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英国 United Kingdom 爱尔兰 Ireland 比利时 Belgium 荷兰 Netherlands 法国 France 西班牙 Spain 葡萄牙 Portugal 意大利 Italy 希腊 Greece 奥地利 Austria 匈牙利 Hungary 德国 Germany 瑞士 Switzerland 罗马尼亚 Romania 俄罗斯 Russia 波兰 Poland 克罗地亚 Croatia (Hrvatska) 捷克 Czech 芬兰 Finland 瑞典 Sweden 挪威 Norway 冰岛 Iceland 土耳其 Turkey 丹麦 Denmark 阿尔巴尼亚 Albania 爱沙尼亚 Republic of Estonia 安道尔 Andorra 白俄罗斯 Belarus 保加利亚 The Republic of Bulgari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梵蒂冈 Vatican City State (Holy See) 黑山 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拉脱维亚 Latvia 立陶宛 Republic of Lithuania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卢森堡 Luxembourg 马耳他 Republic of Malta 马其顿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摩尔多瓦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摩纳哥 Monaco 塞尔维亚 the Republic of Serbia 斯洛伐克 The Slovak Republic 斯洛文尼亚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圣马力诺 San Marino 乌克兰 Ukraine | ||||
愛爾蘭 Ireland
首都:都柏林 國家代碼: ie
| ||||
國名: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語:Poblacht na hÉireann或Éire;英語:Republic of Ireland;簡稱:Eire),全國草地遍布,有“緑島”之稱。
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愛爾蘭為北美通嚮歐洲的通道。愛爾蘭人屬於凱爾特人,是歐洲大陸第一代居民的子嗣。它有5000多年歷史,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國傢。 儘管愛爾蘭也有自己的語言-蓋爾語,但它卻是歐洲除英國之外唯一一個英語國傢。愛爾蘭共和國於1922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是個和平寧靜的國傢。愛爾蘭北部被稱為北愛爾蘭,至今仍屬於英國,因此愛爾蘭與電視新聞中經常出現的暴力衝突頻頻的北愛爾蘭是有所不同的。 國旗國徽 國旗:愛爾蘭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從左至右由緑、白、橙三個平行相等的竪長方形組成。緑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也象徵愛爾蘭的緑色寶島;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這一顔色還取意於奧倫治•拿騷宮的色彩,也表示尊貴和財富;白色象徵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間永久休戰、團结友愛,還象徵對光明、自由、民主與和平的追求。 國徽:愛爾蘭國徽為盾徽,天藍色的盾面上繪有金黃色的竪琴。藍色象徵大海和天空,竪琴為愛爾蘭人民喜愛的“天使之琴”。 國歌簡介 國歌:《士兵的歌》 歌詞:讓我們來唱個士兵的歌,大傢歡樂地應和,星星在我們的頭上閃爍,當我們圍着營火。等待着明天去作戰,大傢心裏焦急不安,就在靜靜的黑夜裏,我們高唱士兵的歌。我們士兵把生命獻給愛爾蘭,有些人來自海的那一邊。誓必獲自由,我們祖先的土地,不能庇護暴君和奴隸。今晚我們為了愛爾蘭,不管它是福還是禍;大炮怒吼,子彈呼嘯,我們高唱士兵的歌。 語言介紹 愛爾蘭語是愛爾蘭的第一官方語言;憲法承認英語是第二官方語言。作為愛爾蘭的第一官方語言,愛爾蘭語屬於凱爾特語係,與英格蘭語、蓋爾語、威爾士語和布列塔尼語關係密切。19世紀以前,大部分愛爾蘭人說愛爾蘭語,但到了19世紀末,能講愛爾蘭語的愛爾蘭人僅占總人口的15%了。公元12世紀,英國的入侵給凱爾特文化造成重創,英語傳入愛爾蘭,愛爾蘭作傢用英語進行創作則始於13世紀;愛爾蘭培育了許多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傢,其中有四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奬,他們是詩人葉芝、劇作傢肖伯納、劇作傢貝剋特和詩人希尼。還有19世紀唯美主義代表王爾德和代表意識流小說最高成就的作品《尤利西斯》的作者喬伊西。19世紀末,隨着民族文化復興及愛爾蘭的獨立,愛爾蘭語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恢復和展,現在約有35%的愛爾蘭人掌握愛爾蘭語。國傢積極鼓勵人民用愛爾蘭語,目前,愛爾蘭語是中小學的必修課,國傢愛爾蘭語委員會在全國推廣使用愛爾蘭語,建立了愛爾蘭語的電臺和電視臺,越來越多的學校衹用愛爾蘭語授課的。 國石國鳥 國鳥:蠣鷸(Eurasian Oystercatcher) 蠣鷸(Eurasian Oystercatcher)為鸛形目、蠣鷸科、蠣鷸屬,俗稱海喜鵲,拉丁文Haematopus ostralegus。分佈於歐洲至西伯利亞,南方越鼕,時一種部常見的季候鳥。其翅長270毫米,紅嘴長直而端鈍;小腿粉紅色,上背、頭及胸部黑色,下背及尾上覆羽白色,下體其餘部位白色;翼上黑色,沿次級飛羽的基部有白色寬帶;翼下白色並具狹窄的黑色後緣。平時喜歡棲息在海岸、沼澤、河口三角洲地區,大多數蠣鷸單個活動,有時結成小群在海灘上覓食軟體動物、甲殼類或蠕蟲。它們跑得很快,飛翔力較強,常站立在海濱低岩的頂部等待退潮;潮退後,在淤泥或沙中用嘴搜索食物。它們在海濱砂礫中築“陷穴狀”巢,每窩産卵2~4枚,卵呈橄欖黃帶灰色、帶褐黑色斑點。 國花國樹 國花:白三葉草(White clover) 白三葉草(White Clover)學名薩姆勞剋花(Trifolium repens),又名“白車軸草”,”白花苜蓿”。為雙子葉植物綱、豆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開花早、花期長、葉形美觀。植株低矮,匍匐性強,其側根、須根發達,生有大量根瘤,生長勢強,具有很強的侵占性;在頻繁修剪的情況下可保持草坪不衰敗,壽命一般在10年以上。