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 丙申猴-世界- -欧洲- 奥地利 白俄罗斯 比利时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罗地亚 捷克 丹麦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匈牙利 冰岛 爱尔兰 意大利 拉脱维亚 卢森堡 荷兰 挪威 波兰 葡萄牙 爱沙尼亚 立陶宛 马耳他 罗马尼亚 俄罗斯 圣马力诺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安道尔 列支敦士登 摩纳哥 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 马其顿 摩尔多瓦 黑山 塞尔维亚 斯洛文尼亚 斯洛伐克 梵蒂冈 土耳其 乌克兰 英国 -南美洲- 阿根廷 玻利维亚 巴西 智利 哥伦比亚 圭亚那 巴拉圭 秘鲁 厄瓜多尔 苏里南 乌拉圭 委内瑞拉 -亚洲- 北亚 -中美洲- 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巴多斯 伯利兹 古巴 多米尼加共和国 萨尔瓦多 圣基茨和尼维斯 格林纳达 危地马拉 海地 洪都拉斯 牙买加 尼加拉瓜 波多黎各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多米尼克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美洲- -古阿拉伯大区- 埃及 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黎巴嫩 巴勒斯坦 沙特阿拉伯 叙利亚 伊朗 阿曼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北美洲- 加拿大 墨西哥 巴哈马 美国 -东亚- 中国 日本 朝鲜 蒙古 韩国 越南 -非洲- 阿尔及利亚 埃塞俄比亚 布基纳法索 科特迪瓦 科摩罗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吉布提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加蓬 冈比亚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莱索托 摩洛哥 贝宁 利比亚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毛里塔尼亚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博茨瓦纳 布隆迪 喀麦隆 佛得角 加纳 肯尼亚 利比里亚 马里 毛里求斯 卢旺达 刚果 塞内加尔 塞舌尔 南非 斯威士兰 中非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索马里 安哥拉 乍得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塞拉利昂 苏丹 乌干达 赞比亚 坦桑尼亚 多哥 突尼斯 津巴布韦 -东南亚- 文莱 缅甸 柬埔寨 东帝汶 印度尼西亚 老挝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新加坡 泰国 -南亚- 孟加拉国 印度 巴基斯坦 马尔代夫 尼泊尔 斯里兰卡 不丹 -中亚- 吉尔吉斯斯坦 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西亚- 阿富汗 巴林 塞浦路斯 格鲁吉亚 科威特 卡塔尔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也门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密克罗尼西亚 斐济 基里巴斯 马绍尔群岛 瑙鲁 新西兰 所罗门群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 西萨摩亚 汤加 帕劳 瓦努阿图 图瓦卢 << 上一年 下一年 >>
bǎikē :
lún lǐ guān niàn lún lǐ shì chù yú dào dé zuì dǐ xiàn de yī zhǒng rén yǔ rén zhī jiān de guān yú xìng 、
ài 、
yǐ jí pǔ biàn zì rán fǎ zé de xíng wéi guī fàn 。
zhè zhǒng xíng wéi guī fàn bù biàn míng wén guī dìng ,
ér shì yuē dìng sú chéng de ,
bìng qiě suí zhe dào dé biāo hànyīng :
lún lǐ guān niàn lún lǐ shì chù yú dào dé zuì dǐ xiàn de yī zhǒng rén yǔ rén zhī jiān de guān yú xìng 、
ài 、
yǐ jí pǔ biàn zì rán fǎ zé de xíng wéi guī fàn 。
zhè zhǒng xíng wéi guī fàn bù biàn míng wén guī dìng ,
ér shì yuē dìng sú chéng de ,
