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   夏代   商代   周代   秦代 Qin Period   漢代 Han Period   三國 Three Kingdoms   晉代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國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中國   北洋政府   現代中國   
北洋政府  首都:北京 (1912年1927年)   總朝代: 近代中國

  北洋政府,也稱北京政府,是指民國初年袁世凱及其以後繼任者建都於北京的中華民國政府,這是相對於孫中山等國民黨勢力在南方成立的廣州軍政府(革命政府)的稱呼。
  北洋政府是由北洋軍閥等勢力所操控選出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與國務院國務總理所領導,是當時被世界各國承認的中華民國合法政府,以五色旗為國旗,以《卿雲歌》為國歌,作為代表中國的符號象徵。在北洋政府主導下,中國加入協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以戰勝國的身分出席巴黎和會。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925年中國國民黨成立所專政的國民政府,並且由蔣中正領軍北伐,但北洋政府持續運作,直到1928年張學良同意加入國民政府之後正式結束。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把國旗由五色旗改挂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中國形式上完成統一。
  北洋政府的歷史
  1912~1928年由北洋軍閥控製的北京中華民國政府的通稱。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取得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3月10袁世凱日在北京就職,又逼南京臨時政府遷往北京,這標志着民國史上北洋政府統治的開始。北洋政府對外依靠帝國主義支持,對內主要代表國內封建勢力,以北洋軍隊為統治支柱,鎮壓人民,排斥異己,在全國建立起軍事化的統治。北洋政府與北洋軍閥各個派係的興衰關係很密切,以時間劃分,大致可分為袁世凱統治時期、皖係軍閥統治時期、直係軍閥統治時期、奉係軍閥統治時期四個階段。
  袁世凱統治時期(1912~1916)袁世凱上臺後,臨時政府進行改組,唐紹儀首任內閣總理,不少北洋官僚入閣。袁世凱為了清除革命勢力,逼迫主張調和南北矛盾的唐紹儀辭職,換其親信趙秉鈞組成御用內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袁並無約束力。但此時政治形勢仍具有明顯的過渡色彩,其主要表現是資産階級民主形式得以保留,國會中同盟會員居多數,南方多數省政權也掌握在同盟會手中,資産階級革命派還有與北洋派一爭高下的實力。1912~1913年上半年,由於兩大政治勢力的對峙,形成了民國史上一個短暫的特殊時代。政黨林立,輿論活躍,全國大小黨派團體上百個,報刊幾百傢,表現出難得的資産階級民主氣氛。衆多政黨中,最重要的是以同盟會為主體改組的國民黨,以前清立憲派舊官僚為支柱的進步黨。國民黨領導人希望通過和平方法建立資産階級議會民主制度,發展實業,具有進步意義。但他們在理論上的主張脫離了以土地問題為核心的廣大農民的現實需要,行動上組織鬆散,缺乏強有力的行動手段,對袁的野心也認識不足。相反,袁世凱暗中集聚力量,文武並用,擴軍備戰,尋求列強財政支持,實力雄厚。1913年初,大選揭曉,國民黨獲勝,袁立即摘下和平假面具,指使暴徒暗殺國民黨領導人宋教仁,挑起戰爭。革命黨人意見紛紜,倉促中在7月發動二次革命,終因不敵早有準備的北洋軍而失敗。這是在中國建立資産階級民主制度的一次重大挫折。
  二次革命失敗後,南北對峙局面宣告結束,袁世凱用武力統一全國,北洋集團由此獨占了全國政權。接着,袁通過威脅手段,於10月當選正式大總統。隨即解散國會及省議會,用一批官僚政客組織政治會議、約法會議、參政院等御用機構,建立起個人獨裁統治。1914年5月1日,袁世凱廢除《臨時約法》,公佈《中華民國約法》,實行總統製,總統獨攬一切大權,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資産階級民主制度,被袁破壞殆盡。
  袁世凱統治期間,鎮壓了革命派的活動,北洋派也保持着大體上的一致,因而政局相對穩定,北洋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各種體製的基礎多在這一時期奠定,公佈的一些法規、條例對工商業發展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大總統職位仍不能使袁世凱滿足,自1915年春開始,他在英、日帝國主義支持下,積極準備改行帝製。同年12月12日宣佈恢復帝製。旋下令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廢除民國紀元。但經過辛亥革命,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加之袁為稱帝不惜出賣國傢主權,與日本訂立“二十一條”以換取支持,遭到全國人民一致反對。袁在北洋派內部排擠手握兵權、對帝製不甚積極的段祺瑞、馮國璋等人,造成北洋派內部的分裂。忙於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列強也不可能給帝製運動以有力支持。因此,袁世凱稱帝後徹底動搖了他的統治基礎。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堅持反袁,組織了中華革命黨與中華革命軍,在滬、魯、陝等地發動起義,但因孫中山、黃興有分歧,缺乏實力,又脫離群衆,故影響不大。結果,反對袁氏帝製運動的領導權反而被進步黨奪走。他們在全國反袁浪潮推動下,聯合西南地方勢力,打出反袁復闢旗幟,占據了主動地位。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首義,護國戰爭爆發,很快得到全國響應,資産階級兩大派別在反袁基礎上聯合,北洋派內部卻無法一致。在全國反袁的浪潮下,袁世凱被迫於3月22日宣佈取消帝製,恢復中華民國。這場戰爭反對帝製,維護共和,具有革命性,勢不可擋。袁世凱雖然還想掙紮,但已力不從心,於1916年6月6日病死。