其根部具有較強的分蘖能力和再生能力,保持着和豆科根瘤菌共生的特性,根係有固氮能力,衹在苗期根瘤菌尚未生成時,需要少量補充氮肥。白三葉草喜光及溫暖濕潤氣候,適於生長在年降雨量為800~1200毫米的地區,生長適宜溫度為16~25℃,耐寒、耐熱、耐蔭、耐踐踏,30%透光率即可正常生長,不耐幹旱和長期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酸性土壤中生長勢較好,尤喜富鈣質及腐殖質、粘質土壤,在鹼性土壤中生長勢較差。 當地居民 愛爾蘭人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大約90%以上的人是天主教徒,其它居民則信奉基督教新教等,許多其它宗教傳統也得以充分體現並受到尊重。愛爾蘭人宗教信仰自由與道德觀的選擇權已明確寫入愛爾蘭憲法,而且在最近的幾十年來,愛爾蘭的宗教、社會及政治兼容性得到普遍的體現與重視,因而在這方面它已成為一享有國際盛譽的國傢。其它宗教和教派有聖公分、新教各派、猶太教等。 愛爾蘭是個單一民族的國傢,全國98.7%的人是愛爾蘭人,另有3萬人是英格蘭人,蘇格蘭人約有5000人,猶太人約有4000人。 人口:4062235人(2006年7月)。大部為愛爾蘭人;居民95%信羅馬天主教。 年齡層結構: 0~14歲:20.9%(437903男/409774女) 15~64歲:67.6%(1373771男/1370452女) 65歲以上:11.6%(207859男/262476女)(2006年) 平均年齡: 總計:34歲 男性:33.2歲 女性34.8歲(2006年) 人口增長率:1.15%(2006年) 出生率(出生/一千人):14.5%(2006年) 死亡率(死亡/一千人):7.2%(2006年) 淨移民率(移民/一千人):4.7%(2006年) 性別比例: 出生:1.07女 15歲以下:1.07男/1女 15~64歲:1男/1女 65歲以上:0.79男/1女 總人口:0.99男/1女(2006年) 嬰兒死亡率(死亡/一千成活): 總計:5.31‰ 男性:5.82‰ 女性:4.76‰(2006年) 平均壽命: 總計:77.73歲 男性:75.11歲 女性80.52歲(2006年) 總生育率:1.86出生/1女性(2006年) 艾滋病成人感染率:01%(2001年) 艾滋病感染人數:2800(2001年) 艾滋病死亡人數:少於100人(2003年) 節日特産 節日:愛爾蘭的主要節日有1月1日新年,2月1日聖•布萊特日(Saint Bridget's Day),3月17日聖帕特裏剋節(即愛爾蘭國慶日),3月18日Sheelah's Day,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3月21日起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復活節,在復活節前的星期五是耶穌受難日,假期從星期五至星期一),6、8、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銀行假日,7月最後一個星期日Reek Sunday,11月1日萬聖節All Saints' Day,12月24日聖誕節前夜,12月25日聖誕節,12月26日聖史蒂芬節和12月31日狂歡節。 特産:愛爾蘭有兩種酒是非嘗不可的,一是已有700歷史的愛爾蘭威士忌(Irish Whiskey)和單一品味甜酒之冠的百利甜酒。愛爾蘭的威士忌拼法和英美不同,不是“Whisky”,而是“Whiskey”。當地人笑稱,多了一個“e”表示愛爾蘭的威士忌比英美的威士忌Excellent(更棒);而百利甜酒更是愛爾蘭極具創意的佳作,名列世界洋酒第十三位;另外,愛爾蘭還有很多種口味的手工巧剋力,是贈送親友的好禮品。愛爾蘭的其他特産還有華登峰水晶玻璃(Waterford Crystal)、愛爾蘭格子呢、愛爾蘭風笛、剋拉達戒指(CladdaghRing)、塔拉胸針(TaraBrooch)等,既可送給自己也可送與知己。 行政區劃 愛爾蘭共和國傳統上分為26個郡(英:County,不含北愛爾蘭六郡),其中都柏林郡已經分為3個郡和1個郡級市(英:County Borough),蒂珀雷裏郡分為南北2個郡,其它地區又設立了4個郡級市,所以實際上是34個郡級行政區: 卡洛郡(County Carlow,首府卡洛),卡文郡(County Cavan,首府卡文),剋萊爾郡(County Clare,首府恩尼斯),科剋郡(County Cork,首府科剋),科剋郡級市(Cork),多尼戈爾郡(County Donegal,首府多尼戈爾),都柏林郡(County Dublin,首府都柏林),都柏林郡級市(Dublin City),鄧萊裏-拉斯當(Dun Laoghaire-Rathdown),菲高(Fingal),南都柏林(South Dublin),高威郡(戈爾韋郡)(County Galway,首府高威(戈爾韋)),高威郡級市(Galway),凱裏郡(County Kerry,首府凱裏),基爾代爾郡(County Kildare,首府基爾代爾),基爾肯尼郡(County Kilkenny,首府基爾肯尼),萊伊什郡(County Laois,首府萊伊什(嶗斯)港),利特裏姆郡(County Leitrim,首府利特裏姆),利默裏剋郡(County Limerick),利默裏剋郡級市(Limerick),朗福德郡(County Longford,首府朗福德),勞斯郡(County Louth,首府敦達剋),梅奧郡(County Mayo,首府卡斯特勒哈),米斯郡(County Meath,首府那灣),莫納亨郡(County Monaghan,首府莫奈根),奧法利郡(County Offaly,首府奧法利),羅斯康芒郡(County Roscommon,首府羅斯康芒),斯萊戈郡(County Sligo,首府斯萊戈),蒂珀雷裏郡(County Tipperary)北蒂珀雷裏(North Tipperary,首府尼納),南蒂珀雷裏(South Tipperary,首府剋郎莫爾),沃特福德郡(County Waterford),沃特福德郡級市(Waterford),韋斯特米斯郡(County Westmeath,首府穆林嘎),韋剋斯福德郡(County Wexford,首府韋剋斯福德),威剋洛郡(County Wicklow,首府威剋洛)。 此外,阿馬(Armagh)、安特裏姆(Antrim)、德裏(Derry)、唐(Down)、泰隆(Tyrone)、弗馬納(Fermanagh)6個郡屬於北愛爾蘭。1921年12月6日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後,北部6郡仍歸英國;1937年愛爾蘭宣佈“自由邦”為共和國,1948年12月21日脫離英聯邦成為現在的愛爾蘭共和國。 自然地理 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的中南部,西瀕大西洋,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接壤,東隔愛爾蘭海與英國相望,海岸綫長3169公裏,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為高地;最長的河流香儂河長約370公裏,最大的湖泊為科裏布湖。