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坐蕭齋廢短筇,一春長在雨聲中。 野花留得春光在,無數青山玉雪叢。 高城石井下成池,對自初分混沌時。 雖小古今無涸溢,卻憐江海有盈虧。 自嘆忠腸皎日星,緻身無地老岩坰。 君今有策奏天子,要使讒邪縮項聽。 人生相遇若雲萍,聽唱陽關酒暫停。 夜雨挑燈今昨恨,秋風吹夢短長亭。 笑予衰鬢霜侵緑,喜子新功刃發硎。 欲當馬檛何以贈,江邊猶有柳條青。 交遊無數竟誰同,雅羨夫君氣似虹。 吾道久隨流俗弊,義居今風古人風。 端能縱目秦淮上,解逅論文楚水東。 歸去梅花開也未,江頭葉葉翦霜風。 當年心事幾綢繆,長記天西玉一鈎, 客裏近來嗟我倦,江邊得得送君遊。 讀書會有新功用,把酒聊尋舊倡酬。 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勞清夢繞蠃州。 昔日淮西今又東,為文怪似史遷公。 遠遊要是丈夫志,自足一枝真計窮。 論心有約未能遂,兩載江頭再語離。 縱乏靜銅沽一醉,臨風分袂可無詩。 聖世宗儒重設料,名公碩德總搜羅。 近年底事摧頽甚,士氣都比斬喪多。 憂世情詞常懇惻,喜君事業久研磨。 不纔但有山林興,洗耳專聽奏凱歌。 逼人富貴固駸駸,體國憂時一寸心, 符印處遷無曠歲,廟堂誰謂少知音。 民間利病搜求久,財計源流講究深。 飛輓恢恢有餘地,要知罷睏極於今。 纔難嘆息古猶今,使節雙持委寄深。 真主厲精思吏治,纍朝忠孝結人心。 激揚正賴扶風憲,欽恤惟存布德音。 吏稱民安兩無事,不妨丹扆獻規箴。 登亭每憶楚東時,把酒吟詩對落暈。 拭目正看黃鵠舉,回頭不奈白雲飛。 未應失計荒茅屋,正坐無錢買釣磯。 畝畝懷有常抱膝,論思惟日望公歸。 未成花柳種成堤,早有先聲到浙西。 待得已書馴雉績,不妨隱訪舊鸞棲。 堂前風入琴三弄,江上春歸雨一犂。 莫道催科能樣急,也分一念到群黎。 如今無復酒腸寬,十五年同一夢間。 歲月易從愁裏換,鬢毛多嚮別時斑。 諸公臺閣總皆着,獨我山林自愛閑。 見說西風欲回首,樽前重得話間關。 十載交遊一日如,高情多謝不相疏。 分攜幸不隔江海,得使常須訪起居。 折柳正當三日暮,泛舟深約九秋餘。 相期暇日吟我外,衹有公勤是薦書。 聽取閩山父老謠,屢曾遊戲試牛刀。 雙鳧澤國翩翩去,一鶚秋風漸漸高。 書至水忘千樹橘,政成須種滿城桃。 早歸宣室膺前席,莫漫江頭賦廣騷。 自從棲隱入山深,間闊真同金玉音。 已謂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園林。 暫違陶徑菊鬆面,喜動蘇堤梅柳心。 聞道專留薦賢牘,知音當在伯牙琴。 苦無多路旅程寬,正是江南緑打團。 欲濕徵衫梅雨細,不成客夢麥秋寒。 官閑詩可頻搜句,親近書宜月問安。 自笑無纔愧之子,明時君祿詎能幹。 不辭艱險涉江湖,素志惟期欲展舒。 平允外應無別法,坦夷中自有享衢。 雖雲天遠雁行近,未至風高魚素疏。 見說民淳須事簡,不妨宦學進工夫。 任官自古惟賢材,天子耳目寄外臺。 祥刑所擊切民命,可不於此欽恤哉。 猗嗟東南俗脆弱,獨有閩嶺高崔嵬。 山川風氣頗相等,挾剛負險不可摧。 自來岩𠔌多嘯聚,屢遺使者殮渠魁。 今幸田裏各安業,畢竟習俗懷陰猜。 侵陵矯虔或未免,獄論不平良善災。 民強官弱亦已久,往往州縣翻低回。 政須綉斧肅風采,坐使一方公道開。 秋霜凜烈懲其姦,撲滅不復然死灰。 陽和寬大布德意,撫摩窮睏如嬰孩。 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 於今八州復延頸,洗冤澤物須公來。 澄清本是平生志,從此四境無氛埃。 勿謂故園有鬆菊,長憶三徑荒莓苔。 琴書結束定何時,折贈新年梅一枝。 詩過釣臺天欲雪,春歸湖岸柳成絲。 交遊文社頓成闊,富貴帝鄉今可期。 小試活民醫國手,眼明諸老會相知。 憶昔吾先師,慷慨歌遠遊。 超忽凌入荒,咫尺視九州。 東將徵暘𠔌,挂衣扶桑頭。 西不畏羊腸,而以摧其輈。 南轅有遐眺,直指百粵陬。 北駕何所之,亦欲窮燕幽。 墮地弧矢志,壯歲無不酬。 肯學鄙丈夫,拘剪守一丘。 今日因送子,歌此臨清流。 江深不可極,負重萬斛舟。 慨然動高興,不作賈鬍留。 發足真自此,行矣萬裏修。 倘或跨疲蹇,路長殊可憂。 願言自努力,歲晚當遂謀。 江山有會意,寄書傳置郵。 人生何處不從容,旋嚮僧傢藉短筇。 那為孤芳窮僻遠,要留腳力上高峰。 悠然君之見,不與凡見同。 正似東籬下,山忽在眼中。 誰昔夜登閣,歌罷飲亦終。 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