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
1960年)
潘洪鋼,男,1960年生,滿族,祖籍遼寧撫順人,現居湖北武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多年從事明清史、民族史及中國近代史研究,有較深造詣。在《民族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及譯文八十餘篇,在相關學術領域具有一定影響。著有《明清宮廷疑案》、《中南民族關係史》、《細說清人社會生活》、《黎族簡史》等多部作品。所著《明清宮廷疑案》一書是國內最早的一部此類著作,多年來暢銷不衰,影響廣泛。《細說清人社會生活》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後,獲得廣泛好評。潘老師關於辛亥革命和八旗駐防的研究《辛亥革命與駐防八旗》、《再論辛亥革命與駐防八旗》、《辛亥革命前後荊州旗城社區變遷》分別入選辛亥革命80周年、95周年、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受到了國內外史學同仁的高度評價。 潘洪鋼教授部分論著目錄 一.論文 1.《清代乾隆朝浙江海塘工程》——《中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版)1984年2期 2.《清代黔湘苗區屯政之比較》——《貴州社會科學》1985年2期 3.《清代湘西苗區屯田興起及性質》——《吉首大學學報》1986年月1期 4.《康熙》——《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傢評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5.《清代乾隆朝貴州苗區屯政》——《貴州文史叢刊》1986年4期 6.《論明代沐氏世鎮雲南》——《雲南社會科學》1987年2期 (本文獲湖北省歷史學會1988年優秀科研成果奬) 7.《乾隆朝四川雜𠔌廳改土歸屯述略》——《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4期 8.《兩金川改土歸屯之興起》——《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5期 9.《兩金川改土歸屯考》——《民族研究》1988年6期 (此係列論文獲湖北省民族學會1988——1989年度優秀科研成果奬) 10.《乾隆朝湖南城綏地區堡卒屯田》——《吉首大學學報》1989年4期 11.《清代四川駐防將軍小考》——《清史研究通訊》1989年4期 12.《清代兩湖地區民族教育政策》——《中國民族教育》1990年3期 ——又見《中國民族史學會第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改革出版社1990年出版 13.《明清撫瑤土官概說》 ——《民族論壇》1990年1期 14.《清代中南少數民族地區賦稅政策》——《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2期 15.《清代改土歸屯簡論》——《貴州社會科學》1990年11期 16.《關於雪橇的二則史料》——《民俗研究》1992年2期 17.《南方民族遊耕文化芻議》——《貴州民族研究》1992年3期 18.《辛亥革命與駐防八旗》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5期 ——《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紀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華書局,1994年3月出版(本文獲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論文奬,並入選紀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 19.《關於瑤族文字的二則史料》——《民族論壇》1991年1期 20.《湖北民族史評介》——《民族研究動態》1991年2期 21.《清代官修民族圖册<皇清職貢圖>淺說》——《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4期 22.《辛亥革命與荊州駐防八旗》——《滿族研究》1992年2期 23.《關於土傢族旗鎮制度》——《民族論壇》1992年3期 24.《漢族婦女纏足起因新解》 ——《江漢論壇》2003年10期 25.《張之洞實業思想述評》——《張之洞與武漢早期現代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26.《歷史上南方民族與漢族婦女社會角色的比較》——《人文論叢》2003年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27.《清代的雪橇》——《民俗研究》2003年3期 28.《歷史上南方民族婦女的性選擇自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29. 《雍正疍民陸居令》——臺灣《國文天地》雜志第20捲第2期,(總第230期),2004年7月1日刊出.(本文獲2004-2005年度武漢市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論文奬) 30.《傳統社會中南方民族婦女的社會角色》 ——《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1期 31、清代駐防八旗的民族關係問題研究(之一)——從荊州旗、民的幾次鬥毆事件入手的探討——《江漢論壇》,2005年第2期 32、《清代的特謚、追謚和奪謚》(5)——《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2期 33、《說崇禎五十相》——臺灣《國文天地》總第241期,第21捲第1期,2005年6月刊出。 