愛爾蘭島是不列顛群島最大的島嶼之一,它南北長475公裏,東西寬275公裏,全島面積為8.4萬平方公裏,其中5/6的面積屬於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國土由中部平原和環列四周的濱海山構成,形似一個邊緣陡峭的盆地,南北高中間低;中部平原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拔30~120米,間有海拔200~300米的低丘,這一地區被茂盛的森林覆蓋,緑地遍野,是理想的草原牧場。東部和北部山脈海拔700~900米,南部山脈在海拔700~1000米之間;西南沿海懸崖陡峭、怪石嶙峋。山中多洞穴、暗流;濱海山地久經侵蝕,山體為寬𠔌分割,有利於內地與沿海之間的交通。愛爾蘭的海岸綫長達3000多公裏,其東部海岸比較平直,缺乏天然良港;西部與南部的海岸綫犬牙交錯,綿延起伏、極富變化。 地理位置:歐洲西部,位於北大西洋愛爾蘭島上,英國島西邊。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相連,東隔愛爾蘭海與聖喬治海峽和大不列顛島相望,西臨大西洋。 地理坐標:北緯53度/西經8度 總面積:70280平方公裏(占愛爾蘭島的84%) 土地分佈面積:68890平方公裏 水分佈面積:1390平方公裏 面積比較:比重慶市小一些,比寧夏回族自治區大一些。 國土邊界綫:總計360公裏。接壤國傢:英國,360公裏。 海岸綫:1448公裏 海洋主權:領海,12海裏;專署捕魚區,200海裏 氣候:氣候溫和濕潤,為典型海洋性氣候,受北大西洋氣候影響。四季區別不明顯。年平均氣溫在0℃到20℃之間。長年多雨,晴朗天氣約占全年1/5時間。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以及大西洋盛行西南風的作用,愛爾蘭氣候平穩,全國氣溫基本一致。鼕季4攝氏度-7攝氏度,夏季14攝氏度-16攝氏度。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 地理: 愛爾蘭為島國,位於歐洲大陸的西北海岸。面積70,282平方公裏,緑蔭遍布,河流縱橫。 地形:全島被小型丘陵環繞,中部相對較低,是河、湖縱橫的低地。部亦多湖泊。河流以香農河最長,餘皆短小。全島被東西走嚮的利菲河分割為南北兩部分。西卡朗圖厄爾山是全國最高點(海拔1,041米)。大西洋沿岸港灣麯折深切,多良港。東岸較平直。 極製點:最高點為Carrauntoohil山,1041米;最低點為大西洋,0米。 自然資源:天然氣,泥煤,銅,鉛,石墨,鋅,銀,重晶石,石膏,石灰石,白雲石。 土地應用比例: 耕地:16.82% 永久耕種土地:0.03% 其他:83.15%(2005年) 現環境問題:水污染,特別是湖泊,問題來自農業廢品 人文地理 國籍:愛爾蘭籍 文化體:凱爾特人,英國人 宗教:羅馬天主教88.4%,愛爾蘭教會(愛爾蘭聖公會,為基督教新教的一派)3%,其他基督教1.6%,未表明2%,無信仰3.5%(2002年) 語言:英語(官方)為通用語言。愛爾蘭語(官方)(或稱凱爾特語)衹有少數人使用,西海岸地區為多。 文化層: 定義:15歲以上,可讀可寫。 總人口:99% 男性:99% 女性:99%(2003年) 國名: 通用全稱:愛爾蘭共和國 通用簡稱:愛爾蘭 地方全稱:Poblacht na hÉireann 地方簡稱:Eire 政府體製:議會共和製(議會民主) 首都:都柏林(Dublin) 獨立日:1921年12月6日(以《英愛條約》從英國脫離) 國慶日:3月17日(聖帕特裏剋日) 法定假日:3月17日,Saint Patrick's Day,聖巴特裏剋節,每年3月17日,美國和愛爾蘭的基督教徒紀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聖帕特裏剋。 憲法:於1937年6月14日經議會通過,同年7月1日經全民公投被采用,同年12月29日生效。 法律係統:基於英國習慣法,以本土習俗充分改良;立法司法審查於最高法院執行;沒有加納強製性聯合國國際法院權限。 選舉權:18歲以上全體公民 執政機構 總統:Mary McAleese(瑪麗·麥卡利斯)(自1997年11月11日) 總理:Bertie Ahern(伯蒂·埃亨)(自1997年6月26日) 內閣:由總統和上任提名 選舉:總統由每七年一次的全民公投選舉産生。 愛爾蘭國會(Oireachtas)為兩院製,分為愛爾蘭上議院(Seanad Éireann)和愛爾蘭下議院(Dáil Éireann)。上議院實權很小,由60名議員組成,其中11名由總理提名,3名由愛爾蘭國立大學畢業生選出,3名由都柏林大學畢業生選出,43名從五個特殊職業領域(文化、農漁、勞工、工商、社會)選出。下議院實權較大,由166名議員組成,每個選區選出三到五名代表,選舉按比例代表製用單一可轉換票 (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係統進行。按照愛爾蘭憲法(Bunreacht na hÉireann),議會選舉至少每7年舉行一次,具體間隔通過立法决定。現今議會選舉間隔為5年一次。 憲法規定內閣人數不超過15人,其中上議院議員不得超過2人,同時總理、副總理(Tánaiste)、財政部長必須是下議院議員。愛爾蘭執政黨現為總理伯蒂·埃亨(Bertie Ahern)所領導的愛爾蘭共和黨(Fianna Fáil)和副總理瑪麗·哈尼(Mary Harney)所領導的愛爾蘭進步民主黨。主要在野黨為愛爾蘭統一黨(Fine Gael)和愛爾蘭工黨。其他小黨如新芬黨(Sinn Féin)和愛爾蘭緑黨也持有下議院席位。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 政黨與黨魁:愛爾蘭共和黨(Fianna Fail,黨魁Bertie AHERN);愛爾蘭統一黨(Fine Gael,黨魁Enda KENNY);緑黨(Green Party,黨魁Trevor SARGENT);勞動黨(Labor Party,黨魁Pat RABITTE);愛爾蘭革命民主黨(Progressive Democrats,黨魁Mary HARNEY);新芬黨(Sinn Fein,黨魁Gerry ADAMS);社會黨(Socialist Party,黨魁Joe HIGGINS);工人黨(The Workers' Party,黨魁Sean GARLAND) 外交:奉行中立政策,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1999年12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但重申無意加入北約。 重視發展同英美及歐盟的關係。重視聯合國的作用,積極參加維和行動。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但現在愛爾蘭香儂機場被愛爾蘭政府提供給美軍,做為美軍在歐洲的軍事補給基地。這一做法有違愛爾蘭政府的中立政策,因此經常有愛爾蘭本地人示威遊行,抗議將香儂機場提供給美軍,但毫無效果。