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年   丁巳蛇  
<< 上一年 下一年 >>


百科: 作者簡介
岑参 (约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沙)。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雄
: 作者簡介
岑参 (约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沙)。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雄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 A SONG OF WHEEL TOWER IN FAREWELL TO GENERAL FENG OF THE WESTERN EXPEDITION
詩人:岑參 Cen Shen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犁,單於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雲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On Wheel Tower parapets night-bugles are blowing,
  Though the flag at the northern end hangs limp.
  Scouts, in the darkness, are passing Quli,
  Where, west of the Hill of Gold, the Tartar chieftain has halted
  We can see, from the look-out, the dust and black smoke
  Where Chinese troops are camping, north of Wheel Tower.
  ...Our flags now beckon the General farther west-
  With bugles in the dawn he rouses his Grand Army;
  Drums like a tempest pound on four sides
  And the Yin Mountains shake with the shouts of ten thousand;
  Clouds and the war-wind whirl up in a point
  Over fields where grass-roots will tighten around white bones;
  In the Dagger River mist, through a biting wind,
  Horseshoes, at the Sand Mouth line, break on icy boulders.
  ...Our General endures every pain, every hardship,
  Commanded to settle the dust along the border.
  We have read, in the Green Books, tales of old days-
  But here we behold a living man, mightier than the dead.

漢英: 作者簡介
岑参 (约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沙)。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雄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 A SONG OF WHEEL TOWER IN FAREWELL TO GENERAL FENG OF THE WESTERN EXPEDITION
詩人:岑參 Cen Shen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犁,單於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雲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On Wheel Tower parapets night-bugles are blowing,
  Though the flag at the northern end hangs limp.
  Scouts, in the darkness, are passing Quli,
  Where, west of the Hill of Gold, the Tartar chieftain has halted
  We can see, from the look-out, the dust and black smoke
  Where Chinese troops are camping, north of Wheel Tower.
  ...Our flags now beckon the General farther west-
  With bugles in the dawn he rouses his Grand Army;
  Drums like a tempest pound on four sides
  And the Yin Mountains shake with the shouts of ten thousand;
  Clouds and the war-wind whirl up in a point
  Over fields where grass-roots will tighten around white bones;
  In the Dagger River mist, through a biting wind,
  Horseshoes, at the Sand Mouth line, break on icy boulders.
  ...Our General endures every pain, every hardship,
  Commanded to settle the dust along the border.
  We have read, in the Green Books, tales of old days-
  But here we behold a living man, mightier than the dead.
欧洲 Europe   亚洲 Asia   美洲 Americas   古阿拉伯大区 Guelabo Region   非洲 Africa   大洋洲 Oceania   
中國 >> 晉代/民族遷徙時代 >> 東晉(317年420年)

晉安帝司馬德宗  義熙 十三年 (405年418年)
義熙(405年-418年)是東晉皇帝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第四個年號,共計14年。

417年義熙十三年
劉裕北伐入長安,後秦亡
三月,晉將王鎮惡、檀道濟、瀋林子等攻潼關。劉裕水軍西進;魏兵在北岸跟蹤前進。四月,劉裕派兵登北岸,擊退魏兵。七月,晉瀋田子等入武關。八月,田子等在青泥(在今陝西藍田)破後秦姚泓軍。王鎮惡水軍從黃河入渭水,到渭橋,登岸,破後秦軍。姚泓出城投降。後秦亡。九月,劉裕收彝器、渾儀、土圭、記裏鼓、指南車,送建康。姚泓到建康,被殺。十一月,劉裕聞劉穆之死,决定東歸,留次子義真與王脩、王鎮惡、瀋田子等鎮長安。義真年十二歲。劉穆之字道和,東莞莒(今山東莒縣)人。十二月,劉裕南歸,從洛水入黃河,開汴渠而行。是年,魏置天地四方六部大人,以諸公任其職。東晉亡臣司馬休之等於後秦亡後投魏。氐族部落多降魏。秦、雍人流入河南、滎陽、河內者以萬計。夏王赫倆勃勃聞劉裕已還,即出兵想長安。西涼公李暠死,子歆立,改元嘉興。吐𠔌渾樹洛幹死,弟阿柴立。阿柴並吞附近各部,漸成強國。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 >> 西秦(385年431年)

