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苏轼 Su Shi  北宋   (1037~1101)
昭君怨 Lamentations of Lady Zhaojun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Divination operator Huangzhou Inspirational wisdom courtyard Live work
蝶戀花 Butterfly in Love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Jiang chengzai YiMao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Score Day and night Kee Meng
江城子·密州出獵 Jiang chengzai Missouri go hunting
洞仙歌 Dong Xiange
水調歌頭·中秋 Shuidiaogetou mid-autumn
念奴嬌·中秋 Stories of mid-autumn
念奴嬌·赤壁懷古 Stories of Chibi meditate on the past
水竜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Shuilong yin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according to original poem's rhyming words Chapter Zhifu Yanghua words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Write Your back row went to Missouri Anon Send a child by the
歸朝歡 Go towards Huan
醉翁操 Tippler Cao
瑞鷓鴣 lucky francolin
水竜吟 Shuilong Yin
水竜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 Shuilong yin Zengzhaohuizhi Flute Shier
水竜吟 Shuilong Yin
滿庭芳 Man Ting Fang
滿庭芳 Man Ting Fang
滿庭芳 Man Ting Fang
滿庭芳 Man Ting Fang
滿庭芳 Man Ting Fang
水調歌頭 Shuidiaogetou
水調歌頭 Shuidiaogetou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遊金山寺

苏轼


我傢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絶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是夜所見如此。)

【白話文】

我的家乡地處長江初始發生之源頭,
為官出遊卻隨江水滾滾飄然東入海。
聽說此地大潮打起浪頭足足一丈高,
即使天寒地凍還有沙痕印跡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號稱盤陀,
自古以來出沒水中追隨浪濤和江波。
嘗試登上絶高山頂遙望萬裏外傢園,
無論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羈旅在外鄉愁衹恐難尋回傢之歸舟,
山上聖僧苦苦輓留欣賞山中之落日。
微微風裏波濤萬頃陣陣蕩漾起細鱗,
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魚尾血樣紅。
正當此時江中月亮剛剛還在初升起,
二更時辰月兒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靜靜長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
飛騰火焰照得山中棲息鳥兒紛紛驚。
惆悵失然歸臥僧捨心中也莫能辨識,
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處之事物。
江山彌幻而今如此為何還不回傢園,
江神莫非責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頑固。
感謝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實在不得已,
傢中如有田地不回寧如奔逝之江水。

【注釋】

遊金山寺⑴
我傢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⑵。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⑶。
中泠南畔石盤陀⑷,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絶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⑸,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⑹。
是時江月初生魄⑺,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⑻,飛焰照山棲烏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⑼,有田不歸如江水⑽。[1] 
⑴金山寺:在今江蘇鎮江西北的長江邊的金山上,宋時山在江心。
⑵“我傢”二句:古人認為長江的源頭是岷山,蘇軾的家乡眉山正在岷江邊。鎮江一帶的江面較寬,古稱海門,所以說“直送江入海”。
⑶“聞道”二句:蘇軾登寺在鼕天,水位下降,所以他寫曾聽人說長江漲潮時潮頭有一丈多高,而岸邊沙灘上的浪痕,也令人想見那種情形。
⑷中泠:泉名,在金山西。石盤陀:形容石塊巨大。
⑸歸楫:從金山回去的船。楫原是船槳,這裏以部分代整體。
⑹“微風”二句:這兩句的意思是:微風吹皺水面,泛起的波紋像靴子上的細紋,落霞映在水裏,如金魚重疊的紅鱗。
⑺初生魄:新月初生。蘇軾遊金山在農歷十一月初三,所以這麽說。
⑻“江心”一句:或指江中能發光的某些水生動物(古人亦曾有記載,如木華《海賦》:“陰火潛然。”曹唐《南遊》:“漲海潮生陰火滅。”)或衹是月光下詩人看到的幻象。原註:“是夜所見如此。” 另有一說“江中炬火”是一不明飛行物,後一句“飛焰照山”才能夠解釋。
⑼謝:道歉。
⑽如江水:古人發誓的一種方式。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公子重耳對子犯說:“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晉書·祖逖傳》載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1] [2-3]  

