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650年   辛亥猪  
<< 上一年 下一年 >>

东亚 / 亚洲:   
中国 China   日本 Japan   东亚 East Asia   东南亚 Southeast Asia   南亚 South Asia   中亚 Central Asia   西亚 Western Asia   北亚 Northern Asia   阿富汗 Afghanistan   阿塞拜疆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巴林 Bahrain   

人物: 二十七 Er Shiqi     

诗歌: 二十七 Er Shiqi     
二十七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27
诗人:老子 Lao-Tzu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The skilful traveller leaves no traces of his wheels or footsteps;
  the skilful speaker says nothing that can be found fault with or blamed;
  the skilful reckoner uses no tallies;
  the skilful closer needs no bolts or bars, while to open what he has shut will be impossible;
  the skilful binder uses no strings or knots, while to unloose what he has bound will be impossible.
  
  In the same way the sage is always skilful at saving men, and so he does not cast away any man;
  he is always skilful at saving things, and so he does not cast away anything.
  This is called 'Hiding the light of his procedure.'
  
  Therefore the man of skill is a master (to be looked up to) by him who has not the skill;
  and he who has not the skill is the helper of (the reputation of) him who has the skill.
  If the one did not honour his master, and the other did not rejoice in his helper,
  an (observer), though intelligent, might greatly err about them.
  This is called 'The utmost degree of mystery.'

汉英: 二十七 Er Shiqi     
二十七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27
诗人:老子 Lao-Tzu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The skilful traveller leaves no traces of his wheels or footsteps;
  the skilful speaker says nothing that can be found fault with or blamed;
  the skilful reckoner uses no tallies;
  the skilful closer needs no bolts or bars, while to open what he has shut will be impossible;
  the skilful binder uses no strings or knots, while to unloose what he has bound will be impossible.
  
  In the same way the sage is always skilful at saving men, and so he does not cast away any man;
  he is always skilful at saving things, and so he does not cast away anything.
  This is called 'Hiding the light of his procedure.'
  
  Therefore the man of skill is a master (to be looked up to) by him who has not the skill;
  and he who has not the skill is the helper of (the reputation of) him who has the skill.
  If the one did not honour his master, and the other did not rejoice in his helper,
  an (observer), though intelligent, might greatly err about them.
  This is called 'The utmost degree of mystery.'
  • twenty-seven
  • Er Shiqi
  •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姬郑  周襄王 二年 (前651年前619年)
    周襄王(?—前619年),姓姬,名郑,东周第六代国王,谥号襄王。襄王是周惠王的儿子,《史记·周本纪》称襄王在位32年,《左传》称襄王在鲁文公八年(前619年)秋天去世。
    惠王死后,襄王惧怕异母弟王子带争夺王位继承权,秘不发丧,并派人向齐国求援,襄王直到大局已定才公布父王死讯。
    前636年,王子带以狄人攻周,大败周师,周襄王逃到郑国。当时晋文公势力强大,在前635年出兵助襄王,杀王子带,迎接周襄王返回都城复位。前632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会见他。

    前650年周襄王二年
    晋惠公元年、宋襄公元年
    晋惠公杀里克及其党。
     
    狄灭温
     
    丕郑之乱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秦国(前677年前221年)

    嬴任好  秦穆公 十年 (前659年前621年)
    秦穆公是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
    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中国 >> 齐国 >> 姜齐(前1046年前386年)

    姜小白   三十六年 (前685年前643年)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2]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3]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查看
    中国 >> 齐国 >>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

    姬夷吾   元年 (前650年前637年)
    晋惠公(?-前637年),姓姬名夷吾,春秋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儿子,恭太子申生的弟弟、晋文公重耳的弟弟。 前666年,晋献公派夷吾守护二屈(今山西吉县)。...查看
    中国 >> 齐国 >> 楚国(前1006年前223年)

    熊恽   二十三年 (前672年前626年)
    楚成王(前?年-前626年),楚文王之子,母亲是楚文夫人息妫。于前672年成王杀其兄而即位,同年晋文公逃到过楚国。于前638年,宋襄公攻楚,楚成王胜。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子玉率师伐陈,取焦、夷,城顿而还。...查看
    中国 >> 齐国 >> 鲁国(前1042年前256年)

    姬申   十年 (前659年前627年)
    鲁僖公,即姬申,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八任君主。他为鲁桓公儿子,承袭鲁闵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3年。查看
    中国 >> 齐国 >> 郑国(前806年前375年)

    姬踕   二十四年 (前673年前628年)
    郑文公,姓姬名踕(?-前628年),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前673年-前628年在位),谥号文,郑厉公姬突之子。姬踕在位时,曾经拒绝接待流亡至郑国的晋国公子姬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姬踕死后,由其子姬子兰即位。 另有嫡出两子姬华、姬臧,均比后来的穆公年长,但都因谋反被杀。查看
    中国 >> 齐国 >> 宋国(前858年前286年)