(2006年8月)] 與中國關係:1979年6月22日,愛爾蘭與中國建交。1998年9月,愛爾蘭總理埃亨訪問中國。2001年9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應邀訪問愛爾蘭。2003年10月,愛爾蘭總統麥卡利斯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4年5月,溫傢寶總理對愛爾蘭進行正式訪問。2005年1月,愛爾蘭總理埃亨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中愛兩國2002年貿易額達到14.6億美元,2003年貿易增幅高達60.5%,貿易額超過23億美元。 經濟 經濟概況:愛爾蘭是一個在1995~2004間,每年以7%的平均增長速度發展起來的,小而現代的,依賴貿易的經濟體係。 農業曾是愛爾蘭最重要的部分,但現在已經逐漸被生産業和服務行業所壓縮了重要性。生産業占據了46%的GDP,有80%出口,和29%勞動力。儘管出口確保了愛爾蘭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經濟還同樣收益於消費、建築、和經濟投資。人均GDP高於10%,盡次於第一位的盧森堡。在過去十年裏,愛爾蘭政府執行了一係列的國傢經濟計劃,以調整公市價格和通貨膨脹,減少政府開銷,增加勞動力技術,和促進外企投資。愛爾蘭和另外11個歐洲成員國於2002年1月1日加入歐元貨幣的流通。 愛爾蘭與中國的貿易種類十分之多,兩國在教育互動上尤其有很大的交流。中國人自2000年起,給愛爾蘭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勞動力、消費、通信、餐飲、教育、文化等等。大數量的中國人甚至帶動了愛爾蘭網絡寬帶的普及。2003年一年,愛爾蘭單從中國人收取學費,便達到了上億歐元。 全國土地四分之三為草地和牧場,主要飼養牛、豬、羊。畜産品約占全部輸出的半數,以牛肉和乳品為主,活牛出口居世界前列,主要運往英國。農作物以大麥、小麥、馬鈴薯、甜菜等較重要,糧食不能自給。旅遊業收入僅次於農牧業,每年旅客達170萬人。六十年代起,工業發展較快,有紡織、機械、化學、肉類等食品加工、飲料(啤酒)、煙草等。1973年加入西歐共同市場,對英國以外諸國貿易正逐步增加。進口化學品、肥料、機械、電器、車輛及零件、紡織品、油類、𠔌物等。 GDP(購買力平價):$1646億(2005年) GDP(官方兌換率):$1884億(2005年) GDP(實際增長率):4.7%(2005年) GDP(人均):$41000(2005年) GDP(部門): 農業:5% 生産業:46% 服務行業:49%(2002年) 勞動力:203萬(2005年) 勞動力(職業): 農業:8% 工業:29% 服務業:64%(2002年) 失業率:4.3%(2005年) 貧睏人口:10%(1997年) 家庭收入或消費所占的百分比: 最低10 % : 2 % 最高的10 % : 27.3 % ( 1997年) 分配家庭收入-基尼指數: 35.9 (1996年) 通貨膨脹率(消費物價指數) 2.4 % ( 2005年) 投資(總固定) 27 %的國內生産總值( 2005年) 預算: 收入: 0.46億元 支出: 0.4億美元;包括基本建設支出0.5億元(2005年) 國傢政要:總統瑪麗·麥卡利斯 (Mary Mcaleese),1997年10月當選,11月宣誓就職;總理伯蒂·埃亨 (Bertie Ahern),1997年6月任職。 自然地理:面積70282平方公裏。位於歐洲西部的愛爾蘭島中南部。西瀕大西洋,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接壤,東隔愛爾蘭海與英國相望。海岸綫長3169公裏。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為高地。最長的河流香農河長約370公裏。最大的湖泊為科裏布湖(168平方公裏)。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愛爾蘭素有“翡翠島國”之稱。 簡史 公元前3000年歐洲大陸移民開始定居愛爾蘭島。公元432年,聖帕特裏剋到此傳播基督教及羅馬文化。12世紀進入封建社會。1169年遭英國入侵。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確立對愛的統治權。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1800年 簽訂愛英同盟條約,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被英國完全吞併。1845年~1849年發生愛爾蘭饑荒,大約有100萬愛爾蘭人不是餓死,便是病死。還有100萬人逃到英格蘭、北美或澳大拉西亞(一般指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諸島棗譯註)。這200萬人衹占1845年愛爾蘭人口的四分之一。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隨着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英國政府同愛爾蘭於1921年12月簽訂了英愛條約,允許愛南部26個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部6郡(現北愛爾蘭)仍歸英國。1937年,愛爾蘭憲法宣佈“自由邦”為共和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1948年12月21日,愛爾蘭議會通過法律,宣佈脫離英聯邦。1949年4月18日,英承認愛獨立,但拒絶歸還北部6郡。愛爾蘭獨立後,愛爾蘭歷屆政府均把實現南北愛爾蘭統一作為既定政策。2005年9月,國際獨立委員會宣佈,愛爾蘭共和軍已完全解除武裝,加入和平進程。 愛爾蘭於1949年4月宣佈成立共和國之後,自動退出了英聯邦。(英聯邦於1950年纔更改規則,允許印度以共和國的身份留在英聯邦之內。)雖然愛爾蘭並沒有重新申請加入英聯邦,但是它保留了許多成員國的權利,如:愛爾蘭公民在英國享有所有英國公民權利,包括參選英國國內選舉和參加英國軍隊的權利。 政治 現行憲法於1937年6月14日經議會通過,同年12月29日生效,後修改過10次。憲法規定:愛爾蘭國體為共和國,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産生,任期七年,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任命內閣總理及部長,並任軍隊統帥。議會由總統和參衆兩院組成。 鉛鋅礦儲量豐富,是歐洲最大的鉛鋅生産國。泥煤分佈占全國面積的13%。天然氣儲量估計為382億立方米。所需能源的70%依靠進口。 有“愛爾蘭文化使者”之稱的大型舞劇《大河之舞》融合了愛爾蘭舞、踢踏舞、俄羅斯民間舞蹈和西班牙弗拉明戈等多種舞蹈形式 工業主要有電子、電信、化工、製藥、機械製造、采礦、紡織、製衣、皮革、造紙、印刷、食品加工、煙草、木材加工等部門。