【賞析】

創作背景
編輯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蘇軾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館判官告院,權開封判官。當時王安石秉政,大力推行新法。蘇拭寫了《上神宗皇帝書》、《擬進士對禦試策》等文,直言不諱批評新法,自然引起當道的不滿。蘇軾深感仕途險惡,主動清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蘇軾當時三十六歲。途經鎮江,他曾到城外長江中的金山寺,拜訪了寶覺、圓通二位長老,二者盛情款待,盛情難怯,蘇軾宿在寺中,半夜得以觀賞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七言古詩。[4] [1] 
4作品鑒賞
編輯

文學賞析

這首詩分為三段:
頭八句“我傢江水初發源”至“江南江北青山多”,寫登高遠眺,觸景生情,勾起鄉思,中間八句“羈愁畏晚尋歸楫”至“飛焰照山棲鳥驚”,描繪傍晚和夜間江上的景色,末六句“悵然歸臥心莫識”至“有田不歸如江水”,闡發辭官歸田的意願。這三段分別寫遊金山寺的所思、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於故鄉的思念,對於仕途奔波的厭倦和立意辭官歸隱的决心。
該詩以“江水”貫穿首尾作為綫索,“鄉思”是極力渲染的內容。詩人筆勢矯健,全篇舒展自如,寫景詠懷,融為一體,波瀾浩大,才情橫溢。
先看頭二句:“我傢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這一開頭充滿了磅礴氣勢。蘇軾的家乡在四川眉山,古書稱長江之水發源於四川岷山。蘇軾對源於家乡,哺育着中華民族的江水感到非常親切,並且引以為自豪。在古代,“江”指長江,“河”指黃河。所以詩中的“江水”,說的就是長江水,不同於今天的泛稱“江水”。一個人失意的時候,心情憂鬱的時候,最容易想傢。“親眷眷而懷歸兮”,蘇軾也是如此。所以當他登高遠眺的時候,他的目光一接觸到浩蕩東流的江水,就會設想逆流而上直到大江的源頭,設想天際遙遠的可愛家乡,也同時勾起對往事的回憶。當他在嘉佑元年(1056年)與父親、弟弟一起出四川,過秦漢之故都,縱觀嵩、華、終南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那時他豐華正茂,意志昂揚。到京都後他得到了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名列進士榜上的第二名,更是躊躇滿志,可以說前程如花似錦,然而後來的仕宦生涯卻不順心,由於他為人耿直,不肯與世俗相附炎,而屢遭挫折。他面對眼前波濤起伏的江水,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宦海中的沉浮。漫長的歲月,竟然把他從江水發源的故鄉引到了江水入海的地方,這簡直難以思憶。,他感嘆自己仕宦不歸,就像江水入海不回一樣。“宦”,作官。“宦遊”,因作官而遊歷四方。蘇軾一反李白“江水送人”的寫法,而說“宦遊直送江入海”,變成了“人送江水”。筆調新奇,耐人尋味。江水不平,波浪迭起,這正是詩人經歷的形象寫照。詩人已送走了多少充滿風浪的日子,送走了心中多少不平和感慨,而未來就不知如何了。
