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唐代(618年~907年)
天寶(742年正月—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共計15年。 天寶三年正月朔改“年”為“載”。
正月,安祿山稱帝於洛陽,國號燕。六月,叛軍陷潼關。玄宗奔蜀,至馬嵬驛,軍士嘩變,殺楊國忠,玄宗被迫縊殺楊貴妃。太子李亨走靈武。叛軍陷長安。七月,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 肅宗命各地置戒壇度僧尼籌集軍費 | ◎ | | 廣平王俶為天下兵馬元帥 | | ◎ | | 李光弼、郭子儀收兵入井陘 | | ◎ | | 哥舒翰被俘降敵 | | ◎ | | 張良娣佐肅宗 | | ◎ | | 田乾真說安祿山堅反心 | | ◎ | | 郭子儀、李光弼敗叛軍於嘉山 | | ◎ | | 李泌謁肅宗於靈武 | | ◎ | | 郎士元舉進士 | | ◎ | | 封演撰《封氏聞見記》 | | ◎ | | 李泌陳平叛之策 | | ◎ | | 賀蘭進明攻剋信都 | | ◎ | | 肅宗徵安西、河西兵赴行在 | | ◎ | | 常山諸將遣使勸信都太守烏承恩鎮常山 | | ◎ | | 回紇使者至彭原 | | ◎ | | 肅宗納李泌諫 | | ◎ | | 肅宗重用房琯 | | ◎ | | 安祿山叛軍大掠長安 | | ◎ | | 民心思唐 | | ◎ | | 李泌為元帥府行軍長史 | | ◎ | | 安祿山叛軍入長安 | | ◎ | 元月1日 | 安祿山據洛陽稱大燕帝 | | ◎ | 元月2日 | 許遠為睢陽太守兼防御使 | | ◎ | 元月8日 | 顔杲卿兵敗,常山城陷,駡賊死 | | ◎ | 元月9日 | 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 | | ◎ | 元月10日 | 魯炅為南陽節度使,阻叛軍南侵 | | ◎ | 二月 | 史思明帥叛軍圍饒陽 | | ◎ | 二月2日 | 李光弼敗史思明於常山,解饒陽之圍 | | ◎ | 二月16日 | 張巡敗叛軍於雍丘 | | ◎ | 三月3日 | 哥舒翰誣殺安思順 | | ◎ | 三月29日 | 李萼說顔真卿拔魏郡 | | ◎ | 四月9日 | 李光弼、郭子儀敗史思明於九門 | | ◎ | 四月23日 | 來瑱為潁川太守 | | ◎ | 五月 | 張巡再敗叛軍於雍丘 | | ◎ | 六月1日 | 王思禮勸哥舒翰誅楊國忠 | | ◎ | 六月4日 | 哥舒翰兵敗靈寶,失守潼關 | | ◎ | 六月9日 | 玄宗幸蜀 | | ◎ | 六月14日 | 馬嵬驛兵變,諸楊伏誅 | | ◎ | 六月15日 | 玄宗留太子亨討叛軍 | | ◎ | 六月17日 | 玄宗以情動禁軍 | | ◎ | 六月18日 | 玄宗至成都 | | ◎ | 六月19日 | 太子亨欲奔朔方 | | ◎ | 七月 | 顔真卿遣使至靈武 | | ◎ | 七月9日 | 太子亨至靈武 | | ◎ | 七月10日 | 史思明陷九門、藁城 | | ◎ | 七月12日 | 太子亨即位於靈武,改元至德 | | ◎ | 七月15日 | 楊貴妃被迫自縊 | | ◎ | 七月17日 | 孫孝哲屠長安 | | ◎ | 七月22日 | 同羅、突厥擾長安,唐臣奔靈武 | | ◎ | 八月 | 第五琦為江淮租庸使 | | ◎ | 八月1日 | 加郭子儀、李光弼同平章事 | | ◎ | 八月12日 | 靈武使者至蜀,玄宗追認太子嗣位,自稱太上皇 | | ◎ | 九月1日 | 史思明陷趙郡常山 | | ◎ | 九月17日 | 肅宗藉兵蕃國 | | ◎ | 十月 | 第五琦作榷????法 | | ◎ | 十月20日 | 房琯收京,敗於陳濤鈄 | | ◎ | 十月22日 | 史思明陷河北諸郡 | | ◎ | 十一月8日 | 回紇兵入援 | | ◎ | 十二月 | 於闐王帥兵入援 | | ◎ | 十二月 | 張巡、許遠敗叛將楊朝宗於寧陵 | | ◎ | 十二月 | 林邑國亂 | | ◎ | 十二月25日 | 永王璘反 |
中國 >> 唐代 >> 渤海國(698年~926年)
大興(738年-794年)是渤海國文王大欽茂的年號,共計57年。
據閻萬章考證,大欽茂於大興三十七年(774年)改元寶歷,而非唐敬宗的寶歷年號。晚年(具體何年不詳)仍用大興年號。 中國 >> 唐代 >> 南詔(738年~937年)
贊普鐘(752年-768年)是南詔閣羅鳳的年號,共計17年。是南詔的第一個年號,也是雲南改元的開始。“贊普鐘”一詞來源於藏語,意為“贊普之弟”,為吐蕃君主赤德祖贊賜予閣羅鳳的封號。 中國 >> 唐代 >> 党項(564年~881年)
李仁祐,是唐朝末年党項族人,原名拓跋仁祐,隨父親拓跋思恭為唐朝立功,賜姓李,死在李思恭的前頭,有子李彝昌。乾寧二年(895年),李思恭死後,其孫年幼,其弟李思諫代為定難節度使。
父: 拓跋思恭
子: 李彝昌 中國 >> 唐代 >> 吐蕃(620年~842年)
赤鬆德贊(Chisong Dêzain, Khri-sRong lDe-bTsan,742年-797年),又譯“墀鬆得贊”、“乞黎蘇籠臘贊”,西藏吐蕃秋嘉王朝第三十七代贊普,在他任內,西藏國勢極盛,為藏傳佛教的重要人物。... 中國 >> 唐代 >> 於闐(61年~1004年)
於闐(又作於寘),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塞種。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 中國 >> 唐代 >> 回紇(744年~846年)
回鶻,中亞古代民族名,亦稱“回紇”、“烏護”、“烏紇”、“韋紇”。回紇是唐朝早期的翻譯,而後回紇人要求更名為“回鶻”,取其意有“鶻隼”般的勇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