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李白 Li Bai  唐代   (701~762)
菩萨蛮 Song Form
忆秦娥 Same Name
静夜思 IN THE QUIET NIGHT
古风 archaism
公无渡河 No public cross the river
蜀道难 Hard Roads in Shu
梁甫吟 Liang Fu Yin
乌夜啼 Wu Yeti
将进酒 Bringing in the Wine
远别离 apo- leave
行行游且猎篇 Trekking Youqieliepian
登金陵凤凰台 On Climbing in Nanjing to the Terrace of Phoenixes
行路难之一 The Hard Road
梦游天姥吟留别 Tianmu Mountain Ascended in a Dream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A FAREWELL TO SECRETARY SHUYUN AT THE XIETIAO VILLA IN XUANZHOU
赠汪伦 To Wang Lun
独坐敬亭山 Alone Looking at the Mountain
早发白帝城 Through the Yangzi Gorges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DOWN ZHONGNAN MOUNTAIN TO THE KIND PILLOW AND BOWL OF HUSI
月下独酌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春思 IN SPRING
关山月 THE MOON AT THE FORTIFIED PASS
子夜四时歌:春歌 BALLADS OF FOUR SEASONS: SPRING
子夜四时歌:夏歌 Ballads of Four Seasons: Summer
多首一页
古诗 ancient style poetry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为什么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呢?也许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吧!也许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吧!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郑国铨)

【资料来源】 卷163_2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