34、《清代揚州的養瘦馬風俗》——《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35、《從客居到土著——清代駐防八旗的民族關係問題研究》——《黑竜江民族叢刊》2006年,第1期 36、《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構成和發展途徑》 37、《清代駐防八旗與當地文化習俗的互相影響——兼談駐防旗人的族群認同問題》——《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38、《清代駐防八旗與科舉考試》——《江漢論壇》2006年第6期 39、《清代禁賭失敗的原因》——《光明日報》2006-7-3《理論周刊·史學版》 40、《中華民族文化的互動與發展》——《漢水文化研究》,《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40、《論清代謚法》——《文史哲》2007年第2期 41、《清人的名片》——《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 42、《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具文現象——以清代禁賭禁娼為例的討論》《學習與實踐》2007、5期 43、《一傢民營科技企業快速打開國際市場的啓示》《要文摘報》第13期(總696期)(2007年6月1日刊發) 44、《再論辛亥革命與駐防八旗》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3輯)紀念辛亥革命9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45、《番薯、滿漢全席與清代社會》臺灣《歷史月刊》總第235期,2007年8月出版。 46、《清代駐防八旗與漢族通婚情況蠡測》——《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47、《中華民族的社會文化生態係統》“文化多樣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發展”論文集《民族文化發展與保護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8、《傳統社會中南方民族婦女的性角色》——《第二屆中國與東南亞民族論壇論文集》,民族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49、《從檔案資料看嘉慶帝遇刺案》——臺灣《歷史月刊》總第238期,2007年11月號 50、《傳統社會中的民間謠諺與社會政治——以清代謠諺為例的討論》——《學習與實踐》2008第6期 51、《清代的吸煙——從紀曉嵐的大煙袋說起》——《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 52、《清代的賭博與禁賭》——《江漢論壇》2008年第9期 53、《明清超市——南貨店》《百傢講壇》雜志(紅版)2008第12期。 54、《清代的豆腐》《紫禁城》2008年第10期(總第165期)。 55、《清代貞潔烈女的悲慘故事》——《文史天地》2008第12期 56、《嘉慶皇帝遇刺案》——《紫禁城》2009年第1期(總第168期) 57、《清代消防問題拾零》《歷史月刊》2009年第2期,總253期。 58、《誰是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百傢講壇》2009年第4期。 59、《清初福州、廣州八旗駐防的嘩變事件》(與郭福亮合作)《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60、《趣說清代的轎子》臺灣《國文天地》第24捲第12期,總第288期(09年5月號)。 61、《科場中的高齡考生》《全國總書目》2009年第7期。 62、《雍正帝之死》《紫禁城》2009第10期。 63、《清代的娼妓與政府的禁娼》臺灣《歷史月刊》2009年11月(總262期) 64、《清人社會生活中的處女、鬧房與性教育》(4200字)《文史天地》2009年12期 65、《嘉慶皇帝猝死與道光繼位之謎》(上)《紫禁城》,2010年第1 期。 《嘉慶皇帝猝死與道光繼位之謎》(下)《紫禁城》2010年第2期。 66、《清代的老夫娶少妻》《文史天地》2010第4期。 67、《清朝人的手紙》《紫禁城》2010年第6期。 68、《中國少數民族·滿族》(國傢民委重大項目: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修訂) 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版。 69、《科舉考場上的白頭翁》《晚報文萃》2010年第3期。 70、《張之洞對駐防八旗問題的思考與處理》會議論文集:馮天瑜等主編:《張之洞與中國近代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第1版。 71、《賜紫禁城騎馬與賜肩與》臺灣《國文天地》2010年11期(總307期) 72、《清初的鰣魚之貢》《紫禁城》2011年第2期。 73、《清人的飲酒》《傳統·文化·生活》2011年第1捲(中國傳統文化學會會刊) 74、《從衝突、妥協到融合——清初剃發易服過程中的幾個小故事》《紫禁城》2011年第7期。 75、《清代的十從十不從》《文史天地》(2011第8期)。 76、《八旗駐防族群土著化的標志》(3)《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77、《辛亥革命與百年中國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昌隆重召開》2011-10-15日《湖北社會科學報》(2000字) 78、《民國時期湖北省政府對辛亥文物的保護及其啓示》江漢論壇》2011年第10期, 79、《武漢保衛戰中的中國空軍》中山艦與武漢會戰》,武漢出版社,2011年9月版。 80、《清代落第舉人的另一條出路——大挑》《文史博覽》2012年第1期。
二.譯文
81.《文化人類學的趨嚮》 ——《中國人類學學會通訊》144期 82.《文化人類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民族譯叢》1989年1期
三.著作
83.《明清宮廷疑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2004年2月出版修訂本。) 84.、《細說清人社會生活》(30.9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85.參與《中南民族關係史》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 86參與《新編綱鑒》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87、參與《黎族簡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88、主編《官商兩道——中國傳統社會的商人與官場》(本人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89、參與《辛亥革命前後的湖北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7月版。 90、參與《湖北特色文化叢談:紅色文化的繁盛地》,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