  皖係軍閥統治時期(1916~1920)自1916年袁世凱死至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北京政府基本上為皖係軍閥段祺瑞把持。袁段祺瑞世凱之死,結束了北洋集團的大體統一局面,開始了群雄紛起、兵連禍結的軍閥割據年代。北洋內部分裂為直、皖兩大係,奉係在東北迅速崛起,各地大小軍閥如晉係、滇係、桂係等無不割據一方。中國的小農經濟基礎與帝國主義列強分而治之的政策為軍閥割據創造了條件。北洋集團內部缺乏堅固凝聚力,本身並非統一的軍事團體,袁世凱生前尚能維持,袁死後中心既失,兵為將有,政治權力分散在各路軍閥手中,不僅中央不能控製各省,甚至省不能控製下屬各縣。督軍團橫行無忌,立法、行政、司法機構大多徒具形式,中央政府衹能在對外關係上勉強代表着國傢。
  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臨時約法》、國會等資産階級民主形式也已恢復,但實質與袁世凱時代並無二緻。段祺瑞以國務總理身份把持北京政府實權,但他不能緩和北洋派與其他派別以及北洋派內部的矛盾。首先引發的是府院之爭,手無實權的總統府敢與大權在握的國務院相抗衡是因為得到部分國會議員及對段不滿的派別的支持,到1917年春因對德參戰案達到高潮。黎元洪解散國會,免去段祺瑞的職務,段立黎元洪即煽動督軍團叛亂,並陰謀在天津另組政府。正值此際,張勳復闢發生,段率兵打敗張勳。馮國璋任代理大總統,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英雄自居,把持中央政權。皖係政府對外以參戰為名,簽訂了中日軍事協定,出賣主權,投靠日本,藉款編練參戰軍;對內奉行武力政策,排除異己。為了獨霸政權,段廢除《臨時約法》,由皖係安福俱樂部包辦選舉,1918年8月成立新的御用國會,選北洋元老徐世昌為大總統,派兵討伐南方護法運動,皖係勢力發展到了最高峰。
  段祺瑞破壞民主的行徑,遭到資産階級革命派的反對。1917年7月孫中山南下廣州發起護法運動。他沒有提出發動民衆的切實方案,手頭無軍隊,衹能依靠西南軍閥唐繼堯、陸榮廷等人,而唐、陸等人的目的則是藉機擴充勢力。孫中山最後被排擠,不到一年即辭職。南北武力對峙演化為爭權奪利的議和。
  皖係雖然控製了北京政府,但不能控製北洋各派,對非北洋係的西南軍閥更是鞭長莫及。皖係軍閥擴張的同時,其他大小軍閥也在擴充各自的實力,直、奉兩係的擴展尤其迅速。直係兵精械足,不甘久居人下,首先在與南方軍政府作戰問題上與皖係發生矛盾。直軍在前綫自行停戰,其停戰主和言論,迎合了全國人民渴望和平的心理;直係極力攻擊皖係賣國,一時又贏得了人心。皖係上臺後一係列倒行逆施,本已引起人民反感。1919年巴黎和會時,皖係政府的表現導致五四運動的爆發,使它陷於完全孤立的境地。直係在政治、軍事上都占據優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列強捲土重來,壓製日本的擴張,依靠英美支持的直係在與依靠日本支持的皖係的爭鬥中又多了一重籌碼。1920年7月,直皖戰爭終於爆發。
  直係軍閥統治時期(1920~1924)直皖戰爭爆發,直係與奉係結盟,未及半月,皖係即敗下陣來,直係曹錕、吳佩孚成了曹錕北京政府的新主人。
  直係是打着反對皖係武力統一的旗號上臺的,然而當他們上臺後,就以中央政權的名義實行武力統一政策。這一政策遭到一切非直係的反對,紛紛以“民主”、“自治”、“聯省自治”以及其他各種名義對抗。首先與之發生矛盾的是昔日倒皖的盟友奉係。雙方起先共同控製着北京政府,但因勝利果實分配不均,在組閣等問題上互相指責,矛盾愈演愈烈。1922年4月,爆發了第一次直奉戰爭,結果直係擊敗奉係,獨占了中央政權。
  新勝之後的直係脫下“愛國”、“進步”的偽裝,鎮壓工人運動,造成“二七”慘案,暴露了它的敵視人民的本相。他們先打着“恢復法統”的旗號,恢復國會,逼徐世昌下臺,迎黎元洪復任大總統。繼之又對黎元洪“逼宮奪印”,接着直係便高價收買國會議員,於1923年10月通過賄選,收買“豬仔議員”,讓曹錕當上了大總統,搞得舉國嘩然,喪盡民心。反直的一方,奉係敗退出關後,宣佈“閉關自治”,銳意整軍經武,實力大增,皖係不甘寂寞,企圖捲土重來;南方的孫中山準備北伐,也在尋找盟友,由此形成了孫、皖、奉“反直三角同盟”。直係內部則因爭權奪利而四分五裂,馮玉祥部自成一派,且與反直一方暗通款麯。1924年9月,以江浙戰爭為前奏,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奉軍大舉進攻,直軍作戰不利。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曹錕,直係腹背受敵,吳佩孚失敗南下,直係軍閥統治時期告終。
  奉係軍閥統治時期(1924~1928)直係垮臺後,奉係控製了北京政權。他們擡出皖係首領段祺瑞為臨時執政,實際則在背後操縱。段祺瑞提出召開“善後會議”,但解决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各派軍閥之間爭權奪利,縱橫捭闔,敵與友之間根本無一定之分。北方的奉係與馮玉祥國民軍係首先發生矛盾,這一矛盾的激化,又使奉係與吳佩孚重新攜手,共同反馮,1926年初將馮部擠出華北。奉係內部,郭鬆齡於1925年底聯合馮玉祥倒奉,由於日本的干涉而失敗。同時,東南孫傳芳與奉軍激戰,一躍而為五省霸主。到1926年4月,段祺瑞下臺,其後奉、直兩係在圍攻傾嚮革命的國民軍的共同目標下“聯合”起來,暫時建立了他們在中國中部和北部的統治,並組成直係和奉係軍閥勢力所控製的北京政府,這個政府由內閣“攝政”。
  這時,南方國民革命興起,經過五卅運動,形成全國性的革命高潮,使廣東革命軍的北伐時機成熟。1926年7月,北伐開始,北伐軍先打吳,再攻孫,最後擊奉,各個擊破,不到一年,即控製全國半壁江山。
  北洋軍閥在面臨失敗的最後關頭,仍不願意自動退出歷史舞臺。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組織安國軍政府,自任大元帥,張作霖企圖聯合各派軍閥,進行最後掙紮。蔣介石、汪精衛先後進行“清黨”、“分共”,使北伐中途停頓,給北洋軍閥以短暫喘息之機。然而為時不久,國民黨各派再度聯合繼續進行所謂後期北伐,張作霖見大勢已去,遂於1928年6月下令退出京津一帶,嚮東北收縮。他本人在回瀋陽途中,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彈炸死。1928年6月8日,國民黨軍隊進入北京,北洋政府在中國的統治最後結束。同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全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歷任北洋政府總統
