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廣義上指1920年代末至1970年代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一場內戰;而狹義上僅指第二次國共內戰。國共內戰交戰的組織共有兩方,一方為中國共産黨及其軍隊(第一次內戰為紅軍,第二次為解放軍),以及1949年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解放軍。另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其軍隊、以及1947年行憲後的中華民國政府與國軍。整個戰爭共分為兩次,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匪戰爭”與“抗共衛國勘亂戰爭”,中國共産黨則稱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民政府軍在第五次對共産黨南方根據地的戰役中取得根本性勝利,迫使中國共産黨政權長距離轉移,史稱長徵。但是由於西安事變、日軍侵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事件,雙方的交戰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又再度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産黨於1949年10月1日(另一種說法認為是9月21日)在北京宣佈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逐步終結了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實質統治和管轄權;而以中國國民黨人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臺灣,至此形成臺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
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
自從興中會展開聯合中國各地革命勢力,成立同盟會共同進行反清革命之後,便面臨着不斷的改組與整合問題,同盟會在經歷國民黨、中華革命黨時期後,於1919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亦簡稱為國民黨)。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在其著作中主張國民黨應為一個列寧式政黨,此舉引起甫創立的蘇聯註意。蘇聯認為國民黨走的左派路綫與蘇聯的主張類似,當時又同為國際孤立的狀態,因此蘇聯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一直維持相當的外交與軍事援助關係,甚至往後1925年以及1926年中國國民黨曾經兩度申請加入第三國際(又稱共産國際)被拒絶,但第三國際仍承認中國國民黨為“準共産黨”。但是第三國際在馬日事變後懷疑國民黨(以及後來的中國國民黨)的革命立場和革命堅决性,對於當時的國際共黨組織的主張並不認同,路綫也有所分歧,因此又積極地推動中國共産黨的發展。
1923年1月,基於中國北伐與突破孤立外交的需要,原本就主張外交上與蘇聯接近的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中國共産黨合作。會面後,兩人發表《孫文越飛宣言》,聯俄容共全面展開,成為當時國民黨的主要路綫。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産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第三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政策。透過蘇聯的援助,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蔣中正擔任校長,這是“國民革命軍”的正式建軍,也是首支國民黨嫡係的部隊,但國共兩派政治力量在學生之間的較量,可說是决定了日後整個中國的命運。
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之後,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7月1日於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汪精衛以全票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繼續執行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鮑羅廷被任為政治顧問,後又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顧問。1925年11月23日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等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精衛左傾,被稱之為“西山派”,是當時國民黨內的非主流派。1926年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4月1日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汪重申聯俄容共三大政策。5月11日,中山艦事件之後,由於和蔣中正的政見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926年12月,中國國民黨左右派正式分裂,國民政府各擁山頭,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自法回國,途經蘇聯受到斯大林的接見。回國後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排共建議,堅持容共。4月5日和共産黨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中正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中正的武力清黨行為,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中正在南京成立一個新的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蔣中正下令“清黨”,清除國民黨內的共産黨員,並在各地大規模捕殺共産黨分子。國、共兩黨因而正式决裂,並展開了十年的武裝持續對立。(原因:國共兩黨本來是合作進行北伐戰爭的,但在北伐期間,共産黨到處發起工人、農民運動,迅速擴張勢力,並在革命軍官兵中産生影響,引緻國民黨極為不安。) 5月中,經過李宗仁及朱培德居中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决定暫時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産國際决議改變中國共産黨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徹底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然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共産黨在湖南的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內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其事變的共黨及傾共民衆死亡人數在數百到一千餘人。7月13日中共公開發表宣言因武漢廣東之復雜關係共黨黨員應退出國民黨。7月15日,汪精衛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産黨員聲明脫離共産黨,否則停止職務。至此容共政策可說是完全結束。
