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杜甫 Du Fu  唐代   (712~770)
咏怀古迹之五 Thoughts of Old Time V
登高 A Long Climb
客至 A Hearty Welcome to Vice-prefect Cui
春望 A Spring View
八阵图 The Eight-sided Fortress
月夜 On a Moonlight Night
兵车行 A Song of War-chariots
咏怀古迹之二 Poetic Thoughts on Ancient Sites II
秋兴八首 Autumn 8
伤春五首 Spring and 5
述古三首 Above the ancient 3
遣兴五首 Qian xing 5
蜀相 The Temple of the Premier of Shu
望岳(岱宗) A VIEW OF TAISHAN
望岳(西岳) Wang Yue Huashan Mountain
望岳(南岳) Wang Yue another anme for the Heng Mountain
登楼 From an Upper Story
登岳阳楼 On the Gate-tower at Youzhou
咏怀 sing of one's feelings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A SONG OF A PAINTING TO GENERAL CAO
江南逢李龟年 On Meeting Li Guinian Down the River
月夜忆舍弟 Remembering my Brothers on a Moonlight Night
赠卫八处士 TO MY RETIRED FRIEND WEI
佳人 ALONE IN HER BEAUTY
多首一页
古诗 ancient style poetry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赏析】   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此为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轩,长廊;楹,柱子。赊,远。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
  
    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黄宾虹先生曾经说过:“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画语录》)高明的绘画如此,感人的诗歌更是如此。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宋 廓)



【北美枫文集】燕子

【资料来源】 卷227_1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