接下來“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四句,以豐富的想象描述登臨所見的壯麗景色。“聞道”說明是聽來的,這樣“潮頭一丈高”乃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枚乘在“七發”中有這樣的描寫“江水逆流,海水上潮”,而這裏,蘇軾以“一丈高”畫出江浪排空的奇景,巍巍壯觀,給人留下了更加鮮明的印象。由於天冷水涸,往時洶涌的潮頭如今已經銷聲,但卻並未匿跡,即“沙痕在”。蘇軾遊金山寺時,已是十一月初,季節入鼕,故曰“天寒”。“天寒尚有沙痕在”,儘管時令變遷,可是巨浪捲起的沙痕依然歷歷可見。這兩句是前虛後實,極寫江水之氣勢。妙在從沙痕引起聯想,感嘆大自然的無窮威力和變化。正是由於詩人馳騁筆墨,不局限於眼前之所見,因而詩中景象擴大,意境雄奇。“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兩句,跟前兩句倒一下,是前實後虛。作者談到山水名盛,意在增強詩篇的藝術感染力。“石盤陀”是堆垛在一起的巨大石頭,衹有在江面上才能看到的奇景。它又引起了作者“古來出沒隨濤波”的遐想:“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這一堆堆的巨石,水漲而“沒”,水落而“出”,依然故我,豈不是歷史的見證。詩人心潮起伏,想到自己的仕宦生涯,就像潮漲潮落那樣浮沉不定。那在驚濤駭浪的衝擊下,那巍然不動的“石盤陀”正是象徵着歷盡磨難的詩人不願順乎上下而變其操守、變其品德一樣。
“試登絶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這裏鮮明展現了詩人登上金山之巔,嚮遠處家乡深情眺望的生動畫面。“試”字見作者思鄉心切,明知故土遠在天邊難以望及,卻偏要一“試”。這種執着的想念,是作者厭倦仕宦生活的表現。他滿腹的愁怨與不平,希望在登高時泄發,在懷歸中忘卻。正如王粲《登樓賦》中所寫:“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一樣,蘇軾的遠眺,衹能是愁上加愁。“江南江北”一句寫青山密佈,並非泛言景色之美,而是哀嘆望鄉不見。青山擋住了詩人的視綫,“山多”即愁多,苦多也。與《登樓賦》“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的描寫十分相似。到這裏作者的情感得到了有力地抒發。以上八句寫的是白天所見的景象,用的是虛實結合的手法,詩人在所思上極費琢磨,下了功夫。
“羈愁畏晚尋歸楫”開始,轉入暮景和夜景的刻畫,更為奇麗壯觀。“羈愁”乃羈旅之愁。作者心懷鄉國,到了傍晚旅愁更深,思念更苦。“畏晚”二字傳神地表露出詩人的心理,這種心理頗具普遍性。在蘇軾之前唐代詩人崔顥《黃鶴樓》詩不是發出了“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千秋浩渺的慨嘆。在蘇軾之後,元代馬致遠的《秋思》道出了飄泊者無盡的愁緒,“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可見“畏晚”的心情是羈旅之人常有的,衹不過對失意的人來說,“畏”更厲害,“愁”更深罷了。“歸楫”指歸舟,這是一種藉代的手法,用個別藉代整體,“楫”是船槳,以之指代船。作者“尋歸楫”未成,因為“山僧苦留看落日”。一個“苦”道出了寶覺、圓通二僧的情意,也預示着落日的景象一定十分迷人。果然,江中落日景色美不勝收,詩人用“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這一聯對偶刻意描摹。看,微風輕拂,遼闊的江面上泛起了細密的波紋,片片晚霞,在半空中燃燒,那魚尾般的顔色,火紅而豔麗。詩人對風景的觀察極為細緻,而表達又是那樣的生動貼切,上下對仗十分工整,語言錘煉很好。因為“風微”所以水波纔像“靴紋”那樣細微,而“霞”是斷成一片一片的,就像層層疊疊的魚尾麟,從中放出鮮紅的顔色。波之美在水中,是近景;霞之美在天上,是遠景,上下相映,水天交融,這是一幅迷人的色彩絢麗圖畫。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這是入夜以後不同時間的兩種景色:一是新月高挂,灑下淡淡的光輝;—是二更時分,月亮消失,一片漆黑。