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宋之问 Song Zhiwen  唐代   (656~712)
渡汉江 Du Han River
题大庾岭北驿 Inscribed on the Wall of an Inn North of Dayu Mountain
息夫人 news begum
初到陆浑山庄 Early Luhun Village
夜饮东亭 Dongting night drinking
芳树(一作沈佺期诗) Yoshiki 1 for Shen quanqi poem
送赵六贞固 Zhao sent six valence
题张老松树 Question Old Mr. Chang conifer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浣纱篇赠陆上人 Wun Sha Lu gift articles Buddhist monk
雨从箕山来
初至崖口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From the source to Tanzhou Xiang Hengshan County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Send five crossing into the typical agricultural village Li Shi
洞庭湖 The Dongting Lake
景龙四年春祠海 King Long Quadrennium Spring temple sea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Thermae Village Be on one's back Jiyangqijiong
答田征君(一作敬答田征君游岩) A Tianzheng Jun Jing-Quan Tian Zhengjun a tour for rock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from Hengyang Ye can to Shaozhou honorific title for a Buddhist monk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游法华寺 swim Hokkeji
宿云门寺
春湖古意 Spring Lake interest and charm of antique taste
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適 You Luhun Zhongnanshan from Get down from a horse for a rest Lin Shi Ling fragrant Allograph A Lee Scheeren appropriate
多首一页
五言律诗 Wuyan lushi,a poem of eight lines
题大庾岭北驿
题大庾岭北驿
Inscribed on the Wall of an Inn North of Dayu Mountain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者: Witter Bynner

【白话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注释】 ①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②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③瘴:南方湿热天气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④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十月即开梅花。

【赏析】   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 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以表衷情。 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这是诗人流放时途经大庾岭之作。全诗通过描写途中所见景物,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诗先写诗人见雁南飞,触景生情,传说中雁南飞至大庾岭而北回,而自己却行程无尽头,不知何日能归。人雁相比,人不如雁,深切表现了诗人忧伤哀怨的复杂的内心感情。后四句写大庾岭黄昏的凄迷景色,江潮初落,水面平静,瘴气缭绕,故乡何在?明晨踏上岭头时,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悲苦和乡思在此一露无遗。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诗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鉴赏]
  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本来,在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其心中的痛苦哀伤自是可知。所以当他到达大庾岭北驿时,眼望那苍茫山色、长天雁群,想到明日就要过岭,一岭之隔,与中原便咫尺天涯,顿时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阳月(即农历十月)雁南飞至此而北回,而我呢,却象“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非但不能滞留,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我呢,何时才能重来大庾岭,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景色:“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何在?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写景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最后二句,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显然,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多么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啊!
  
    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宋人沈义父说:“以景结情最好”,“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这一联恰好如此,诗人没有接续上文去写实景,而是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令人神驰遐想。
  
    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魅力呢?因为“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陆时雍《诗镜总论》)。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诗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张秉戍)



【北美枫文集】唐诗300首

【资料来源】 卷52_5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