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朱庆馀 Zhu Qingyu  唐代  
宮詞 A Song of the Palace
近試上張水部 On the Eve of Government Examinations to Secretary Zhang
氾溪 Pan River
宿陳處士書齋 Su Chen Department disabilities sanctum
上宣州渖大夫 On XuanZhou Shen doctor
杭州送蕭寶校書 Hangzhou Send Hsiao Po school book
送盛長史(盛隨軍) Exuberant Adjutant
宿道士觀 lodge for the night Taoist to look at
湖州韓使君置宴(一作陪韓中丞宴不飲酒) Huzhou (former) Chinese state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A banquet _set_ To accompany (former) Chinese state An official's name Meal without booze
題仙逰寺 inscribe Xianyou Temple
公子行 Son line
送陳摽
尋古觀
南嶺路
陪江州李使君重陽宴百花亭 Lee accompanied Jiangzhou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banquet Flowers Pavilion
上張水部
鳳翔西池與賈島納涼
上汴州令狐相公 Shangbianzhou Linghu Xianggong
送於中丞入蕃冊立 Sent to An official's name Rufanceli
送淮陰丁明府
送韋校書佐靈州幕 Zuo Wei Ling sending state school books screen
上江州李史君 The upper yangtze Jun Li Shi state
發鳳翔後塗中懷田少府 hair Fung cheung Tu in the field after the Wye shaofu,officer's title in Tang dynasty
雪夜與眞上人宿韓協律宅
多首一頁
七言絶句 Seven quatrains
近试上张水部
近试上张水部
近試上張水部
On the Eve of Government Examinations to Secretary Zhang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拝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譯者: Witter Bynner

【白話文】 洞房裏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払曉拝公婆討個好評。
打扮好了輕輕問郎君一聲: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

【注釋】 一作閨意獻張水部
舅姑:公婆。

【賞析】   朱慶餘曾得到張籍的賞識,而張籍又樂於薦拔後輩。因而朱慶餘在臨應考前作這首詩獻給他,藉以徵求意見。
  全詩以"入時無"三字為靈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時,能否討得公婆歡心,最好先問問新郎,如此精心設問寓意自明,令人驚嘆。張籍在《酬朱慶餘》詩中答道:" 越女新妝齣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麯菱歌敵萬金。"把朱氏比作越州鏡湖的采菱女,不僅長得豔麗動人,而且有絶妙的歌喉,這是身著貴重絲綢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並的。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話,流譽詩壇。
  
  以夫妻或男女愛情關係比擬君臣以及朋友、師生等其他社會關係,乃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從《楚辭》就開始齣現並在其後得到發展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此詩也是用這種手法寫的。
  
    這首詩又題為《近試上張水部》。這另一個標題可以幫助讀者明白詩的作意,唐代應進士科舉的士子有嚮名人行捲的風氣,以希求其稱揚和介紹於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朱慶餘此詩投贈的對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張籍。張籍當時以擅長文學而又樂於提拔後進與韓愈齊名。朱慶餘平日嚮他行捲,已經得到他的賞識,臨到要考試了,還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以公婆比主考,寫下了這首詩,徵求張籍的意見。
  
    古代風俗,頭一天晚上結婚,第二天清早新婦纔拝見公婆。此詩描寫的重點,乃是她去拝見之前的心理狀態。首句寫成婚。洞房,這裏指新房。停,安置。停紅燭,即讓紅燭點着,通夜不滅。次句寫拝見。由於拝見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絶早就起了床,在紅燭光照中妝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禮。這時,她心裏不免有點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時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討公婆的喜歡呢?因此,後半便接寫她基於這種心情而産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妝,畫好眉之後,還是覺得沒有把握,衹好問一問身邊丈夫的意見了。由於是新娘子,當然帶點羞澀,而且,這種想法也不好大聲說齣,讓旁人聽到,於是這低聲一問,便成為極其合情合理的了。這種寫法眞是精雕細琢,刻畫入微。
  
    僅僅作為“閨意”,這首詩已經是非常完整、優美動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於表達自己作為一名應試舉子,在面臨關係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場考試時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應進士科舉,對於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乃是和女孩兒齣嫁一樣的終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廣阔的前途,仮之,就可能蹭蹬一輩子。這也正如一個女子嫁到人傢,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愛,她的地位就穩定了,處境就順當了,否則,日子就很不好過。詩人的比擬來源於現實的社會生活,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今天看來,我們也不能不對他這種一箭雙雕的技巧感到驚嘆。
  
    朱慶餘呈獻的這首詩獲得了張籍明確的回答。在《酬朱慶餘》中,他寫道:
  
    “越女新妝齣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典菱歌敵萬金。”
  
    由於朱的贈詩用比體寫成,所以張的答詩也是如此。在這首詩中,他將朱慶餘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們的贊賞,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
  
    首句寫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這時,她剛剛打扮好,齣現在鏡湖的湖心,邊采菱邊唱着歌。次句寫她的心情。她當然知道自己長得美豔,光彩照人。但因為愛好的心情過分了,卻又沉吟起來。(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為暗自忖度、思謀。)朱慶餘是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越州多齣美女,鏡湖則是其地的名勝。所以張籍將他比為越女,而且齣現於鏡心。這兩句是回答朱詩中的後兩句,“新妝”與“畫眉”相對,“更沉吟”與“入時無”相對。後半進一歩肯定她的纔藝齣衆,說:雖然有許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齊地(今山東省)齣産的貴重絲綢製成的衣服,可是那並不値得人們的看重,仮之,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纔眞抵得上一萬金哩。這是進一歩打消朱慶餘“入時無”的顧慮,所以特別以“時人”與之相對。朱的贈詩寫得好,張也答得妙,可謂珠聯璧合,千年來傳為詩壇佳話。
  
    (渖祖棻)



【北美枫文集】唐詩300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