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   首都:薩拉熱窩  國家代碼: ba   
  朝政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a i Hercegovina/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簡稱波黑),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多山國傢。其為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個聯邦單位之一,首都為薩拉熱窩。此國是在1990年代期間,南斯拉夫戰爭時獨立,並且根據《岱頓協定》,它目前是國際社會的受保護地區,由歐洲議會所選出的高級代表所管理。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兩個實體,其一為波斯尼亞和赫塞哥維那聯邦(又譯穆剋聯邦),另一為塞族共和國。2000年處於國際監護的布爾奇科鎮成為波斯尼亞第三個政治實體——布爾奇科特區。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本身為歷史學上兩個地理區域,其於今日無政治實體可言。
  
  歷史
  
  波黑自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早期居民為伊利裏亞人。該地於公元前168年由羅馬帝國占領。455年時東哥特人將該地區占領,6世紀時東哥特人被東羅馬帝國擊敗,現波黑南部地區一度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阿瓦爾人於6世紀和7世紀時開始入侵,塞爾維亞人和剋羅地亞人也相繼進入巴爾幹半島。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內,波斯尼亞以及黑塞哥維納地區多次分屬周圍的各個國傢。1377年時特弗爾特科·科特羅曼尼奇(Tvrtko Kotromanić)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波斯尼亞王國,但1463年時奧斯曼帝國入侵,波斯尼亞被並吞。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以武力、宗教人頭稅等方式迫害當地塞爾維亞人和剋羅地亞人。並規定,凡是穆斯林,可進入上層社會;農民如改信伊斯蘭教,可免交某些捐稅。這一政策使許多塞爾維亞人和剋羅地亞人改信伊斯蘭教。在現今波黑境內的穆斯林大多是由於這種政策所造成的。奧斯曼帝國還強迫占領區兒童從小脫離父母和家庭,進行集中教育和培養,使之成為近衛軍的一種兵源,迫使塞爾維亞人和剋羅地亞人後代土耳其化。他們還將其占領地區的人分等級,給予不同地位。凡是為其統治服務、效力的地主、軍人等享有很高的地位,而仍舊信仰基督教的塞爾維亞人和剋羅地亞人普通平民則被稱為“賴雅”(即土耳其語畜牲的意思)。
  
  1878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成為了奧匈帝國的領地,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塞族民族主義者所刺殺(參見薩拉熱窩事件),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波黑成為塞爾維亞、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國的一部分,該王國後來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黑成為軸心國傀儡國剋羅地亞獨立國的一部分,戰後又重歸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此時波黑正式確認為南斯拉夫的一個聯邦共和國,其邊界采用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邊界,和實際民族分佈頗有出入。
  
  鐵托時期的南斯拉夫為了壓製國內大塞爾維亞主義,承認了“講塞爾維亞-剋羅地亞語的伊斯蘭教徒”為穆斯林族(即波黑獨立後的波斯尼亞人),使原本構成南斯拉夫主體的民族由五個提升到六個。新承認的穆斯林族,人口次於塞爾維亞人和剋羅地亞人位居南斯拉夫第三位。
  
  1992年2月19日,波黑在塞族抵製的情況下,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民投票。投票結果顯示,約占人口62.8%的穆斯林族和剋羅地亞族支持獨立。3月3日,波黑議會在塞族議員缺席抵製的情況下宣佈獨立,致使民族矛盾激化,4月6日,在歐洲共同體承認波黑獨立的同一天,波黑境內5個塞族自治區宣佈聯合成立塞族共和國,獨立於波黑,但依然留在南斯拉夫內。塞爾維亞人的行動招致波黑政府的鎮壓,駐紮在波黑境內的南斯拉夫人民軍亦招穆斯林和剋羅地亞兩族武裝的攻擊。4月7日,南斯拉夫人民軍出動飛機轟炸了剋羅地亞族武裝力量的彈藥庫,武裝衝突驟然升級。衝突從首都薩拉熱窩嚮外蔓延,釀成全面內戰。1994年3月穆斯林和剋族人同意共組聯邦,共同對抗塞族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簽署代頓和平協定,結束內戰,並把波黑分為波黑聯邦以及塞族共和國兩個政治實體。波黑內戰中共有二十萬人死亡,超過二百萬人流離失所。
  
  戰爭結束後,北約在波黑繼續駐紮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2006年10月1日,大選舉行。10月18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佈,波什尼亞剋族的哈裏斯·西拉伊季奇、塞爾維亞族的內博伊沙·拉德馬諾維奇和剋羅地亞族的澤利科·科姆希奇當選為主席團成員。議會代表院42個席位中,民主行動黨獲得9席,波黑黨獲得8席,獨立社會民主聯盟和波黑社會民主黨分別獲得7席和5席,餘下席位被其他一些政黨和政黨聯盟獲得。2007年2月9日,以尼科拉·什皮裏奇為部長會議主席的政府宣誓就職。
  政治
  