第一次國共內戰
1927年至1937年間,第一階段國共戰爭,共産黨稱之為土地革命、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國民政府稱之為剿匪。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産黨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賀竜(其時並非中共黨員)等指揮發動南昌起事,建立了自己的軍隊。8月4日,中共部隊放棄南昌,南下廣東,這是中共首次建立正式武裝部隊、也是國共雙方首次武力衝突。8月7日中國共産黨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力奪取政權的方針,第一次國共內戰條件已經全面成熟。8月8日汪精衛的武漢政府開始大肆逮捕處死共産黨人,實行武力分共。8月14日蔣中正下野,武漢政府與南京政府開始整合,史稱“寧漢合流”。
9月,桂係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政府,汪精衛下野。同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發動秋收起事。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蒙古回蘇聯。11月,蔣中正回到上海,邀汪精衛北上。12月11日,共産黨在葉挺、葉劍英的領導下發動廣州起事。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维埃政府,但隨即廣東軍將領張發奎調各地軍隊反攻,12月13日,共産黨軍隊被迫撤離廣州。12月16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
自1927年建軍之後,到1937年抗日爆發其間,中國共産黨於勢力範圍內展開土地改革,鬥爭地主,解放貧農,並有多次與中華民國政府軍隊激烈戰鬥,這段時間的軍事戰鬥,中華民國政府稱為剿匪、中國共産黨稱之為土地革命、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自1930年開始,國民革命軍先後發動對共産黨位於江西、湖南的控製區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未能達成目標,紅軍通過運動戰,成功守衛了共産黨南方根據地。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國民革命軍在德國顧問建議下步步為營,采取持久作戰和堡壘主義的方式進攻中共紅軍,而共産黨方面,因為王明“禦敵於國門之外”政策的實行,最後失敗。紅軍被迫自江西瑞金撤退並轉移至陝西延安;共産黨稱之為北上抗日、兩萬五千裏長徵(國民黨稱之為"逃竄")。紅軍在這過程中損失慘重,但成功擊敗了國民政府軍的封鎖。在遵義,共産黨召開會議,史稱遵義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重新拿回領導權,他調整政策,最終成功擺脫國民政府軍的攻擊,順利到達陝西延安。之後,國民政府調整國策,國民革命軍主力於華東華北抗日區域備戰。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囚禁蔣介石,兵諫其接受統一抗日,國民革命軍最終停止與紅軍作戰。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兩國終於進入全面抗戰的狀態。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在名義上保持着共同對日的勢態。期間中國軍隊與日本發生22次大型會戰和上萬次中小戰鬥。其中許多戰役有雙方共同參與,比如平型關戰役。
1937年9月,第二次國共合作展開,延安共黨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下的一個直轄政府,陝北地區的紅軍(約4萬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依抗戰序列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綫;與此同時,另有約8,000名在紅軍主力長徵後留在原地堅持遊擊戰爭的紅色遊擊隊集中組成了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對日作戰。抗戰期間,國民黨部隊主要與日軍進行正面戰爭,共産黨部隊則在淪陷區開展遊擊戰。期間,國共雙方之間曾經爆發過多次流血衝突,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黃橋戰役”和“皖南事變”。
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共軍發展到了130餘萬人,民兵發展到260餘萬人,解放區一億人口。
第二次國共內戰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間,第二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産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華民國稱之為 戡亂。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産黨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後撤往臺灣。
內戰陰影
1945年下半年國共主要衝突列表
戰鬥名稱 大致時間 爆發原因 實況
上黨戰役 9.10-10.12 閻錫山部隊在長治接受日軍投降,中共軍隊發起進攻 閻錫山部隊10個師被全殲,長治被中共攻占
平漢戰役 10.24-11.2 國軍沿平漢路北上接受日軍投降,中共阻止其北進 中共軍合圍國軍7個師,將其全殲
平綏戰役 10.18-12.4 傅作義部隊在綏遠接受日軍投降,中共為打通華北東北交通 中共軍圍攻歸綏,包頭兩城一個半月,未能攻剋最後撤退
津浦戰役 10.15-12.14 阻止國軍沿津浦路北上受降 中共軍隊攻占山東大片地區,山東華中兩解放區連成一片
山海關戰鬥 11.15 開進東北之國軍在山海關途中遭遇中共阻擊 國軍突破中共阻擊,穿越山海關,攻占錦州
從左往右依次為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蔣經國、蔣中正、張群、吳國楨、毛澤東。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6年應中共要求,廣東東江縱隊乘美國運輸艦前往煙臺整編,後參與山東內戰
1945年8月6日,美國嚮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轟炸,日本敗局已經註定。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進軍中國東北,日本天皇8月15日宣佈無條件停戰。所以蘇軍未經大規模抵抗,迅速占領了中國東北全境、日本北方四島和朝鮮半島北部。9月2日日本正式嚮盟軍投降。中共中央指揮河北、山東所屬小股部隊於8月下旬嚮關內進發,9月下旬才分別開始從晉冀魯豫等地或陸路,或水路,或武裝,或徒手,陸續動身趕往熱、察和東北。先後抵達10幾萬人。倚靠蘇聯勢力搶奪戰利品與搶占東北地區地盤。中共在東北的空軍學校,由日本飛行員做教練(參見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中共製定了“嚮北發展,嚮南防禦”的總體方針,嚮南防禦就是把江南的孤立部隊撤走以免被江南優勢國軍全殲,嚮北發展就是大力發展東北和華北根據地,為將來發展打下基礎。基於此方針,中共主動嚮國府提出了撤退江南各地區小股部隊到江北,並由美國運輸艦將廣東東江縱隊北運煙臺;同時大力發展東北。
