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戴复古 Dai Fugu  宋代   (1167~?)
一首一页

戴复古 Dai Fugu
  忆作齐安别,相逢直到今。
  寒温片时话,故旧百年心。
  折柳送行客,栽松遇赏音。
  尊前强歌笑,两鬓雪霜深。

戴复古 Dai Fugu
  出城十里许,有些一山门。
  丘在虎无迹,池清剑有痕。
  孤松冠岩顶,万竹绕云根。
  借问东轩壁,旧题存不存。

戴复古 Dai Fugu
  荔子固多种,色香俱不同。
  新来尝小绿,又胜擘轻红。
  大嚼思千树,分甘仅一笼。
  尝观蔡公谱,梦想到莆中。

戴复古 Dai Fugu
  欲从高处赏新秋,上尽层坡更上楼。
  天地无穷吾辈老,江山有恨古人休。
  宁随狡兔营三窟,且跨飞鸿阅九州。
  忆着当年杜陵老,一生飘泊也风流。

戴复古 Dai Fugu
  鄂州南楼不可到,到此南楼眼亦青。
  乾坤日月与高致,城郭江山无遁形。
  把酒纵谈心耿耿,倚栏遐眺鬓星星。
  世间万事关愁思,莫使秋风吹酒醒。

戴复古 Dai Fugu
  深居陋巷不妨幽,翠竹当门水满沟。
  每遇事来先觉懒,欲为官去又还休。
  田园自乐陶元亮,乡里多称马少游。
  除却读书无所好,有时闲作北岩游。

戴复古 Dai Fugu
  一径沿溪入,数椽松竹间。
  岂知人事变,自觉客身闲。
  采菊出寻酒,移床卧看山。
  苍头无可作,把钓过西湾。

戴复古 Dai Fugu
  白首无聊老病躯,一心唯觅死头颅。
  时人误作梅花看,今日枝头雪也无。

戴复古 Dai Fugu
  一时议论动诸公,有诏西来玉节东。
  又见清朝更大化,好趋丹陛奏孤忠。
  片云不隔梅花月,一雪翻成柳絮风。
  把酒莫辞今夕醉,明朝车马去匆匆。

戴复古 Dai Fugu
  采芝商山秦四皓,象戏橘中为四老。
  我疑此画即其人,有时以酒陶天真。
  丹青不知谁好手,作此饮态妙入神。
  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锦轴中舒复卷。
  细将物色辨人物,乃是晋时刘毕与陶阮。
  一琴无弦横膝上,一琴团团明月样。
  一人持杓坐甕边,一人手携文一编,
  是中必写酒德篇。诸君伤时强自遣,
  曲生风味况不浅。五胡妖气蔽神州,
  誓江不救中原乱。新亭举目愁山河,
  万事何如一樽满。一杯一杯醉复醉,
  天地陶陶尽和气。道术相忘礼法疏,
  形骸懒散无机事。此画流传知几载,
  生绡剥落精神在。何人为我更作杜陵饮中八仙歌,
  将与冰壶主人为此对。

戴复古 Dai Fugu
  太守持斋戒,精诚动九天。
  骄阳变霖雨,凶岁转丰年。
  信是经纶手,行司造化权。
  唐时相房杜,斗米直三钱。

戴复古 Dai Fugu
  出郭问农事,家家笑语声。
  有田皆足水,既雨亦宜晴。
  山下溪流急,街头米价平。
  明朝闻领客,相见贺秋成。

戴复古 Dai Fugu
  小队出行春,旌旗带野云。
  草成平寇檄,翻作劝农文。
  幕府多奇士,诗书策异勋。
  请将边上事,一一奏明君。

戴复古 Dai Fugu
  落魄江湖四十年,白头方办买山钱。
  老妻悬望占乌鹊,愚子催归若杜鹃。
  济世功名付豪杰,野人事业在林泉。
  难禁别后相思意,或有封书寄雁边。

戴复古 Dai Fugu
  一来陪胜践,再到惜蹉跎。
  记得山中景,行寻竹外坡。
  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
  烟渚蒲洲外,时闻欸乃歌。

戴复古 Dai Fugu
  古瓶斜插数枝春,此即君家劝酒人。
  移取堂前双蜡烛,花边照出玉精神。

戴复古 Dai Fugu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宫,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戴复古 Dai Fugu
  客梦江湖远,穷居骨肉离。
  尺书无寄处,中夜不眠时。
  念尔衣裘薄,满怀风露悲。
  狂游断消息,深负竹林期。

戴复古 Dai Fugu
  吾宗有东野,诗律颇留心。
  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
  霜空孤鹤唳,云洞老龙吟。
  群噪无才思,昏鸦自满林。

戴复古 Dai Fugu
  阴极一阳转,君家气数回。
  试看庭竹上,新有凤雏来。
  端的传书种,分明是福胎。
  三朝食牛气,端不类婴孩。

戴复古 Dai Fugu
  平地变丘壑,安排若自然。
  为山移白石,凿沼贮清泉。
  栗里有松竹,兰亭无管弦。
  轩裳非我事,在野不妨贤。

戴复古 Dai Fugu
  蔡外有馀地,登临作此亭。
  心如乔木古,眼共远山清。
  社酒谁同醉,村歌自可听。
  有时来夜坐,收拾读书萤。

戴复古 Dai Fugu
  诗礼家声重,田园活计饶。
  自甘为野客,不愿仁王朝。
  时为花开眼,谁因米折腰。
  此心安出处,何日不逍遥。

戴复古 Dai Fugu
  勿谓此亭水,岿然气不群。
  静中观变化,闲处立功勋。
  水细通岩窦,亭高压海云。
  隐居行素志,不负圣明君。
赵丞话旧
赵端行杜子野游虎丘有诗仆因思旧与赵子野同宿唱和留题
赵敬贤送荔枝
赵克勤曾橐卿景寿同登黄南恩南楼
赵克勤曾橐卿景寿同登黄南恩南楼
赵升卿有官不肯为里居有贤声访之于深巷中
赵叔垕山堂安下其家适有丧事
赵苇江与东嘉诗社诸君游一日携吟卷见过一语谢其来
赵用甫提举梦中得片云不隔梅花月之句时被命入朝雪中送别用其一句补以成章
赵尊道郎中出示唐画四老饮图滕贤良有诗亦使野人着句
真西山帅长沙祷雨
真西山帅长沙祷雨
真州上官漕劝农
镇江别总领吴道夫侍郎时愚子琦来迎侍朝夕催归甚切
郑南夫云林隐居
郑子寿野趣烧烛醉梅花
织妇叹
侄淑远游不得书
侄孙昺以东野农歌一编来细读足以起予七言有汲水灌花私雨露临池叠石幻溪山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柰俗何似此两联皆自出新意自可传世然言语之工又未足多其格纯正气和平为可喜余非谀言自
侄孙景文多女贺其得雄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五首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五首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五首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