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 - 代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樹下》、《晨鐘響徹黃昏》、《滿洲國》、《越過雲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嚮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銀那》、《朋友們來看雪吧》、《清水洗塵》、《霧月牛欄》、《當代作傢選集叢書·遲子建捲》、《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聽時光飛舞》、《我的世界下雪了》、《遲子建隨筆自選集》等,另有《遲子建文集》(4捲)、《遲子建作品精華》(3捲)。
遲子建 - 獲奬經歷
憑藉《額爾古納河右岸》入圍茅盾文學奬。
《雪月牛欄》1995年-1996年魯迅文學奬、1993年莊重文文學奬,小說《白銀那》獲《大傢》雜志第二屆紅河文學奬,長篇小說《晨鐘響徹黃昏》1995年東北文學奬。
2008年憑藉散文作品《光明在低頭的一瞬》獲得第三屆“冰心散文奬”。《光明在低頭的一瞬》,文章不長,寫她在俄羅斯一座教堂的經歷,在教堂裏,她看到了喜愛的畫傢魯勃廖夫的壁畫,然而當她從畫上收回目光低下頭來的一瞬,卻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靜地打掃祭壇燭油的老婦人。她細寫了老婦人的外形動作和對清掃燭油職責的虔敬,感慨道:“她的勞作是安然的,而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種永恆的光明:光明的獲得不是在仰望的時刻,而是於低頭的一瞬。”
發表於2005年第3期《鐘山》的中篇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使遲子建於2007年10月第三次獲得魯迅文學奬。
2010年11月19日,遲子建的《白雪烏鴉》獲第八屆人民文學奬長篇小說奬。
遲子建 - 個人影響
讓我們懂得美好、溫暖和愛
遲子建
2008年對遲子建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一年。3月,她的最新中篇小說集《福翩翩》出版;5月,“遲子建中篇小說集”五捲本出版,全面結集了她20多年創作歷程中精華的25個中篇,呈現了遲子建的中篇創作歷程。
你會被她的這些小說打動,不是因為人物和情節,而是小說中的某種情懷。那是與溫暖、與愛、與包容、與悲憫、與熱烈有關的情懷。這樣的情懷並非淺層次意義上的,它們越來越深廣和豐富。
在遲子建的早期創作中,她的小說是美麗的、空靈的,不染塵埃。它讓你迷戀北中國的某一塊土地和這塊土地上生長着的人們,她以自己對這塊土地的熱愛使你相信這裏的美好。二十年來,當遲子建逐漸成長,經歷世事,她的小說其實發生了某種變化。儘管蘇童以二十年容顔不改來形容她的創作力也的確準確,但她的變化還是有的。那是靜水深流——一如美麗的女子二十年一直很美,其實還是變了,她變得更深刻,更包容,更滄桑,更有力量——遲子建小說越來越美得深廣和遼遠。尤其是在她近年來的代表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她把自己融入了一個更浩瀚的世界,她使我們懂得了愛之外還有愛,美好之外還有美好。遲子建以她豐沛的創作實踐給自己的小說創造了一種判斷標準,那就是書寫“溫暖”和“愛”。這美好的情懷使她筆下的北中國人事永遠地存在——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便是遲子建小說的最大魅力。
大約沒有一個作傢會像遲子建一樣經歷二十多年的創作而容顔不改,始終保持着一種均勻的創作節奏,一種穩定的美學追求,一種晶瑩明亮的文字品格。每年春天,我們聽不見遙遠的黑竜江上冰雪融化的聲音,但我們總是能準時聽見遲子建的腳步。遲子建來了,奇妙的是,遲子建的小說恰好總是帶着一種春天的氣息。
遲子建 - 獲奬感受
遲子建
在第四屆魯迅文學奬的頒奬臺上,遲子建的身影顯得與衆不同。她是中國首位三獲魯迅文學奬的作傢,她的此次榮膺桂冠,再一次證明了東北作傢在文壇上雄厚的實力。一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為此作證。
和當年轟動一時的《呼蘭河傳》作者蕭紅一樣,遲子建,這位大興安嶺的山水哺育的姑娘也用她細膩的筆,溫婉的心,記錄着東北的山,東北的水。
在第四屆魯迅文學奬的頒奬臺上,遲子建星光閃耀,其原因在於,她是迄今為止中國首位三獲魯迅文學奬的作傢。
獲奬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她的心血之作,瞭解她經歷的讀者知道,這是她給發生車禍的丈夫的“漫長的悼詞”。於是有了小說的開頭———“我想把臉塗上厚厚的泥巴,不讓人看到我的哀傷。”
她曾說這樣能為自己的痛苦找到一個排遣的出口,她堅决地回避一切有關這部作品創作背景的問題,她不想因為這部作品再提起那段傷心的往事,這對於她是一種痛苦的回憶———“我也難以承受。”
這麽多年來,她沒有一年中斷發表中短篇小說。她非常鐘愛中短篇的寫作。這次獲奬是一部中篇,這對她來說是件愉快的事。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這部中篇是我的“心血之作”。很多人對待長篇寫作,纔冠以這樣的詞。這部中篇傾註了我的力量和個人情感,它的獲奬對於我是個安慰。
魯迅文學奬已經辦了四屆,我得了三屆,可能會引起一些讀者的興趣,我當然願意讀者能註意到我的作品。想想看,耕耘之後,有人能看你的收成,能不讓人欣慰嗎?