蔣中正一方面以中國戰區統帥的名義命令日軍就地集中並固守待降,命令八路軍等中共所屬武裝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時命令國軍日夜兼程嚮日軍占領區後方進軍;另一方面又接連發出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當前形勢後决定,派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同時不理睬蔣中正的命令,命令所指揮的武裝力量積極嚮日軍進攻,收復失地。在延安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下,中共所屬各武裝力量紛紛嚮附近據守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投降,並對拒不投降者展開攻擊。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指揮河北、山東所屬部隊積極嚮關外進發,配合蘇軍占領東北地區。同時發動上黨戰役,平綏戰役進攻當地受降的國軍。
國共談判
1945年8月-10月,毛澤東,周恩來等飛赴重慶與國民政府談判。有關問題的具體談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和中國政府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之間進行。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雙方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决定在年底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國共兩黨並民盟,青年黨等代表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等五個决議案,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國綱領下共同實現民主憲政。
2月底,雖有反蘇運動等因素,國共雙方仍達成整軍協定,統一將國共軍隊整編為國軍。協定劃定全國駐軍服務區,各軍隊集結在此統一整編;整編以12個月為一期,分期縮編部隊,直到完成全國60個師的目標。3月底,國共達成迄今最後一個正式協議東北停戰協定,但該協定已對激烈進行的東北內戰無實際約束力。
局部衝突
1945年下半年,國共兩方軍隊圍繞受降問題發生了激烈衝突,在山西上黨,塞北平綏等地,北上的國軍與當地或先到達的中共軍隊之間發生激戰。10月,接收東北的國軍乘美國運輸艦到達大連時被蘇聯軍隊拒絶登陸,後轉到葫蘆島仍無法登陸衹得轉在秦皇島登陸。後在進發至山海關時遭遇中共軍隊阻擊。
1946年1月初,在馬歇爾的調停下,國共雙方下達了1月停戰令,以迎接政治協商會議召開。2月,國共達成整軍方案,决定整編中共軍隊為國軍,但因政治摩擦最終未能進行。3月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的憲草修改提議案引起中共激烈反應,4月蔣中正就東北接收問題的講話更引起中共報紙攻擊。3月,隨着蘇聯軍隊在東北撤退,國共重新開始在東北爆發軍事衝突。1946年4月15日,中共在蘇軍撤走長春一個小時內突襲長春機場並占領長春,隨後其緊隨撤退的蘇軍占領哈爾濱,齊齊哈爾。隨後,國共兩軍在四平街,長春等地激戰,東北局勢急劇惡化。
全面爆發
1946年5月,四平激戰
事件列表:第一階段(1946年3月-1947年3月)
這一階段內戰已經蔓延到全國,但仍為邊打邊談階段;重慶-南京的國共談判與全國的軍事衝突同時進行,兩者互相影響。雙方的戰鬥主要在談判爭議不下的地區(如東北,蘇北和中原等)進行,而雙方認定的“固有”地區(如延安)則幾乎未發生戰鬥,反之若一方進入對方的固有地區(如中共進入長春,國軍進入張傢口),則會引起另一方談判代表的強烈抗議。中共仍然在國統區公開活動,並在重慶發行《新華日報》。因此,此時的內戰仍未以國共公開决裂的方式爆發。
* 東北戰事: 自1月停戰令之後,雙方為搶奪蘇聯撤退留下的真空地帶,又重新開戰。1946年3月,隨着蘇聯軍隊撤離東北,國共兩黨在東北地區展開了激烈爭奪。4月-5月,四平街,長春均爆發了激烈戰鬥,5月下旬,國軍在四平重創林彪部隊,從遼北全綫追擊到鬆花江畔逼近哈爾濱。此時,在美國特使馬歇爾的壓迫下,國民政府6月6日下達了第二次停戰令,但停戰期間國共雙方代表仍未就改組政府和江蘇北部政權問題達成協議。
* 中原戰事: 6月26日,停戰有效期剛過,國共雙方在關內中原解放區(湖北、河南交界),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中共李先念在從中共談判代表周恩來處獲知情報的情況下提前發起進攻突圍。中共認為,此戰為內戰全面爆發的起點。國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萬優勢兵力攻打在宣化店被包圍的6萬中原共軍,共産黨獲知消息提前突圍,史稱“中原突圍”。
* 江蘇戰事:7月,國共就蘇北政權問題談判陷入僵局,此時國軍為保衛南京側翼安全,嚮江蘇中部和北部的新四軍駐地發動進攻。粟裕部隊與國軍激戰,戰鬥從7月開始到12月底結束,中共稱為“七戰七捷”,國軍也宣稱取得了勝利。戰鬥的結果是國軍損失第69師,但占領了江蘇北部全部城鎮,把中共軍隊壓過了隴海綫,完成了既定目標。
* 華北戰事:華北地域戰鬥分北綫(山西塞北)和南綫(河南地區)。
o 北綫:北綫戰鬥由中共在7月下旬首先發起。7月20日,中共軍隊為攻占大同,在應縣與國軍激戰,始終未能攻剋。8月,中共軍隊圍攻大同。傅作義部隊全力增援大同守軍,9月,傅作義第35軍進攻集寧以解大同之圍,此時國共在集寧處於膠着狀態,大同又遲遲未能被中共攻剋,故中共主動撤圍。中共在大同作戰失利,導致中共華北區中心城市張傢口處於危境。9月下旬,國軍36集團軍乘中共主力在大同之際,進攻張傢口。國軍采取奇襲,自長城北側荒蕪地帶以騎兵突然進攻興和,尚義,中共僅有一個連守張傢口,猝不及防。10月初,應馬歇爾要求,國民政府下達第三次停戰令,但停戰令期限剛過,10月11日國軍占領了張傢口。此事引起國共談判趨嚮破裂。張傢口被占領是中共遭遇的重大挫折,故中共在重慶《新華日報》,以及友黨民盟報紙中,大量報道國民黨占領張傢口,追究其破壞和平的責任。而此時國民政府單方面召集國民大會又遭到中共堅决反對。正在斡旋國共衝突的的民主人士梁漱溟看到政府攻占張傢口的報紙後稱“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去。”
o 南綫:南綫以河南,魯西南為中心,此處國軍兵力薄弱,中共劉鄧大軍首先開戰。8月10日,劉鄧三個縱隊突襲隴海綫,占領碭山和蘭封之間百余公裏鐵路。隨後國軍調集大軍反攻,中共軍隊撤退的同時尋找國軍薄弱部隊圍殲。9月初,中共軍隊在定陶合圍國軍整編3師,將其全殲。但是國軍整體反攻的局勢沒有改變,東綫魯西南地區,國軍進展順利。晉南地區,鬍宗南部隊受阻,整1師第1旅被陳賡部隊圍殲。10月下旬,國軍占領25座縣城,完成華北南綫作戰,中共晉冀魯豫部隊被壓製在黃河以北。
與軍事衝突同時發生的,則是國共在南京的政治較量。此時中共代表周恩來和國民政府談判陷入膠着狀態。雙方的分歧主要有兩個
1. 改組政府問題:中共堅持要求在國民政府委員會的40個名額中,與民盟一起合占14個名額,以行使1/3否决權。但國府衹同意給12個,後國府讓步,同意第13個由中共推薦一無黨派人士,並經國府同意産生。但中共不同意,堅持要求占14個。
2. 東北問題:因東北戰鬥激烈,雙方圍繞東北政權問題和東北軍隊駐地問題爭執不下,始終未能達成協議。
