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寧德 > 九仙山風景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九仙山風景區投訴電話寧德市旅遊投訴電話:0593-2883671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九仙山位於縣城西60公裏,毗鄰仙山草場與建甌縣交界,為鷲峰山脈的主峰所在地,最高海拔1538米,風景區面積近20平方公裏。九仙山為中生界火山岩覆蓋,岩體大部裸露,氣勢壯觀。山上生長大片黃山鬆,姿態萬千,尤以蠃旋鬆、蓮臺楹令人稱奇。野生紅豆杉亦十分常見,生長茂盛壯美。山梁彎間皆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1979年版《辭海》中記載:“鷲峰山,在福建省北部,東北一西南走嚮,主峰九仙山在屏南縣西,風景秀麗,為閩北名山。”--------------------------------------------------------------------------------【九仙山廟】為供當地牧童王水之廟,舊廟位於鷲峰山坳平窪處,建毀時間不詳,但考其石柱、石條、石梁、放生池等遺址,可知規模頗大。1989的,嶺頭村民募捐興建新廟,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塑有九仙五水和八仙塑像。--------------------------------------------------------------------------------【鷲峰】為福建省著名的鷲峰山脈主峰,最高處鷲峰岩,海拔1538米,全裸峰岩聳立於群山之巔,似一隻禿鷲昂嚮天,並作嘶鳴樣。--------------------------------------------------------------------------------【天馬石】位於九仙山頂,巨石光滑,黑色,如匹奔馳的駿馬,昂首翹尾,栩栩如生。--------------------------------------------------------------------------------【九仙岩】位於九仙山巔,岩上有棋盤石,岩下有九仙洞,岩下平窪上有九仙廟遺址。--------------------------------------------------------------------------------【觀湖岩】位於往新九仙廟道上山埡口西北側,山崗上有多處巨石平臺,可遠眺建甌水庫。--------------------------------------------------------------------------------【將軍岩】位於舊九仙廟道上山彎處,有一行直排三巨岩,似一穿盔甲將軍背着長劍。--------------------------------------------------------------------------------【仙翁岩】將軍岩側。--------------------------------------------------------------------------------【百丈岩】將軍岩側,岩高而筆直如削。--------------------------------------------------------------------------------【胸有成竹】位於路下鄉嶺頭村公路邊,一株胸徑1.2米的紅豆杉上離地面約3米的腐洞內,長出9棵毛竹,毛竹將腐洞擠得嚴密合縫,儼然是“樹上長竹”,杉竹皆蒼翠挺拔,紅豆杉樹齡在400年以上。國內外多傢畫刊刊登其照片。
No. 2
  仙山風景區。風景區內的靈鷲岩和永安岩,都是德化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靈鷲岩位於九仙山巔東側,始建於唐朝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寺的墻,柱均為石築,釋迦牟尼等15尊佛像亦為石雕。明萬歷年間柱礎重修,新建山門石坊,德化知縣楊文正“一方淨土”題匾和永春知縣夏忠“勝跡維新”題匾於坊上。大學士張瑞圖,太僕丁啓睿,狀元學士莊際昌,進士戶部主事鄭沛,邑司訓甘天訓的題刻牌匾,懸挂於主殿兩側。清初整新兩殿,增置岩田。16—18世紀,這裏曾是我省佛教活動中心之一。其僧徒分成九仙派18個支係,發展至900多人,分住或住持全省89處寺廟。文化革命期間被毀。
  1988年以來,由美國美洲佛教會永遠顧問兼會長、洛杉磯普陀山觀音菩薩名譽住持,南加釋寬淨法師倡導,般若修德堂衆信徒鼎力捐資支持進行重建。重建的靈鷲岩基本保持原來的規模,保留着古跡,而且增加了許多竜,鳳,獅及各種花卉,飛鳥的雕刻。
  九仙山彌勒佛石刻像
  永安岩位於九仙山之南,赤水鎮銘愛村、大銘鄉大銘村的交界處。唐代開元年間,該地係九仙山僧鄒無比墾種荇菜之處,故稱“荇菜岩”。後來蛇神嶽氏修煉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明代天順年間,青年儒土史雲濟,法號妙應,到此地出傢,並與銘山周進宗結誼。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十日,史氏在荇菜涅莰化前曾囑其徒日:“吾大劫未盡,化後懸我骸於大椿杪,六十年後則永安於此。”周進宗遵囑,將其化後骨骸挂在銘山周氏祖字旁的大椿樹梢。嗣後,侄兒周瓊捐獻山場,籌建岩字,取名“永安岩”,同時捐田千擔作為岩租。明嘉靖初,椿樹梢發光,周進宗孫孟士等取其骸塑佛像,祀於永安岩。萬歷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林順七及住持僧應經再次募緣修建,至今正殿佛龕尚保存當年修建的文字,民國初重修,岩字係木構,歇山頂式,由正殿、中殿、觀音樓、飯堂、地藏殿、護界亭等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829平方米。正殿供奉雲濟史公祖師,左邊蛇嶽尊王伽蘭佛,右邊安放着檀越主周進宗、周瓊六塑像。正殿的中梁用拱木組成的藻井,圓天畫着太極圈,結構精彩別緻,獨具一格,明、清時期大學士史繼偕,進士翰林院檢討賴垓、太常寺卿李懋檜偕其侄進士李為觀、進士知府李道泰,先後為該岩題贈牌匾。現尚保存的有賴垓的“法雲真際”牌匾和民國時期的兩對木刻楹聯,寺字東側有護界亭1座。
  位於山東日照。九仙山風景名勝區為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與五蓮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九仙山奇峰異石與洞窟泉瀑之多,與五蓮山並稱雙絶。以其突兀的山峰,蒼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遊覽觀光為主體的産品類型。從麯徑通幽的山間秀色到晴空響雪的懸泉飛瀑,從韻脈神秘的自然景觀到古老豐富的歷史文化,無不受到衆多遊客的喜愛,成為遊覽的佳處。九仙山的美可以歸納為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最大的特點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華北罕見,令人叫絶。還有被譽為“江北一絶”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春夏之交,競相開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滿山紅葉與山光石景相輝映,蔚為壯觀。
  居仙臥竜,傳神離奇。歷史上許多隱士騷客,常會於此,吟詩論文,贊美九仙山勝境。宋代文學家蘇軾曾有“九仙今已壓京東”的詩句。戰國孫臏馬陵大捷之後,辭去齊國軍師,浪跡山林,終選此地,修建茅捨,聚待講學,並寫下了千古不朽的軍事巨著《孫臏兵法》。明代禮部侍郎翁正春贊為“真齊魯間最聖地也”。
  一九八八年,九仙山含在五蓮山之內,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其知名度大幅度上升。一九九五年鬆柏鄉政府正式將其列入發展計劃。修復了孫臏讀書院遺址,並重塑了孫臏像,開闢了孫臏書院遊覽區。另外,徹底修通了九仙山通往縣境主幹道的盤山通車路附建中型停車場,還建有小型食宿賓館及民俗村等其他服務設施,設置多處購物網點,旅遊服務體係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