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年 丁丑牛 | << 上一年 下一年 >> |
百科: ①物体留下的印儿车轮的~丨白衬衣上有墨水~。②残存的迹象这个山村,旧日的~几乎完全消失了。 hén jì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 汉英: ①物体留下的印儿车轮的~丨白衬衣上有墨水~。②残存的迹象这个山村,旧日的~几乎完全消失了。 hén jì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 trace sign ash evidence hachure kenning mark obliterate relish scent signet soupcon spoor spur stamp tincture track trail vestige wake stain, spot, line, etc, esp one that spoils the appearance of sth sth is present or exists, or that sth may happen mark or sign in the form of a long line left by sth or sb passing by 汉法: ①物体留下的印儿车轮的~丨白衬衣上有墨水~。②残存的迹象这个山村,旧日的~几乎完全消失了。 hén jì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 trace sign ash evidence hachure kenning mark obliterate relish scent signet soupcon spoor spur stamp tincture track trail vestige wake stain, spot, line, etc, esp one that spoils the appearance of sth sth is present or exists, or that sth may happen mark or sign in the form of a long line left by sth or sb passing by marque, trace marque / trace
中國 >> 隋代(581年~618年)
大業(605年正月—618年三月)是隋朝政權隋煬帝楊廣的年號,歷時13年餘。其名稱來自《易經·係辭上》:“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隋書》、《北史》等衹記載到大業十三年,而《資治通鑒》則衹記載到十二年。趙翼則考證李淵雖然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但是隋煬帝仍在,大業年號並沒有廢。
二月 隋石子河之戰 七月 隋河間之戰 翟讓推李密為魏公,據洛口。四月,瓦崗軍進逼東都,與王世充相持 五月,李淵起事於晉陽,七月,進軍關中,十一月,攻占長安,立代王侑為帝 杜伏威破隋陳棱,據歷陽(今安徽和縣),稱總管。竇建德在樂壽(今河北獻縣)稱長樂王,年號丁醜。餘圓朗破東平(治今山東鄆城東),據有琅邪(治今臨沂)以西,北至東平之地,盧明月在淮北稱無上王。被江都通守王世充所敗而死。朔方鷹揚郎將梁師都據延安等郡,稱梁帝,改元永隆,受突厥為大度毗伽可汗。馬邑(治今山西朔縣)鷹揚尉劉武周據郡,陷樓煩(治今靜樂)、定襄(治今內蒙古準格樂旗東北十二連城)起兵,稱永樂王,改元醜平。突厥封為屋利設。金城府校尉薛舉起兵,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旋改稱秦帝,取天水為都。李軌在武威起兵,稱河西大涼王。翟讓、李密取興洛倉,開倉濟衆,翟讓推宇航局為首,稱魏公,稱元年,趙魏以南,江淮以北起義軍多來歸附,衆至數十萬,李密得原張須陀部將秦叔寶、羅士信,又得程咬金(知節)等,有為驃騎。李密使名士祖君彥為文,偉檄天下,數煬帝十罪。李密取回洛倉,屢破東都隋兵;又用徐世績計,取黎陽倉,開倉聽民取食,部衆日境。隋官多降,魏徵初為隋武陽郡丞元寶藏麯書記,隨寶藏歸密。煬帝遣王世充救東都。世充到洛口,與李密戰,大敗。