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錶
郭沫若 Guo MoRuo斯塔夫理阿諾斯 L. S. Stavrianos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夏承燾 Xia Chengdao周天遊 Zhou Tianyou方詩銘 Fang Shiming
陳尚君 Chen Shangjun吳則虞 Wu Zeyu趙超 Zhao Chao
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錢穆 Qian Mu柏楊 Bai Yang
葛劍雄 Ge Jianxiong嶽南 Yue Na顧誠 Gu Cheng
易中天 Yi Zhongtian周膺 Zhou Ying屈維英 Qu Weiying
張鳴 Zhang Ming林語堂 Lin Yutang趙柏田 Zhao Baitian
吳晗 Wu Han朱岩 Zhu Yan孫立群 Sun Liqun
趙焰 Zhao Yan張研 Zhang Yan二月河 Eryuehe
張建偉 Zhang Jianwei張笑天 Zhang Xiaotian陳汝衡 Chen Ruheng
王利器 Wang Liqi馬非百 Ma Feibai朱謙之 Zhu Qianzhi
楊伯峻 Yang Bajun王明 Wang Ming馬敘倫 Ma Xulun
道源法師 Dao Yuanfashi袁珂 Yuan Ke辛元歐 Xin Yuanou
陶希聖 Tao Xisheng劉鳳舞 Liu Fengwu周汝昌 Zhou Ruchang
俞平伯 Yu Pingba劉心武 Liu Xinwu賈平凹 Gu Pingao
張愛玲 Zhang Ailing鬍文彬 Hu Wenbin李劼 Li Jie
吳淡如 Wu Danru唐明文 Tang Mingwen聶鑫森 Nie Xinsen
黃霖 Huang Lin傅光明 Fu Guangming馬瑞芳 Ma Ruifang
張海鷗 Zhang Haiou餘秋雨 Yu Qiuyu馬未都 Ma Weidou
於丹 Yu Dan紀連海 Ji Lianhai王立群 Wang Liqun
郭沫若 Guo MoRuo
作者  (1892年十一月16日1978年六月12日)
名: 郭開貞
出生地: 四川樂山沙灣
去世地: 北京

散文集 leisurely corpus《郭沫若散文》
史論史評 a historical treatise historiography《甲申三百年祭》
詩人評傳 swan critical biography《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
現實百態 Realistic Fiction《行路難》
短篇小說 novella《柱下史入關》
《一隻手》
《騎士》
《賓陽門外》
《雙簧》
《金剛坡下》
《月光下》
《波 Wave》
《地下的笑聲》
《漆園吏遊梁》
《後悔》
《馬剋斯進文廟》
《孔夫子吃飯》
《孟夫子出妻》
《秦始皇將死》
《楚霸王自殺》
《齊勇士比武》
《司馬遷發憤》
《賈長沙痛哭》
《曼陀羅華》
《紅瓜》
《牧羊哀話》
《他 He》
《鼠災》
《殘春》
《未央》
《月蝕》
《聖者》
《漂流三部麯》
《煉獄》
《十字架》
《三詩人之死》
《陽春別》
《喀爾美蘿姑娘》
《Lobenicht的塔》
《人力以上》
《萬引》
《葉羅提之墓》
《亭子間中》
《湖心亭》
《矛盾的統一》
中國話劇 Chinese Drama《屈原》
《雷電頌》
詩詞《鳳凰涅槃 phoenix nirvana,bana》   《女神 deity》   《女神之再生 Deity S breeding》   《湘纍 Xiang tired》   《棠棣之花 Tang di Flower》   《天狗 Tengu》   《心燈 Heart Lamp》   《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 Luzhongmeihengheng Think fondly of motherland mar one's [sb.'s] mood》   《無煙煤 anthracite》   《日出 morn》   更多詩歌...

閱讀郭沫若 Guo MoRuo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郭沫若 Guo MoRuo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郭沫若 Guo MoRuo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閱讀郭沫若 Guo MoRuo在诗海的作品!!!
郭沫若
  (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開貞,為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考古學家、思想傢、革命活動傢、詩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幼年入傢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傢的作品。
  
  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鬱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編輯《創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後繼續編輯《創造周報》和《創造日》。1924年到1927年間,他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瑩》、《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傢聯盟, 參加“左聯”東京支部活動。1938年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這一時期創作了以《屈原》為代表的6個歷史劇。他還寫了《十批判書》、《青銅時代》等史論和大量雜文、隨筆、詩歌等。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文聯一、二、三屆主席,並任中國共産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新華頌》、《東風集》、《蔡文姬》、 《武則天》、《李白與杜甫》等
  