   政黨 就職時間 離任時間 備註
  袁世凱 1912年3月10日 1916年6月6日 首任大總統
  黎元洪 1916年6月7日 1917年7月1日 被段祺瑞驅走,副總統為馮國璋
  馮國璋 1917年7月12日 1918年10月10日 代理大總統
  徐世昌 1918年10月10日 1922年6月2日 第貳任,後被直係軍閥驅走
  周自齊 1922年6月2日 1922年6月11日 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
  黎元洪 1922年6月11日 1923年6月13日 復任,後被直係軍閥驅走
  高凌霨 1923年6月14日 1923年10月10日 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
  曹錕 1923年10月10日 1924年11月2日 第叁任,賄選,後被馮玉祥驅走
  黃郛 1924年11月2日 1924年11月23日 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
  段祺瑞 1924年11月24日 1926年4月20日 臨時執政
  鬍惟德 1926年4月20日 1926年5月13日 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臨時執政職
  顔惠慶 1926年5月13日 1926年6月22日 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臨時執政職
  杜鍚圭 1926年6月22日 1926年10月1日 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臨時執政職
  顧維鈞 1926年10月1日 1927年6月16日 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臨時執政職
  張作霖 1927年6月18日 1928年6月3日 安國軍陸海軍大元帥
  
  
  北洋政府時期歷任內閣。
  第一任內閣閣員(1912年3月13日-1912年6月27日)
  職銜 姓名 上任日期 離任日期
  國務總理 唐紹儀 1912年3月13日 1912年6月27日
  內務總長 趙秉鈞 1912年3月29日 1912年6月29日
  財政總長 熊希齡 1912年3月29日 1912年7月14日
  外交總長 陸徵祥 1912年3月29日
  陸軍總長 段祺瑞 1912年3月29日
  海軍總長 劉冠雄 1912年3月29日
  司法總長 王寵惠 1912年3月29日 1912年7月14日
  教育總長 蔡元培 1912年3月29日 1913年7月14日
  交通總長 施肇基 1912年4月8日 1912年6月27日
  工商總長 陳其美 1912年3月29日 1913年6月29日
  農林總長 宋教仁 1912年3月29日 1913年7月14日
  
  第二任內閣閣員(1912年6月29日-1912年9月22日)
  職銜 姓名 上任日期 離任日期
  國務總理 唐紹儀 1912年3月13日 1912年6月27日
  內務總長 趙秉鈞 1912年3月29日 1912年6月29日
  財政總長 熊希齡 1912年3月29日 1912年7月14日
  外交總長 陸徵祥 1912年3月29日
  陸軍總長 段祺瑞 1912年3月29日
  海軍總長 劉冠雄 1912年3月29日
  司法總長 王寵惠 1912年3月29日 1912年7月14日
  教育總長 蔡元培 1912年3月29日 1913年7月14日
  交通總長 施肇基 1912年4月8日 1912年6月27日
  工商總長 陳其美 1912年3月29日 1913年6月29日
  農林總長 宋教仁 1912年3月29日 1913年7月14日
  
  註: 唐紹儀辭職後,袁世凱於1912年6月29日任命陸徵祥為國務總理,與袁世凱總統政見不和而辭職,內閣改組隨同辭職,初以梁如詒,因參議院否决,由唐紹儀兼代,後任命施為交通總長,辭職,由劉冠雄兼代。未到任,有次長王正廷代理。內閣改組隨同辭職。
  北洋政府時期內戰戰鬥列表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內戰戰鬥列表表列出1911年-1927年北洋政府時期,中國境內發生的所有大小戰鬥,其時間涵蓋袁世凱政權與以直係奉係兩軍係為主的北洋政府所執政的時期。也就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統一中國前,各軍權派係政權發生之大小戰鬥。另外,此列表亦包含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之戰鬥。
  # 戰鬥名稱 開戰時間 結束時間
  1 韓莊戰鬥 1913年7月15日 ─
  2 南京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13年7月15日 1913年9月1日
  3 敘州戰鬥 1916年1月18日 1916年3月18日
  4 瀘州戰鬥 1916年2月3日 1916年3月12日
  5 綦江戰鬥 1916年2月1日 1916年3月10日
  6 晃縣芷江戰鬥 1916年1月30日 1916年2月13日
  7 麻陽戰鬥 1916年2月16日 1916年3月25日
  8 江陰戰鬥 1916年2月 ─
  9 武岡及衡州戰鬥 1916年5月6日 1916年5月19日
  10 廊房戰鬥 1917年7月4日 1917年7月14日
  11 永豐戰鬥 1917年10月17日 1917年10月18日
  12 寶慶戰鬥 1917年10月19日 1917年10月21日
  13 荊州戰鬥 1917年12月1日 1918年1月30日
  14 三原戰鬥 1918年1月14日 1918年1月17日
  15 西安戰鬥 1918年1月下旬 ─
  16 嶽陽戰鬥 1918年3月1日 1918年3月17日
  17 漳州戰鬥 1918年2月11日 1918年2月16日
  18 近畿琉璃河戰鬥 1920年7月14日 1920年7月17日
  19 直隸涿州戰鬥 1920年7月18日 1920年7月20日
  20 居庸關戰鬥 1920年7月20日 1920年7月28日
  21 大埔戰鬥 1920年8月6日 1920年8月16日
  22 老隆戰鬥 1920年9月2日 ─
  23 河源戰鬥 1920年9月6日 1920年10月16日
