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英国 United Kingdom 爱尔兰 Ireland 比利时 Belgium 荷兰 Netherlands 法国 France 西班牙 Spain 葡萄牙 Portugal 意大利 Italy 希腊 Greece 奥地利 Austria 匈牙利 Hungary 德国 Germany 瑞士 Switzerland 罗马尼亚 Romania 俄罗斯 Russia 波兰 Poland 克罗地亚 Croatia (Hrvatska) 捷克 Czech 芬兰 Finland 瑞典 Sweden 挪威 Norway 冰岛 Iceland 土耳其 Turkey 丹麦 Denmark 阿尔巴尼亚 Albania 爱沙尼亚 Republic of Estonia 安道尔 Andorra 白俄罗斯 Belarus 保加利亚 The Republic of Bulgari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梵蒂冈 Vatican City State (Holy See) 黑山 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拉脱维亚 Latvia 立陶宛 Republic of Lithuania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卢森堡 Luxembourg 马耳他 Republic of Malta 马其顿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摩尔多瓦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摩纳哥 Monaco 塞尔维亚 the Republic of Serbia 斯洛伐克 The Slovak Republic 斯洛文尼亚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圣马力诺 San Marino 乌克兰 Ukraine |
黑山 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首都:波德戈里察 国家代码: me |
黑山共和国(塞尔维亚语:Република Црна Гора/Crna Gora,即“黑色的山”),台湾译蒙特内哥罗或蒙特尼哥罗,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其东北为塞尔维亚,东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东南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克罗地亚,西南则为地中海的一部分—亚得里亚海。
黑山原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在1990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公民投票,独立派以55.50%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险胜;同年6月3日,黑山国会正式宣布独立,恢复了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独立地位,同时成为世界第194个已获承认的独立国家。 国名 黑山共和国在本国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中称为Република Црна Гора(西里尔字母)或Republika Crna Gora(拉丁字母),简称为Црна Гора或Crna Gora,意为“黑色的山”。西方语文(如英语、意大利语等)中的黑山名称为Montenegro,该名称源于意大利语。 monte即是山,negro则是黑色的意思。英语则意为黑人,在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则为黑色的,意义也是“黑色的山”。中国大陆、港、澳将该名称意译为黑山,新、马将该名称意译为黑山或音译为门特尼哥罗,而台湾则将其音译为蒙特内哥罗。 历史 黑山的先民为伊利里亚人,公元前3世纪时被古罗马征服。罗马帝国衰落以后,伊利里亚落入哥特人之手,后来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又将该地区重新纳入版图。 早期斯拉夫民族自6、7世纪起抵达此地,并且和当地先民融合,建立自己的国家。其中,杜克里亚(Duklja)公国比较接近黑山的版图。该国本为拉西加(Raška)大公国的附属,但11世纪时独立,并由罗马教皇额我略七世封为王国。杜克里亚于12世纪衰落的同时,拉西加(即后来的塞尔维亚)兴起了新的尼曼雅王朝,杜克里亚又重新成为拉西加的一部分。 在尼曼雅统治下,杜克里亚地区又出现了泽塔(Zeta)公国,14世纪中时泽塔脱离了尼曼亚的控制。15世纪起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但是泽塔从未被完全征服。 1516年,Zeta世俗君主退位,黑山随即成为以采蒂涅为中心的政教合一国家,国君为集政教权利于一身的主教。1851年,Danilo II Petrović Njegoš(丹尼洛·彼德洛维奇·涅戈什二世?)放弃宗教头衔,黑山又成为世俗公国。1876年黑山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并夺得大量土地。黑山于1878年柏林会议中正式被承认为独立国。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正式称王,建立门的内哥罗王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黑山加入了协约国以协助盟友塞尔维亚,随即被奥匈帝国侵略。在前两次入侵中,黑山成功抵御了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在1916年1月的第三次入侵中,黑山被奥匈帝国完全占领。 一战结束后,在塞尔维亚的主导之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联合组成了第一个由南斯拉夫族群联合的国家。同时,黑山也召开会议,废除本国国王,加入新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一世正式将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反法西斯议会制宪会议宣布南斯拉夫成立共产政府,由五个民族共组联邦,罢黜君主制。黑山成为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1990年代,南斯拉夫联邦各国纷纷独立,唯有塞、黑两国未独立。黑山于1992年最后一次举行独立公投,95.96%认为应继续留在南斯拉夫联邦之内。当时投票率为66%,穆斯林、天主教徒以及亲独的黑山人抵制了公投,他们认为投票环境不够民主,国营媒体过多为亲统一的一方宣传。之后黑山国内在独立问题上颇有纷争。 现任总统菲力浦·武亚诺维奇1996年,米洛·久卡诺维奇政府宣布和米洛塞维奇掌权的塞尔维亚断绝关系,从此以后黑山自行制定经济政策,改用德国马克(后来德国废除马克,采用欧元,黑山亦改为欧元)。从此塞尔维亚第纳尔在黑山不是法定货币,只能在一些度假村使用。 2000年南联盟大选后米洛塞维奇下台,使得欧盟与南联盟恢复外交关系,西方因此由支持蒙地内哥罗独立,转向支持维持现有的联邦状态。但塞尔维亚与蒙地内哥罗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支持维持现状而改善,而1992年南联盟的宪法中又没有提及关于联邦共和国实体独立的权利及过程,从而引发争论。后来在欧盟的调停下,双方于2002年3月14日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协议,决定将联邦变为由两个各自拥有经济、货币以及关税决定权的半独立(semi-independent)国家所组成,并且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另外依据此协定通过了联邦的新宪章,明定宪章通过三年后,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脱离联邦。 