bìng qiě suí zhe dào dé biāo ethic moral principles system of moral behaviorhànfǎ : lún lǐ guān niàn lún lǐ shì chù yú dào dé zuì dǐ xiàn de yī zhǒng rén yǔ rén zhī jiān de guān yú xìng 、 ài 、 yǐ jí pǔ biàn zì rán fǎ zé de xíng wéi guī fàn 。 zhè zhǒng xíng wéi guī fàn bù biàn míng wén guī dìng , ér shì yuē dìng sú chéng de , bìng qiě suí zhe dào dé biāo ethic moral principles system of moral behavior éthique, morale
中國 >> 唐代 (618年 ~907年 )唐肅宗李亨 至德 元年 (756年 七月~758年 二月)至德(756年七月—758年二月)是唐肅宗的年號,共計3年。 至德期間稱年為載。(參看天寶)
756年至德元年 唐肅宗至德元年
唐玄宗李隆基 天寶 十五年 (742年 元月~756年 七月)天寶(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共計15年。 天寶三年正月朔改“年”為“載”。
756年天寶十五年 正月,安祿山稱帝於洛陽,國號燕。六月,叛軍陷潼關。玄宗奔蜀,至馬嵬驛,軍士嘩變,殺楊國忠,玄宗被迫縊殺楊貴妃。太子李亨走靈武。叛軍陷長安。七月,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 肅宗命各地置戒壇度僧尼籌集軍費
◎ 廣平王俶為天下兵馬元帥 ◎ 李光弼、郭子儀收兵入井陘 ◎ 哥舒翰被俘降敵 ◎ 張良娣佐肅宗 ◎ 田乾真說安祿山堅反心 ◎ 郭子儀、李光弼敗叛軍於嘉山 ◎ 李泌謁肅宗於靈武 ◎ 郎士元舉進士 ◎ 封演撰《封氏聞見記》 ◎ 李泌陳平叛之策 ◎ 賀蘭進明攻剋信都 ◎ 肅宗徵安西、河西兵赴行在 ◎ 常山諸將遣使勸信都太守烏承恩鎮常山 ◎ 回紇使者至彭原 ◎ 肅宗納李泌諫 ◎ 肅宗重用房琯 ◎ 安祿山叛軍大掠長安 ◎ 民心思唐 ◎ 李泌為元帥府行軍長史 ◎ 安祿山叛軍入長安 ◎ 元月1日 安祿山據洛陽稱大燕帝 ◎ 元月2日 許遠為睢陽太守兼防御使 ◎ 元月8日 顔杲卿兵敗,常山城陷,駡賊死 ◎ 元月9日 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 ◎ 元月10日 魯炅為南陽節度使,阻叛軍南侵 ◎ 二月史思明帥叛軍圍饒陽 ◎ 二月2日 李光弼敗史思明於常山,解饒陽之圍 ◎ 二月16日 張巡敗叛軍於雍丘 ◎ 三月3日 哥舒翰誣殺安思順 ◎ 三月29日 李萼說顔真卿拔魏郡 ◎ 四月9日 李光弼、郭子儀敗史思明於九門 ◎ 四月23日 來瑱為潁川太守 ◎ 五月張巡再敗叛軍於雍丘 ◎ 六月1日 王思禮勸哥舒翰誅楊國忠 ◎ 六月4日 哥舒翰兵敗靈寶,失守潼關 ◎ 六月9日 玄宗幸蜀 ◎ 六月14日 馬嵬驛兵變,諸楊伏誅 ◎ 六月15日 玄宗留太子亨討叛軍 ◎ 六月17日 玄宗以情動禁軍 ◎ 六月18日 玄宗至成都 ◎ 六月19日 太子亨欲奔朔方 ◎ 七月顔真卿遣使至靈武 ◎ 七月9日 太子亨至靈武 ◎ 七月10日 史思明陷九門、藁城 ◎ 七月12日 太子亨即位於靈武,改元至德 ◎ 七月15日 楊貴妃被迫自縊 ◎ 七月17日 孫孝哲屠長安 ◎ 七月22日 同羅、突厥擾長安,唐臣奔靈武 ◎ 八月第五琦為江淮租庸使 ◎ 八月1日 加郭子儀、李光弼同平章事 ◎ 八月12日 靈武使者至蜀,玄宗追認太子嗣位,自稱太上皇 ◎ 九月1日 史思明陷趙郡常山 ◎ 九月17日 肅宗藉兵蕃國 ◎ 十月第五琦作榷????法 ◎ 十月20日 房琯收京,敗於陳濤鈄 ◎ 十月22日 史思明陷河北諸郡 ◎ 十一月8日 回紇兵入援 ◎ 十二月於闐王帥兵入援 ◎ 十二月張巡、許遠敗叛將楊朝宗於寧陵 ◎ 十二月林邑國亂 ◎ 十二月25日 永王璘反
中國 >> 唐代 >> 渤海國 (698年 ~926年 )文王大欽茂 大興 十九年 (738年 ~794年 )大興(738年-794年)是渤海國文王大欽茂的年號,共計57年。 據閻萬章考證,大欽茂於大興三十七年(774年)改元寶歷,而非唐敬宗的寶歷年號。晚年(具體何年不詳)仍用大興年號。
中國 >> 唐代 >> 南詔 (738年 ~937年 )閣羅鳳 贊普鐘 五年 (752年 ~768年 )贊普鐘(752年-768年)是南詔閣羅鳳的年號,共計17年。是南詔的第一個年號,也是雲南改元的開始。“贊普鐘”一詞來源於藏語,意為“贊普之弟”,為吐蕃君主赤德祖贊賜予閣羅鳳的封號。
中國 >> 唐代 >> 党項 (564年 ~881年 )李仁祐 一百九十三年 李仁祐,是唐朝末年党項族人,原名拓跋仁祐,隨父親拓跋思恭為唐朝立功,賜姓李,死在李思恭的前頭,有子李彝昌。乾寧二年(895年),李思恭死後,其孫年幼,其弟李思諫代為定難節度使。
父: 拓跋思恭
子: 李彝昌
中國 >> 唐代 >> 吐蕃 (620年 ~842年 )赤鬆德贊 二年 (755年 ~797年 )赤鬆德贊(Chisong Dêzain, Khri-sRong lDe-bTsan,742年-797年),又譯“墀鬆得贊”、“乞黎蘇籠臘贊”,西藏吐蕃秋嘉王朝第三十七代贊普,在他任內,西藏國勢極盛,為藏傳佛教的重要人物。...
中國 >> 唐代 >> 於闐 (61年 ~1004年 ) 六百九十六年 於闐(又作於寘),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塞種。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
中國 >> 唐代 >> 回紇 (744年 ~846年 ) 十三年 回鶻,中亞古代民族名,亦稱“回紇”、“烏護”、“烏紇”、“韋紇”。回紇是唐朝早期的翻譯,而後回紇人要求更名為“回鶻”,取其意有“鶻隼”般的勇猛。...
世界 >> 公元 (前4000000年 ~現今 ) 七百五十六年 公元,又稱西元,是“公歷紀元”或“西歷紀元”的簡稱,以當時認定的耶穌生年(中國漢元始元年)為紀元元年。西元紀年早先在歐洲等基督教國傢采用,現在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