近年來,化工、電子工程、計算機軟件産業等突飛猛進,傳統的服裝、製鞋及皮革業所占比重明顯下降。 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傢畜及其産品約占農業總産值的77.5%以上。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燕麥、馬鈴薯、甜菜等。耕地和林地面積占整個陸地面積的75%。農業人口12萬,占整個勞動力的比例為7%。 2003年12月6日,在海南三亞市舉行的第53屆世界小姐總决賽上,“愛爾蘭小姐”羅莎娜·戴維森以其美麗、機敏的回答和優雅的風範榮膺“世界小姐”桂冠. 旅遊業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多年來一直穩步發展。著名旅遊點有西部湖區、沿海風景區等。 新聞出版:有全國性日報8種。此外還有5種星期日報及許多周報、月報和雜志,地方性報紙90餘種。主要報刊有《愛爾蘭時報》、《愛爾蘭獨立報》、《愛爾蘭先驅晚報》和《觀察者報》。愛無官方通訊社。國營的愛爾蘭廣播電視總臺於1926年成立並開始廣播。1961年開始播放電視節目。用英語播音。全年廣播時間超過9500。另有愛爾蘭語廣播電臺。 文化 愛爾蘭文化源於凱爾特文化,主要由文學、音樂、舞蹈及體育傳統構成。 愛爾蘭語屬於凱爾特語族,與同語族的蘇格蘭蓋爾語、威爾士語密切相關,至今還有不少相通之處。早期的愛爾蘭歷史以文學形式出現,主要以“詩”賦“史”,亦英雄傳奇史詩為主。公元5世紀,基督教傳入愛爾蘭。中世紀初,愛爾蘭沒有經受那場摧毀羅馬帝國戰爭的侵擾,一直是一個與外界隔絶的基督教學習中心。6-11世紀,當歐洲大陸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愛爾蘭教士在歐洲各地建立了宗教學習中心,因此愛爾蘭被譽為“學者之島、科學家之島”。 公元12世紀,英國的入侵給凱爾特文化造成重創。直到19世紀初,愛爾蘭語還是大多數居民使用的語言,但到了19世紀末,能講愛爾蘭語的愛爾蘭人僅占總人口的15%。 12 世紀英語傳入愛爾蘭,愛爾蘭作傢用英語進行創作則始於13世紀。愛爾蘭培育了許多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傢,其中有四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奬,他們是:詩人葉芝(1923年)、劇作傢肖伯納(1925年)、劇作傢貝剋特(1969年,代表作《等待戈多》)和詩人希尼(1994年)。還有19世紀唯美主義代表王爾德和代表意識流小說最高成就的作品《尤利西斯》的作者喬伊西。 19世紀末,隨着民族文化復興及愛爾蘭的獨立,愛爾蘭語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恢復和展。現在約有35%的愛爾蘭人掌握愛爾蘭語。目前,愛爾蘭語是中小學的必修課。國傢愛爾蘭語委員會在全國推廣使用愛爾蘭語,建立了愛爾蘭語的電臺和電視臺。 音樂在愛爾蘭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竪琴是愛爾蘭典型的傳統樂器,其造型被選作為愛國徽標志,昭示了音樂在愛爾蘭所占據的極為重要的地位。 愛爾蘭麯棍球(hurling)是一種獨特的傳統運動,其歷史可追溯到基督教傳入愛爾蘭(公元5世紀)之前,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草地運動。 愛爾蘭的河舞熱情奔放,旋律優美,節奏極其鮮明而富於變化,集愛爾蘭傳統音樂、歌麯、舞蹈的精華於一身,體現了現代愛爾蘭的精神風貌,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廣泛好評,是愛爾蘭文化的優秀代表。 交通狀況 愛爾蘭的公衆交通係統既安全又效率高,也比較經濟。公汽、長途汽車和火車是愛爾蘭最普通的公交方式,其業務主要是由國營集團公司經營;鐵路通及除西北地區外的全境,高速公路發展極為緩慢;國內無水運;國內航運業較為發達,而且效率高、價格適中。 航空:愛爾蘭國傢太小,飛機旅行不被推薦,除都柏林、科剋、香儂和貝爾法斯特4大機場外,還有許多地區機場;這些機場均有至倫敦的定期航班(1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許多機場還有直飛其它歐洲城市的航班,大多數主要歐洲城市均可在2小時內乘飛機抵達。 鐵路:由於發達程度不夠,愛爾蘭鐵路係統檔次與歐洲其它發達國傢相差甚遠,除都柏林市運營軌綫外,愛爾蘭無任何電氣化鐵路,並且沒有免費列車時刻表提供;愛爾蘭鐵路不為所有年輕人和老人提供任何優惠,提前預定車票沒有優惠,車票必須在上車前買,沒票是不可能上車的;愛爾蘭鐵路為學生將近對折,但是衹有學生卡是不行的,必須先花錢加蓋Travel Stamp,每年一換更換一次。愛爾蘭沒有高速列車,最豪華的綫路名為Enterprise,運行於Dublin與Belfast之間,與英國北愛鐵路局聯運,速度最高為90公裏/小時,普通城際車Intercity皆為紅色車箱,票價不高。 公路:愛爾蘭擁有一個非常發達的公路網,按照政府的國傢發展計劃它還將吸收更多的投資。公共汽車和鐵路運輸係統由國有公司“愛爾蘭交通中心係統”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愛爾蘭的長途汽車係統較鐵路係統完善,票價總是比火車低,但慢許多;對學生雖然打折,但同樣要求買Travel Stamp。 水運:愛爾蘭主要的商業港口有都柏林、科剋、利默裏剋、格林諾爾、羅斯萊爾、當勞蓋爾、高威和沃特福德;從這裏有定期的渡船載客到英國和法國。 飲食文化 愛爾蘭的傳統飲食與英國很相似,家庭飲食以馬鈴薯、蔬菜、牛肉類為主,面包是愛爾蘭人的主食之一。馬鈴薯的烹飪方法豐富,蔬菜的烹飪方式以水煮為主。由於都柏林靠近海邊,故有很多新鮮的海鮮食品,海鮮類料理也很多。愛爾蘭在傳統飲食的基礎上引進了法國、意大利等其它國傢的飲食方式,愛爾蘭菜不油膩,很清淡.一般正餐為土豆、肉類(羊肉、豬肉、雞)或魚、一或兩樣蔬菜(鬍羅卜、芹菜、元白菜、洋蔥、辣椒、黃瓜、蘑菇都是時令蔬菜),或生吃(色拉)或水煮;另外,愛爾蘭人愛吃奶製品、雞蛋、奶酪、牛奶、酸奶、水果等。 愛爾蘭人平時習慣吃英式西餐,用餐習慣使用刀叉,他們特別喜歡吃清燉菜餚,尤為營養價值高的菜品,更為他們所偏愛;樂於喝清湯,喜歡在餐桌上配備多種調味品;同時,他們對中國的蘇菜、粵菜也很喜歡。愛爾蘭人招待朋友的茶會頗為講究,當友人來訪坐定後,先讓客人一杯接一杯地飲愛爾蘭特有的黑啤酒(幾內斯),然後,主人才肯端上茶或咖啡等及其它的方便食品。 娛樂項目 社會生活是愛爾蘭生活非常重要組成部分,而都柏林作為國際化的大都會在這方面有着自己獨特的魅力。作為一個衹有100萬人口的城市,都柏林擁有800多間酒吧,人們經常聚集在酒吧裏、飯店裏、伴着音樂談笑風生,盡享人生快樂。都柏林有很多娛樂方式:戲院、電影院、藝術及歷史博物館,現場音樂娛樂活動隨處可見;如果你有興趣,在很多地方還可以欣賞到現場的搖滾樂表演。同時,愛爾蘭的釣魚、高爾夫球、航海及登山等體育運動也非常出名。 軍事 奉行中立政策,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1999年12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但重申無意加入北約。