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返回主頁
靈山寺旅遊區: 敕封金碧峰禪師為主持僧,並親筆題定了“聖壽禪寺”4個大字。
風穴寺: 有天台七祖貞禪師在此修習止觀。
菩提寺: 永徽年間(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禪師朱智勤主持營建。
乾明寺: 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僧省念禪師開山重修,明清兩代歷經修繕,規模雄偉,主體建
大洪山: 唐慈恩禪師結廬於此,建有洪山寺,現尚遺有清淨堂和宋、明、清碑石和古塔等遺
廣德寺: 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剋幽禪師來遂主持開山闡教後,高僧倍出,香火興
廣德寺: 主要建築有皇禪師石塔、東山門、南山門、天王殿、伽藍殿、韋馱殿、鐘樓、鼓樓
玉泉寺: 楊廣敕封智頭為“智者禪師”,並親書“智者道場”匾額。
石門縣: 宋朝圓悟禪師主持著有《碧岩錄》一書,是佛傢寶典,又被稱為“宗門第一書”,
麓山寺碑: 寺的興廢修葺和歷屆禪師宣揚佛法的經過,還描寫了嶽麓風光,全文共1413宇,因
石霜寺: 慶諸禪師,《五燈會元》有傳,俗姓陳,廬陵新淦(今江西省清江縣)人,拜紹鑾
藏經殿: 是南朝慧思禪師所建,始建時名“大般若禪林”,後因明太祖朱元璋賜大藏經一部
南臺寺: 南朝梁天監年間海印禪師創建此寺,唐天寶年間禪宗七祖弟子希遷和尚將它定名為
般若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古林禪師創建。
棲霞山: 明僧紹之子與智度禪師合作開鑿三聖像以紀念明僧紹。
幽棲寺: 樹旁石窟乃法融禪師修道和入定的地方——祖師洞。
仰山棲隱禪寺: 開山祖師為慧寂禪師
南郊風景區: 相傳東晉法安禪師初來山時,飲水睏難,虎為他刨出此泉,故名虎跑泉。
寶華山: 是明代萬歷33年(公元1605年)釋妙峰禪師奏請創建,禪宗生母慈聖皇太後賜金二千兩
寶方寺: 經寶方禪師的努力和宋人國俊等人的幫助,寶方禪寺方纔恢復舊貌。
石鞏寺: 相傳為唐代馬祖禪師戲占拋入,千年不壞。
疏山寺: 明洪武二十八年欽命北京竜虎寺道性禪師來寺為主持;
上清古鎮: 月寶禪師也曾在鎮東北的天門山上建天門寺收徒授經。
明月山國傢森林公園: 佛教禪宗五派之一溈仰宗創始人慧寂禪師在仰山創建棲隱寺(太平興國寺)。
馬祖岩: 後因唐代高僧馬祖道一禪師在此傳授禪經,遂名為馬祖岩。
應天山: 所以人們也稱此山為禪師山。
慈恩寺: 們在千山瓔珞峰為他修建了一座剩人禪師塔。
烏素圖召: 由察哈爾禪師呼圖剋圖初建於明代隆慶年間(公元1567至1572),是烏素圖召最早的一
牛首山: 唐代的法融禪師曾在佛窟寺設禪布教,因而此地成為佛教中重要流派“牛頭宗”的
同心清真寺: 僧應尊稱為“長老”、“方丈”、“禪師”。
碧山寺: 高僧法聰禪師、元代名僧金壁峰、明代名僧古月禪師都,曾在此講經。
大安寺: 賜號寂明園明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