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國共産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 事件經過:
1月11~22日,中國共産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共産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舉行。出席這次大會的代表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陳潭秋、張太雷、周恩來、彭述之、李立三、羅章竜等20人(其中有表决權者14人),代表全國994名黨員。共産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參加了大會。
國共合作建立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國內的革命形勢出現了熱氣騰騰的新局面。二七大罷工失敗後低落的工人運動逐步恢復,廣東的農民運動得到發展,革命軍隊因黃埔軍校的創辦建立起來,國民黨的各級組織不斷擴大。與此同時,隨着革命形勢的發展,國民黨內左右派的分化日趨明顯,統一戰綫內無産階級與資産階級爭奪領導權的鬥爭也日趨尖銳。為了總結國共合作建立後的工作經驗,製定新的工作方針和政策,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作準備,中國共産黨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這次大會的中心議題是研究和討論中國共産黨如何加強對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領導、工人階級如何參加民族革命運動以及黨在組織上和群衆工作上如何進行準備的問題。
陳獨秀主持大會,並代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做了工作報告。維經斯基、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周恩來等先後在會上作了有關的報告或發言。大會經過討論,通過了《對於出席共産國際第五次大會代表報告之議决案》、《對於中央執行委員會報告之議决案》、《對於共産國際執行委員會代表報告世界共産主義運動狀況之議决案》、《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决案》、《對於職工運動之議决案》、《對於農民運動之議决案》以及對於青年運動、婦女運動、黨的組織、宣傳工作等11個决議案,通過了《中國共産黨第二次修正章程》,發表了《中國共産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這次大會對黨在當時要解决的一些基本問題作了闡述和回答,而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明確提出了無産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會議通過的文件指出:對於中國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無産階級不是以附屬於資産階級的身份,而是以自己階級獨立的地位和目的參加的。在中國,無産階級的力量雖還幼稚,但因為它最受壓迫,所以最有革命性,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有無産階級的有力參加,並取得領導地位,才能取得勝利。
大會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提出了工農聯盟問題,指出:農民是無産階級天然的同盟者,無産階級及其政黨若不去發動和組織農民鬥爭,無産階級的領導地位是不可能取得的。
大會還在總結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綫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黨同國民黨關係的新政策,基本方針是:打擊右派,爭取中派,擴大左派。大會強調指出,共産黨要在國民黨內和黨外,堅持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保持自己的獨立性。為適應革命大發展的需要,大會决定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和發展黨的組織,並决定將原黨章中有5人以上方可組織小組的規定,改為“有三人以上即可組織支部”。
最後,大會選舉了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陳獨秀、瞿秋白、蔡和森、張國燾、彭述之、李大釗、譚平山、李維漢、項英9人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鄧培、王荷波、張太雷、羅章竜、朱錦堂5人為候補委員。會後,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5人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總書記。
黨的“四大”關於無産階級在民主革命中領導權和農民同盟軍問題的闡述,表明黨已經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要點提出來了,對中國革命規律的認識又前進了一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