  波黑主席團由三人所組成,每人各屬一個民族(波斯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剋羅地亞人),任期為四年,四年中每人輪流就任八個月主席團主席的職位。主席團成員由人民直選,其中波黑聯邦選出波斯尼亞人、剋羅地亞人成員,塞族共和國選出塞爾維亞人成員。
  
  主席團提名部長會議主席,由議會通過。部長會議主席負責任命各部長。
  
  波黑議會擁有立法權,分為兩院:人民院有15名成員,每個民族各5名;代表院有42名代表,三分之二來自波黑聯邦,三分之一來自塞族共和國。
  
  波黑憲法法院掌握波黑最高司法權,由9名法官組成,其中四人為波黑聯邦所選出,二人由塞族共和國選出,三人由歐洲人權法院選出,並且不能是波黑或波黑鄰國的公民。
  行政區劃
  
  藍色為波黑聯邦,紅色為塞族共和國,緑色則是布爾奇科區。
  
  根據1995年11月21日所簽署的岱頓協定,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區分為兩個政治實體:波黑聯邦(Federacija Bosne i Hercegovine, BiH)與塞族共和國(Republika Srpska, RS),雙方各自統領一半的國土,擁有自己的首都、政府組織、旗幟、臂章、領導人、議會等。
  
  位於波斯尼亞東北的布爾奇科特區為一自治區,直屬雙方所組成的聯合政府。
  
  
  地理
  
  波黑位於巴爾幹半島西部,鄰國有剋羅地亞、塞爾維亞以及黑山共和國。國內主要為山地,西部有迪納拉山脈。薩瓦河(多瑙河支流)為波黑北部與剋羅地亞的邊界。南部在亞得裏亞海上有一個20公裏長的出海口Neum。
  
  主要城市有:薩拉熱窩、巴尼亞盧卡、圖茲拉、莫斯塔爾。
  經濟
  
  波黑在南斯拉夫時期便是聯邦內較貧窮的地區之一,獨立後又發生了內戰,經濟受到嚴重損害。目前波黑經濟正在漸漸復蘇,同時還要進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
  
  波黑貨幣為可兌換馬剋,曾經和德國馬剋保持一比一的匯率。德國馬剋由歐元所取代後,可兌換馬剋繼續和歐元保持固定的匯率。
  人口
  
  波黑48%為波斯尼亞人(Bоšnjak),37.1%為塞爾維亞族,14.3%為剋羅地亞族。伊斯蘭教(46%)、東正教(36%)和天主教(14%)是波黑的三大主要宗教。


  Bosnia and Herzegovina (pronounced /ˈbɒzni.ə ænd hɜrtsɨˈɡoʊvɨnə/ (Speaker Icon.svg listen) or /ˈbɑzni.ə ænd hɛrtsəgoʊˈvinə/ (Bosnian, Croatian, Serbian Latin: Bosna i Hercegovina; Serbian Cyrillic: 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 is a country in South-East Europe, on the Balkan Peninsula. Bordered by Croatia to the north, west and south, Serbia to the east, and Montenegro to the south, Bosnia and Herzegovina is almost landlocked, except for 26 kilometres of Adriatic Sea coastline, centered on the town of Neum. The interior of the country is mountainous in the center and south, hilly in the northwest, and flat in the northeast. Bosnia is the larger geographic region of the modern state with a moderate continental climate, marked by hot summers and cold, snowy winters. Smaller Herzegovina is at the southern tip of the country, with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and topography. Bosnia and Herzegovina's natural resources are highly abundant.
  
  The country is home to three ethnic "constituent peoples": Bosniak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group of three, with Serbs in second and Croats in third. Regardless of ethnicity, a citizen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is often identified in English as a Bosnian.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Bosnian and a Herzegovinian is maintained as a regional, rather than an ethnic distinction. The country is politically decentralized and comprises two governing entities, the Federation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and Republika Srpska, with District Brčko as a de facto third entity.
  
  Formerly one of the six federal units constituting the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Bosnia and Herzegovina gained its independence during the Yugoslav wars of the 1990s. Bosnia and Herzegovina can be described as a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that is transforming its economy into a market-oriented system, and it i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membership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NATO. Additionally, Bosnia and Herzegovina has been a member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since April 24, 2002 and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Mediterranean Union upon its establishment on July 13, 2008.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