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大安寺投訴電話朔州旅遊投訴電話:0349-2022693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大安寺,在縣城東南15公裏的東崔莊村南,占地面積6840平方米。元延佑二年(1315),仁宗皇帝為獨峰和尚敕建,洪武二年(1369)重修。元末明初之際,是當時高僧壁修和尚修行之地。壁峰曾獲元順帝召見兩次,賜號寂明園明大禪師。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灣又召至南京與其講經說法,後留居南京輔導佛法。洪武五年(1372)圓寂於南京。朱元璋特命大學士宋廉親撰碑文,將壁峰捨利塔立於大安寺,以照千秋,現此碑尚存,但已殘缺。據此民間傳言,朱元璋父母傢敗,背景離鄉,行乞應州,至大安寺,母腹劇痛,産子寺中,此嬰氣宇不凡,敏智過人,為朱元璋也。原寺院規模宏偉,殿宇生輝,惜“文革”破毀。現增通順,籌資重建大殿,新塑佛像,信徒衆贊,香火旺盛。此寺院文化底藴深厚,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 |
|
大安寺位於千山南溝,是千山五大禪林之一,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寺內現存的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萬歷十二年(1584年)、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中可以看出,中會在歷史上多次遭受災害,多次重修。
山門為歇山式建築,磚石結構,面闊一間,大脊雕二竜戲珠,兩端有大吻。石券門楣上橫刻“敕建大安禪林”六個字。山門兩旁是石砌斷崖,門外兩旁有石獅一對,是民國24年(1935年)方丈童靈所立。
韋馱殿在山門的北上方,硬山式建築,磚木結構,面闊三間,有回廊。殿內奉泥塑彌勒、韋馱,兩側是四大天王。
正殿為硬山式建築,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大脊磚雕圖案,斜脊磚雕跑獸。檐下有柱頭,補間七鋪作三重昂鬥拱。回廊為六棱石柱,底部是鼓形柱石。殿內奉泥塑釋迦牟尼、藥師、阿彌陀佛等。正殿外兩旁各修配房三間,東側是禪堂,兩側是客堂。
鐘樓是歇山式建築,磚木結構,樓內有明代嘉靖九年所鑄鐵鐘一口。
羅漢洞長約20米,寬約3米。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洞,後經人工稍加修整而成。洞裏面有一道用石頭砌的墻,將洞內分為兩部分,北洞內奉觀音像,兩旁是十八羅漢;南洞內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南洞上有石額一塊,上題“佛光普照”四個字。
石塔在大安寺山門南約50米處,塔為六面七級實心密檐石結構,高約15米。 |
|
| 大安寺塔 | 大安寺流 | | 大安寺的寶鍋 | 大安寺的石獅子 | | 題大安寺通禪師院 | 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安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