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维 Wang Wei  唐代   (701~76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On the Mountain Holiday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終南山 Mount Zhongnan
送友 Seeing Off a Friend
竹裏館 Lodge Among the Bamboos
鹿柴 Deer-park Hermitage
鳥鳴澗 Bird Stream
送別 AT PARTING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TO QIWU QIAN BOUND HOME AFTER FAILING IN AN EXAMINATION
青溪 A GREEN STREAM
渭川田傢 A FARM-HOUSE ON THE WEI RIVER
西施詠 THE BEAUTIFUL XI SHI
洛陽女兒行 A Song of a Girl from Loyang
老將行 Song of an Old General
桃源行 A Song of Peach-blossom River
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 A Message from my Lodge at Wangchuan to Pei Di
山居秋暝 An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
歸嵩山作 Bound Home to Mount Song
酬張少府 Answering Vice-prefect Zhang
過香積寺 Toward the Temple of Heaped Fragrance
送梓州李使君 A Message to Commissioner Li at Zizhou
漢江臨眺 A View of the Han River
終南別業 My Retreat at Mount Zhongnan
和賈至捨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An Early Audience at the Palace of Light Harmonizing Secretary Jia Zhi Poem
奉和聖製從蓬萊嚮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製 Looking Down in a Spring-rain on the Course from Fairy-mountain Palace to the Pavilion of Increase Harmonizing the Emperor's Poem
多首一頁
五言律詩 Wuyan lushi,a poem of eight lines
过香积寺
過香積寺
Toward the Temple of Heaped Fragrance

王维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
  薄暮空潭麯,安禪製毒竜。


    譯者: Witter Bynner

【白話文】 早聞香積寺盛名,卻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數裏,登上了高入雲天的山峰。
這兒古木參天,根本沒有行人路徑;
山中,何處傳來隱隱約約的寺鐘。
俯聽危石的流泉,輕輕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鬆蔭寒氣猶濃。
日已將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邊,
有如禪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劉建勳)

【注釋】 1、香積寺:故址在今陝西長安縣南。
2、薄暮兩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竜的故事;安禪:指心安然入於清寂寧靜之境;毒竜:這裏是機心妄想的意思。

【賞析】   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景物。題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用側寫環境,來表現山寺之幽勝。"雲峰"、"古木"、"深山"、"危石"、"青鬆"、"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竜已經製服,喻指僧人之機心妄想已被製服,不覺又悟到禪理的高深。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構思奇妙、煉字精巧。"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歷代被譽為煉字典範。
  這首詩前六句寫景,表現深山古寺幽深清冷的境界。作者按行經順序,逐一寫出路上所見景色。三聯“泉聲咽危石,日色冷清鬆”寫聲寫色,逼真如畫,堪稱名句。詩的末聯為作者見到幽深景色後産生的感想,即表示自己應到這樣的地方來修身養性,以消除各種世俗雜念。全詩用字精妙,耐人尋味。
  
  [鑒賞]
  詩題《過香積寺》的“過”,與孟浩然《過故人莊》的“過”相同,意謂“訪問”、“探望”。
  
    既是去訪香積寺,卻又從“不知”說起;“不知”而又要去訪,見出詩人的灑脫不羈。因為“不知”,詩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尋找,行不數裏就進入白雲繚繞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寫人入雲峰,實際映襯香積寺之深藏幽邃。還未到寺,已是如此雲封霧罩,香積寺之幽遠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寫詩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見和耳聞。先看三四兩句。古樹參天的叢林中,杳無人跡;忽然又飄來一陣隱隱的鐘聲,在深山空𠔌中回響,使得本來就很寂靜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層迷惘、神秘的情調,顯得越發安謐。“何處”二字,看似尋常,實則絶妙:由於山深林密,使人不覺鐘聲從何而來,衹有“嗡嗡”的聲音在四周繚繞;這與上句的“無人”相應,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徑而無人行,聽鐘鳴而不知何處,再襯以周遭參天的古樹和層巒迭嶂的群山。這是多麽荒僻而又幽靜的境界!
  
    五六兩句,仍然意在表現環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詩人以倒裝句,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咽”字在這裏下得極為準確、生動:山中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衹能在嶙峋的岩石間艱難地穿行,仿佛痛苦地發出幽咽之聲。詩人用“冷”來形容“日色”,豈不謬哉?然而仔細玩味,這個“冷”字實在太妙了。夕陽西下,昏黃的餘暉塗抹在一片幽深的鬆林上,這情狀,豈能不“冷”?
  
    詩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時纔到香積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什麽也沒有”。王維詩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見人”、“空山新雨後”、“夜靜春山空”之類,都含有寧靜的意思。暮色降臨,面對空闊幽靜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徹的潭水,再聯繫到寺內修行學佛的僧人,詩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個水潭中,曾有一毒竜藏身,纍纍害人。佛門高僧以無邊的佛法製服了毒竜,使其離潭他去,永不傷人。佛法可以製毒竜,亦可以剋製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禪”為佛傢術語,即安靜地打坐,在這裏指佛傢思想。“毒竜”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王維晚年詩筆常帶有一種恬淡寧靜的氣氛。這首詩,就是以他沉湎於佛學的恬靜心境,描繪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環境,從而造成一種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國維謂“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首詩的前六句純乎寫景,然無一處不透露詩人的心情,可以說,王維是把“晚年惟好靜”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寫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後“安禪製毒竜”,便是詩人心跡的自然流露。
  
    詩采用由遠到近、由景入情的寫法,從“入雲峰”到“空潭麯”逐步接近香積寺,最後則吐露“安禪製毒竜”的情思。這中間過渡毫無痕跡,渾然天成。詩人描繪幽靜的山林景色,並不一味地從寂靜無聲上用力,反而着意寫了隱隱的鐘聲和嗚咽的泉聲,這鐘聲和泉聲非但沒有衝淡整個環境的平靜,反而增添了深山叢林的僻靜之感。這就是通常所講的“鳥鳴山更幽”的境界吧。
  
    (唐永德)



【北美枫文集】千傢詩唐詩300首松樹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