  從事新文學運動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一代詩風,是當代最優秀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作。1923年後係統學習馬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産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蔣介石清黨後,參加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南昌起義。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研究中國古代社會,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结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46年後,站在民主運動前列,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當選中國共産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捲。
  
  郭沫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58年5月,為了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加速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學技術方面急需的專門人才,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嚮黨中央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建議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準。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長。此後,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長達20年,顯示出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校,所係結合”的辦校方針,實施科研與教育一體化政策,充分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優良的優勢,全力支持科大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倡導了“勤奮學習,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新興、邊緣、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製,形成了開明開放、兼容不同學派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國科大以後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科大於建校30周年之際,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
  
  【著作論文】
  
  詩集《女神》、《長春集》、《星空》、《潮汐集》、《駱駝集》、《東風集》、《百花齊放》、《新華頌》、《迎春麯》;
  
  歷史劇本《屈原》(已拍攝發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膽》、《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則天》、《聶瑩》;
  
  回憶錄《洪波麯》,評論集《雄雞集》;
  
  專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辭研究》、《殷商青銅器金文研究》、《十批判書》、《奴隸製時代》、《文史論集》、《郭沫若文集》(38)等。
  
  【大事年表】
  
  1892年 11月16日 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乳名文豹,號尚武,學名開貞。
  
  1897年春入傢塾讀書。習讀《詩經》、《唐詩三百首》,喜歡王維、孟浩然、李白。
  
  1901年傢塾采用上海編印的新式教科書授課。
  
  1905年 春 長兄郭開文赴日留學,有意偕從同行,父母未準。
  
  1906年 春 入樂山縣高等小學。第一學期成績名列第一,因受年長同學忌妒,被降為第 三名。
  
  1907年 春 因反對教師專製,被學校開除,經斡旋返校。 夏升入樂山縣中學堂,大量閱讀林琴南的譯述小說。
  
  1908年 患傷寒並發中耳炎,聽力受損。病中讀先秦諸子等古籍,偏愛《莊子》。
  
  1909年 因參加罷課,請求校方與當地政府交出懲辦打傷同學的肇事者,被學校開除。
  
  1910年 春 進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設中學堂。鼕 參加成都學界要求早開國會的罷課風潮,任班級代表,又受開除處分,因故 未實行 1911年 鼕 清帝退位。回鄉組織民團響應辛亥革命。
  
  1912年,2月受父母之命與張瓊華結婚,5日後即離傢返成都。
  
  1913年春 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學堂理科,未學。 夏,被天津軍醫學校錄取,未就學。年底 得長兄資助,决定東渡日本留學。
  
  1914年1月抵東京。 ,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與鬱達夫同學。
  
  1915年 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與成仿吾同學。閱讀泰戈爾、屠格涅夫、歌德、海涅 等人作品,與斯賓諾莎思想接近。
  
  1916年 夏 與東京聖路加醫院護士佐藤富子相識。 鼕,與佐藤富子在岡山結婚。開始新詩寫作。
  
  1917年 試譯泰戈爾詩集,因無法出版而中止。 1918年 參加留日學生罷課,抵製簽訂“二十一條”。夏 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 與留日同學張資平醖釀出版文學刊物。
  
  1919年夏 與留日同學響應“五四”運動,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作小說《牧羊哀話》。詩作在上海《時事新報》上發表,震動中國詩壇。
  
  1920年 與田漢、宗白華的通信輯為《三葉集》出版。譯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因譯稿被老鼠咬毀未能出版。
  
  1921年 休學半年。往返於上海、日本之間籌備出版文學刊物。 6月 文學團體創造社在東京成立。第一部詩集《女神》問世。
  
  1922年 《創造》季刊五一節創刊。譯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隨即回國從事文學活動,編輯出版創造社刊物。 譯尼采《查拉圖斯屈拉鈔》前半部。 詩歌戲麯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春 赴日本,在福岡翻譯河上肇《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屠格涅夫長篇小說《新時代》。對馬剋思主義理論作係統瞭解,從此確立馬剋思主義世界觀。鼕 歸國調查江蘇、浙江軍閥戰禍。作《水平綫下》。
  
  1925年 在上海結識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目睹五卅慘案實況,作二幕劇《聶耳》。《文學論集》出版。譯愛爾蘭約翰沁孤戲麯集。發表組詩《瓶》。
  