因國府堅持11月中召開製憲國民大會,而周恩來稱,“國民大會一旦召開,他就回延安”。 因此國民大會前中共能否提交名單已經成了問題關鍵。在馬歇爾拒絶調停的情景下,第三方面(民主黨派梁漱溟,蔣勻田,左舜生,莫德惠等)出面調停。10月26日,第三方面提出一個解决方案,分送中共梅園新村、馬歇爾使館和國府。但周恩來看到後大哭, 說第三方面出賣了他,故第三方面不得不撤回該方案。11月11日,第三方面接到國府通知,國大代表報道人數達到法定人數,無論中共是否參加,均預定在11 月15日舉行。值此,第三方面也出現分裂,民社黨和青年黨决定參加國大,民盟拒絶參加並開除民社黨出民盟。此時第三方面調停繼馬 歇爾調停失敗後,也遭遇全面失敗。
1947年3月7日,政府代表張治中在南京送董必武等中共駐京人員乘坐美飛機撤回延安
11月15日,國民大會召開。此時,國民政府為迎接製憲國大,下達了第四次停戰令,但已經對軍隊戰鬥沒有約束力。1947年1月,中華民國憲法通過之後,國民政府應馬歇爾的要求,先後三次呼籲中共能進一步舉行圓桌會談,以政治方式解决兩黨爭端。中共南京代表陸定一回應,“廢除偽憲法和恢復1946年1月31日軍事位置,是恢復和談的最低限度”,這使得國共談判失去任何基礎而完全破裂。此時中共仍堅持在南京活動,拒不離開。國府兩度委婉逐客無效,故2月底,國民政府公開下達逐客令,限令在南京,上海,重慶的中共留守處代表3月5日前撤離,並關停重慶《新華日報》社。3月7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團返回延安。
關於1947年1月製憲國大之後國府三次和平努力,有各種說法。前全國政協委員梁漱溟寫到:“綜觀前後,過去(七月半至十一月半)一段,是國方要打。十一月半以後是共方要打。”因為“國方在軍事上已經心滿意足,確乎不想再打。然而共方卻是積憤填膺,非打不可。”;中共認為,是國民黨發動和平攻勢,試圖嫁禍共産黨;國民黨認為,是“我政府迫不得已乃忍痛動員,從事戡亂,這是最近的歷史事實”。
事件列表:第二階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1947年3月7日,中共駐京留守處代表乘坐美國運輸機撤離南京。1947年6月30日,國民政府司法院最高檢察署通緝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此時雙方已經完全失去了約束,放手大打。
國軍攻勢作戰,解放軍守勢作戰時期(1947年3月-1947年9月)
1947年3月10日,中共首都留守處人員從南京返回延安3天後,國軍鬍宗南兵團從洛川沿成榆公路嚮延安進攻
1947年5月中旬,國軍精銳整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
* 東北地區:1946年12月-1947年4月,中共東北民主聯軍通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共殲滅國軍4萬餘人,攻占城鎮11座,挫敗了國軍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計劃,迫使其在東北戰場由攻勢轉為守勢。此時,中共已經在東北站穩。
* 西北地區: 3月10日,董必武撤離南京返回延安後三天,鬍宗南率領20萬國軍進攻延安。面對20餘萬國軍,共産黨方面將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鬍宗南占入空城。同時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2萬餘人開始在陝北高原進行遊擊戰,運動戰,分別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馬河、沙傢店等地的勝利,國軍方面經過3個多月的“蘑菇戰”,即遊動作戰,軍力、士氣下降嚴重。
* 山東地區:在顧祝同率領下,60萬國軍進攻山東。由於國軍采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製在一個範圍內,導致解放軍的遊擊戰術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决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采用。在孟良崮戰役中,整編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 6月,國軍繼續自魯南嚮北進攻,國軍齊頭並進,步步緊逼,18日,鬍璉整編11師占領中共山東指揮部所在地魯中南麻鎮。此時因劉鄧軍在魯西進攻,國軍被迫自魯中回援,陳毅粟裕部隊乘機進攻南麻整11師,但其久攻未剋,此時國軍再度調集大軍圍攻,陳粟部因多處軍隊遭遇合圍,傷亡巨大,撤至黃河以北惠民。國軍在8月占領黃河以南山東大部地區。10月初,國軍在煙臺登陸。
* 魯西南與中原地區:劉伯承鄧小平部隊在6月20日夜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7月1日,劉鄧渡河後包圍鄆城國軍整編55師,此時陳粟軍從國軍縫隙處南下,進攻費縣,威脅兗州。同時劉鄧軍又攻剋鄆城,曹縣,並將羊山集處國軍整編66師合圍。7月底,劉鄧血戰數日圍殲羊山集整編66師。8月,劉鄧部隊在國軍大部隊圍攻下,南下中原,進攻國軍薄弱地帶。19日,全軍渡過黃泛區,23日強渡汝河,26日乘淮河洪峰之間渡河,進入大別山戰略鎖鑰區。追擊國軍因淮河水漲而被阻淮河北岸。與此同時,陳賡、謝富治兵團在茅津渡處渡河成功,緊逼洛陽。
8月,在毛澤東嚴令下,陳粟軍隊重新南渡黃河,發起進攻。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在中共軍隊以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嚮中原挺進時,國民黨軍不得不追隨情況,被迫分兵。
1947年7月31日,中共正式使用了“人民解放軍”名稱。西北野戰兵團定名為“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
截至1947年10月初為止,國軍的策略是進攻中共軍隊根據地,而中共軍隊在根據地被占後利用國軍空隙穿插作戰,形成犬牙交錯的格局。但總體而言,中共軍隊采取守勢,國軍則以中共主要基地為目標采取攻勢。
解放軍攻勢作戰,國軍守勢作戰時期(1947年9月—1948年9月)
1948年長春圍困戰
1948年10月錦州戰役時配備的蘇聯PPsh41波波沙衝鋒槍的中共軍隊宣誓
* 東北戰場:東北戰場林彪羅榮桓軍隊兵力占據優勢,且裝備精良,故一直以攻勢為主。1947年6月-7月,林羅部圍攻四平,血戰未剋,兵力受損。8月開始,林羅部發動秋季攻勢,大量圍殲國軍部隊。1948年初,林羅部隊再度發動鼕季攻勢,圍殲國軍精銳部隊新五軍,導致國軍遭受重創。2月,林羅部以強大兵力第四次圍攻四平,經過血戰攻剋四平。此時東北的國軍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林彪部隊指東打西,指南打北,處於完全機動地位。此時,北寧綫被中共切斷,國軍衹能依賴空中補給,國軍試圖撤退但是空運問題難以解决。5月開始,中共軍隊合圍長春,圍而不打,國軍衹剩下瀋陽,長春,錦州幾個孤立的據點。
* 陝北戰場:彭德懷部隊在1947年8月初圍攻榆林,鐘鬆整編36師北上救援。隨後彭德懷圍點打援,發動圍攻鐘鬆的沙傢店戰役。劉戡全力救援,鐘鬆逃脫。10月,彭德懷再度圍攻榆林,國軍已經無兵可調,不得不由蔣中正致電寧夏主席馬鴻逵求援,馬鴻逵命整編18師支援榆林,彭德懷再度圍點打援。寧夏軍與彭德懷部隊在元大灘激戰,雙方傷亡慘重。最後彭德懷撤退。2月,彭德懷部在宜川圍點打援,殲滅劉戡29軍主力,劉戡自殺。4月底彭部占領延安,後撤至黃竜地區休整。
* 華北戰場:華北地區國軍兵力空虛,聶榮臻組建晉察冀野戰軍機動作戰。10月,因華北國軍增援東北,中共軍隊乘機嚮保定,石傢莊進攻。11月12日,聶部攻剋石傢莊。此時傅作義受命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率領主力部隊沿平保綫尋機作戰。聶部圍點打援,機動殲敵,消滅國軍35軍兩個師部。聶榮臻在山西南部發起運城戰役,12月全殲守敵。此時國軍在晉南僅剩臨汾一座城市。1948年5月中旬,臨汾被中共攻剋。
