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文時代   彌生時代   大和時代   飛鳥時代   奈良時代   平安時代   鐮倉時代   室町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   江戶時代   明治時代 Meiji period   大正時代   昭和時代   平成時代 Heisei   令和 Reiwa   
彌生時代  (前400年250年)   總朝代: 古世

  彌生時代出現於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島、這時開始有水稻種植出現。時間大約是西元前5世紀中到西元3世紀中頃。
  
  這段時期的名稱源自於東京的彌生町,在這裏發現了無花紋、帶紅色的陶器。根據陶器的形式,可分為前、中、後三期。前期從九州擴展到京畿一帶(東日本尚處於繩文時代末期),中期波及到東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製石器、青銅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類似於大陸文化。彌生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先進的農耕技術,通常認為它受到了來自朝鮮的移民的影響。中期以後灌溉技術進步,農業生産漸趨穩定。後期,鐵製農具普及,石器已幾乎消失。銅鐸、銅劍、銅矛、銅戈等青銅祭器發達,出現製鐵和製????等社會分工。通過交易和戰爭等,形成了統一的政治性的地區集團。此時北海道尚不能種植水稻,仍處在繩紋文化階段。
  
  公元前後,倭人分為百餘國,來漢朝貢。
  漢光武帝賜倭奴國王印綬 “漢倭奴國王”金印。
  日本的由來在漢朝時期,一個來自東方海域的島國因為久慕大漢文明與繁華,便不遠萬裏涉海越山來朝漢朝,漢光武帝賜奴國“漢倭奴國王”之印,至今這塊印章仍然陳列在倭奴國的福岡市。
  107
  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於漢安帝。
  184 前後
  倭國大亂,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以“事鬼道,能惑衆”立,尊卑有差,收租稅。
  239
  卑彌呼遣使朝魏。魏賜號親魏倭王。
  最早對日本有確切記載的歷史著作是東漢史學家班固寫的《漢書》。該書《地理志·燕地》成日本列島為“倭”,當時日本列島的人接受了這一稱呼。
  公元6世紀,倭國開始大力吸收中國的先進技術、文化,從而使其政治,經濟迅速發展,國力漸強。倭國國王逐對“倭”的稱號感到不滿,並自認為居於國之東,乃日出之處,便逐漸用“日”字代國名。據《隋書·倭國傳》記載:公元607前倭國派遣小野妹子使隋,國書上寫着:“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由過去自稱倭王改為稱“日出處天子”。
  
  日本福岡市出土的“漢倭奴國王”金印
  金印的形狀
  金印是邊長23mm的純金(23金)方形印,高22mm,底座厚約9mm,重108.7g。印面以陰文刻,漢─委奴─國王三行五字。鈕是蛇盤成團狀的蛇鈕,全身以魚子文(顆粒狀凸紋)呈現鱗,蛇身刻綫,頭部刻有二眼。
  古代日本海寇。日本古稱倭奴國,故中國古代史籍將這些日本海寇以及後來與之勾結的內陸姦民,通稱為倭寇。自元末至明萬歷年間,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敗將殘兵)、海盜商人和破産農民,不斷侵擾中國、朝鮮沿海地區,前後歷時達三百年之久。

<< 前一朝政:繩文時代
後一朝政 >>:大和時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