黑山国会于2004年7月12日采用新的国旗、国庆日、以及国歌,以推进独立进程。其中国旗为前黑山王国的国旗,国庆日纪念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条约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以及1941年7月13日爆发的反法西斯起义。国歌则为黑山著名民歌。 2006年5月21日举行公民投票,独派以55.5%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刚刚超过55%欧盟规定的有效结果票数。6月3日,黑山国会正式宣布独立,28日黑山正式加入联合国。 维基新闻相关报道: 黑山共和国公投脱离塞尔维亚9月10日,黑山共和国举行独立后首次议会和地方选举。9月12日,选举委员会宣布,争取实现欧洲的黑山联盟获得议会81个席位中的41个议席,塞族名单联盟获得了12席,由社会主义者人民党、人民党和民主塞尔维亚党组成的竞选联盟和变革运动党分别获得11席,其余6席由一些较小党派分获。11月10日,新政府宣誓就职,总理为热利科·什图拉诺维奇。 政治 黑山的国家元首为总统,任期为5年。立法机构为议会,共有77名议员,任期为4年。总理由国会任命。 行政区划 黑山共和国的自治区 摩拉卡河峡谷主条目:黑山行政区划 黑山共分为21区(opština)。 安德里耶维察(Andrijevica) 巴尔(Bar) 贝拉内(Berane) 比耶洛波列(Bijelo Polje) 布德瓦(Budva) 采蒂涅(Cetinje) 达尼洛夫格勒(Danilovgrad) 新海尔采格(Herceg Novi) 科拉欣(Kolašin) 科托尔(Kotor) 莫伊科瓦茨(Mojkovac) 尼克希奇(Nikšić) 普拉夫(Plav) 普卢日内(Plužine) 普列夫利亚(Pljevlja) 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罗扎伊(Rožaje) 沙夫尼克(Šavnik) 蒂瓦特(Tivat) 乌尔齐尼(Ulcinj) 扎布利亚克(Žabljak) 地理 主条目:黑山地理 黑山境内主要是山脉、丘陵,只有沿海地区为狭长的平原,其中西北部的科托尔湾(塞语:Boka Kotorska)为欧洲位置最靠南的峡湾(即狭长的海湾),该峡湾东岸有古城科托,现已列为世界遗产。 位于中北部的博博托夫库克山(Bobotov Kuk)为境内第一高峰,海拔2522米,附近的塔拉河(Tala or Tara?)有高达1300米的峡谷,该地亦已列为世界遗产。 经济 黑山目前的经济以服务业支撑。在2007年,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4%,制造业和农业则分别占17.6%和10%。该年国民生产总值有10.7%之升幅,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升幅有所放缓。 黑山之制造业主要是铝材、钢铁业,其次是农产品加工。 旅游业同时也是黑山之经济命脉。2007年约100万游客抵达黑山观光,带来4亿8千万欧元进账。 人口 人口共65万左右。黑山主要为黑山族以及塞尔维亚族,这两个民族的定义和界限并不清楚,每次统计时,两个民族的人口都会根据当时的政治气氛有较大的波动,同时还有人会同时认同两个民族。 黑山民族分布根据2003年统计: 黑山人:267,669(43.16%) 塞尔维亚人:198,414(31.99%) 波斯尼亚人:48,184(7.77%) 阿尔巴尼亚人:47,682(7.09%) 斯拉夫族穆斯林:24,625(3.97%) 克罗地亚人:6,811(1.10%) 罗姆人:2,601(0.42%) 黑山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全国人口有63%称自己的母语为“塞尔维亚语”,22%为“黑山语”。 黑山74%人口信奉东正教,属于塞尔维亚东正教会。1993年又建立了一个黑山东正教会,但信徒很少,而且并未得到其他东正教会的承认。18%的人口为穆斯林,其中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波斯尼亚人等。其中阿尔巴尼亚族主要居住在东部,在东部海港乌尔齐尼(Ulcinj)占多数。波斯尼亚族主要居住在北部。另外还有聚集在沿海地区(如科托尔湾 Gulf of Kotor)的天主教信徒。 著名人物 胡仙历-足球员 The thousand year history of the Montenegrin state begins in the 9th century with emergence of Duklja, a vassal state of Byzantium. In those formative years, Duklja was ruled by the Vojislavljevic dynasty. In 1042, at the end of his 25-year rule, King Vojislav won a decisive battle near Bar against Byzantium, and Duklja became independent. Duklja's power and prosperity reached their zenith under King Vojislav's son, King Mihailo (1046-81), and his son King Bodin (1081-1101).. From the 11th century, it started to be referred to as Zeta. It ended with its incorporation into Raska, and beginning with the Crnojevic dynasty, Zeta was more often referred to as Crna Gora or by the Venetian term monte negro. A sovereign principality since the Late Middle Ages, Montenegro saw its independence from the Ottoman Empire formally recognized in 1878. From 1918, it was a part of various incarnations of Yugoslavia. On the basis of a referendum held on 21 May 2006, Montenegro declared independence on 3 June. Montenegro is a memb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the Council of Europe and CEFTA. Montenegro is also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membership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NATO. Montenegro presented its official applicat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with the hopes of gaining EU candidate status by 2009, and applied for a Membership Action Plan on November 5, 2008, with the hopes it would be accepted in 2009.. Additionally, Montenegro is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Union for the Mediterranean upon its establishment in 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