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孟浩然 Meng Haoran  唐代   (689~740)
夏日南亭懷辛大 IN SUMMER AT THE SOUTH PAVILION THINKING OF XING
秋登蘭山寄張五 ON CLIMBING ORCHID MOUNTAIN IN THE AUTUMN TO ZHANG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AT THE MOUNTAIN-LODGE OF THE BUDDHIST PRIEST YE WAITING IN VAIN FOR MY FRIEND DING
夜歸鹿門山歌 RETURNING AT NIGHT TO LUMEN MOUNTAIN
臨洞庭上張丞相 A Message from Lake Dongtin to Premier Zhang
與諸子登峴山 On Climbing Yan Mountain with Friends
宴梅道士山房 At a Banquet in the House of the Taoist Priest Mei
歲暮歸南山 On Returning at the Year's End to Zhongnan Mountain
過故人莊 Stopping at a Friend's Farm-house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From Qin Country to the Buddhist Priest Yuan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From a Mooring on the Tonglu to a Friend in Yangzhou
留別王維 Taking Leave of Wang Wei
早寒江上有懷 Memories in Early Winter
宿建德江 A Night-mooring on the Jiande River
春曉 A Spring Morning
從張丞相遊南紀城獵,戲贈裴迪張參軍 From Zhang Prime minister City Tour South Ji Xi Zeng hunting Pei di sheet enroll
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 ascend River Solitary island present Bai township baas Wang Jiong
晚春臥病寄張八 Late spring Be on one's back Send tickets
入峽寄弟 Ruxiajidi
湖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 Send Yan Lake Travel Park Division 9 anti-family
大堤行寄萬七 Levee OK send 10,000 7
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 Midsummer Guihan South Park Send Capital Tibetology
題雲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inscribe Yun men mountain Jiyuefubao Households cao gently daily life
宿揚子津,寄潤州長山劉隱士 Send Yangzi Jin Yun Su Bey Shan Liu anchorite
多首一頁
五言律詩 Wuyan lushi,a poem of eight lines
留别王维
留别王维
留別王維
Taking Leave of Wang Wei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衹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譯者: Witter Bynner

【白話文】 這樣寂寞無聊還有什麽可待?
天天碌碌無為獨自空手而歸。
我想歸隱山林去尋芳馨花卉,
但又珍惜友情不願分手相違。
如今當權者們誰肯提攜我輩,
世上要尋知音實在寥寥無幾。
或許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
還是回傢關閉我的故園門扉。

【注釋】 1、違:分離。
2、當路:當權者;
3、假:寬假,優容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將離長安、贈別王維之作。孟浩然這次入長安無功而返,心中是很惆悵的。詩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是不遇的嘆息。孟浩然要回故鄉隱居,但可惜要與王維分別了。“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是一時的牢騷,他與王維還是很投合的。他是把王維作為知音。朝廷中沒有人幫助,求仕無望,孟浩然衹能歸去故鄉,寂寞地度過餘生了。詩裏有對朝廷壓抑人才的怨憤,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的留戀,還有懷才不遇的嗟嘆。
  該詩主訴怨悱。首聯直接說出自歸。頷聯則寫題意"惜別",頸聯說明自歸之故──乃是知音既少,當道不用,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以失意後的牢騷貫穿全詩。
  語言平淡樸實,近於口語,不講究對偶,順其自然。
  
  [鑒賞]
  據《舊唐書·文苑傳》載,孟浩然“年四十,來遊京師,應進士不第,還襄陽”。這首詩便是臨行前留給王維的,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
  
    第一聯寫落第後的景象:門前冷落,車馬稀疏。“寂寂”兩字,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既表現了門庭的景象,又表現了作者的心情。一個落第士子,又有誰來理睬,又有誰來陪伴?衹有孤單單地“空自歸”了。在這種情形下,長安雖好,也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他考慮到返回故鄉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試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聯寫惜別之情。“芳草”一詞,來自《離騷》,王逸認為用以比喻忠貞,而孟浩然則用以代表自己歸隱的理想。“欲尋芳草去”,表明他又考慮歸隱了。“惜與故人違”,表明了他同王維友情的深厚。一個“欲”字,一個“惜”字,充分地顯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與鬥爭,從這個思想活動裏,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別之情。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兩句,說明歸去的原因。語氣沉痛,充滿了怨懟之情,辛酸之淚。一個“誰”字,反詰得頗為有力,表明他切身體會到世態炎涼、人情如水的滋味。能瞭解自己心事,賞識自己才能的人,衹有王維,這的確是太少了!一個“稀”字,準確地表達出知音難遇的社會現實。這在封建社會裏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這一聯是全詩的重點,就是由於這兩句,使得全詩才具有一種強烈的怨懟、憤懣的氣氛。真摯的感情,深刻的體驗,是頗能感動讀者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類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鳴。如果再從結構上考慮,這一聯正是全詩的樞紐。由落第而思歸,由思歸而惜別,從而在感情上産生了矛盾,這都是順理成章的。衹是由於體驗到“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這一冷酷的現實,自知功名無望,纔下定决心再回襄陽隱居。這一聯正是第四聯的依據。
  
    “衹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表明了歸隱的堅决。“衹應”二字,是耐人尋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來歸隱是唯一應該走的道路。也就是說,赴都應舉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場誤會,所以决然地“還掩故園扉”了。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後的心境,表現得頗為深刻。言淺意深,頗有餘味,耐人咀嚼。
  
    (李景白)



【北美枫文集】唐詩300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