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李清照 Li Qingzhao  南宋   (1084~1155)
如梦令 Like a Dream
点绛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醉花阴·重九 Under the Shadow of Flowers
一剪梅 Yi Jianmei
渔家傲·记梦 Yu jia ao Kee Meng
如梦令 Like a Dream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Like a dream Chang Kee Creek Pavilion eventide
凤凰台上忆吹箫 Phoenix On the stage recall to play the vertical flute
声声慢 Beauties
永遇乐 Yong Yule
点绛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浣溪沙 Huan Xisha
浣溪沙 Huan Xisha
浣溪沙 Huan Xisha
浣溪沙 Huan Xisha
菩萨蛮 Song Form
菩萨蛮 Song Form
诉衷情 complain heartfelt emotion
孤雁儿 Lone Wild Goose children
行香子 The Hong Son
孤雁儿并序 Lone wild goose children And sequence
玉楼春·红梅 Yu Louchun Plum
渔家傲 Yu Jia Ao
清平乐 Qingping Yue
多首一页
御街行 Royal Street Bank
孤雁儿并序
孤雁儿并序
孤雁儿并序
孤雁儿并序
孤雁儿并序
孤雁儿并序
孤雁儿并序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释】 沈香断续玉炉寒:一作沈香烟断玉炉寒

【赏析】   《孤雁儿》原名《御街行》,出自柳永《乐章集》。《古今词话》无名氏《御街行》词有“听孤雁声嘹唳”句,故更名《孤雁儿》。
  
    词前有小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虽云梅词,实际上不过借梅抒怀旧之思。
  
    床、帐、香炉,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此词也从这些物事写起,迤逦写入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里,床,非合欢之床,而是用藤竹编成的轻便单人床。帐,亦非芙蓉之帐,而是当时在文人高士中流行的一种特制的用坚韧的茧纸作的帐子。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事》的“梅花纸帐”条目中描写道:于独床四周立柱,挂瓶,插梅数枝;床后设板,可靠以清坐;床角安竹书柜,床前置香鼎;床上有大方目顶,用细白楮(纸的代称)作帐罩之。词咏梅而从纸帐着笔,很可能指的就是“梅花纸帐”。这种床帐,暗示着清雅而淡泊的生活。宋朱敦儒《念奴娇》词云:“照我藤床凉似水。”《鹧鸪天》词又云:“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闲。”但是,宿此床帐中的抒情主人公并不甘于淡泊,却深怀“无佳思”的幽怨。
  
    以下写香。炉寒香断,渲染了一种凄冷的心境。“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展示的那种朦胧而甜蜜的惆怅已经消失,只有似断仍连的袅袅微香,伴随她绵长、凄清的似水情怀。
  
    沉寂中,是谁家玉笛吹起了梅花三弄?它惊破梅心,预示了春的消息,也吹燃了词人深埋的生命之火!
  
    下片从憧憬的世界回到客观现实:充弥天地的只是萧萧的小风疏雨!尽管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冬尽春来,而生命的春天,却已随“吹箫人去”而永远消逝,这怎不令人珠泪潸潸!“吹箫人”,秦穆公时人萧史,他的箫声能招引凤凰。后来他和他的妻子──穆公女弄玉双双仙去。这个美丽的神话,既暗示了她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又以“人去楼空”,倾诉了昔日欢乐已成梦幻的刻骨哀思。
  
    最后落题,用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典,作一跌宕:纵使春到江南,梅心先破,但天上人间,仙凡杏隔,又如何传递春的消息!
  
    显然,这首词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全词以“梅”为线索:相思之情,被梅笛挑起,被梅心惊动;又因折梅无人共赏,无人堪寄而陷入无可排释的绵绵长恨之中。(侯孝琼)



【北美枫文集】梅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