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BC   丙子鼠  
<< Previous Year Next Year >>

东亚 / 亚洲:   
中国 China   日本 Japan   东亚 East Asia   东南亚 Southeast Asia   南亚 South Asia   中亚 Central Asia   西亚 Western Asia   北亚 Northern Asia   阿富汗 Afghanistan   阿塞拜疆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巴林 Bahrain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770 BC476 BC)

姬壬臣  周顷王 四年 (618 BC613 BC)
周顷王(?—前613年),姓名姬壬臣,为周襄王之子。周顷王在前618年继位为东周第七代国王,当时王畿已缩小,王室财政一贫如洗,无法安葬襄王,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
顷王在前613年春天去世,在位6年,由儿子周匡王姬班继位。

前615年周顷王四年
群舒(舒鸠、舒蓼、舒庸、龙舒等,分布于大别山以东)反楚。楚令尹子孔执舒(今安徽庐江西南)子平,围巢(今桐城南)。秦康公六年,攻晋,取羁马(在今风陵渡北)。晋秦站于河曲,秦军夜遁。又侵晋,至瑕(今河南灵宝西北)。
 
December 4河曲之战
 
成太子奔鲁
 
群舒叛楚
 
西乞术聘鲁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秦国(677 BC221 BC)

赢英  秦康公 六年 (620 BC609 BC)
秦康公(?—前609年),嬴姓,赵氏,名罃,秦穆公和夫人穆姬所生之子,是晋文公的外甥。
中国 >> 齐国 >> 姜齐(1046 BC386 BC)

姜潘   十八年 (632 BC613 BC)
齐昭公,原名姜潘,齐桓公之子、母亲为郑姬。齐孝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开方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齐昭公。与晋文公联师战楚于城濮,晋文公会齐,宋、鲁,蔡、郑、卫,莒八国之君盟于践土,结为同盟。齐昭公二十年,昭公卒,子姜舍立。View detail
中国 >> 齐国 >> 晋国(1033 BC376 BC)

姬夷皋   六年 (620 BC607 BC)
晋灵公姓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母亲为缪嬴。 晋灵公即位时年幼,由赵盾辅政。长大后,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厚敛以雕墙)。...View detail
中国 >> 齐国 >> 楚国(1006 BC223 BC)

熊商臣   十一年 (625 BC614 BC)
楚穆王(前625年-前614年),本名芈商臣,楚成王的长子,听潘崇计,攻打父亲,父亲自杀后,自立为王。在位十二年,国内形势基本稳定,楚穆王九年(前617年),穆王镇压了楚大夫斗宜申与仲归,统治更加稳定。死后由其子侣即位,是为楚庄王。View detail
中国 >> 齐国 >> 鲁国(1042 BC256 BC)

姬兴   十二年 (626 BC609 BC)
鲁文公,即姬兴,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九任君主。他为鲁厘公儿子,承袭鲁厘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8年。View detail
中国 >> 齐国 >> 郑国(806 BC375 BC)

姬子兰   十三年 (627 BC606 BC)
郑穆公,姬姓,名子兰。他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君主。他在位22年,之后由郑灵公即位。穆公的七个儿子的后代在后世成为七个势力强大的世族,他们掌握着郑国的政治,将国君的权力架空。史称“七穆”。View detail
中国 >> 齐国 >> 宋国(858 BC286 BC)

子杵臼   五年 (619 BC611 BC)
宋昭公,本名子杵臼,宋成公之子。昭公七年,宋国大饥,庶弟子鲍尽出其仓禀之粟,以济贫者,广结人缘;后联合宋襄夫人杀杵臼于孟诸(今商丘市东北)打猎途中,子鲍遂自立,是为宋文公。View detail
中国 >> 齐国 >> 卫国(867 BC209 BC)

姬郑   二十年 (634 BC600 BC)
卫成公,名姬郑,是卫文公之子,是卫中废公之兄,在位二年后,大夫元咺攻卫成公,立其弟姬瑕为君,为卫中废公。 不久,晋文公攻卫中废公,他复为君,在位三十二年后死。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许国(712 BC481 BC)

