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1年 辛未羊 | << 上一年 下一年 >> |
漢英: their theirs possess det of or belonging to them 漢法: their theirs possess det of or belonging to them leur, leurs
中國 >> 十六國 >> 西秦(385年~431年)
中國 >> 十六國 >> 鬍夏 >> 大夏國(407年~431年)
中國 >> 南北朝 >> 北朝 >> 北魏(386年~534年)
中國 >> 南北朝 >> 南朝 >> 南朝宋(420年~479年)
元嘉(424年—453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共計29年餘。由於宋文帝的兒子劉劭弒父自立改元太初,通常的帝係表將其後繼位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當作繼承者;所以以兩個前任繼任框表達。
宋檀道濟欲救滑臺,至歷城(今山東濟南),缺糧不能進。朱脩之守滑臺數月,力盡城陷。檀道濟糧盡南撤。宋秘書監謝靈運造四部目錄,共六萬四千五百八十二捲。 中國 >> 南北朝 >> 南朝 >>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北朝時期是兩晉以後中國歷史上一個分裂時期,從公元420年開始,到589年結束,共169年。
公元420年,東晉大將劉裕廢掉東晉皇帝自立,國號宋。此後160 多年間,南方先後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歷史上總稱為南朝。...  中國 >> 十六國 >> 北燕(407年~436年)
中國 >> 十六國 >> 北涼(401年~439年)
承玄(428年六月-431年十二月),是十六國時期北涼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的年號,共計3年餘。甘肅出土的造經塔殘石有與史書記載不同的“承玄二年歲在戊辰”字樣。
義和(431年六月-433年四月)是十六國時期北涼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的年號,共計2年餘。 甘肅出土的石刻有“……緣禾三年歲次甲戌”字樣。學者認為義和年號可能緣和之錯誤,但“緣禾三年歲次甲戌”則指“緣禾元年”應為壬申年,與史書記載的義和的幹支不合。 中國 >> 十六國 >> 仇池 >> 後仇池(385年~443年)
楊難當,氐人,在429年至442年間任仇池(今中國甘肅南一帶)首領。
楊難當是前仇池首領楊玄之弟。429年楊玄去世,其子楊保宗繼位。楊難當之妻姚氏勸難當自立,難當乃廢保宗,自稱都督雍、涼、秦三州諸軍事、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  中國 >> 十六國 >> 宕昌國(417年~564年)
梁獠甘(?-550年),為南北朝時期宕昌國君主之一。原為宕昌國內的酋長之一。
西魏文帝大統十六年(550年),獠甘襲擊原宕昌王梁彌定,彌定逃奔西魏,獠甘自立為宕昌王。...  中國 >> 十六國 >> 吐𠔌渾(313年~663年)
惠王,(?-436年)即慕璝,為4-6世紀建立之吐𠔌渾統治者之一,他為威王阿豺同母弟,承襲威王擔任首領,在位期間為425年-436年。  中國 >> 十六國 >> 柔然 >> 柔然汗國(402年~555年)
鬱久閭吳提(?-444年),即敕連可汗,為亞洲蒙古一帶古國柔然的君主之一,鬱久閭吳提為鬱久閭大檀之子,429年立,444年9月卒。  中國 >> 十六國 >> 鄧至(430年~554年)
像檐桁,為南北朝時期鄧至首領之一,二世前首領為像覽蹄,在位年期為?年—554年。其後因外族入侵,部族滅亡。  中國 >> 十六國 >> 於闐(61年~1004年)
於闐(又作於寘),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塞種。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  中國 >> 十六國 >> 車師(前89年~450年)
車師,古代中亞東部西域城郭諸國之一。國都交河(今中國新疆吐魯番西北)。東南通往敦煌,嚮南通往樓蘭、鄯善,嚮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烏孫,東北通往匈奴,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站。...  |
|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現今)
公元,又稱西元,是“公歷紀元”或“西歷紀元”的簡稱,以當時認定的耶穌生年(中國漢元始元年)為紀元元年。西元紀年早先在歐洲等基督教國傢采用,現在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