  24 惠州戰鬥 1920年9月7日 1920年10月22日
  25 肇慶戰鬥 1920年11月15日 ─
  26 梧州戰鬥 1921年5月28日 1921年6月26日
  27 靈山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1年6月16日 ─
  28 高州戰鬥 1921年6月29日 ─
  29 南寧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1年7月15日 ─
  30 桂林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1年8月13日 ─
  31 竜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1年9月30日 ─
  32 湖南戰鬥 1921年10月31日 ─
  33 羊樓司戰鬥 1921年7月29日 1921年7月30日
  34 趙李橋戰鬥 1921年8月3日 1921年8月5日
  35 蒲圻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1年8月6日 1921年8月7日
  36 汀泗橋戰鬥 (湘鄂戰爭) 1921年8月19日 ─
  37 金口戰鬥 1921年8月23日 ─
  38 嘉魚蒲圻戰鬥 1921年8月27日 ─
  39 嶽州戰鬥 1921年8月28日 ─
  40 宜昌戰鬥 1921年9月3日 1921年9月23日
  41 姚馬渡戰鬥 1922年4月26日 1922年4月27日
  42 大城戰鬥 1922年4月28日 1922年5月1日
  43 馬廠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2年5月2日 1922年5月4日
  44 霸縣戰鬥 1922年5月1日 1922年5月3日
  45 北倉戰鬥 1922年5月5日 1922年5月7日
  46 固安戰鬥 1922年4月28日 ─
  47 永清戰鬥 1922年5月2日 1922年5月5日
  48 長辛店戰鬥 1922年4月26日 1922年5月4日
  49 古城砦戰鬥 1922年5月8日 1922年5月10日
  50 虔南竜南戰鬥 1922年5月15日 1922年5月17日
  51 崇義戰鬥 1922年5月29日 ─
  52 贛南戰鬥 1922年6月9日 1922年6月13日
  53 吉安戰鬥 1922年6月19日 ─
  54 樂昌戰鬥 1922年7月19日 ─
  55 韶關戰鬥 1922年7月13日 1922年7月30日
  56 翁源戰鬥 1922年7月18日 ─
  57 柳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2年7月20日 ─
  58 第二次桂林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2年10月1日 ─
  59 水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2年10月1日 1922年10月12日
  60 福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2年10月2日 1922年10月13日
  61 第二次柳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2年11月8日 1922年11月25日
  62 第二次肇慶戰鬥 1923年1月9日 ─
  63 廣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3年4月16日 1923年4月19日
  64 第三次肇慶戰鬥 1923年4月22日 ─
  65 潮梅戰鬥 1923年5月9日 1923年5月25日
  66 博羅戰鬥 1923年5月10日 1923年11月8日
  67 第二次惠州戰鬥 1923年5月20日 1923年12月2日
  68 英德戰鬥 1923年6月18日 1923年6月28日
  69 第二次梧州戰鬥 1923年7月18日 ─
  70 廉州戰鬥 1923年9月29日 ─
  71 桂平戰鬥 1923年7月7日 ─
  72 石竜戰鬥 1923年11月12日 1923年11月27日
  73 第三次桂林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3年4月13日 ─
  1923年8月7日 1923年8月24日
  74 第二次南寧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4年6月17日 1924年6月26日
  75 第三次梧州戰鬥 1925年1月9日 1925年2月3日
  76 桂林全州戰鬥 1925年2月13日 1925年2月18日
  77 潯州戰鬥 1925年3月16日 ─
  78 第三次南寧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4年4月2日 ─
  79 永淳戰鬥 1924年4月15日 1924年7月7日
  80 平和戰鬥 1923年7月23日 ─
  81 蒲田戰鬥 1923年7月24日 ─
  82 泉州戰鬥 1923年7月30日 ─
  83 第二次漳州戰鬥 1923年8月8日 ─
  84 廈門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3年8月12日 ─
  85 同安戰鬥 1924年4月14日 ─
  86 第二次泉州戰鬥 1925年5月4日 ─
  87 竜溪戰鬥 1925年7月12日 ─
  88 衡山戰鬥 1923年8月23日 ─
  89 長沙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3年9月1日 1923年11月2日
  90 常穗戰鬥 1923年11月5日 ─
  91 洪江戰鬥 1923年11月7日 ─
  92 芷江戰鬥 1924年8月6日 ─
  93 黃渡劉河戰鬥 1924年9月3日 1924年10月14日
  94 宜興戰鬥 1924年9月10日 1924年9月18日
  95 慶元戰鬥 1924年9月14日 ─
  96 江山戰鬥 1924年9月16日 ─
  97 鬆江戰鬥 1924年10月2日 1924年10月13日
