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年   丙戌狗  
<< 上一年 下一年 >>

東亞 / 亞洲:   
中国 China   日本 Japan   东亚 East Asia   东南亚 Southeast Asia   南亚 South Asia   中亚 Central Asia   西亚 Western Asia   北亚 Northern Asia   阿富汗 Afghanistan   阿塞拜疆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巴林 Bahrain   
中國 >> 唐代 >> 武周(684年704年)

武則天  垂拱 二年 (685年元月~688年十二月)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號,但是實際上武則天操縱朝政,睿宗毫無實權。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號。

686年垂拱二年
唐軍為吐蕃所敗,安西四鎮再度失守
太後下詔復政於皇帝,睿宗不敢受。李孝逸被武承嗣(則天侄)所譖,左遷施州(治今湖北恩施)刺史。命鑄銅匭,接受言事和訴冤者。時太後疑天下陰謀反對者多,作用酷史索元禮、周興、來俊臣等。來俊臣與萬國俊派兵撰《羅織經》,專事陷害無辜。麟臺正字陳子昂上疏諫興大獄,不聽。派兵接應撤出安西四鎮戍兵(據出土《汜德達告身》)。以繼往絶可汗子斛瑟羅襲可汗號,統率五弩失畢部落。
 
任用酷吏
 
慶山踴出
 
黑齒常之拒突厥
 
狄仁傑入朝
 
元月太後復稱製
 
二月14日新羅索求禮典詞章
 
三月8日置銅匭
 
四月7日頒行《兆人本業》
 
九月10日阿史那斛瑟羅襲繼往絶可汗號
 
十一月3日三廢安西四鎮
中國 >> 唐代 >> 唐代(618年907年)

李顯   三年 (684年710年)
中宗賜盧正道敕唐中宗李顯(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個兒子,也是武則天所生的第三個兒子。他一生兩得立儲、一次被廢、兩次登基,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兩番登基的皇帝。...查看

686年六百八十六年
唐軍為吐蕃所敗,安西四鎮再度失守
太後下詔復政於皇帝,睿宗不敢受。李孝逸被武承嗣(則天侄)所譖,左遷施州(治今湖北恩施)刺史。命鑄銅匭,接受言事和訴冤者。時太後疑天下陰謀反對者多,作用酷史索元禮、周興、來俊臣等。來俊臣與萬國俊派兵撰《羅織經》,專事陷害無辜。麟臺正字陳子昂上疏諫興大獄,不聽。派兵接應撤出安西四鎮戍兵(據出土《汜德達告身》)。以繼往絶可汗子斛瑟羅襲可汗號,統率五弩失畢部落。
 
任用酷吏
 
慶山踴出
 
黑齒常之拒突厥
 
狄仁傑入朝
 
元月太後復稱製
 
二月14日新羅索求禮典詞章
 
三月8日置銅匭
 
四月7日頒行《兆人本業》
 
九月10日阿史那斛瑟羅襲繼往絶可汗號
 
十一月3日三廢安西四鎮
中國 >> 唐代 >> 党項(564年881年)

李仁祐   一百二十三年 
李仁祐,是唐朝末年党項族人,原名拓跋仁祐,隨父親拓跋思恭為唐朝立功,賜姓李,死在李思恭的前頭,有子李彝昌。乾寧二年(895年),李思恭死後,其孫年幼,其弟李思諫代為定難節度使。 父: 拓跋思恭 子: 李彝昌查看
中國 >> 唐代 >> 吐蕃(620年842年)

杜鬆芒波傑   十一年 (676年704年)
器弩悉弄,又稱杜鬆芒波傑(威利:ˈDul srong mang po rje rlung nam ˈphrul,都鬆芒布結,670年-704年),按照藏族的傳統每他是吐蕃王朝第35任贊普,676年至704年在位。...查看
中國 >> 唐代 >> 突厥 >> 後突厥(682年744年)

阿史那骨咄祿   五年 (682年691年)
骨咄祿(?~691),後突厥汗國(682~744)的創建者,即頡跌利施可汗(Ilterish)。他是東突厥頡利可汗的後裔。東突厥亡國後,其祖父為唐朝任命的右廂雲中(今內蒙古河套)都督捨利元英部將,世襲吐屯啜。...查看
中國 >> 唐代 >> 於闐(61年1004年)

 六百二十六年 
於闐(又作於寘),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塞種。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查看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現今)

 六百八十六年
公元,又稱西元,是“公歷紀元”或“西歷紀元”的簡稱,以當時認定的耶穌生年(中國漢元始元年)為紀元元年。西元紀年早先在歐洲等基督教國傢采用,現在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查看

逝世:
君主: 天武天皇  
在世:
詩人: 17   查看
君主: 21   查看
作者: 21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