)
年輕姑娘 Young and Innocent (1937)
密使 Secret Agent (1936)
三十九級臺階 The 39 Steps (1935)
擒兇記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1934)
奇怪富翁 Rich and Strange (1931)
敲詐 Blackmail (1929)
水性楊花 Easy Virtue (1928)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剋-編劇作品 Lifepod (1993)
奇怪富翁 Rich and Strange (1931)
敲詐 Blackmail (1929)


Sir Alfred Joseph Hitchcock, KBE (13 August 1899 – 29 April 1980) was an English filmmaker and producer. He pioneered many techniques in the suspense and psychological thriller genres. After a successful career in his native United Kingdom in both silent films and early talkies, Hitchcock moved to Hollywood. In 1956 he became an American citizen while remaining a British subject.
Over a career spanning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Hitchcock fashioned for himself a distinctive and recognisable directorial style. Viewers are made to identify with the camera which moves in a way meant to mimic a person's gaze, forcing viewers to engage in a form of voyeurism. He framed shots to manipulate the feelings of the audience and maximise anxiety, fear, or empathy, and used innovative film editing to demonstrate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haracters. His stories frequently feature fugitives on the run from the law alongside "icy blonde" female characters. Many of Hitchcock's films have twist endings and thrilling plots featuring depictions of violence, murder, and crime, although many of the mysteries function as decoys or "MacGuffins" meant only to serve thematic elements in the film and the extremely complex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characters. Hitchcock's films also borrow many themes from psychoanalysis and feature strong sexual undertones. Through his cameo appearances in his own films, interviews, film trailers, and the television program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he became a cultural icon.
Hitchcock directed more than fifty feature films in a career spanning six decades. Often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British filmmaker, he came first in a 2007 poll of film critics in Britain's Daily Telegraph, which said: "Unquestionably the greatest filmmaker to emerge from these islands, Hitchcock did more than any director to shape modern cinema, which would be utterly different without him. His flair was for narrative, cruelly withholding crucial information (from his characters and from us) and engaging the emotions of the audience like no one else." MovieMaker has hailed him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ilmmaker of all time, and he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cinema's most significant artists.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