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  永康 六年 (412年八月~419年十二月)
永康(412年八月—419年十二月)是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的年號,共計7年餘。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民族遷徙時代 >> 鬍夏 >> 大夏國(407年431年)

夏國世祖武烈帝赫連勃勃  鳳翔 五年 (413年三月~418年十月)
鳳翔(413年三月—418年十月)是十六國時期夏國政權,夏國世祖武烈帝赫連勃勃的年號,共計5年餘。
中國 >> 北朝 >> 北魏(386年534年)

明元帝拓跋嗣  泰常 二年 (416年四月~423年十二月)
泰常(416年四月-423年十二月)是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號,歷時7年餘。
泰常八年十一月太武帝拓跋燾即位沿用。
中國 >> 晉代(265年420年)

 一百五十三年 
(公元265-420)在早期暫時恢復了統一。但是,晉朝並不能長期抵製遊牧民族的入侵。公元317年,晉王朝被迫逃出洛陽,南遷重建了都城-南京。當時中國在政治上正分裂成一係列的王朝,這種分裂局面從公元304年一直持續到公元589年。...查看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 >> 北燕(407年436年)

北燕太祖文成帝馮跋  太平 九年 (409年十月~430年十二月)
太平(409年十月—430年十二月)是十六國時期北燕政權,北燕太祖文成帝馮跋的年號,共計21年餘。
太平二十二年九月馮弘沿用。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 >> 西涼(400年421年)

李歆  嘉興 元年 (417年二月~420年七月)
嘉興(417年二月—420年七月)是十六國時期西涼君主李歆的年號,共計3年餘。

西涼太祖武昭王李皓  建初 十三年 (405年元月~417年二月)
建初(405年正月—417年二月)是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西涼太祖武昭王李皓的年號,共計12年餘。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 >> 後秦(384年417年)

後秦末主姚泓  永和 二年 (416年二月~417年八月)
永和(416年二月-417年八月)是十六國時期後秦末主姚泓的年號,共計2年。這也是後秦的最後一個年號。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 >> 北涼(401年439年)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  玄始 六年 (412年十一月~428年十二月)
玄始(412年十一月-428年十二月),或作元始,是十六國時期北涼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的年號,共計16年餘。
根據《吐魯番文書》中自北涼玄始十三年起出現相當於十三、十四年的夏國真興六、七年(424年至425年)年號,已經被認為是沮渠氏北涼在玄始十三年(424年)奉夏正朔的結果。同理,北涼亦奉夏國的承光年號。甘肅出土的塔有“承陽二年歲在[丙]寅……”字樣。由於丙寅為承光二年的幹支,所以學者懷疑史籍記載承光為承陽之錯誤;即使承光沒有錯誤,北涼是用了同韻意義相近的陽字代替了光字。後來北涼奉[北]魏正朔時,遵照諧音,將“延和”和“太延”分別改作“緣禾”和“太緣”。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民族遷徙時代 >> 仇池 >> 後仇池(385年443年)

楊盛   二十三年 (395年425年)
楊盛(364年-425年),氐人,是394年至425年間的仇池(今中國甘肅南一帶)首領。 上任首領楊定在394年死後無子,堂兄弟楊盛立,自稱徵西將軍、秦州刺史、仇池公。楊盛聞東晉亡,仍然使用東晉義熙年號。422年,南朝的宋封楊盛為武都王。425年六月,楊盛去世,享年62歲,私謚曰惠文王。查看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 >> 宕昌國(417年564年)

梁獠甘   元年 
梁獠甘(?-550年),為南北朝時期宕昌國君主之一。原為宕昌國內的酋長之一。 西魏文帝大統十六年(550年),獠甘襲擊原宕昌王梁彌定,彌定逃奔西魏,獠甘自立為宕昌王。...查看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 >> 吐𠔌渾(313年663年)

慕容樹洛幹   十二年 (406年417年)
武王,(?-417年)即樹洛幹,為4-6世紀建立之吐𠔌渾統治者之一,他為烏紇提兒子,承襲烏紇提擔任首領,在位期間為406年-417年。查看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民族遷徙時代 >> 柔然 >> 柔然汗國(402年555年)

鬱久閭大檀   四年 (414年429年)
鬱久閭大檀(?-429年),即牟汗紇升蓋可汗,為亞洲蒙古一帶古國柔然的君主之一,鬱久閭大檀為鬱久閭斛律季父之子,414年立,429年7月卒。這名稱也是韃靼一名的來源。查看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民族遷徙時代 >> 柔然 >> 於闐(61年1004年)