李紀香《飲酒》一說:“月之三日而成魄”,這裏是指每月從初三開始,月缺的部位開始明亮起來。是寫江面上空為一彎明月所籠罩,使人陶醉在一種迷離恍惚的朦朧美之中,富有詩意。到了二更時分新月消失,天空、江面和金山都是一片漆黑。這漆黑的深夜會使人興致索然,增添倦意。看來夜景已沒吸引人的地方了,這觀察即將結束。正當“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突然又出現了奇怪的景象,“柳岸花明又一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烏驚”。這一奇觀使詩人驚呆了。那團從江心冒出的光焰,似通紅的火把熊熊燃燒,在夜幕下分外耀眼,它照射着金山,驚動了棲息在巢中烏鴉。作者躭心人傢說他虛構,特意在詩句下加註“是夜所見如此。”《林無表志》裏寫到:“海中遇陰晦,波如燃火滿海。”這是古人稱謂熒火的特異現象。蘇軾偶來金山見到了,這叫他驚訝萬分。巧妙的是詩人這種心情是通過“棲鳥驚”的描寫間接表現出來的。棲住在金山樹上的烏鴉都給驚動了,何況感情極其豐富的詩人。
以上八句,先是描繪落日奇觀,繼而渲染夜幕籠罩的寧靜氣氛,然後敘述江火燃燒的怪異景象,色彩由明入暗再變亮,場景由動轉靜復歸於動,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當然,作者並非為寫景而寫景,江心的火光驚動了他的心靈,引起了他的幻覺:“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悵然”,亦即悵惘,失意、懊惱的意思。這是詩人是目睹奇觀,百思不得其解的情緒,也是詩人娛意於山水,仍消除不了苦悶和不平的心理寫照。“歸臥”,說結束觀賞回居室,雖臥在床,但心中難以平靜。這團火光,不是鬼也不是人弄出來的,它究竟是什麽東西,如果說在墨漆的黑暗中突然出現了熊熊的烈焰,是一種從無生有的景象,因火光的出沒而驚心,藉助想象,那詩境就由奇轉為幻了。這與《後赤壁賦》中蘇軾遊赤壁歸來夢見羽衣道士問“赤壁遊樂乎”的描寫,具有一麯同工之妙。說明這首詩的由此入幻更妙。面對如此壯美奇異的江山,飽經憂患的詩人自然萌發了辭官歸隱的願望。他用風趣的筆調寫道:“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明明是自己斬不斷思念故鄉的愁緒,卻反說“江神”為自己的戀俗不歸感到吃驚。一個“頑”字,似乎寫自己甘與世俗浮沉,態度實在頑固,實際極力道出了作者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苦衷。前面藉棲鳥寫自己為江火所驚,這裏反過來寫江神“驚我頑”——為作者的頑固所驚訝。作者就是以自己怪怪奇奇,出人意料的詩句泄發了自己政治上的苦悶和牢騷。劉西載在《藝概》中說“蘇軾長於趣”,確實是這樣。在假設了江神驚怪之後,詩人當即辯解,表白了自己的心願——“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這裏“謝”不是感謝,而是道歉,表示深深的歉意。“豈得已”也就是不得已,它道出了詩人宦海浮沉,仕途掙紮,欲進不得,欲罷不能的睏難處境。末句指江水為誓,說自己置田後一定歸隱傢園,以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強烈的思鄉之情結束全篇。我們看這最後兩句說,江神見怪詩人:你為什麽還迷戀仕途而不辭官歸田?詩人嚮江神解釋:傢中實在是沒有田産而不能歸隱啊!
《遊金山寺》以望鄉懷歸為主旨,寫景也好,抒情也好,想象也好,用典也好,都為闡發這一主旨服務,因而韻味深長,頗有特色。這是一首以文為詩,雄健非凡的作品。全詩除“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兩句一聯是對偶句外,其餘全是散文句式。故“他人抄襲不得”。
藝術手法