姜锡我   六年 (620 BC582 BC)
许昭公(?─前582年),即姜锡我,为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之一,在位期间为前620年─前582年。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陈国(1045 BC478 BC)

妫朔   十七年 (631 BC614 BC)
陈共公,即妫朔,为春秋诸侯国陈国君主之一,他为陈穆公儿子,承袭陈穆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631年—前614年,共在位18年。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蔡国(863 BC447 BC)

姬甲午   三十一年 (645 BC612 BC)
蔡庄侯,即姬甲午,为春秋诸侯国蔡国君主之一,他为蔡穆侯儿子,承袭蔡穆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645年—前612年,共34年。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燕国(864 BC222 BC)

燕桓公   三年 (617 BC602 BC)
燕桓公,是中国春秋时代中期燕国的君主,因燕国有二位桓公(一说有三位桓公),故称前桓公,继燕襄公之位,无事迹可载,在位十六年卒,燕宣公即位。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曹国(1046 BC487 BC)

姬寿   三年 (617 BC595 BC)
曹文公,即姬寿,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主之一,他为曹昭公儿子,承袭曹昭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23年。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邾国(1046 BC471 BC)

曹蘧蒢   五十一年 (665 BC615 BC)
邾文公 曹蘧蒢 前665年-前615年 邾宪公之子 邾定公、公子捷菑 《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传·文公十四年》 邾文公,即蘧蒢,为春秋诸侯国邾国君主之一,是邾国君主。在位51年。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莒国(1046 BC431 BC)

己兹舆期   四百三十二年 (1046 BC)
莒子兹舆期 己兹舆期 周武王元年-?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滕国(1046 BC326 BC)

姬元   二十六年 (640 BC600 BC)
滕昭公 姬元 ?─前600年 滕孝公之子 滕昭公,即姬元(姬寿),为春秋诸侯国滕国君主之一,是滕国君主。在位41年。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杞国(750 BC445 BC)

姒姑容   二十二年 (636 BC567 BC)
杞桓公(前?年--前567年),名叫姒姑容,是杞国的第10任君主,杞成公之弟,继承其爵位。在位70年,传于其子杞孝公。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单国(693 BC519 BC)

 七十九年 
单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 起源和历史 “单”字意同“檀”,始祖为周成王的儿子,所以是一个姬姓国。它是周畿内诸侯国,与周王室是亲属。...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甘国(635 BC530 BC)

 二十一年 
甘国,前者是西周时代诸侯国之一,位置在今陕西户县南。后者是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位置在今天的河南原阳一带。领地为古代的甘邑,夏代时为有扈氏的领地。...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成国(1046 BC408 BC)

 四百三十二年 
成...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召国(1046 BC513 BC)

 四百三十二年 
召国,为西周的畿内封国,是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 起源 召公奭为周室三公之一。周武王时,封同族人于东方为诸侯,召公奭受封于燕地,但他并未前往,由长子克前往就任,自己则留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与周公旦、毕公高一起辅佐天子。...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薛国(663 BC418 BC)

 四十九年 
薛国,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历经上千多年。 历史 兴亡年代 夏禹时期 至 前279年 起源 夏禹在位时,奚仲被担任车正(相当于后世的交通部长)。...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赖国(1046 BC581 BC)

 四百三十二年 
赖...View detail
中国 >> 周代 >> 东周 >> 春秋 >> 徐国(2227 BC512 BC)

 一千六百一十三年 
徐国,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View detail

世界 >> 公元(4000000 BCPresent)

 前六百一十五年
公元,又称西元,是“公历纪元”或“西历纪元”的简称,以当时认定的耶稣生年(中国汉元始元年)为纪元元年。西元纪年早先在欧洲等基督教国家采用,现在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View detail

Death:
Emperor: 曹蘧蒢  
Alive:
Poet: 1   View detail
Emperor: 26   View 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