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太平寨: 碑上鎸刻資贊助修復長城的單位、集體和個人名單。
廣東會館: 並且帶頭獻白銀4千兩。
莊樂峰舊居: 並主持、發起募、興建了天津耀華學校
寡婦樓: 時有十二名結伴尋夫的婦女資修建了這座敵樓。
涼山彝族自治州: 話故事中的天神)派嘍羅到凡間收苛雜稅被殺後,為了報復,放出害蟲到凡間
山南: 瓊結賓頓村的青壯年組織起來進行募演出,並逐漸形成一種固定的表演形式─
羅漢寺: 舉人徐應聘修大悲閣,鑄馬祖銅像建馬祖殿,明末(1644年),復毀於兵火。
木蘭陂: 又資十萬,改在下遊的溫泉口築陂,也因陂址選擇不當而告失敗。
賢良港天後祖祠: 由臺灣鳳山縣教職林霈發起募,相地於祠址後山重建,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
蘇夫人姑廟: 經各方善男信女、海外僑胞不斷資修繕,廟宇煥然一新,香火鼎盛,分廟分爐
花橋慈濟宮: 常年不斷款送藥奉獻愛心。
承天寺: 由善男信女助按原規模修葺一新的寺宇,已逐步恢復舊觀,香火興旺。
靈源寺: 在海內外親信人士熱心資支持下,重新規劃擴建,修葺寺宇。
六勝塔: 高僧祖慧、宋什等通過募建六勝塔於山坳,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27年),該
仙公山: 並以“添油”、資形式表達自己感謝之情。
開元寺: 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廂柳三娘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
獅峰寺(獅峰廣化禪寺): 要主人宅建寺。
四春公園: 林卓午的子女將周恩宋的墨寶獻給國傢。
東獅山風景區: 並發動群衆集資、款、獻料、投工投勞,投入折合人民幣百萬以上。
吉祥公園: 民國24年雪峰寺主持圓瑛法師募重修。
九仙山風景區: 嶺頭村民募興建新廟,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塑有九仙五水和八仙塑像。
革命烈士陵園: 全縣有132名革命志士為國軀。
南溪書院: 縣令李修於嘉熙元年(1237年)資在此修建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和尊道堂等
報國寺: 社會團體及熱心人士助整修。
廈門五老峰: 有僑胞建的景峰和尚與喜參和尚的墓塔;
華僑博物院: 並由僑胞和歸僑款籌建,1956年動工,1959年5月正式開放。
李林烈士紀念園: 集美中學香港校友資修建了李林園,並在靠近李林園的延平樓一側樓下改置"
灌口鳳山廟: 年(1929年)由仰光同安縣安仁裏公會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大輪山: 年來由政府拔出巨款和善男信女樂意助,重建和修復許多景點,使當年景點再
虎渡第一·江東橋: 並私錢50萬。
福州開元寺(鐵佛寺): 由群衆和南洋華僑募重建鐵佛殿,並創辦佛教醫院及佛學圖書館等。
馬尾、馬尾港: 還可到昭忠祠憑吊為國軀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