遲子建 - 戀鄉情結
遲子建
生活和藝術的真相,並不會因為環境的優或劣而存在,也就是說,對於一個作傢來說,外部環境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人的心靈的力量。
我熟悉的就是這片黑土地,四十多年了,我始終沒有離開過這片黑土地。如果我在南方,在一個一年四季沒有鼕天的環境,我可能都不會呼吸了。大雪和殘陽,這些是必然要進入我的文學作品的。有人說是凍土帶的氣息,有人說是黑土地的氣息。這些,不是刻意求來的,而是自然而然來到我作品中的。
在中國,嚴格意義上講,都市是後起來的,中國的文化是從農村開始的,因此你看歷代的經典性文學和很多偉大的小說都是從鄉土上誕生的。
有作傢說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會影響他的一生,我也比較相信這個。
蕭紅如果不是在香港寫《呼蘭河傳》,也許就不會那麽唯美、憂傷和動人。她如果在呼蘭城寫《呼蘭河傳》,沒有那種審美的距離感,沒有情感的落差,大概是寫不好的。很多小說在對鄉土的開掘上,産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如魯迅的作品,瀋從文的作品。
遲子建 - 尊敬的作傢
遲子建
如果說世界上的文學大師哪些最讓我尊敬,那肯定是俄羅斯的。他們身上有大悲憫的氣質,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道德感,在俄羅斯作傢身上體現得最充分。他們纔是真正的“底層關懷”的作傢。他們的作品氣韻飽滿,氣勢博大。
早期我喜歡屠格涅夫,後來感覺他的東西過於唯美,過於唯美就顯得有些蒼白。契訶夫如果不是壽命短,他的成就有可能會超過托爾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接下來的兩個大師肯定就是托爾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他們兩個是很難比較的。
托爾斯泰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是大紅大紫;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生疾病纏身,負債纍纍,直到死前纔償還完所有的債務。他們的作品直逼人的內心深處,在揭示社會和人性的罪惡時,又讓人體味到了正義和人性的美,非常了不起。
遲子建 - 作品精選
小說集
遲子建
《北極村童話》作傢出版社1989年
《嚮着白夜旅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白雪的墓園》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逝川》長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
《白銀那》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
《朋友們來看雪吧》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
《當代作傢選集叢書——遲子建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清水洗塵》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1年
《與水同行》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芳草在沼澤中》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霧月牛欄》華文出版社2002年
《瘋人院的小磨盤》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逆行精靈》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
《格裏格海的細雨黃昏》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
散文隨筆集
遲子建作品
《傷懷之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聽時光飛舞》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
《遲子建隨筆自選集》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遲子建影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女人的手》明天出版社2000年
《我伴我走》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長篇小說
《茫茫前程》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晨鐘響徹黃昏》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
