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马戴 Ma Dai  唐代  
灞上秋居 An Autumn Cottage at Bashang
楚江懷古 Thoughts of Old Time on the Chu River
橫吹麯辭·出塞 The music diction 古
相和歌辭·關山麯 In proper proportion songs Fortress and mountains bend
相和歌辭·雀臺怨 In proper proportion songs Bird _set_s complain
校獵麯 School hunting song
蠻傢
春思 Spring Thinking
送從叔赴南海幕
江行留別 River Bank give souvenir on parting
將別寄友人 Will do lodge at friend
客行 Off line
過野叟居
答光州王使君 answer Gwangju amir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下第再過崔邵池陽居 Fail in an exam In a few Cui Shao Chi Yang Home
夕次淮口
落日悵望 the _set_ting of the sun to long pensively or wistfully
早發故山作 Premature Reason mountain work
下第別郜扶(一作大,一作秩)
寄終南真空禪師 Send zhongnanzhen Vacuum honorific title for a Buddhist monk
長安寓居寄贈賈島(一作長安贈賈島) Chang'an Live lodge at Present jia dao 1 for Chang'an present Jia Dao
秋郊夕望
贈越客
送顧非熊下第歸江南 accompany Gu feixiong Fail in an exam return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落日悵望

马戴


  孤雲與歸鳥,千裏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傢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色隱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顔。

【注釋】 何留滯: 一作一何滯

【賞析】   瀋德潛評此詩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雲軒鶴立雞群矣。”(《唐詩別裁》)這裏所說的“意”,是指詩的思想感情,全詩以鄉愁為主題,麯折地表現了詩人的坎坷不遇,而不顯得衰颯;所謂“格”,主要地是指謀篇佈局方面的藝術技巧。這首詩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說就是:情景分寫。情與景,是抒情詩的主要內涵;情景交融,是許多優秀詩作的重要藝術手段。然而此詩用情景分寫之法,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開頭二句寫詩人在黃昏日落之時,滿懷惆悵地遙望鄉關,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仰視所見的景物:“孤雲與歸鳥,千裏片時間。”晚雲孤飛於天際,歸鳥投宿於林間,憑着它們有形和無形的羽翼,雖有千裏之遠也片時可達。詩以“千裏”與“片時”作強烈比照,寫出雲、鳥的自由無礙和飛行之速;但是,這絶不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詩人“悵望”所見,而且這種景物又是觸發詩人情思的契機和媒介:“念我何留滯,辭傢久未還。”原來,詩人久客異地,他的鄉關之思早已深深地鬱積在胸中了。因此,頷聯由外界景物的描繪自然地轉入內心情感的直接抒發,不言惆悵而滿紙生愁,不言歸心似箭而實際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寫情之後,頸聯又變換筆墨寫景,景物描寫不但切合詩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遠,層次分明。夕陽從近處的樹梢往下沉落,它的餘暉返照秋山,一片火紅,象野火在遠遠的秋山上燃燒,漸漸地隱沒在山的後面。“入”字寫出夕照的逐漸暗淡,也表明了詩人伫望之久,憶念之殷。不僅如此,這種夕陽西下餘暉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詩人的鄉愁,而且更深一層地觸發了詩人內心深處感時傷逝的情緒。客中久滯,漸老歲華;日暮登臨,益添愁思,徘徊水邊,不敢臨流照影,恐怕照見自己顔貌非復平昔而心驚。其實詩人何嘗不知自己容顔漸老,其所以“臨水不敢照”者,怕一見一生悲,又增悵悶耳。“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顔!”尾聯充溢着一種惆悵落寞的心緒,以此收束,留下了裊裊餘音。
  
    情景分寫確是此詩謀篇佈局上的一個特點。這種寫法,對於這首詩來說,究竟起什麽特殊藝術效果呢?細細玩味,是頗見匠心的。全篇是寫“落日悵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間寫來,詩情就被分成兩步遞進:先是落日前雲去鳥飛的景象勾起鄉“念”,繼而是夕陽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喚起遲暮之“驚”,顯示出情緒的發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詩句稍顛倒次序可作:“孤雲與歸鳥,千裏片時間。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念我何留滯,辭傢久未還。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顔。”如此前半景後半情,也是通常寫法,但顯得稍平,沒有上述那種層層遞進、麯達其意的好處。而“宿鳥歸飛急”引起歸心似箭,緊接“辭傢久未還”雲雲,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裏片時)與遲(久留滯)對比,所以是“起得超脫,接得渾勁”(見《瀛奎律髓》紀批)。如改成前半景後半情格局(如上述),則又失去這層好處。
  
    李重華《貞一齋詩說》指出:“詩有情有景,且以律詩淺言之,四句兩聯,必須情景互換,方不復沓。”他所說的“情景互換”,就是“情景分寫”。當然,這種分寫絶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獨立而又互相映襯,共同構成詩的永不凋敝的美。馬戴這一首望鄉之麯就是這樣,它的樂音越過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遙遙傳來,至今仍然能挑響我們心中的弦索。
  
    (李元洛)

【資料來源】 555_12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