重視發展同英美及歐盟的關係。重視聯合國的作用,積極參加維和行動。 外交 愛爾蘭奉行中立政策,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1999年12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1979年6月22日愛爾蘭與中國建交,並於1998年9月、2003年10月和2005年1月分別三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Descent Further information: Genetic history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Settlement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During the past 9,000 years of inhabitation, Ireland has witnessed many different peoples arrive on its shores. Legendary early arrivals included the Nemedians, the Fomorians, the Firbolgs, and the Tuatha Dé Danann, though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Firbolgs, they are now treated as mythical rather than actual human incursions. The ancient peoples of Ireland—such as the creators of the Ceide Fields and Newgrange—are almost unknown. Neither their languages nor terms they used to describe themselves have survived. As late as the middle centuries of the 1st millennium AD the inhabitants of Ireland did not appear to have a collective name for themselves. Ireland itself was known by a number of different names, including Banba, Scotia, Fódla, Ériu by the islanders, Hibernia and Scotia to the Romans, and Ierne to the Greeks. Likewise, the terms for people from Ireland—all from Roman sources—in the late Roman era were varied. They included Attacotti, Scoti, and Gael. This last word, derived from the Welsh gwyddel (meaning raiders), was eventually adopted by the Irish for themselves. However, as a term it is on a par with Viking, as it describes an activity (raiding, piracy) and its proponents, not their actual ethnic affiliations. The term Irish and Ireland is derived from the Érainn, a people who once lived in what is now central and south Munster. Possibly their proximity to overseas trade with western Britain, Gaul and Hispania led to the name of this one people to be applied to the whole island and its inhabitants. A variety of historical ethnic groups have inhabited the island, including the Airgialla, Fir Ol nEchmacht, Delbhna, Fir Bolg, Érainn, Eóganachta, Mairtine, Conmaicne, Soghain and Ulaid. One legend states that the Irish were descended from Míl Espáine (coined Milesius, from Latin "Miles Hispaniae", meaning "Soldier of Hispania"). The character is almost certainly a mere personification of a supposed migration by a group or groups from Hispania to Ireland. This legend is the source of the term "Milesian" in reference to the Irish. If this invasion was as large as the mythology would suggest, it would account for the genetic similarity of the Northern Iberian populations and the Irish. It is thought that the Basque Country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served as a refuge for palaeolithic humans during the last major glaciation when environments further north were too cold and dry for continuous habitation. When the climate warmed into the present interglacial, populations would have rapidly spread north along the west European coast. Genetically, in terms of Y-chromosomes and Mt-DNA, inhabitants