 三百五十七年 
於闐(又作於寘),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塞種。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查看
中國 >> 晉代 >> 十六國/民族遷徙時代 >> 柔然 >> 車師(前89年450年)

 五百○六年 
車師,古代中亞東部西域城郭諸國之一。國都交河(今中國新疆吐魯番西北)。東南通往敦煌,嚮南通往樓蘭、鄯善,嚮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烏孫,東北通往匈奴,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站。...查看

加拿大 >> 原住民時期(前22480年1000年)

 二万二千八百九十七年 
根據考古研究及遺傳學分析,至少在24,500年前育空北部即有人類活動,而南安大略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00年。舊剋羅平地和藍魚洞穴遺跡是加拿大境內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查看

美國 >> 美洲原住民 >> 美國前殖民時代(前10000年1492年)

 一万○四百一十七年 
在歐洲人來到這裏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廣阔的土地上。相傳他們的祖先在大約一萬多年前經由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來到北美洲,並且在這裏生存繁衍,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卻有着豐富的口頭文學。...查看

法國 >> 古代法國/古羅馬文明 >> 羅馬高盧(前50年486年)

 四百六十七年 
羅馬統治下的高盧 高盧戰爭 [羅馬入侵前的高盧] 凱爾特人從公元前7世紀在今法國出現前,經過幾個世紀與當地原有居民的融合、交流,至公元前1世紀中,在高盧共分為三支,即中部的高盧人、北部的比爾及人和西南部的阿基坦人。...查看

意大利 >> 古羅馬/羅馬帝國的衰落 >> 西羅馬帝國(286年476年)

 一百三十二年 
西羅馬帝國是指羅馬帝國於286年被戴剋裏先分為兩部份後,位處西部的帝國;而東部的帝國後來被稱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 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於476年9月4日,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奧多亞塞威迫退位,而於西元480年皇帝尼波斯之死後非正式滅亡。...查看
意大利 >> 中古希臘/古羅馬 >> 拜占庭帝國(330年1453年)

 八十八年 
拜占庭帝國(或寫作拜占廷帝國;希臘語:Βυζαντινή αυτοκρατορία),又稱東羅馬帝國(拉丁文: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位於歐洲東部,領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君主製國傢。...查看

希臘 >> 中古希臘/古羅馬 >> 中古希臘(前146年1832年)

 五百六十三年 
拜占庭帝國的歷史由學者August Heisenberg總結為“皈依基督教的希臘人的羅馬國”的歷史。自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以及其後西羅馬帝國的覆滅以來,希臘人成為了帝國的主要公民,並最終將這兩種身份等同了起來。...查看

德國 >> 古典時代 >> 古羅馬文明 >> 古代德意志(56年486年)

 三百六十二年 
德意志(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8世紀,開始僅指在法蘭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屬於日爾曼語族的方言。卡爾大帝(德語:Karl der Große,即法語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剋和西法蘭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查看

俄羅斯 >> 古典時代 >> 早期俄羅斯 >> 斯基泰人(前700年600年)

 一千一百一十七年 
斯基泰人(Scythians),又譯西古提人、西徐亞人或賽西亞人;古代波斯人稱之為 Saka 塞剋人,分為戴尖帽塞剋人、飲豪麻汁塞剋人、海那邊的塞剋人;中國《史記》、《漢書》稱之為塞種、尖帽塞人或薩迦人,...查看

墨西哥 >> 美洲原住民 >> 前哥倫比亞的墨西哥 >> 提奧提華坎(前200年750年)

 六百一十七年 
提奧提華坎文明起始於西元前200年左右,大約在現在墨西哥的中部,是個在奧爾梅剋(Olmec)文明滅亡之後纔誕生,約與馬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提奧提華坎人在西元元年到150年間,建造了一個人口約為5萬的城市,堪稱是整個美洲地區最早存在的城市等級之聚落,其建造許多金字塔。...查看

歐洲 >> 古典時代 >> 古羅馬文明(前206年476年)

 六百二十三年 
古羅馬文明起源於意大利中部臺伯河入海處,語言為拉丁語。相傳古羅馬城建於公元前753年,後來逐漸強大,徵服了周圍其他地區,乃至整個意大利半島和地中海周圍廣大地區。...查看
歐洲 >> 古典時代(前770年476年)