* 山東戰場:1948年3月因國軍主力撤出山東增援別處,陳粟發起大兵團作戰,攻剋張店,周村,並在4月攻剋魯中重要據點濰縣進行休整。同時,中共蘇北軍隊迅速緊逼益林,國軍立即從中原戰場抽調大軍進攻蘇北共軍。5月,中共軍隊轉移離開。此時,中共指示粟裕5月15日休整完畢,離開山東進入江南作戰(最終粟裕勸說毛澤東放棄江南作戰,在蘇北决戰)。
* 大別山區:劉鄧進入大別山後,白崇禧成立九江指揮部圍剿。1948年2月底,劉鄧大軍因在大別山損耗過大,經中共中央批準,撤出大別山區。
* 中原戰場:中原戰場局勢錯雜,雖然國軍尋機作戰,但中共軍隊運動靈活,故國軍始終處於被動地位。1948年3月,陳賡謝富治兵團乘中原國軍兵力空虛,進攻洛陽,兩進兩出,兩次殲滅國軍守軍。4月,劉鄧部隊進攻阜陽。經過近一年的戰鬥,中原地區的戰事轉嚮對中共有利的一方,國軍日趨被動。5月,中共成立中原野戰軍,發動宛東戰役,擊潰國軍18軍。6-7月,中原解放軍發動豫東戰役,攻剋開封,殲滅整編75師,確定了中共在中原地區的優勢地位。毛澤東在1948年8月稱“解放戰爭好像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事件列表:第三階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戰略决戰
1948年9月,中共軍隊攻剋設防堅固的要塞濟南,成為决戰序麯。同年鼕,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戰略决戰,决戰首先從東北打響。
1948年11月中共東北野戰軍進攻瀋陽
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路綫
1949年國軍在吳淞上船撤往臺灣
遼瀋戰役
1948年5月,中共軍隊包圍長春,圍而不打。1948年9月,中共東北野戰軍圍困錦州。國軍組織廖耀湘第九兵團自瀋陽西進彰武,並在錦西塔山海灘登陸東進,企圖救錦州之圍未果。10月15日,中共東北野戰軍攻剋錦州。錦州戰役結束後,第九兵團試圖從黑山,打虎山南下營口海路撤退,但未能突破該陣地並延誤時機。林羅部隊自錦州回援,將國軍精銳包圍全殲,俘虜廖耀湘。11月,東北野戰軍攻剋瀋陽,營口,占領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徐蚌會戰)
這場决戰,中國共産黨方面及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為淮海戰役,中華民國政府方面稱為徐蚌會戰。1948年11月,鑒於蘇北决戰日趨臨近,國軍决定嚮徐州集結。連雲港的黃百韜兵團西進徐州。途中因中共華東野戰軍得到秘密情報後緊急調軍攔截,在大運河附近的碾莊地區將黃百韜包圍。與此同時,國軍黃維兵團自確山,駐馬店東進徐州,11月26日在雙堆集被中共中原野戰軍包圍。11月18日,碾莊的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黃百韜自殺。鑒於集結計劃失敗,12月1日,杜聿明率領國軍放棄徐州南下。蔣中正發現中共軍隊正在追擊杜聿明,便空投命令,要求與共軍决一死戰。12月4日,杜聿明國軍因行動遲緩在河南孟集地區被粟裕華東野戰軍包圍。12月15日,黃維兵團覆沒,僅鬍璉逃走。1949年1月10日,在華東野戰軍的攻擊下,杜聿明兵團全軍覆沒,杜聿明被俘。
平津戰役
1948年底,中共華北野戰軍楊成武部在新保安合圍了傅作義國軍精銳第三十五軍,將其全殲。12月21日,東北野戰軍迅速南下,攻占鹹水沽,切斷平津國軍海運的退路。1949年1月初,東北野戰軍完成了對北平,天津和塘沽的分割包圍。1月14日,東北野戰軍對天津發動總攻擊,15日八時占領天津,俘虜守軍司令陳長捷。北平僅剩下傅作義守軍20萬人。傅作義經過第三方面蘇靜,鄧寶珊等人與中共接觸,達成了和平協議;1月22日,國軍為北平免遭戰火,出城接受中共整編。31日,中共占領華北重鎮北平,而國軍在華北僅剩下太原一個據點。
三大戰役是國軍全面崩潰的决定性戰役。三大戰役前的兩年多,國軍損失的大部分都是雜牌部隊,而精銳主力部隊僅整74師和新五軍被殲,其餘主力部隊保存完好。而三大戰役後,國軍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如新一軍,新六軍)等全軍覆沒,總兵力損失150萬人。淮海戰役(徐蚌會戰)更是讓國軍劃江而治的希望破滅,江南地區已經全面暴露於中共大軍之下。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到了全面崩潰的邊緣;1月21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宣佈引退;副總統李宗仁依據憲法行使代總統職責。李宗仁接任後,宣佈與中共和談。
渡江戰役
1949年4月,國共舉行了北平和談,但共産黨的提出逮捕民國總統副總統等43名戰犯的要求使得民國政府無法接受,談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舉強渡長江,國民政府江陰要塞司令投降共産黨,解放軍順利地渡過長江,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攻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廣州。4月24日解放軍攻下國民黨在華北內陸控製的最後一個城市太原,中國國民黨部分守軍與政府官員因拒絶降給共産黨,於是集體自殺,中國國民黨方面稱之為“太原五百完人”。5月解放軍陸續攻下華中諸多大城市,在5月10日進占杭州、5月15日進占南昌、5月16日進占武漢、5月27日進占上海。6月3日美軍軍事顧問團撤離與國軍撤守青島後,同日解放軍進占青島。8月6日解放軍攻陷長沙、8月17日攻陷福州,解放軍戰綫深入華南地區。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原北平改稱)宣告成立。10月15日解放軍攻陷廣州,中華民國政府再遷重慶,10月17日攻陷廈門,並對廈門外海的金門島作戰,10月25日金門戰役國軍大捷,擊退進攻的解放軍。11月3日,解放軍進攻舟山群島的登步島,中華民國國軍經過三天的戰鬥擊退進攻的解放軍,史稱登步島戰役。
11月,解放軍攻占重慶,國府三遷成都。同年12月7日,行政院電令政府遷設臺灣臺北市,12月8日至10日,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中華民國政府公務員及兩蔣紛紛離開成都飛抵臺北,國府宣告“大陸淪陷”。
至此,中國大陸幾乎全部為共産黨所控製。中華民國政府僅能掌控中國東南沿海島嶼(臺灣、金門、馬祖、烏丘、東引、海南島、舟山群島、一江山島、大陳島、萬山群島)及西南(雲南、廣西、四川)部分山區,國共內戰大勢底定。
事件列表:第四階段(1949年12月—1955年2月)
隨着國共戰爭大勢底定,大規模的軍事會戰已經不可能再出現,戰爭的規模趨於中小型。
西南地區部分,由於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西南方殘餘的軍事力量很難再有所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進入成都後,便繼續一路追擊這些已經無法大規模組織戰鬥的軍隊。西南的國民黨93師無法跟大規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一路往邊界撤退,最後國民黨93師退到泰緬邊境的三不管地帶(泰緬金三角),在當地形成一股特殊的勢力。1954年,因緬甸政府嚮聯合國提出抗議,國民政府開始逐步將這批國民黨93師及眷屬遷往臺灣桃園縣中壢市、平鎮市及南投縣仁愛鄉安置,而在泰國北部的部隊,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人不願離開,表示要從這裏打回大陸去。他們主要為雲南籍官兵,因為身處緬甸,離傢較近。最後因為協助泰國政府平定山區共産黨叛亂,獲得泰國國籍,在泰國得以合法永久居留與生活。