  1926年3月 與鬱達夫等赴廣州,任廣東大學文學院學長,實行文科改革。結識毛澤東、周恩來等共産黨人。創造社出版部成立。 7月 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27年 3月 在南昌朱德住處作《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痛斥蔣介石叛變革命。被蔣介石政府通緝。8月 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任國民革命委員會主席團成員、起義部隊總政治部主任。經周恩來、李一氓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鼕 潛回上海從事文藝活動。重譯《浮士德》第一部。因患斑疹傷寒,錯過乘船轉移到蘇聯去的機會。
  
  1928年2月 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緝捕,得內山完造幫助離滬,化名旅日,定居千葉縣, 行動受警方監視。通覽東京東漢文庫先秦史籍,研究中國古代史。譯美國作傢辛剋萊長篇小說《石炭王》。
  
  1929年 作自傳《我的幼年》、《反正前後》。譯辛剋萊長篇小說《屠場》。譯德國米海裏斯《美術考古發現史》。
  
  1930年 論證中國古代存在奴隸製社會形態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出版。譯辛剋萊長篇小說《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兩周金文辭大係》。譯馬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譯俄國托爾斯泰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英國威爾士《生命之科學》等。
  
  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生命之科學》等譯稿在上海商務印書館被焚。作《金文叢考》、《創造十年》。
  
  1933年作《卜辭通篡》、《金文餘釋之餘》、《古代銘刻匯考》等。
  
  1934年 作《兩周金文辭大係考釋》、《先秦天道觀之演進》、《屈原研究》。再譯《生命之科學》。輯譯《日本短篇小說集》。
  
  1936年作歷史小品數篇,輯為《豕碲》。譯日本林謙三《隋唐燕樂調研究》。譯德國席勒《華倫斯太》。
  
  1937年作《殷契粹編》、《創造十年續編》。7月 抗日戰爭爆發。衹身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組織文化宣傳隊、戰地服務團赴前綫勞軍。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從事抗戰文化工作。
  
  1938年1月 與於立群結合,同由廣州赴武漢,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當選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 10月 武漢失守,經長沙、桂林撤至重慶。
  
  1939年《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0年4月 在重慶嘉陵江北岸發掘延光四年漢墓。9月 辭去三廳廳長職務,抗議國民黨政府強行改組政治部。11月 國民黨當局被迫同意組成文化工作委員會,任主任。
  
  1941年11月 周恩來、於右任、馮玉祥等發起紀念郭沫若創作生活25周年及50壽辰。編《五十年簡譜》。改寫《棠棣之花》。
  
  1942年作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譯歌德《赫曼與竇緑苔》。創辦群益出版社,主編學術刊物《中原》。
  
  1943年 作歷史劇《南冠草》。研究先秦諸子。
  
  1944年春,作《甲申三百年祭》, 被中共中央定為整風學習文件
  
  1945年草擬《文化界時局進言》,呼籲民主政治。文化工作委員會遂被國民黨政府解散。《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出版。 夏 離重慶抵上海。赴南京參加國共和談。《歷史人物》出版。
  
  1947年 譯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編《少年時代》、《革命春秋》、《天地玄黃》等。鼕 遷抵香港。
  
  1948年作《抗戰回憶錄》(後改名《洪波麯》)。年末 為出席新政協會議,赴東北解放區。
  
  1949年 3月 率中國代表團出席世界擁護和平大會布拉格會議。 建國前夕 當選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1950年 3月 當選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理事長。 5月 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成立,任主任。 8月 率中國代表團訪問朝鮮。11月 出席在華沙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
  
  1951年 2月 出席在柏林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11月 出席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12月 獲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奬。《海濤集》出版。
  
  1952年 2月 《奴隸製時代》出版,確定奴隸製社會下限在春秋、戰國之交。 任中央考古訓練班主任。 獲匈牙利科學院院士。保加利亞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3月 出席在奧斯陸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執行局會議。
  
  7月 出席在柏林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特別會議。
  
  10月 與宋慶齡、彭真等發起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
  
  11月 出席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
  
  1953年 作《屈原賦今譯》。3月 隨周恩來赴蘇聯、捷剋斯洛伐剋,吊唁斯大林、哥特瓦爾德。5月 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委會。6月 出席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獲波蘭科學院院士、保加利亞名譽院士稱號。
  