 一千一百八十七年 
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影響十分明顯地表現在當代歐洲的語言、思想、法律和思維方式中。古希臘是一群城邦的集合,從中發展出了早期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強大的和最發達的城市,從伯裏剋利時代開始就是知識的搖籃。...查看
歐洲 >> 古典時代 >> 古羅馬文明 >> 羅馬帝國的衰落(395年476年)

 二十三年 
羅馬帝國不斷收到來自北歐的襲擊,而羅馬最終於476年陷落。西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個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嚮日耳曼首領奧多亞塞投降。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1776)中認為羅馬人墮落了,喪失了公民的美德。...查看

埃塞俄比亞 >> 阿剋森王朝(50年940年)

 三百六十八年 
埃塞俄比亞第一個可考證的王朝是西元前1世紀的阿剋森王朝。波斯的先知摩尼(摩尼教的創始者)將阿剋森與羅馬、波斯和中國並列為當時的四大強國。阿剋森王朝的起源仍然不清楚,雖然專傢們已提供了他們的推測。...查看

日本 >> 民族遷徙時代 >> 大和時代(250年538年)

宣化天皇   一百六十八年 
宣...查看

朝鮮 >> 高句麗(前37年668年)

 四百五十四年 
“高句(gōu)麗(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現又叫“高氏高麗”) 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政權, 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查看
朝鮮 >> 新羅(前57年935年)

 四百七十四年 
新羅(公元前57年~935年) ,朝鮮半島三國之一,從傳疑時代開始,立國長達992年,是亞洲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國傢之一。公元503年始定國號為新羅。 新羅最初由辰韓樸氏傢族的樸赫居世居西幹創建。...查看
朝鮮 >> 百濟(前18年660年)

 四百三十五年 
百濟(前18年-660年)(又稱南扶餘)是古代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國傢。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後,在朝鮮半島上 百濟與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這段時間被歷史學家稱為朝鮮三國時代。...查看

埃及 >> 埃及羅馬統治時期(前30年639年)

 四百四十七年 
屋大維在亞剋提姆海戰中打敗了馬剋·安東尼和托勒密王朝的剋利奧帕特拉七世後,埃及在公元前30年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羅馬人嚴重依賴埃及海運輸出的糧食,羅馬軍隊在皇帝任命的長官的控製下,鎮壓叛亂、強徵重稅、打擊強盜,而後者此時已經成為嚴重的問題。...查看

伊朗 >>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一百九十二年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是波斯在公元3世紀至7世紀的統治王朝,亦是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的首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當時薩珊王朝與中亞的印度貴霜王朝及歐洲的羅馬帝國並稱,三國雄霸歐亞。...查看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現今)

耶穌   四百一十七年
耶穌(英譯:Jesus;希臘語:Ιησούς Χριστός[漢語音譯為:棱搜思 可裏斯陶斯]公元1年~約30年) 照基督教的道理,耶穌是造物主天主聖父的兒子,宇宙和人都是聖父所創造的。...查看

中美洲 >> 美洲原住民 >> 瑪雅文明 >> 瑪雅古典期(250年900年)

 一百六十八年 
古典期(約公元250~900)瑪雅文化進入盛期,各地較大規模的城市和居民點數以百計,都是據地自立的城邦小國,尚未形成統一國傢。各邦使用共同的象形文字和歷法,城市規劃、建築風格、生産水平也大體一致。...查看

美洲 >> 美洲原住民(前28000年1493年)

 二万八千四百一十七年 
在歐洲人來到這裏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廣阔的土地上。相傳他們的祖先在大約一萬多年前經由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來到北美洲,並且在這裏生存繁衍,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卻有着豐富的口頭文學。...查看

東亞 >> 民族遷徙時代(317年581年)

 一百○一年 
西晉永嘉之亂,大量塞北民族遷入中國境內,紛紛獨立建國,史稱十六國。 581年、中國的南北朝時代結束,隋朝統一了中國。查看

北亞 >> 古代北亞(前300年1598年)

 七百一十七年 
匈奴民族在古代建了匈奴王國。匈奴王國之後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此外,柔然王國也被認為是由匈奴民族所建立。這四個國傢先後在蒙古利亞(簡稱蒙古)稱王稱霸。...查看

逝世:
君主: 李暠   姚泓   慕容樹洛幹  
在世:
詩人: 3   查看
君主: 17   查看
作者: 21   查看
將官: 2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