在東南沿海作戰方面,由於中國共産黨以陸軍起傢,缺乏足夠的海空軍專業部隊與武器裝備,在訓練上如登陸戰等方面經驗亦不足,1949年在舟山群島與金門相繼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擊退後,一時之間不敢貿然作戰,而國民黨雖然在陸軍戰鬥方面損失慘重,但在海空軍整體仍優於共産黨,甚至還能派遣空軍轟炸上海或突襲福建沿海島嶼。不過隨着國民黨部隊主力集中駐守臺灣,與臺灣距離較遠的沿海島嶼讓共産黨有了機會,1950年春天解放軍進兵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經過雙方多日交戰,最後國民黨在以固守臺灣優先的策略下相繼撤離當地。
軍事衝突與兩岸對峙
1950年後,解放軍一方面逐一攻下沿海島嶼,另一方面在福建集中兵力,為渡海攻臺做準備,然而之後朝鮮戰爭的爆發,美軍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渡海攻臺難度倍增;加上不久中國共産黨决定要開始進行“抗美援朝”,軍事重心北移,因此在東南沿海的作戰暫緩。而朝鮮戰爭期間,國民黨曾多次嘗試突擊東南沿海島嶼,如南日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但皆以撤退告終。朝鮮戰爭結束後,解放軍在1954年對一江山島發動作戰並對金門炮擊,不久共産黨控製一江山島,視一江山島為屏障的大陳島也不保,最後國民黨决定主動撤離大陳島,1955年2月在美軍的協助下大陳島軍民全數撤離,共産黨取得大陳島,自此雙方的勢力範圍都再無變動。
國共雙方隔着臺灣海峽,均積極厲兵秣馬,甫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喊出“解放臺灣”的口號,站穩腳跟的中華民國則高舉“反攻大陸”、“光復神州”、“解救苦難同胞”的旗幟,調停失敗的美國則坐等內戰結束,海峽大戰一觸即發,惟1950年的朝鮮戰爭爆發,原本預備解放臺灣的解放軍,在“抗美援朝”的大旗下,調往朝鮮半島作戰,中華民國政府則在麥剋阿瑟的支持下積極備戰反攻,陸戰隊編製擴張到世界第二大規模,預備於東南沿海登陸、或配合聯合國軍渡過鴨緑江進入東北地區。但基於國際勢態與美國內部的政治問題,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解除麥剋阿瑟的兵權、改變對中華民國的放棄態度,下令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宣佈“臺灣海峽中立化”,一方面阻止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的企圖,另一方面也保證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不再斷絶(參見當時中美兩國所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軍對駐守金門的國軍發動了榴彈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嚮金門射擊炮彈幾近五十萬發。抗日民族英雄,金門防衛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傢驤、章傑等中彈犧牲。9月11日,金門守軍擊毀廈門火車站。9月22日,美國所支持的八吋大口徑巨炮由中華民國海軍運抵金門。海軍與空軍皆有交手。解放軍以炮彈封鎖金門的嘗試已經算是失敗。其後十年內,兩岸海空軍不斷有零星交手的紀錄,雙方各有戰損,但大體而言,仍是維持勢均力敵的態勢。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國防部長徐嚮前發表聲明,停止從1958年開始的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的炮擊,國共內戰的大規模軍事衝突終於告一段落,但至今未能達成停戰協議。
至今兩岸仍維持對峙形勢。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以東南海域為目標,實施彈道洲際導彈試射,中華民國方面亦在不擾亂社會秩序,秉持外弛內張的狀況下,讓軍隊進入高度備戰狀態。是次危機由美國第七艦隊以“經過”之名進入臺灣海峽而告緩和,但解放軍軍機“不出海”的默契從此被打破,解放軍軍機活動範圍延伸至海峽中綫,壓縮了中華民國空軍的預警時間。2007年中共十七大時,中共中央總書記鬍錦濤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主張,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並沒有正式回應,但在國民黨重新取得執政權後,中華民國的馬英九總統已對此有所回應。
政治鬥爭與第二戰綫
國共內戰期間,雙方除軍事爭奪外,政治上也展開了激烈對抗。
中共方面
1947年2月被查封之前,中共在重慶出版的《新華日報》大力宣傳中共的思想。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時,《新華日報》每天都登有新華社發的中共軍隊勝利戰報,每天闢有專欄登載國民黨被俘刊登啓事,將中共俘虜的國軍將官公佈在報紙上讓傢屬認領。此事引起了國統區的普遍恐慌。據新華日報編輯回憶說,“有反動派對此不滿,表示:‘世界上哪有這樣的怪事,在打仗的時候,竟允許敵人在自己的區域發宣言、發戰報,進行宣傳?’……想以此作為迫害我們的藉口……敵人對新華日報的稿件更加緊了控製。新華社的稿件不準登,前綫的勝利消息不準登……。我們有時也作些不損原意的改動,更多的時候根本不理睬,該登的還是照樣登。敵人對我們毫無辦法。” 1947年5月,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上海,南京等大學學生爆發了“反饑餓,反內戰”大遊行,並與憲兵衝突釀成血案。1948年8月15日,民國政府教育部統計稱,共産黨“職業學生一年半以來製造學潮109次,耽誤課業506天,學潮漫及18個重要都市。
重慶地下黨秘密發行《挺進報》以取代新華日報,大量散播中共軍隊在前綫勝利的消息;並積極組織工潮,學潮,和農村暴動,對國民政府的統治帶來了極大撼動。
與中國共産黨互為友黨的中國民主同盟在1947年10月被取締之前也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積極參與學潮,配合中共的鬥爭。
除此之外,中共在國府安插的情報人員熊嚮暉,郭汝瑰也為中共提供了大量的情報,周恩來誇奬他們:“蔣介石的作戰命令還沒有下達到軍長,毛主席就已經看到了。”。還有傅作義的女兒傅鼕菊,陳布雷的女兒女婿均是中共地下黨。2009年4月,《新京報》報道了北平中共地下黨網絡圖,展示了中共情報網的發達。
1946年底-1949年10月主要學潮
時間 爆發地點 原因 實況 備註
1946年12月 北平 北大學生瀋崇聲稱被美國士兵強姦 全國性反美運動 中共領導
1947年5月 南京 物價上漲,公立大學所發伙食費不夠 全國性反饑餓反內戰運動 中共領導
1947年10月 杭州 浙大學生會於子三參與地下黨被捕死於監獄 全國各地學生抗議政府逮捕屠殺學生 中共領導
1948年1月 上海 同濟學生自行選舉自治會,被校方開除學籍 同濟大學學生赴市政府請願 中共領導
1948年3月 北平 民國政府查封中共地下黨組織華北學聯 萬餘學生在北大民主廣場舉行營火晚會 -
1948年4月 北平 民國政府逮捕華北學聯學生 五百學生在政府北平行轅請願 中共領導
1948年6月 滬津 美國决定扶植日本經濟 上海萬餘名學生遊行示威抗議美國扶植日本,天津北洋大學拒絶美國救濟糧 -
1948年7月 北平 北平市參議會决定重新考核東北流亡學生在北平臨時大學之入學資格 四千學生前往李宗仁官邸請願 -
1948年7月 北平 政府和學生互相開槍對射,死亡8名學生 一萬學生前往李宗仁官邸請願抗議 中共領導
國府方面
國府施行直接民選博得中産階級支持
國民政府和民國政府以憲政作為政治武器吸引民心,與中共對抗。1947年4月,作為看守政府預備行憲的國民政府依據政治協商會議决議正式改組,結束一黨專政,容納製憲各黨進入政府。同時1947年11月21日-23日,國民政府舉行了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由全體國民直接選舉3045名國民大會代表,實現了中國的首次直接民選。1948年3月,行憲國民大會召開,以差額選舉方式選舉産生了首屆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5月,中華民國政府開始運作,國民政府正式走入歷史。