of Britain and Irel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sques, reflecting their common origin in this refugial area. Basques, along with Irish, show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the Y-chromosome DNA haplogroup R1b in Western Europe; some 95% of native Basque men have this haplogroup. The rest is mainly I and a minimal presence of E3b. The Y-chromosome and MtDNA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ques and people of Ireland and Wales is of equal ratios than to neighbouring areas of Spain, where similar ethnically "Spanish" people now live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Basques, although this genetic relationship is also very strong among Basques and other Spaniards. In fact, as Stephen Oppenheimer has stated in The Origins of the British (2006), although Basques have been more isolated than other Iberians, they are a population representative of south western Europe. As to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Basques, Iberians and Britons, he also states (pages 375 and 378): By far the majority of male gene types in the British Isles derive from Iberia (modern Spain and Portugal), ranging from a low of 59% in Fakenham, Norfolk to highs of 96% in Llangefni, north Wales and 93% Castlerea, Ireland. On average only 30% of gene types in England derive from north-west Europe. Even without dating the earlier waves of north-west European immigration, this invalidates the Anglo-Saxon wipeout theory... ...75-95% of British and Irish (genetic) matches derive from Iberia...Ireland, coastal Wales, and central and west-coast Scotland are almost entirely made up from Iberian founders, while the rest of the non-English parts of the Britain and Ireland have similarly high rates. England has rather lower rates of Iberian types with marked heterogeneity, but no English sample has less than 58% of Iberian samples... Brian Sykes, in the book based on his genetic research, Blood of the Isles (2006) comes to similar conclusions. Some quotations from the book follow (note that Sykes uses the terms "Celts" and "Picts" to designate the pre-Roman inhabitants of the Isles who spoke Celtic languages and is not referring to the people known as Celts in central Europe). “ [T]he presence of large numbers of Jasmine’s Oceanic clan ... says to me that there was a very large-scale movement along the Atlantic seaboard north from Iberia, beginning as far back as the early Neolithic and perhaps even before that. ,,,The mere presence of Oceanic Jasmines indicates that this was most definitely a family based settlement rather thatn the sort of male-led invasions of later millennia. ” “ The 'Celts' of Ireland and the Western Isles are not, as far as I can see from the genetic evidence, related to the Celts who spread south and east to Italy, Greece and Turkey from the heartlands of Hallstadt and La Tene...during the first millennium BC...The genetic evidence shows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Irish Celts, on both the male and female side, did arrive from Iberia at or about the same time as farming reached the Isles. (...) The connection to Spain