  98 朝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99 山海關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00 九門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01 石門寨戰鬥
  102 葫蘆島戰鬥
  103 喜峰口戰鬥
  104 灤州戰鬥
  105 楊村戰鬥
  106 彰德戰鬥
  107 洛陽鬍憨戰鬥
  108 零口戰鬥
  109 第二次西安戰鬥
  110 鳥衣戰鬥
  111 蚌埠戰鬥
  112 固鎮戰鬥
  113 德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14 第二次山海關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15 錦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16 第二次楊村戰鬥
  117 第二次馬廠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18 第二次北倉戰鬥
  119 新民屯戰鬥
  120 第三次山海關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21 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22 昭化戰鬥
  123 廣元戰鬥
  124 南鄭戰鬥
  125 第二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26 簡陽戰鬥
  127 第三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28 第四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29 忠州戰鬥
  130 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31 巫山戰鬥
  132 第五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33 第二次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34 潼州戰鬥
  135 第二次瀘州戰鬥
  136 第六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37 第三次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38 萬縣戰鬥
  139 綿陽戰鬥
  140 內江戰鬥
  141 瀘州綿州戰鬥
  142 第七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43 第四次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44 鄭州戰鬥
  145 豫西戰鬥
  146 北平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47 第二次嶽州戰鬥
  148 南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49 大同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50 湘潭戰鬥
  151 第三次西安戰鬥
  152 伏羌戰鬥
  153 寶豐戰鬥
  154 鹿邑戰鬥
  155 宜陽戰鬥
  156 石竜東莞戰鬥
  157 平湖戰鬥
  158 淡水戰鬥
  159 平山海陸豐戰鬥
  160 潮汕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61 棉湖戰鬥
  162 五華興寧戰鬥
  163 第三次惠州戰鬥
  164 第二次潮梅戰鬥
  165 江門戰鬥
  166 欽廉戰鬥
  167 瓊州戰鬥
  168 金蘭寺戰鬥
  169 淥田竜傢灣戰鬥
  170 漣水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71 醴陵戰鬥
  172 第二次長沙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73 第三次汨羅江渡河戰鬥
  174 汨羅江追擊戰鬥
  175 第三次嶽州戰鬥
  176 通城戰鬥
  177 五裏牌戰鬥
  178 汀泗橋戰鬥
  179 賀勝橋戰鬥
  180 武昌戰鬥
  181 孝感戰鬥
  182 武勝關戰鬥
  183 贛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84 萍鄉戰鬥
  185 宜春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86 新喻戰鬥
  187 清江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88 修水戰鬥
  189 銅鼓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0 高安戰鬥
  191 第四次南昌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2 安福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3 吉安吉水戰鬥
  194 第二次永豐戰鬥
  195 箬溪戰鬥
  196 新淦戰鬥
  197 萬壽宮戰鬥
  198 德安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199 樟樹戰鬥
  200 永修戰鬥
  201 蛟橋戰鬥
  202 市汊街戰鬥
  203 南城戰鬥
  204 王傢鋪戰鬥
  205 撫州臨川戰鬥
  206 德安馬回嶺戰鬥
  207 蘆坑樂化戰鬥
  208 凃傢埠戰鬥
  209 吳城戰鬥
  210 第五次南昌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11 九江瑞昌戰鬥
  212 永定戰鬥
  213 鬆口戰鬥
  214 汀洲長汀戰鬥
  215 第三次漳州戰鬥
  216 第三次泉州戰鬥