  1954年作《管子集校》。 5月 出席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特別會議。 6月 出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緩和國際局勢會議。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1955年 1月 出席在維也納召開的爭取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 4月 出席在新德裏召開的爭取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6月 出席在赫爾辛基召開的爭取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鼕 率中國科學代表團訪問日本,作《訪日雜詠》等。
  
  1956年 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推廣普通話委員會副主任、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主任。
  
  1957年 17捲本《郭沫若文集》開始出版。6月 出席在科倫坡召開的世界和平理事
  
  1958年 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1978年6月12日於北京逝世,終年86歲。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坐落在四川樂山市東35公裏沙灣場正街。座北嚮南,背負綏山(即蛾眉山第二峰),面對沫水(即大渡河),是一座三進中式木結構小四合院和一個小後花園。第一院的左測房間,是郭沫若誕生處。中院右側房間是郭沫若“結婚受難”時的新房;後院緊連小花園,有一間面對綏山的廳房,即為郭沫若四歲半啓蒙受教的“綏山館”傢塾。早年之《村居即景》、《早起》、《正月四日榮天崗掃墓中途遇雨口占一律》等詩,即作於此。舊居年久失修,面目全非。近年經維修恢復原貌,於1981年11月16日郭誕辰九十周年時公開展出。
  
  沙灣是當代大文豪郭沫若的誕生地,郭老在這裏度過童年時代,留下了不少珍貴文物和史跡: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沙灣,"綏山毓秀,沫水鐘靈",這正是歷代文人對沙灣的贊譽之詞。橫貫光潔度灣城區南北的老街中段,一套坐西嚮東的四進穿鬥木結構平房,這就是飲譽中外的郭沫若故居。故居前傍沫水,後依綏山,創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後經逐步擴建,至郭沫若父親郭朝沛經營傢業時,達到目前規模,共有大小房間36間。今天,它仍然保持着古樸的風貌。郭沫若早年的詩作《早起》、《茶溪》、《村居即景》等即作於此。郭沫若故居博物館位於舊居墻後,占地3.35畝,為一樓一底的三合庭院仿古式建築,館內亭臺相接,環廊相連,竹木森森,池水漣漣,奇花異草,幽香陣陣。博物館陳列大廳內,郭老的著作、有關文物和生平事跡資料及照片,一櫃櫃,一框框,一幅幅,一件件依序展示在遊人面前,令人肅然起敬。


  Chinese scholar, one of the leading writers of 20th-century China, and an important government official.
  
   The son of a wealthy merchant, Guo early manifested a stormy, unbridled temperament. After receiving a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1914 he abandoned his Chinese wife of an arranged marriage and went to Japan to study medicine. There he fell in love with a Japanese woman who became his common-law wife. He began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reading Spinoza, Goethe, the Bengali poet Tagore, and Walt Whitman. His own early poetry was highly emotional free verse reminiscent of Whitman and Shelley. His translation of Goethe's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gained enormous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 youth soon after its appearance in 1922. Two years later, Guo's transl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Revolution, by the Japanese Marxist Kawakami Hajime, greatly influenced his own thought, and he became an adherent of Marxism. Although his writing, even his prose, was still marked by Romantic moods, he declared a rejection of individualistic literature, calling for a “socialist literature that is sympathetic toward the proletariat....”
  
   In 1926 he acted as a political commissar i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in which Chiang Kai-shek attempted to crush the warlords and unify China. But when Chiang purged the Communists from his Kuomintang (Nationalist Party) in 1927, Guo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ist Nan-ch'ang uprising. After its failure he fled to Japan, where for 10 years he pursued scholarly research on Chinese antiquities. In 1937 he returned to China to take part in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was given important government posts.
  
   As a writer, Guo was enormously prolific in every genre. Besides his poetry and fiction, his works include plays, nine autobiographical volumes, and numerous translations of the works of Goethe, Schiller, Turgenev, Tolstoy, Upton Sinclair, and other Western authors. He also produced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including his monumental study of 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 and bronze vessels, Liang Chou chin wen tz'u ta hsi t'u lu k'ao shih (1935, new ed. 1957; “Corpus of Inscriptions on Bronzes from the Two Chou Dynasties”). In this work he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according to Communist doctrine, the “slave society” nature of ancient China.
  
   After 1949 Guo held many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cluding the presidenc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66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be attacked i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He confessed that he had failed to understand properly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 and that all his work should be burned. Strangely, however, Guo was not, as were many of his colleagues, stripped of all official positions; by the early 1970s he again enjoyed a position of great
貢獻者: 杯中冲浪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