李密殺翟讓。太原留守唐公李淵與子世民及劉文靜、裴寂等起兵,嚮突厥稱臣,引兵西進,招降孫華,流河入長安。與民約法十二條,除隋苛禁。十一月,立代王侑為帝。改元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以淵為大丞相、唐王。唐略定山南、巴蜀三十餘州及新安(今屬河南)以西之地。隋涿郡留守薛世雄南下救東都,至河間(今屬河北),被竇建德所破。羅川令蕭銑在巴陵(今湖南嶽陽)重建梁國,稱王,年號鳴鳳。 | ◎ | | 展子虔作《遊春圖》 | | ◎ | | 李淵女建立“娘子軍” | | ◎ | | 蕭銑降唐 | | ◎ | | 屈突通降唐 | | ◎ | | 王通卒 | | ◎ | | 李春造趙州橋 | | ◎ | | 楊上善校定《黃帝內經太素》 | | ◎ | 元月 | 羅藝自稱總管反隋 | | ◎ | 元月 | 徐圓朗起義 | | ◎ | 元月 | 竇建德稱長樂王 | | ◎ | 二月 | 梁師都起兵 | | ◎ | 二月 | 劉武周起兵 | | ◎ | 二月 | 瓦崗軍攻剋興洛倉 | | ◎ | 二月 | 李密稱魏公 | | ◎ | 三月 | 郭子和稱永樂王 | | ◎ | 四月 | 薛舉稱西秦霸王 | | ◎ | 四月 | 李密逼東都,檄討楊廣 | | ◎ | 五月 | 李淵起兵太原 | | ◎ | 六月 | 李淵建大將軍府 | | ◎ | 六月 | 李淵嚮突厥求助,擬立代王 | | ◎ | 七月 | 竇建德敗薛世雄 | | ◎ | 七月 | 李軌起事 | | ◎ | 七月 | 李淵發兵晉陽 | | ◎ | 八月 | 李淵取霍邑 | | ◎ | 九月 | 李密陷黎陽倉 | | ◎ | 九月 | 李淵圍河東趨長安 | | ◎ | 十月 | 蕭銑稱梁王 | | ◎ | 十一月 | 李淵攻剋長安 | | ◎ | 十一月 | 李密殺翟讓 | | ◎ | 十二月 | 真臘遣使貢於隋 |
中國 >> 高昌(460年~640年)
義和(614年-619年)是高昌的年號,共6年。 該年號諸史皆無。黃文弼根據一些墓表和吐魯番出土文書補正。吳震考訂:高昌國延和十二年(613年)發生了一場政變。政變者統治高昌後,於次年改元義和。 中國 >> 吐𠔌渾(313年~663年)
伏允(?-635年),即慕容伏允,吐𠔌渾統治者,他為誇呂的兒子,世伏的弟弟。597年,吐𠔌渾內亂,世伏被殺,伏允繼位,為步薩鉢可汗。伏允依照吐𠔌渾習俗娶世伏天後隋朝宗室女光化公主為妻,隋文帝應允了。...  中國 >> 党項(564年~881年)
李仁祐,是唐朝末年党項族人,原名拓跋仁祐,隨父親拓跋思恭為唐朝立功,賜姓李,死在李思恭的前頭,有子李彝昌。乾寧二年(895年),李思恭死後,其孫年幼,其弟李思諫代為定難節度使。
父: 拓跋思恭
子: 李彝昌  中國 >> 突厥 >> 東突厥(583年~630年)
始畢可汗,姓阿史那,名咄吉世(或咄吉),啓民可汗之子,在609年至619年間為東突厥可汗,在位10年。
隋臣裴矩設計誘殺始畢可汗寵臣史蜀鬍悉,“始畢知其狀,由是不朝”。...  中國 >> 突厥 >> 西突厥(552年~658年)
射匱可汗(?-618年),西突厥可汗,達頭可汗之孫、都六之子。603年,達頭可汗敗於隋朝,投奔吐𠔌渾,泥厥處羅可汗占據西突厥之地,之後射匱可汗反擊。...  中國 >> 突厥 >> 於闐(61年~1004年)
於闐(又作於寘),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塞種。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幹遺址)。...  中國 >> 突厥 >> 薛延陀(605年~647年)
薛延陀是敕勒部落之一,他們是部落聯合體,由薛(syr)與延陀(Tardouch)組成。是東部高車一部落。曾經於齊永明五年,隨阿伏至羅到準噶爾盆地建高車國。
南北朝時遊牧於阿爾泰山西南,額爾齊斯河一帶,少數留在於都斤山。...  |
|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現今)
公元,又稱西元,是“公歷紀元”或“西歷紀元”的簡稱,以當時認定的耶穌生年(中國漢元始元年)為紀元元年。西元紀年早先在歐洲等基督教國傢采用,現在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