  217 第二次福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18 富陽戰鬥
  219 縉雲戰鬥
  220 寧海奉化戰鬥
  221 衢州蘭溪戰鬥
  222 桐盧戰鬥
  223 杭州戰鬥
  224 蕭山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25 常州戰鬥
  226 淞滬戰鬥
  227 安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28 蕪湖戰鬥
  229 當塗戰鬥
  230 第二次南京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31 全椒戰鬥
  232 滁縣戰鬥
  233 儀徵揚州戰鬥
  234 合肥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35 六安戰鬥
  236 梁圖戰鬥
  237 定遠戰鬥
  238 明光戰鬥
  239 鳳陽蚌埠戰鬥
  240 西平蕉莊戰鬥
  241 郾城戰鬥
  242 臨穎戰鬥
  243 第二次鄭州戰鬥
  244 上蔡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45 開封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46 蘭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47 洛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48 鄧縣戰鬥
  249 韓莊臨城戰鬥
  250 滕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51 臺兒莊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52 嶧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53 日照戰鬥
  254 莒縣戰鬥
  255 臨沂戰鬥
  256 臨城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57 徐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58 淮河附近戰鬥
  259 第二次滁縣戰鬥
  260 第二次寶應戰鬥
  261 棲霞山戰鬥
  262 竜潭戰鬥
  263 第二次全椒戰鬥
  264 豐鎮戰鬥
  265 懷安戰鬥
  266 半坡街戰鬥
  267 下花園戰鬥
  268 涿州戰鬥
  269 井陘戰鬥
  270 西河營戰鬥
  271 鐵角嶺戰鬥
  272 偏關戰鬥
  273 河麯戰鬥
  274 利民戰鬥
  275 正定戰鬥
  276 新樂戰鬥
  277 望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78 馬牧集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79 蘭封戰鬥
  280 第二次蘭封戰鬥
  281 第二次彰德戰鬥
  282 衛輝戰鬥
  283 林縣戰鬥
  284 明光紅心鋪戰鬥
  285 殷永澗戰鬥
  286 馬鞍山戰鬥
  287 臨淮關戰鬥
  288 第二次蚌埠戰鬥
  289 懷遠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90 女媧山戰鬥
  291 第二次徐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92 宿遷戰鬥
  293 楊集戰鬥
  294 小伊山戰鬥
  295 海州戰鬥
  296 盛傢橋戰鬥
  297 廣濟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298 蘄春戰鬥
  299 荊門戰鬥
  300 黃金口戰鬥
  301 第三次長沙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02 第二次臺兒莊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03 第二次韓莊臨城戰鬥
  304 界河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05 鄒縣戰鬥
  306 第二次嶧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07 郯城戰鬥
  308 第二次臨沂戰鬥
  309 萊蕪戰鬥
  310 魚臺𠔌亭戰鬥
  311 豐沛戰鬥
  312 九子集戰鬥
  313 羊山戰鬥
  314 金鄉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15 巨野嘉祥戰鬥
  316 鄆城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17 寧陽戰鬥
  318 濟寧戰鬥
  319 刀山𠔌山戰鬥
  320 肥城戰鬥
  321 平陰戰鬥
  322 泰安戰鬥
  323 小漢口戰鬥
  324 張夏戰鬥
  325 竜山戰鬥
  326 濟南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27 第二次德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28 南皮淮癲戰鬥
  329 交河戰鬥
  330 滄州戰鬥
  331 第三次彰德戰鬥
  332 第二次洛陽鬍憨戰鬥
  333 第二次零口戰鬥
  334 第四次西安戰鬥
  335 第二次鳥衣戰鬥
  336 第三次蚌埠戰鬥
  337 第二次固鎮戰鬥
  338 第三次德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39 第四次山海關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40 第二次錦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41 第三次楊村戰鬥
  342 第三次馬廠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43 第三次北倉戰鬥