is also there in the myth of Brutus.... This too may be the faint echo of the same origin myth as the Milesian Irish and the connection to Iberia is almost as strong in the British regions as it is in Ireland. (...) They [the Picts] are from the same mixture of Iberian and European Mesolithic ancestry that forms the Pictish/Celtic substructure of the Isles. ” “ Here again, the strongest signal is a Celtic one, in the form of the clan of Oisin, which dominates the scene all over the Isles. The predominance in every part of the Isles of the Atlantischromosome (the most frequent in the Oisin clan), with its strong affinities to Iberia, along with other matches and the evidence from the maternal side convinces me that it is from this direction that we must look for the origin of Oisin and the great majority of our Y-chromosomes...I can find no evidence at all of a large-scale arrival from the heartland of the Celts of central Europe amongst the paternic genetic ancestry of the Isles... can ” The Vikings founded many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wns in Ireland, including Dublin and Cork (earlier native settlements on these sites did not approach the urban nature of the subsequent Norse trading ports), and a hybrid Irish-Norse trading jargon developed called 'Gic-goc.' 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s brought Welsh, Flemish, Normans, Anglo-Saxons and Bretons, most of whom became assimilated into Irish culture and polity by the 15th century, particularly the Welsh-Normans who settled into the Pale area due to the close proximity of Ireland to Wales. The late medieval era saw Scottish gallowglass families of mixed Gaelic-Norse-Pict descent settle, mainly in the north; due to similariti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y too were assimilated. The Plantations of Ireland and in particular the Plantation of Ulster in the 17th century introduced great numbers of Scottish, English as well as French Huguenots as colonists. Despite these divergent backgrounds most of their descendants consider themselves Irish—even where they are aware of such ancestry—mainly due to their lengthy presence in Ireland. Historically, religion, politics and ethnicity became intertwined in Ireland. Four polls taken between 1989 and 1994 revealed that when asked to state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over 79% of Northern Ireland Protestants replied "British" or "Ulster" with 3% or less replying "Irish", while over 60% of Northern Ireland Catholics replied "Irish" with 13% or less replying "British" or "Ulster". A survey in 1999 showed that 72% of Northern Ireland Protestants considered themselves "British" and 2% "Irish", with 68% of Northern Ireland Catholics considering themselves "Irish" and 9% "British". The survey also revealed that 78% of Protestants and 48% of all respondents felt "Strongly British", while 77% of Catholics and 35% of all respondents felt "Strongly Irish". 51% of Protestants and 33% of all respondents felt "Not at all Irish", while 62% of Catholics and 28% of all respondents felt "Not at all Brit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