    子兹甫   元年 (前650年前637年)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兹甫(?—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 周惠王三十一年立,以其庶兄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核心有弦高、华元、华椒和乐祁。...查看
    中国 >> 齐国 >> 卫国(前867年前209年)

    姬毁   十年 (前659年前635年)
    卫文公,名姬毁,是卫昭伯——姬顽之子,是卫戴公之弟,在位二十五年。 他即位后减赋税、少刑法,与民共苦。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许国(前712年前481年)

    姜业   九年 (前658年前621年)
    许僖公(?-前621年),即姜业,为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之一,在位期间为前658年─前621年。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陈国(前1045年前478年)

    妫杵臼   四十三年 (前692年前648年)
    陈宣公,即妫杵臼,为春秋诸侯国陈国君主之一,他为陈庄公胞弟,承袭陈庄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692年—前648年,共在位45年。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蔡国(前863年前447年)

    姬肸   二十五年 (前674年前646年)
    蔡穆侯,即姬肸,为春秋诸侯国蔡国君主之一,他为蔡哀侯儿子,承袭蔡哀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674年—前646年,共29年。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燕国(前864年前222年)

    燕襄公   八年 (前657年前618年)
    燕襄公,继燕庄公之位,迁燕都回蓟城(今北京),在位40年卒,燕前桓公即位。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曹国(前1046年前487年)

    爵襄   三年 (前652年前618年)
    曹共公曹襄,(?-前618年),姬姓,伯爵,春秋时曹国第17位国君,曹昭公曹班之子,前653年至前618年在位。 根据《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中记载:当晋国公子重耳于前637年流亡曹国的时候,“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周国(前1046年前635年)

    姬君陈   三百八十一年 (前1030年)
    周平公 姬君陈 周成王11年──? 周文公次子 《今本竹书纪年》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邾国(前1046年前471年)

    曹蘧蒢   十六年 (前665年前615年)
    邾文公 曹蘧蒢 前665年-前615年 邾宪公之子 邾定公、公子捷菑 《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传·文公十四年》 邾文公,即蘧蒢,为春秋诸侯国邾国君主之一,是邾国君主。在位51年。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莒国(前1046年前431年)

    己兹舆期   三百九十七年 (前1046年)
    莒子兹舆期 己兹舆期 周武王元年-?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滕国(前1046年前326年)

    姬婴齐   二年 (前651年前641年)
    滕宣公,即姬婴齐,为春秋诸侯国滕国君主之一,是滕国第?任君主。在位11年。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杞国(前750年前445年)

    杞成公   五年 (前654年前637年)
    杞成公(前?年--前637年),是杞国的第9任君主(《史记》记载的杞国世袭缺少杞成公这一环,但根据其他史料,应该存在杞成公)。 杞成公是杞德公(又称杞惠公)之子,继承其国君之位。...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单国(前693年前519年)

     四十四年 
    单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 起源和历史 “单”字意同“檀”,始祖为周成王的儿子,所以是一个姬姓国。它是周畿内诸侯国,与周王室是亲属。...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温国(前1046年前650年)

     三百九十七年 
    温,东周王畿之内的小国。始祖为周武王的司寇苏忿生。温国都邑为温邑,国君称温子 ,或以国君苏氏而称苏子。 《春秋左氏传·隐公三年》记载郑国军队收温地之麦和成周之禾,导致周朝与郑国的交恶。...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成国(前1046年前408年)

     三百九十七年 
    成...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召国(前1046年前513年)

     三百九十七年 
    召国,为西周的畿内封国,是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 起源 召公奭为周室三公之一。周武王时,封同族人于东方为诸侯,召公奭受封于燕地,但他并未前往,由长子克前往就任,自己则留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与周公旦、毕公高一起辅佐天子。...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薛国(前663年前418年)

     十四年 
    薛国,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历经上千多年。 历史 兴亡年代 夏禹时期 至 前279年 起源 夏禹在位时,奚仲被担任车正(相当于后世的交通部长)。...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蓼国(前701年前622年)

     五十二年 
    蓼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有两个同名的蓼国。 一个是《春秋左氏传·桓公十一年》记载的公元前701年即楚武王四十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赖国(前1046年前581年)

     三百九十七年 
    赖...查看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徐国(前2227年前512年)

     一千五百七十八年 
    徐国,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查看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现今)

     前六百五十年
    公元,又称西元,是“公历纪元”或“西历纪元”的简称,以当时认定的耶稣生年(中国汉元始元年)为纪元元年。西元纪年早先在欧洲等基督教国家采用,现在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查看

    前650年前六百五十年
    希腊人所建诸城邦,始有霸主政治,常为人民所直接拥立,推翻贵族而执国家大权,陆续存在约140年,史称霸主时代。


    在世:
    君主: 21   查看
    作者: 1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