  344 第二次新民屯戰鬥
  345 第五次山海關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46 第八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47 第二次昭化戰鬥
  348 第二次廣元戰鬥
  349 第二次南鄭戰鬥
  350 第九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51 第二次簡陽戰鬥
  352 第十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53 第十一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54 第二次忠州戰鬥
  355 第五次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56 第二次巫山戰鬥
  357 第十二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58 第六次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59 第二次潼州戰鬥
  360 第三次瀘州戰鬥
  361 第十三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62 第七次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63 第二次萬縣戰鬥
  364 第二次綿陽戰鬥
  365 第二次內江戰鬥
  366 第二次瀘州綿州戰鬥
  367 第十四次成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68 第八次重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69 第三次鄭州戰鬥
  370 第二次豫西戰鬥
  371 第二次北平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72 第四次嶽州戰鬥
  373 第二次南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74 第二次大同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75 第二次湘潭戰鬥
  376 第五次西安戰鬥
  377 第二次伏羌戰鬥
  378 第二次寶豐戰鬥
  379 第二次鹿邑戰鬥
  380 第二次宜陽戰鬥
  381 第二次石竜東莞戰鬥
  382 第二次平湖戰鬥
  383 第二次淡水戰鬥
  384 第二次平山海陸豐戰鬥
  385 第二次潮汕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86 第二次棉湖戰鬥
  387 第二次五華興寧戰鬥
  388 第四次惠州戰鬥
  389 第三次潮梅戰鬥
  390 第二次江門戰鬥
  391 第二次欽廉戰鬥
  392 第二次瓊州戰鬥
  393 第二次金蘭寺戰鬥
  394 第二次淥田竜傢灣戰鬥
  395 湘潭漣水戰鬥
  396 第二次醴陵戰鬥
  397 第四次長沙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398 第四次汨羅江渡河戰鬥
  399 第二次汨羅江追擊戰鬥
  400 第五次嶽州戰鬥
  401 第二次通城戰鬥
  402 5裏牌戰鬥
  403 第三次汀泗橋戰鬥
  404 第二次賀勝橋戰鬥
  405 第二次武昌戰鬥
  406 第二次孝感戰鬥
  407 第二次武勝關戰鬥
  408 第二次贛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09 第二次萍鄉戰鬥
  410 第二次宜春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11 第二次新喻戰鬥
  412 第二次清江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13 第二次修水戰鬥
  414 第二次銅鼓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15 第二次高安戰鬥
  416 第六次南昌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17 第二次安福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18 第二次吉安吉水戰鬥
  419 第三次永豐戰鬥
  420 第二次箬溪戰鬥
  421 第二次新淦戰鬥
  422 第二次萬壽宮戰鬥
  423 第二次德安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24 第二次樟樹戰鬥
  425 第二次永修戰鬥
  426 第二次蛟橋戰鬥
  427 第二次市汊街戰鬥
  428 第二次南城戰鬥
  429 第二次王傢鋪戰鬥
  430 第二次撫州臨川戰鬥
  431 第二次德安馬回嶺戰鬥
  432 第二次蘆坑樂化戰鬥
  433 第二次凃傢埠戰鬥
  434 第二次吳城戰鬥
  435 第七次南昌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36 第二次九江瑞昌戰鬥
  437 第二次永定戰鬥
  438 第二次鬆口戰鬥
  439 第二次汀洲長汀戰鬥
  440 第四次漳州戰鬥
  441 第四次泉州戰鬥
  442 第三次福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43 第二次富陽戰鬥
  444 第二次縉雲戰鬥
  445 第二次寧海奉化戰鬥
  446 第二次衢州蘭溪戰鬥
  447 第二次桐盧戰鬥
  448 第二次杭州戰鬥
  449 第二次蕭山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50 第二次常州戰鬥
  451 第二次淞滬戰鬥
  452 第二次安慶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53 第二次蕪湖戰鬥
  454 第二次當塗戰鬥