退守臺灣之後,國民大會因大陸失陷,無法完成臺灣省以外地區的換屆選舉,故仍然由原代表1954年在臺北舉行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第二屆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1950年,臺灣省舉行了地方自治選舉,由人民直接選舉産生各縣市首長。中華民國政府以這種方式證明自己仍然是全國性的民選政權,延續法統和國統,以對抗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
評論與爭議
雙方評論
中華民國政府在2008年《中華民國年鑒》評論國共內戰如下
第5時期為民國34年到38年,是國共爭奪中國主導權的時期。蘇俄全力支援中共奪取中國的統治權,但美國把中共的擴張視為中國內政問題,一再錯失處理時機,緻國共决戰無法避免;最後國民黨政府軍事失利,大陸領土淪喪。這不衹是軍事失敗所導致,而是各方面因素所造成:民國36年國傢開始行憲,各黨各派加入政府,僅中共拒絶參加;政府軍隊係統有別,步調不能齊一,主戰主和,意見分歧,反而成為敗戰的原因;民國38年1月總統蔣中正引退後,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職權,决定與中共議和,貽誤軍機尤多;美國以美援之有無,作為讓中國共産黨與國民黨組織聯合政府的交換條件,不斷對政府施加壓力;蘇俄積極援助中共,隨時作武裝顛覆的準備;由於戰爭破壞,人民生活困苦,商人勾結劣官,擾亂金融物價,造成人心浮動,社會不安。民國38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步入另一個時期。
內戰責任
內戰責任涉及:第一,哪一方蓄謀發動內戰;第二,哪一方主動挑起內戰。這是內戰雙方爭議嚴重的問題。
第一次國共內戰以南昌起義為標志,爆發原因和爆發時間較為明確;但第二次國共內戰因零星戰鬥,局部戰鬥,全面爆發和政治談判交織在一起,爭議極大。
中共方面認為,1946年6月,國軍精銳部隊在東北戰場以及其他戰場頻頻傳來捷報,蔣介石在做完軍事部署後,認為發動內戰時機已經成熟,即單方面公開撕毀《雙十協議》和“政協决議”。6月26日,以國軍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內戰全面爆發。中共還在1949年製定了一個43名戰犯名單,認定該名單上者即內戰發動者。
國府方面認為,中共在1945年9月即開始發動上黨戰役,平綏戰役圍攻國軍。尤其在雙十協定簽署之後的兩個月內,中共仍然違反雙十協定圍攻傅作義在歸綏,包頭的主力部隊一直到12月中旬攻城未下被迫撤圍,並主動進攻一直在國軍控製下的湖北襄樊地區;另中共在山海關設防,開火阻擊依照中蘇條約進入東北接收的國軍。且中共抗戰勝利後大面積破壞津浦鐵路和平漢鐵路,“究竟是誰在挑起內戰,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周恩來在1967年表示:“我參加了舊政協開會以後,回到延安嚮毛主席匯報,劉少奇也在場,毛主席說的很清楚。毛主席說:這個和平,我們是拖延時間,便於我們積蓄力量,便於我們訓練軍隊。”
關於內戰何時全面爆發也有爭議,中共認為1946年6月中原戰事標志着內戰全面爆發;國府認為,抗戰期間中共一直進攻和騷擾國軍,內戰從未停止,且抗戰之後中共發動上黨戰役,尤其在1946年4月圍攻長春,內戰早已爆發;而內戰全面爆發則是在1947年3月中共代表團撤離南京,雙方談判徹底結束之後國軍進攻延安,並通緝毛澤東,周恩來等開始的。
土地革命
在兩次國共內戰中,土地革命是中共博得貧農佃農支持的有力武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中共一改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重新施行土地革命,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基本辦法就是在農村按照土地多少劃分貧農,中農,富農,地主。地主富農的土地要被沒收,且地主要受到批鬥。1947年底土改高潮的時候,甚至中農的土地也要被分。以至於農村出現恐怖氣氛,據晉綏地區報告,“一般群衆恐慌,生産情緒低落,災情加重,並發生嚴重外跑現象。不僅地富逃亡,甚至中貧農逃亡也不少”。更有甚者,有的村莊連貧中農的東西都要沒收,“用????水把人淹死在甕裏,還有用油從頭上燒死人的”。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國民黨深知共産黨土改對於農民的革命動員作用,故一直研究對策。1945年10月,國民政府公佈二五減租辦法。1946年公佈《土地法》,以政府贖買的辦法從地主購買土地分給貧農,以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標。針對解放區土改運動,1946年10月行政院公佈《綏靖區土地處理辦法》,對於中共已經打土豪分田地之後的地區,國軍占領後,不強迫農民歸還地主的土地,而是采取這種辦法,“綏靖區內之農地,其所有權人,非自耕農時,在政府未依法處理前,準依原有證件,或保甲四鄰證明文件,保持其所有權,並應由現耕農民繼續佃耕。綏靖區內佃租額,不得超過農産正産物三分之一”。1948年,立法院通過《土地改革方案》,以貫徹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但是總的說來,民國政府的措施遠不如中共的土改對貧農有吸引力。
民國政府曾表示“我國當前土地問題之嚴重,已成為一切禍亂的根源,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而政府現行有關土地的政策和法令,並不足根本解决這個問題。如果不急求徹底而普遍的改革,實有非常可怖的後果”
蘇美援助
蘇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記載曾嚮東北民主聯軍提供了步槍70萬衹,機槍12000-14000挺,各種炮4000門,坦剋約600輛,飛機800餘架。但是,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記載,東北民主聯軍武器數據與此不合。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emerged as a major actor in Chinese affairs. As an ally it embarked in late 1941 on a program of massive military and financial aid to the hard-pressed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January 1943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led the way in revising their treaties with China, bringing to an end a century of unequal treaty relations. Within a few months, a new agreement was signed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stationing of American troops in China for the common war effort against Japan. In December 1943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s of the 1880s and subsequent laws enac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to restrict Chinese immigration into the United States were repealed.
