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諸侯國:韓
國姓:姬姓韓氏
爵位:侯爵,前315年稱王
國都: 1. 陽翟 (河南禹州) 2. 新鄭 (河南新鄭)
始封此國者:周威烈王
始祖:韓景侯韓虔 鏃
興亡年代:前403年 至 前230年
滅亡原因:被秦國所滅
史書記載:史記(45:韓世傢)
韓是古國名,東周戰國七雄之一,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秦、楚、燕與齊合稱戰國七雄。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中國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傢。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商後的西周時期,周朝實行分封製,大封諸侯。周成王時,周公旦攝政,平息了商紂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亂。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於唐,號唐叔,國在燕國之西,即今山西河津縣東北。因在晉水,後改成晉,韓國的先人春秋時為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今山西河津縣東北)。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傢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開國君主是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新鄭。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傢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省鄭州)。
韓國國勢最強是韓昭侯在位時。他用法傢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韓國成小康之治。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使韓國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戰國諸侯國,於前230年滅亡。
韓國最著名的人物是法傢代表人物韓非,他是韓國貴族,其思想卻為秦國所用。
【名人】
俠纍,他官拜相國,與濮陽嚴仲子有惡。嚴仲子雇聶政殺之,於威烈王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被殺。
申不害是初期的著名人物,他官拜相國,是法傢中“術”的代表人物。
暴鳶,將軍,前275年救魏於秦,被打敗。 鄭國是晚期的著名人物,他是韓國派去秦國的工程師,他修築了鄭國渠。
韓非是晚期的著名人物,他是韓國晚年貴族,是法傢代表人物,兼采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等三傢學說之長,集法傢思想的大成,後為秦國所用。
【君主列表】
下表按《史記·六國年表》訂:
韓氏領袖
韓獻子韓厥
韓宣子韓起
韓貞子韓須
韓簡子韓不信
韓莊子韓庚
韓康子
韓武子韓啓章 前424年—前409年 在位16年
韓國君主
韓景侯韓虔 前408年—前400年 在位9年
韓烈侯韓取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又稱韓武侯)
韓文侯韓猷 前386年—前377年 在位10年
韓哀侯韓屯蒙 前376年—前374年 在位3年
韓共侯韓若山 前374年—前363年 在位12年(又稱韓懿侯或韓莊侯)
韓釐侯韓武 前362年—前333年 在位30年(韓昭侯)
韓威侯韓康 前332年—前312年 在位21年(前323年稱王,即韓宣王或韓宣惠王)
韓襄王韓倉 前311年—前296年 在位16年(韓襄哀王或韓悼襄王)
韓釐王韓咎 前295年—前273年 在位23年
韓桓惠王韓然 前272年—前239年 在位34年
韓王安韓安 前238年—前230年 在位9年(韓廢王)
【歷史沿革】
起源
韓國起源於三傢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合稱為三晉。
強盛
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幸而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前375年,韓便曾以其厲兵滅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而韓國國勢最強要數韓昭侯在位之時。他用法傢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
衰微
由於地處黃河中遊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在七國之中最小,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晚年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各國的緩衝地,苟延殘存;前265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占有,改降於趙,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决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驗到韓國被列強圍欺魚肉的睏境。最終於前230年,韓國軍隊在屢戰屢敗下,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山東六國。
【大事記】
前403年:韓聯同趙魏三傢滅知。周初命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為諸侯。
前400年:韓聯同魏趙伐楚,至桑丘。鄭圍韓陽翟。
前394年:韓救魯於齊。
前391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
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執宋公。
前380年:齊伐燕,取桑丘。韓聯同魏、趙伐齊,至桑丘。
前378年:韓聯同魏、趙伐齊,至靈丘。
前376年:韓聯同魏、趙三傢廢晉靜公,分其地。
前375年:韓滅鄭,徒都新鄭。
前366年:秦敗韓師、魏師於洛陽。
前362年:魏敗韓師、趙師於澮。
前358年:秦敗韓師於西山。
前353年: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前341年:韓被魏伐。齊救韓,馬陵之戰。
前337年:韓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韓,拔宜陽。
前333年:合從。
前323年:韓、燕皆稱王。
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𠔌關。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317年:秦敗韓師於脩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16年:侵秦,敗北。
前314年:被秦敗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前312年:秦、韓、魏南襲楚,至鄧。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306年:秦以武遂復歸之韓。楚王與齊、韓合從。
前303年:秦復取韓武遂。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國引兵去。
前301年:秦會韓、魏、齊兵伐楚,敗楚。
前296年: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氏而還。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韓,拔宛。
前290年:韓入武遂地二百裏於秦。
前286年:秦敗韓師於夏山。
前284年:樂毅領燕、秦、魏、韓、趙聯合伐齊。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73年:魏趙聯合伐韓華陽。秦救韓,殺魏趙兵十四萬。秦王欲令韓、魏與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齊趙聯合伐韓,取註人。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絶之。
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絶,韓獻上黨與趙。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前254年:韓王入朝於秦。
前249年:秦伐韓,取成臯、滎陽,成為秦國的三川郡。
前246年:韓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
前244年: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𠔌,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233年:韓王嚮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
前231年:韓嚮秦獻南陽地。
前230年: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穎川郡。韓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