《熱鳥》明天出版社1998年
《偽滿洲國》作傢出版社2000年
《樹下》北嶽文藝出版社2001年
《越過雲層的晴朗》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文集
遲子建作品
《遲子建文集》(4捲)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
翻譯作品
《秧歌》(小說集法文版)BleuDeChine出版社1998年
《磨坊》(小說集法文版)BlueDeChine出版社2002年
《滿洲國物語》(長篇小說日文版上、下捲)日本河出書房新社2003年
短篇小說
那丟失的……《北方文學》1985/1
沉睡的大固其固《北方文學》1985/3
舊土地《北方文學》1986/1
沒有月亮的抱月灣《小說林》1986/2
在低窪處《小說林》1986/4
小說三篇《北方文學》1986/9
初升《作傢》1986/2
吉亞大叔和他的墓場《北方文學》1986/11
傻子軼聞《北大荒文學》1987/3
遲子建作品
柳阿婆的故事《福建文學》1987/6
白雪國裏的香枕《作傢》1987/3
北國一片蒼茫《青年文學》1987/8
星期天《小說林》1988/3
魚骨《山西文學》1988/3
葫蘆街頭唱晚《北方文學》1988/3
西林小教堂《北方文學》1988/3
紅罌粟小院《鴨緑江》1988/6
無歌的憩園《北京文學》1988/9
羈鳥無期《時代文學》1989/2
重溫草莓《人民文學》1989/2
愛情故事《作傢》1989/6
小說三篇《花溪》1989/10
青蛙的季節《青年文學》1989/10
花束《小說林》1990/5
關於傢園發展歷史的一次浪漫追蹤《天津文學》1990/6
荒草《河北文學》1990/7
擠奶員失業的日子《人民文學》1991/1
遲子建《偽滿洲國》
稻草人《北方文學》1991/1
羅索河瘟疫《鴨緑江》1991/3
白雪的墓園《春風》1991/4
煙霞生卒年表《春風》1991/4
小狗《小說傢》1991/6
在鬆鼠的故鄉《人民文學》1991/7-8
銀飾《青年文學》1991/8
從山上到山下的回憶《天津文學》1991/8
鋪天蓋地的麻雀《東海》1992/4
月光下的革命《天津文學》1992/8
與水同行《天津文學》1992/8
守靈人不說話《作傢》1993/3
不滅的傢族《芒種》1993/4
雞籠街的月亮《春風》1993/9
白墻《春風》1993/9
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回溯七俠鎮《大傢》1994/1
盲人報攤《天津文學》1994/1
跳蕩的銀扣《小說林》1994/4
逝川《收穫》1994/5
廟中的長信《山花》1994/12
飛天《江南》1995/5
親親土豆《作傢》1995/6
臘月宰豬《作傢》1995/6
旅人《天津文學》1995/8
嶺上的風《山花》1995/9
霧月牛欄《收穫》1996/5
銀盤《山花》1996/6
鬧庵《時代文學》1996/2
駝梁《北京文學》1997/5
朋友們來看雪吧《山花》1998/1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清水洗塵《青年文學》1998/8
灰街瓦雲《天涯》1999/5
河柳圖《作傢》2000/10
行乞的琴聲《山花》2001/1
月白色的路障《長城》2001/3
格裏格海的細雨黃昏《天涯》2001/3
換牛記《作傢》2001/9
花瓣飯《青年文學》2002/4
一匹馬兩個人《收穫》2003/1
門鏡後的樓道《作傢》2003/5
雪壩下的新娘《紅豆》2003/9
微風入林《上海文學》2003/10
夜行船《上海文學》2003/10
中篇小說
北極村童話《人民文學》1986/2
初春大遷徙《中國》1986/9
沒有夏天了《鐘山》1988/4
海市《東北作傢》1988/3
左面是籬笆,右面是玫瑰《中外文學》1988/5
奇寒《小說傢》1989/3
小酒店初戀《莽原》1989/3
遙渡相思《收穫》1989/4
原始風景《人民文學》1990/1-2
懷想時節《鐘山》1990/4
遲子建作品
爐火依然《收穫》1990/5
麥穗《青年文學》1990/6
舊時代的磨房《小說傢》1991/4
秧歌《收穫》1992/1
無邊水色《灕江》1993/1
東窗《芙蓉》1993/2
香坊《鐘山》1993/3
格局《鴨緑江》1993/3
嚮着白夜旅行《收穫》1994/1
音樂與畫册裏的生活《花城》1994/3
洋鐵鋪叮當響《青年文學》1994/5
岸上的美奴《鐘山》1995/2
原野上的羊群《大傢》1995/2
白銀那《大傢》1996/3
日落碗窯《中國作傢》1996/3
逆行精靈《鐘山》1997/3
九朵蝴蝶花《大傢》1997/6
觀彗記《花城》1998/1
青草如歌的正午《十月》1999/2
五丈寺廟會《收穫》2000/3
鴨如花《人民文學》2001/2
瘋人院的小磨盤《大傢》2001/4
芳草在沼澤中《鐘山》2002/1
酒鬼的魚鷹《天涯》2002/5
零作坊《北京文學》2003/7
相約怡瀟閣《小說月報.原創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