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城京
新建立的平城京乃是模仿唐朝京城长安,东西长约六公里,南北约四公里。大内与平城宫位于北侧中央,朱雀大路由北向南将京城分为两边,东侧被称为左京,西侧被称为右京,又有数条东西及南北向的大路将城内分为八十四坊,每坊十六坪,其中平城宫占四坊,寺院、东西市、陵墓又占十坊左右。建立时,由各地迁入的人口约二十万人之多,就如身在长安一样。
经济
在白江口之役战败之后,日本朝廷便致力于改善其与唐朝、新罗的关系(参见遣唐使、遣新罗使),并大力引进唐朝的典章制度及文化。与渤海等国也保持往来(参见遣渤海使、渤海遣日使)。随着当时日本与大陆的交通往来,大陆的工艺技术亦传入日本,使得日本的手工业及矿产开采出现明显的进步。当时日本朝廷设有织部司、漆部司负责制作供贵族使用的纺织与工艺品,而随着农业的进步与国家的奖励,民间亦开始出现制作工艺品的小工坊,日本政府便将之设立为“产业”并允许其流通贩卖。而随着商业交易的发展,在京城大街、交通大道、神社或寺院前开始出现商业市集,当时奈良的东西市的交易颇为盛行。另一方面,日本朝廷亦致力于改善交通设施,在文武天皇时便已完成东海、东山、北陆、山阳、山阴、南海、西海等七条干道,这些官道沿途并设有驿站,不过这些驿站乃专为政府传令所设, 因此一般人民无法利用。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交易活动的发展,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无法符合需求,因此在元明天皇和铜二年乃首次铸造标明面额的货币,此货币铸造一直继续到醍醐天皇的延喜年间,前后共铸和同开珎、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长年大宝、饶益神宝、贞观永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等十二次,并称为皇朝十二钱。不过,这些货币多流通于以东西市为中心的京城内,虽然日本朝廷曾发布蓄钱叙位法,鼓励一般人民使用货币,但是效果不佳。
音乐
在飞鸟时代时,日本就已从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传入了仗乐,仗乐其实是源于中国之踏歌。到了奈良时代,唐乐、渤海乐、林邑乐等大陆乐舞又东传入日本,乃成为流行的音乐。在天武、持统两位天皇时设置了专门的乐官,雅乐寮乐官的设置对日本以后的歌舞、音乐发展有很大影响。据《大宝律令》的规定,在治部省设雅乐寮,雅乐寮设有头、助、允、大允、属,四个等级的官员,并分派专门的歌人乐师学习各种音乐、舞蹈,以在宴会或宗教仪式上进行表演。
直到平安初期,来自大陆的乐舞被称为“雅曲、正儛”,而传统的乐舞则叫做“杂乐”。当时在日本的宫廷内不仅表演传统的乐舞,还融合表现各种外来的乐舞,歌人乐师们演奏各种乐器,穿着华丽的服装表演各种乐舞。在天平胜宝三年(753年),日本宫廷又模仿唐制,为女踏歌、女乐设置内教坊,而当时为了配合特技与魔术表演而演奏的散乐亦相当盛行,并成为之后猿乐的雏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