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维 Wang Wei  唐代   (701~76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On the Mountain Holiday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終南山 Mount Zhongnan
送友 Seeing Off a Friend
竹裏館 Lodge Among the Bamboos
鹿柴 Deer-park Hermitage
鳥鳴澗 Bird Stream
送別 AT PARTING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TO QIWU QIAN BOUND HOME AFTER FAILING IN AN EXAMINATION
青溪 A GREEN STREAM
渭川田傢 A FARM-HOUSE ON THE WEI RIVER
西施詠 THE BEAUTIFUL XI SHI
洛陽女兒行 A Song of a Girl from Loyang
老將行 Song of an Old General
桃源行 A Song of Peach-blossom River
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 A Message from my Lodge at Wangchuan to Pei Di
山居秋暝 An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
歸嵩山作 Bound Home to Mount Song
酬張少府 Answering Vice-prefect Zhang
過香積寺 Toward the Temple of Heaped Fragrance
送梓州李使君 A Message to Commissioner Li at Zizhou
漢江臨眺 A View of the Han River
終南別業 My Retreat at Mount Zhongnan
和賈至捨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An Early Audience at the Palace of Light Harmonizing Secretary Jia Zhi Poem
奉和聖製從蓬萊嚮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製 Looking Down in a Spring-rain on the Course from Fairy-mountain Palace to the Pavilion of Increase Harmonizing the Emperor's Poem
多首一頁
五絶仄起首句不押韻 Poem of four lines having five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narrow At first Goubu rhyme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里馆
竹裏館
Lodge Among the Bamboos

王维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者: 戴玨

【白話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子裏,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裏僻靜幽深,無人知曉,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注釋】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
2、長嘯:長聲呼嘯。

【賞析】   竹裏館是輞川別墅中另一景,因居於茂密的竹中而得名。此詩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意境見美。
  詩中寫景物,衹用了三個詞:“幽篁”,“深”,“明月”。幽,深也。篁是竹的意思,屈原《九歌-山鬼》中便有“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的句子。幽篁和深指的是同一樣東西,即茂密的竹。明月則是人人慣用的詞語。詩中寫人物活動,也是用了三個詞:“獨坐”,“彈琴”,“長嘯”。嘯指撮口發出悠長而清越之聲,乃魏晉以來所謂名士的一種表示灑脫清高的行為,類似今日的吹口哨。詩中的用字造句很平淡,似是隨意寫出了眼前的景物和人物活動,沒有仔細去刻寫或塗飾,但四句合起來,卻帶出了一種清幽絕俗的意境。這一月夜幽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又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
  此詩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的心境與所寫景物的內在性質相一致。詩人在取材,編排上並非信筆所之。詩中寫景色,選擇了竹和明月,取其與所要顯示的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寫情懷,選擇了彈琴和長嘯,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種寫意怡寧的心境表裡如一。詩人意興清幽,心靈澄淨的狀態與竹,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淨的屬性悠然相會,境界自出。而這種意境恰恰又與本詩自然平淡的語言風格相輔相成。
  本詩的結構很精緻。首句有“獨坐”,三句便有“人不知”;首句有“幽篁”,三句便有“深”,首尾呼應。詩人在寫月夜幽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是用音響托出靜境。末句寫“明月來相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鑒賞]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詩中寫到景物,衹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於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其實是一回事,是重複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而在竹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無《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檐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這裏,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麽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衹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藴含着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者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絶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淨的狀態下與竹、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淨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在素質相一致,而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裏說“俯拾即是”,並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裏說“著手成春”,也不是說詩人在握管時就一無安排,信筆所之。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淨的心境互為表裏。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醖釀成熟的詩思。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托出靜境。至於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陳邦炎)
  
  【評析】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藴含着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劉建勳)



【北美枫文集】千傢詩唐詩300首月亮

【資料來源】 128_39


  戴玨  2007-03-20 07:40:54
  又是首古絕。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