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韦应物 Wei Yingwu  唐代   (737~792)
滁州西涧 At Chuzhou on the Western Stream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ENTERTAINING LITERARY MEN IN MY OFFICIAL RESIDENCE ON A RAINY DAY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SETTING SAIL ON THE YANGZI TO SECRETARY YUAN
寄全椒山中道士 A POEM TO A TAOIST HERMIT CHUANJIAO MOUNTAIN
长安遇冯著 ON MEETING MY FRIEND FENG ZHU IN THE CAPITAL
夕次盱眙县 MOORING AT TWILIGHT IN YUYI DISTRICT
东郊 EAST OF THE TOWN
送杨氏女 TO MY DAUGHTER ON HER MARRIAGE INTO THE YANG FAMILY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A Greeting on the Huai River to my Old Friends from Liangchuan
赋得暮雨送李胄 A Farewell in the Evening Rain to Li Cao
寄李儋元锡 To my Friends Li Dan and Yuanxi
秋夜寄邱员外 An Autumn Night Message to Qiu
拟古诗十二首 s literary or artistic style on that of the ancients poem Troubadour head
杂体五首 Miscellaneous 5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Tao sheng wild drinking and body effect
效何水部二首 effect He mizube 2
效陶彭泽 Tao Effect Penzer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Crossbeam Ting Wu will be Habitat for John Doe
燕李录事 Yan Li copyist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应物顷贰洛阳常有连骑之游) Yangzhou Even pre- Luoyang Lu Geng main book Ying wu Are II Luoyang To sth often having, suffering or undergoing sth Even riding the Tour
贾常侍林亭燕集 Yan Ting-Jia Attendants _Set_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Next month will Xu Eleven thatched cottage
移疾会诗客元生与释子法朗,因贻诸祠曹
慈恩伽蓝清会 Ci'en 梵samghrma Qinghui
多首一页
五言古诗 Wuyan ancient style poetry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A POEM TO A TAOIST HERMIT CHUANJIAO MOUNTAIN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白话文】 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
忽然想起隐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许正在山涧底捆绑柴荆,
回到家里点火熬煮白石充饥。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洒,
在这风凉雨冷的秋夜去拜访。
然而满山遍野尽是纷纷落叶。
到何处去找寻老朋友的足迹?

【注释】 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荆薪:柴草。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瓢:将干瓠刳空,剖而为二,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赏析】   这首诗写对山中道士的友情,作者在风雨之夜想持酒去探望山中的道士,又恐怕不能相遇,所以只能以诗寄意。诗中的道士形象鲜明,过着“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的清苦幽独的生活,在寒冷的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诗人怀念苦修的友人,想送一瓢酒去,安慰秋风冷雨中的他。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路也不容易找,到哪儿去寻找这闲云野鹤一样的人呢?自然而富有韵致,留给人以无穷意味,为后世论者所称赏。全诗用语平直,意境幽远。
  
  [鉴赏]
  这首诗乍看无甚惊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明乎此,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再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呢,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他们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那么,到何处去找这些“浮云柳絮无根蒂”的人呢?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人觉得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们,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象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亦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傭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刘逸生)



【北美枫文集】唐诗300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