The wartim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 initially to help China become a strong ally and a stabilizing force in postwar East Asia. A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s intensified, however, the United States sought unsuccessfully to reconcile the rival forces for a more effective anti-Japanese war effort. Toward the end of the war, United States Marines were used to hold Beiping (Beijing) and Tianjin against a possible Soviet incursion, and logistic support was given to Kuomintang forces in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Through the mediatory influ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 military truce was arranged in January 1946, but battles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s soon resumed. Public opinion of administrative incompet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was escalated and incited by the Communists in the nationwide student protest against mishandling of a rape accusation in early 1947 and another national protest against monetary reforms later that year. Realizing that American efforts short of large-scale armed intervention could not stop the war, the United States withdrew the American mission, headed by 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 in early 1947. The Chinese Civil War, in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aided the Nationalists with massive economic loans and weapons but no combat support, became more widespread. Battles raged not only for territories but also for the allegiance of cross sections of the population.
Belatedly,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sought to enlist popular support through internal reforms. The effort was in vai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rampant corruption in government and the accompany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os. By late 1948, the Kuomintang position was bleak. The demoralized and undisciplined Kuomintang troops proved no match for the communist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arlier known as the Red Army. The Communists were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Although the Kuomintang had an advantage in numbers of men and weapons, controlled a much larger territory and population than their adversaries, and enjoyed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support, they were exhausted by the long war with Japan and in-fighting among various generals. They were also losing the propaganda war to the Communists, with the population weary of Kuomintang corruption and yearning for peace. In January 1949, Beiping was taken by the Communists without a fight, and its name changed back to Beijing. Between April and November, major cities passed from Kuomintang to Communist control with minimal resistance. In most cases, the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and small towns had come under Communist influence long before the cities. After Chiang Kai-shek and a few hundred thousand Republic of China troops and 2 million refugees, predominantl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community, fled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which had been acquired by the Kuomintang from Japan in 1945), there remained only isolated pockets of resistance. In December 1949, Chiang proclaimed Taipei, Taiwan, the temporary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