詩人以江水為綫索(全詩用了十個“江”字),把思鄉之情貫穿起來。開頭是“我傢江水初發源”,開門見山點出江水。詩尾說“有田不歸如江水”,仍然扣住江水收束全詩。江水的行程猶如詩人的宦遊生活歷程。中間以“試登絶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兩句充滿深情的“望鄉國”三字與開頭的“我傢”和末尾的“歸”字相照應,結構十分嚴謹。除“江水”外,全篇還有“江如海”、“江南江北”、“江月”、“江心”、“江山”等,“江神”出現了兩次,共用了8個“江”字,加上頭、尾兩個“江”字,共10個。在這不長的一首詩裏,作者不怕相犯,是有意重複,這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宣泄鬱抑不得志的情感,表露辭官歸隱的願望。這種在修辭上的回環復迭,不同於一般的重複。
吟詩作賦,用詞固在靈活多變,但這也不是千篇一律。崔顥在《黃鶴樓》中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兩聯用了三個“黃鶴”。通過古今對比,有力抒發了詩人登樓時的悵惘之情。同樣蘇軾連用10個“江”字,也是突出了思鄉懷歸的執着情緒,卻一點沒有單調呆板的感覺,而且“江”字的連續使用,也顯示出該詩針綫緊密,語意貫通,層次分明,於豪放不拘中看出他筆法森嚴。特別是最後兩聯,句句有“江”,每個“江”字都緊扣着詩人厭倦仕途的思想感情。
虛寫與實寫相結合,幻景與現實相結合,意象巧妙,變化莫測,這也是此詩的一大特色。作者先從“潮頭一丈高”的想象落筆,並且用“天寒尚有沙痕在”所見作證,極力渲染江濤的洶涌澎湃。不僅描繪出大自然無比壯麗的景色,而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詩人起落不平的政治生涯和翻滾不寧的心境。“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這與上聯相仿,從現在寫到過去,從實寫到虛,也就是從眼前景色落筆,而後敘述想象中的情景,仍然從波濤的起落寄寓自己宦海升沉的無限感慨。而堅定不移的“石盤砣”讓人感到這是作者人格的生動寫照。以上兩聯都是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而虛實的安排也不呆板,或先虛後實,或先實後虛,這也體現出變化了。
幻景與現實結合,在詩的後半部分從“江心似有炬火明”到結束,作者使用了這一手法。以江心“飛焰”為契機,把描寫的對象從實景擴大到幻覺的領域,筆墨酣暢地抒發了自己思鄉懷歸的迫切心情。“非鬼非人”“江神見怪”等句,似乎荒誕不經,其實它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動蕩、矛盾、痛苦。作者的幻覺竟是那樣的虛無飄渺,其實這是在夜以繼日的思念之後,所産生的正常心理現象,想的多,想的急切,也就想的離奇了。因此,有關歸隱的幻覺描寫,可以說是極其真實的表現出作者厭倦仕宦,可望安定的迫切心情。全詩共12句,四句一換韻:“海”“在”押韻,屬仄聲韻;“楫”“日”、“細”、“赤”押仄聲韻。這樣平仄相間,可見聲韻參差之妙。後面詩句,是兩句一換韻,變化快,音節急促,與詩歌所表現的那動人的心魄、心弦的內容相稱。總之,蘇軾詩風雄健,奔放靈動,想象豐富,奇趣橫生。該詩從寄宿漫遊寫到金山登頂,從斷霞半空寫到二更月落,從江火通亮寫到悵然歸臥,從江神見怪寫到指水為誓,或實,或虛,或看,或想,從無生有,如圖如畫,真是神筆巧奪天工。這是一首頗能代表蘇軾詩歌創作風格的一首七言古詩。[1] [4] 
名傢評價

汪士行:“起二句,將萬里程,半生事,一筆道盡。”[4] 
高步瀛:“既之與《後赤壁賦》同,而意境甚彼。”(註:引清人評“非鬼非人竟何物”之語)[4] 
紀昀:“首尾謹嚴,筆筆矯健,皆短而波瀾渾闊。”[4] 

參考資料
1.  繆鉞 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 :327-330 .
2.  蘇軾 著 王文誥 註 .蘇軾詩集 :中華書局 ,1982 :307 .
3.  蘇軾 著 曾棗莊 註 .蘇軾詩文詞選譯 :巴蜀書社 ,1991 :16-19 .
4.  以文為詩 筆勢矯健 長於理趣——蘇軾《遊金山寺》賞析  .中國文學網 [引用日期2014-04-22] .
5.  石榴皮寫的詩 演繹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新華網 [引用日期2014-04-22] .
6.  繆鉞 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 :1472-1473 .


發表評論