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發表《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 1949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親自為新華社撰寫的題為《將革命進行 |
蔣介石發表元旦求和文告: 1月1日,蔣介石發表元旦求和文告。 |
蔣介石宣佈引退,副總統李宗仁代行職權: 21日,蔣介石宣佈引退,副總統李宗仁代行職權 |
北平和平解放: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
國民政府遷往廣州: 1949年4月20日,南京解放,結束了國民黨二十四年的統治,國民政府遷往廣州。 |
“重慶”號軍艦愛國官兵起義: 2月25日,“重慶”號軍艦愛國官兵起義 |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舉行:
1949年3月5日,中國共産黨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舉行。 |
國共北平和平談判: 1 月14日,毛澤東發表了《關於時局的聲明》,揭露了蔣介石的假和平陰謀,表 |
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
4月21日 |
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在大陸二十二年的統治覆滅 |
解放軍解放上海: 5月27日,解放軍解放上海 |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7月1日,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
美國國務院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的白皮書: 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的白皮書。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産黨和國民黨在重慶談判,决定為組諸新政府而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1月1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 |
國民政府召開行憲國民大會: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屆“行憲國民大會”於南京國民大會堂召開。 |
國民政府公佈《動員戡亂時期憲法臨時條款》: 該《條款》於1948年5月10日公佈實施,直到1991年經國民大會决議及總統公告纔於 |
蔣介石就任中華民國總統: 5月1日,蔣介石就任中華民國總統 |
國民政府發行金圓券:
1948年8月19日,蔣介石令國民政府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圓券, |
遼瀋戰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在遼寧西部和瀋陽、長春地 |
淮海戰役: 就於9月24日7時發電報給中共中央軍委,“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粟裕軍事 |
平津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 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 |
中華民國憲法: 1月1日,國民政府公佈《中華民國憲法》 |
中國農工民主黨: 1930年8月9日,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幹部會議,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 |
國民政府公佈施行《經濟緊急措施方案》: 2月17日,國民政府公佈施行《經濟緊急措施方案》 |
中共駐南京、上海、重慶等地談判聯絡代表全部撤退:
1947年3月7日,蔣介石強迫中共在南京、上海和重慶等地擔任談判聯絡工作的代表 |
臺灣“二·二八”起義: 2月28日,臺灣“二•二八”起義爆發 |
蔣介石令鬍宗南進攻陝北:
1945年日本投降,不久蔣介石即發動內戰,企圖消滅解放軍。 |
國民政府改組: 4月18日,國民政府改組 |
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 民黨統治區的經濟、政治、教育危機日益嚴重。 |
國民黨製造“五•二○”慘案: 5月20日,國民黨製造“五•二○”慘案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