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李白 Li Bai  唐代   (701~762)
菩薩蠻 Song Form
憶秦娥 Same Name
靜夜思 IN THE QUIET NIGHT
古風 archaism
公無渡河 No public cross the river
蜀道難 Hard Roads in Shu
梁甫吟 Liang Fu Yin
烏夜啼 Wu Yeti
將進酒 Bringing in the Wine
遠別離 apo- leave
行行遊且獵篇 Trekking Youqieliepian
登金陵鳳凰臺 On Climbing in Nanjing to the Terrace of Phoenixes
行路難之一 The Hard Road
夢遊天姥吟留別 Tianmu Mountain Ascended in a Dream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A FAREWELL TO SECRETARY SHUYUN AT THE XIETIAO VILLA IN XUANZHOU
贈汪倫 To Wang Lun
獨坐敬亭山 Alone Looking at the Mountain
早發白帝城 Through the Yangzi Gorges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DOWN ZHONGNAN MOUNTAIN TO THE KIND PILLOW AND BOWL OF HUSI
月下獨酌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春思 IN SPRING
關山月 THE MOON AT THE FORTIFIED PASS
子夜四時歌:春歌 BALLADS OF FOUR SEASONS: SPRING
子夜四時歌:夏歌 Ballads of Four Seasons: Summer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送楊山人歸嵩山

李白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挂在東溪鬆。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竜。

【賞析】   這首詩寫作於天寶初年。楊山人大約是李白早年“訪道”嵩山時結識的朋友。李白《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一詩云:“王公大人藉顔色,金章紫綬來相趨。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在朱紫盈門的境遇裏,與之言行契合的衹有這位楊山人,可見兩人情誼之深。如今這位道合者就要離去,詩人撫今憶昔,感慨倍增。
  
    全詩分三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寫嵩山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嵩山以及對昔日遁跡山林、尋仙訪道生活的眷念之情。
  
    首聯寫峰巒,起句豪邁。一個“我”字頗有“萬物皆備於我”的氣概。“萬古宅”似即指嵩陽縣境內的玉女峰。李白當年訪道嵩山,未必就棲身於此,這裏選用“玉女”的峰名,是為了與上句的“萬古宅”相對應。“玉女”為天上的仙女,“萬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異的氣氛更加濃厚,也更加令人嚮往。
  
    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麗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長留”,並且使它處在最恰當、最美好的位置上。晶瑩的月亮懸挂在蒼翠挺拔的松樹之上,下面是長流不斷的溪水。它不衹生動地顯現了嵩山秀麗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隱居者高潔的情懷。
  
    五、六句為第二層,寫楊山人歸山後的活動。詩人想象楊山人歸去後將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帶就散布着開滿紫花的菖蒲。這種菖蒲“一寸九節,服之長生”(《神仙傳》),正可滿足他求仙的欲望。這聯上句寫人,下句寫山。人之於山,猶魚之於水,顯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爾”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應,渲染出濃郁的別離氣氛。
  
    末二句為第三層,詩人嚮好友表示“歲晚或相訪”要和他一起去過求仙訪道、嘯傲山林的生活。結句把這種思想情緒化為具體的形象:仿佛在湛藍的天空中,一條白竜在嚮前蜿蜒遊動,竜身上騎坐着風度瀟灑的詩人,他那仙風道骨與“青天”、“白竜”相表裏,構成了美麗和諧的意境。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從頭至尾不寫離愁別恨。寫景的部分清幽高遠,寫楊山人歸山後的生活,恬靜安適。結尾騎竜相訪的神奇畫面,又顯得豪放飄逸。通篇緊扣詩題,通過色彩鮮明的畫面,把送別之意、惜別之情表達出來。藉用前人的話說,就是用景語代替情語。它所寫的“景”,既為外在的景物,也為內在的感情,是“情與景偕,思與境共”的統一體。例如描繪嵩山秀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它的愛慕之情,就寓有懷念楊山人和嚮往棲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內。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別的情意,就顯得十分濃烈。惜別而不感傷,一往情深,而又表現得超奇曠達,這樣的送別詩是非常罕見的。它構思新奇,如鏡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時空觀念的束縛,不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襲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現了詩作者驚人的創造力。
  
    李白寫詩還常常運用誇張的藝術手腕使描繪的對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讀者想象與思慕的情趣。例如,“宅”為常見事物,並無新奇之處,可是在前面加上“萬古”二字,就變得神奇、空靈而耐人尋味了。又如一輪明月挂在溪邊的松樹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僅僅如此,詩味並不很多。詩人別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長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這樣人和物都發生了“超凡入聖”的變化,塗上一層神奇瑰麗的色彩,從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張碧曾用“天與俱高,青且無際”(《唐詩紀事》)評價李白的詩,這八個字形象地表現了李白詩歌神奇超邁而又質樸自然的特色,確乎是知音者的評判。
  
    (朱世英)



【北美枫文集】松樹

【資料來源】 176_34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