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石返回主頁
慈氏塔: 塔為磚石結構,樓閣式,八角七層,通高39米,下部塔基用五層麻石鋪砌而成,塔
慈恩塔: 磚石結構,七級八角實心。
武進闔閭城: 在城的斷面並未發現磚石之類,說明此城純用土築。
棲霞山: 該墓為磚石砌成,周遭以石塊為欄,墓上爬滿藤蔓。
明孝陵: 並以磚石砌建擋土墻。
鼓樓: 後來又以大城磚石築成城墻,歷史上叫子城。
耶穌聖心堂: 券頂的拱形結構和寬厚的磚石墻體體現了西方教堂的建築藝術特徵。
聚星塔: 基部磚石皆用糯米汁澆漿壘砌而成,塔梯在內外塔身夾墻之中,分左右盤旋而上,
宋代古墻: 它是北宋嘉伯年間為防洪水用磚石修築的,現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墻之一。
竜天寶塔: 為磚石結構,六面七層,高30餘米,腰檐層層支出,寬度嚮上遞減,每層檐角上懸
水觀音亭: 四周用磚石砌墻,漲水時不淹。
仙人洞: 現已用磚石把此洞堵住。
九門口長城: 底部設有磚石箭炮券洞7個,是萬裏長城中獨一無二的防禦體係,這段長城防禦設
古城遺址: 城正北2公裏處有漢代磚石墓葬群。
古墓葬: 巴盟境內的古墓葬大體上以石棺墓和磚石墓為主。
五塔寺: 為磚石結構,通高16.
雙合爾山白塔: 塔身為磚石結構,通高13米,形狀似北京市北海公園白塔。
海豐塔: 下為磚石構成的須彌座,樓閣式八角形,通高50餘米,一色青磚砌就。
光嶽樓: 樓基為磚石砌成的方形高臺,占地1236平方米,邊長34.
戚繼光祠堂: 均為單檐磚石木結構,占地595.
蒲鬆齡故居: 故居正房為磚石、土坯結構的普通民房,木欞門窗,房內路大荒手書的“聊齋”匾
上華嚴寺: 磚石結構,佈局嚴謹;
砥洎城: 雖係磚石木建結構,但從形體規格、建築用料到實用價值等方面卻十分講究。
平遙古城: 原西周舊城埂的基礎上擴建為今天的磚石城墻。
雙塔寺: 磚石結構。
偏頭關: 城高10米處包磚石
奠安塔: 奠安塔七級飛檐皆用磚石浮雕裝飾,圖案鮮明,形象各異,最頂層的飛檐翼然外伸
鎮北臺: 外砌磚石,在臺的頂部中央,是一座了望棚。
萬佛塔: 塔為八角13層樓閣式磚石結構,高46.2米,塔的四正面僻門,其餘四面砌作
茨中天主教堂: 為磚石結構法式(哥特式)建築,整體成十字形,如意踏跺高1.
周城: 土木磚石結構,木屋架用榫卯組合,一院或數院連接成一個整體,外墻面多為上白
興隆山: 建築多為磚石磚木結構,檐角飛翅,脊獸望空,古樸典雅而又肅穆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