  455 第三次南京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56 第三次全椒戰鬥
  457 第三次滁縣戰鬥
  458 第二次儀徵揚州戰鬥
  459 第二次合肥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60 第二次六安戰鬥
  461 第二次梁圖戰鬥
  462 第二次定遠戰鬥
  463 第二次明光戰鬥
  464 第二次鳳陽蚌埠戰鬥
  465 第二次西平蕉莊戰鬥
  466 第二次郾城戰鬥
  467 第二次臨穎戰鬥
  468 第四次鄭州戰鬥
  469 第二次上蔡戰鬥
  470 第二次開封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71 第二次蘭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72 第二次洛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73 第二次鄧縣戰鬥
  474 第三次韓莊臨城戰鬥
  475 第二次滕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76 第三次臺兒莊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77 第三次嶧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78 第二次日照戰鬥
  479 第二次莒縣戰鬥
  480 第三次臨沂戰鬥
  481 第二次臨城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82 第三次徐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483 第二次淮河附近戰鬥
  484 第四次滁縣戰鬥
  485 第三次寶應戰鬥
  486 第二次棲霞山戰鬥
  487 第二次竜潭戰鬥
  488 第四次全椒戰鬥
  489 第二次豐鎮戰鬥
  490 第二次懷安戰鬥
  491 第二次半坡街戰鬥
  492 第二次下花園戰鬥
  493 第二次涿州戰鬥
  494 第二次井陘戰鬥
  495 第二次西河營戰鬥
  496 第二次鐵角嶺戰鬥
  497 第二次偏關戰鬥
  498 第二次河麯戰鬥
  499 第二次利民戰鬥
  500 第二次正定戰鬥
  501 第二次新樂戰鬥
  502 第二次望都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03 第二次馬牧集戰鬥
  504 第三次蘭封戰鬥
  505 第四次蘭封戰鬥
  506 第四次彰德戰鬥
  507 第二次衛輝戰鬥
  508 第二次林縣戰鬥
  509 第二次明光紅心鋪戰鬥
  510 第二次殷永澗戰鬥
  511 第二次馬鞍山戰鬥
  512 第二次臨淮關戰鬥
  513 第四次蚌埠戰鬥
  514 第二次懷遠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15 第二次女媧山戰鬥
  516 第四次徐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17 第二次宿遷戰鬥
  518 第二次楊集戰鬥
  519 第二次小伊山戰鬥
  520 第二次海州戰鬥
  521 第二次盛傢橋戰鬥
  522 第二次廣濟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23 第二次蘄春戰鬥
  524 第二次荊門戰鬥
  525 第二次黃金口戰鬥
  526 第五次長沙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27 第四次臺兒莊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28 第四次韓莊臨城戰鬥
  529 第二次界河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30 第二次鄒縣戰鬥
  531 第四次嶧縣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32 第二次郯城戰鬥
  533 第四次臨沂戰鬥
  534 第二次萊蕪戰鬥
  535 第二次魚臺𠔌亭戰鬥
  536 第二次豐沛戰鬥
  537 第二次九子集戰鬥
  538 第二次羊山戰鬥
  539 第二次金鄉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40 第二次巨野嘉祥戰鬥
  541 第二次鄆城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42 第二次寧陽戰鬥
  543 第二次濟寧戰鬥
  544 第二次刀山𠔌山戰鬥
  545 第二次肥城戰鬥
  546 第二次平陰戰鬥
  547 第二次泰安戰鬥
  548 第二次小漢口戰鬥
  549 第二次張夏戰鬥
  550 第二次竜山戰鬥
  551 第二次濟南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52 第四次德州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53 第二次南皮淮癲戰鬥
  554 第二次交河戰鬥
  555 第二次滄州戰鬥
  556 第五次彰德戰鬥
  557 大名清豐戰鬥
  558 獲鹿戰鬥
  559 馬山固蘭戰鬥
  560 荊浦關戰鬥
  561 塔崖戰鬥
  562 第四次永豐戰鬥
  563 方順橋戰鬥
  564 滿城戰鬥
  565 第二次保定戰鬥
  566 高陽戰鬥
  567 第四次馬廠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68 南苑戰鬥
  569 綏察戰鬥
  570 第三次大同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71 張北戰鬥
  572 多倫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573 寧河豐臺戰鬥
  574 唐山戰鬥
  575 豐潤戰鬥
  576 濼河戰鬥
  577 石門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